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鹹豐八年(1858)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在大沽抗擊英法聯軍的第一次戰鬥。七年底英法聯軍侵占廣州後,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法國全權代表葛羅等又在香港密謀策劃,確定聯軍先開往上海,威逼清廷簽訂新約;若不達目的,便北犯白河口,對清廷直接施加壓力。這一陰謀得到美國公使列衛廉、俄國公使普提雅廷的贊同、支持。十二月下旬(1858年2月初),英、法、美、俄公使分別照會清政府,要求於八年二月十七日(3月31日)以前,派出全權大臣赴上海談判,否則舉兵北上,擴大戰爭。隨即,英、法、美、俄四國使臣先後離廣州,前往上海。鹹豐帝從兩江總督何桂清(1816―1862)的奏報中獲悉四國照會以後,對事態的嚴重性認識不足,認為“此次夷人來滬投遞照會,並言欲赴天津,顯系虛聲恫嚇,欲以肆其無厭之求”,諭令兩江總督何桂清分別照會四國,要求英、法、美公使駛回廣州,去與新任兩廣總督黃宗漢(?―1864)商辦;俄使到黑龍江與黑龍江將軍奕山交涉(因俄國與五口通商素無關係)。四國公使對清政府這種態度自然不滿意。八年二月,英、法、美公使北上。三月初七日會齊白河口外。十一月,四國公使照會清政府,強硬要求派出全權大臣前來海口進行談判。英、法公使竟限令6日內答覆,否則採取軍事行動。十五日,鹹豐帝加派直隸總督譚廷襄(?―1870)為欽差大臣,前往大沽口辦理交涉。英、法公使借口譚沒有便宜行事的全權資格,悍然拒絕與之會談。美、俄公使則打出“調停”的旗號,勸告清政府儘快會談。與此同時,英法聯軍陸續駛抵大沽口,進行進攻大沽炮台的各種準備。
大沽是天津的門戶,近口30餘里有攔江沙一道,稱“口外之險”,大船不便航行。海口北岸有1座炮台,由游擊沙元春率部防守。南岸有左、主、右3座炮台,由天津鎮總兵達年、游擊德魁、都司訥勤和、游擊陳毅等率部防守。海口距大沽村(東沽、西沽)五六里,距天津一百八九十里。譚廷襄率督標各營駐防大沽東、西二村之間的海神廟。守兵共約8000人,並有神機營大炮200餘門。雇募海船、鹽船40餘只,于海神廟前,搭一座浮橋,聯絡兩岸,協同作戰。此外,清廷還調派刑部左侍郎國瑞、護軍統領珠勤亨、副都統富勤敦泰等率京營馬步各隊及火器營、健銳營兵2000餘人,攜炮30門(內有數門萬斤大炮),趕赴海口,由譚廷襄節制。譚廷襄分派他們擔任南北兩岸炮台的後路接應。而陸續駛抵大沽口外的英、法 、美等國艦船,截至四月初七共約30艘,兵力2600餘人。比較起來,大沽清軍數倍於敵。當日傍晚,聯軍16艘艦艇和20餘只舢板,載海軍陸戰隊約2000人駛入攔江沙內,待命而動。四月初八上午8時,英法聯軍向譚廷襄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讓四國公使前往天津,並限令清軍兩小時交出炮台。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後,英法聯軍炮艇闖進大沽口,向大沽口炮台發動猛烈攻擊。由於戰前鹹豐帝有令在先:“不得先行開炮”,因此,直到英法聯軍開炮轟擊以後,南北各炮台才先後開始抵禦。廣大愛國官兵予以侵略者迎頭痛擊,擊沉敵舢板4隻,斃敵近100人。法炮艇“霰彈”號遭到重創,艇長被打死,11人被打傷。接著,口外的聯軍旗艦“斯萊尼”號及其主力艦隻的大口徑火炮猛烈轟擊南北炮台,致使炮台頂蓋、炮牆被轟毀,有的大炮被炸毀,守兵傷亡慘重。11時,聯軍的兩支陸戰隊強行登入,向炮台接近。守軍堅守炮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而總督譚廷襄、布政使錢?、直隸提督張殿元、署天津鎮總兵達年等負責指揮戰爭的文武官員,“聞炮聲,心膽先怯”,率先奔逃,致使士氣受挫。當聯軍陸戰隊逼進炮台附近時,後路接應清軍驚潰。炮台守兵孤軍奮戰,游擊沙元春、都司陳毅、千總常榮恩、劉英魁等指揮戰鬥,英勇殺敵,最後奮戰身死。各炮台遂相繼失守,死傷士兵4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