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等高線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按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又稱基本等高線。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每隔四條首曲線加粗一條的等高線,又稱加粗等高線。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又稱半距等高線。表示時可不閉合,但應表示至基本等高線間隔較小、地貌傾斜相同的地方為止。

基本信息

簡介

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

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頂等);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窪地等)。等高線是曲線狀時,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並在圖上繪有陡崖圖例。由一對表示山谷與一對表示山脊的等高線組成的地形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該處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該處坡度較緩。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圓,越靠近中心的圓所標的數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圖相同,數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個區域內,有許多小的形同於高原的等高線圖,其標註的值相差不會太大,否則就成山峰了

山地:圖形也類似於高原,不一定是圓形,在一個圈內,可能有兩個或多個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識別:看每條線上標的數值,數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數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表示方法

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

在表示小山頂、小窪地、小鞍部等地貌形態時,可縮短其實部和虛部的尺寸。在等高線比較密的等傾斜地段,當兩計曲線間的空白小於2mm時,首曲線可省略不表示。等高線遇到房屋、窯洞、公路、雙線表示的河渠、沖溝、陡崖、路堤、路塹等符號時,應表示至符號邊線。

單色圖上等高線遇到各類註記、獨立地物、植被符號時,應間斷0.2mm。

大面積的鹽田、基塘區,視具體情況可不測繪等高線。

等高線高程註記應分布適當,便於用圖時迅速判定等高線的高程,其字頭朝向高處。根據地形情

況圖上每100cm2面積內,應有1~3個等高線高程註記。

判讀

數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緩。

形狀特徵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如果沒有數值註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⑥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等高線越密集處,地形越陡峭;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舒緩。

地形剖面圖

畫法

從剖面線與每條等高線相交的各點,分別向下引垂線,按各點海拔轉繪到相應的高度位置上,然後連成平滑的曲線。

注意點

①剖面線連續多次經過同一條等高線時,多取幾點;

②剖面線經過河流時,應畫現河床

實際運用

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

(1)選“點”設計:

水庫的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峽谷上游要有蓄水庫區

港口應考慮:避風的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親地方。

(2)選“線”設計。

如公路、鐵路線的設計、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考慮路線短、坡度平緩、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

②避免通過高寒區、沙漠區、沼澤地、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

引水線路的選“線”,路線儘可能短,儘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3)選“面”:包括城市規劃、居民區、農業、工業區、各種開發區等。

如工業區宜建在地形較為平坦開闊的地形區,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

居民區應考慮: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勢平坦開闊地向陽地帶; ③交通便利,遠離污染源等。

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

山地、丘陵發展林業

記憶口訣

如何看

面對地圖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為東,地圖方位已辨明。

地圖符號顏色識別:

綠為林地藍為水,地貌、公路棕色繪,其它符號都用黑。

等高線顯示地貌特點:

等高閉合是規律,彎曲形狀象現地;線多山高線少低,坡陡線密坡緩稀。

等高線顯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頂,高度相等;水平切開,垂直投影。

地貌識別

山頂凹地小環圈,區別要看示坡線;山頂短線向外指,凹地短線向裡邊;

山背曲線向外凸,山谷曲線向里彎;山背凸棱分水線,山谷凹底合水線;

兩山相連叫鞍部,高低兩組等高線;群山相連最高處,稜線稱為山脊線。

地形起伏判定

總觀地貌形態,辨明各處高低;區分上坡下坡,沿線編號註記。

四種地形地物分布規律:

山成群,形似脈,小山多在大山內;先抓大山做骨幹,記了這脈記那脈。

上游窄,下游寬,多條小河匯大川;河名順著河邊寫,流向流速看註記;

橋樑渡口有幾處,深度底質要熟悉。

(三)道路

平原地,多而寬,山丘地,窄而少;山區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區稀;要記村鎮有規跡;橋、堡、店、鎮靠公路,溝、澗、嶺、峪在山區;

泡、灣、河、窪順水找,村、屯、莊、窯多散居。

定位點確定

兩個圖形下中央,方圓三角當中量;底部寬大底中間,下有直角角頂上。

換算距離公式

(1)1:2.5萬地形圖換算,1:2.5萬圖,用4去乘除;乘得圖上長,除得公里數。

實例計算:在1比2.5萬的地形圖上,量得某線段長為8厘米,求相應實地醫寓為多少公里?根據口訣換算:8/4=2(公里)。相應實地距離為2公里。

量得從張莊到李莊實際距離為16公里,求在1比2.5萬地形圖上為多少厘米?根據口訣換算:16×4=64(厘米)。

*在1:2.5萬的地形圖中,每4個厘米為實地1公里

(2)1:5萬地形圖換算

1比5萬圖,用2去乘除;乘得圖上長,除得公里數。

(3)1:10萬地形圖換算

1:10萬圖,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長,除得公里數。

量讀距離方法

地圖比例先搞清,計算消去兩個零;若要求出未知數,圖上用除實地乘。

(二)比例尺量讀

圖上量,尺上比;看分劃,讀距離。

(三)里程表量距:

針歸零,盤向已;起點推.終點起;按比例,讀公里。

用坐標尺量讀精確坐標

縱邊壓縱線,橫邊通過點;公里看圖廓,米效看圖邊。

用坐標尺量讀圖上目標

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

縱邊壓縱線,米數對交點;橫邊米數處,就是目標點。

以目標清晰程度目測距離

距離250米一300米

牆可見續,瓦能數溝,人臉五官分不清,衣服顏色可辨明

距離400米,人臉看不明,頭肩可分清。距離500米,門見開或關,窗見框子格,頭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離700米瓦面成絲,窗見襯,人行邁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

“磁針”、時表、北極星,依照地物看特徵。“磁針”避開鐵磁用,擺乾穩靜指向定;時針折半朝太陽,

“12”所指是北方,•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獨樹南面葉茂盛,樹樁年輪北面濃,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積雪早消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