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包吹法

笛子包吹法

笛子包吹法,是一種笛子全新的吹奏方法。

笛子包吹法簡介

關於發音

包吹法不僅是一種笛子演奏技巧,而是一種全新的吹奏方法。

顧名思義,包吹法,就是把笛子的吹孔完全用雙唇包起來吹奏,它是一種自有笛子和類似笛子這類吹孔樂器以來,從未有過的,全新的吹奏方法。

包吹法雖然是用上下雙唇把身子的吹孔包起來吹(形似吹巴烏狀),但它的發音不是通過簧片振動,也不像喉音那樣用喉頭或口腔振動發音,而是在雙唇包住吹孔的唇內側(外邊看不到)形成風門,氣息通過風門時衝擊唇內側的唇沿產生振動,進而振動笛體使之發出音來。道理上近似吹銅管樂器,但不同的是,笛子只有吹孔而沒有號嘴,沒有像號嘴那樣的東西擋住雙唇,也不需要像吹號那樣大的,強硬的口風和氣流。包吹法的風門形成是領先丹田的控制與兩腮的緊收(雙唇不能緊收,要自然放鬆)風門的大小、緊松、和口風的軟、硬、緩、急,決定著音的準確和音色的優劣。

用包吹法吹出的音呼效果近似巴烏和喉管。音量大、音質渾厚、低沉,如控制弱一些就與巴烏的音色十分相似。

包吹法可以採用笛膜和不採用笛膜兩種方法來演奏,不用笛膜(或將膜貼緊)發出的音圓潤,但振動的共鳴略差,用笛膜吹奏發音透明,秀麗,清脆,此兩種音色可以選擇使用。

包吹法在笛子上所發出的音,比原來笛子上的音高一個大二度,就是說比笛子高一個調。用第三孔作D的笛子來吹奏,吹出的實際音高為E(第三孔變成了E)。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包吹法應以第二孔為基調(第二孔作“1”)筒音為“低音6”。如用D調笛(全按為低音5)吹奏某一首樂曲,當吹奏要變為用包吹法時,變就要以第二孔作“1”(全按為低音6)的指法來吹奏,其音就與用哨吹法所用的第三孔作“1”的調一樣高。由於氣流的大小和口風的軟硬緩急不同,對音高的影響很大(最大幅度可達一個大二度至小三度),所以用包吹法也可以用和哨吹法同樣的指孔吹奏出同樣的音高,如第三孔的D音,用包吹法也可吹成D音,但這樣吹出來的音不夠圓潤,不夠豐滿,不夠明亮。因此我們經過反覆的比較,不斷探索,最後選定了高一個全音的吹奏方法,效果就比較理想了。

關於指法

笛子包吹法 笛子包吹法

包吹法的指法和哨吹法的指法一樣,但是由於它的發音比笛子高一個大二度,所以必須轉調(變指法)吹奏。而這幾個調(指法)在哨吹法中卻很用的很少。所以演奏較為困難。如:小工調(全按為低音5)哨吹轉為包吹就成了第二孔作“1”(全按為低音6)的指法吹。正宮調的哨吹(全按為低音2)轉包吹法後,卻成了六字調(全按作為低音3)的指法。以此類推即可。

關於使用

包吹法掌握好了,在實際工作中用途十分廣泛,可以代替巴烏進行吹奏,把膜帖松一點,或氣息猛一點,音色又很近似喉管和西洋單簧管的中低音色,把笛子發展成多種功能,多種用途,豐富了表現能力。

包吹法的運用有兩個方面,一是單獨使用,另一方面是與哨吹法交換使用。因為能交換吹奏,能在一支笛子上吹奏絕然不同的兩種音色效果,正是運用包吹法的最大成功。它獨有的特色使人耳目一新。在獨奏中廣泛運用各種交換吹奏手法使演奏在高、低、快慢、長短、強弱變化中又增添了一種絕妙的音色對比,能出人意外,能引人入勝,收到極好的效果。

包吹法的用笛

包吹法適用於任何調的笛子。只要是依靠吹孔奏發音的笛子及西洋長笛,都能適用包吹法,不過用中音笛(如D、E調)和低音笛子,(如大C調、B調、A調等),效果尤佳。在梆笛了使用包吹法,發音高昂、粗壯、有力但音色燥,而且吹時較費勁,不如在中低音笛子上那樣自如,音色音質那樣柔麗動聽。

傳統的六孔笛子,用包吹法可奏出一個八度的音,如果在傳統笛子的上、下(第六孔之上、第一孔之下的適當處)各增開一個音孔,音域就可達到十度音。隨著笛子不斷改革,包吹法的音域將還會擴展。

笛子包吹法的練習

包吹法初練時會有些茫然,很不習慣,吹久了還會有些頭昏和嘴發麻,特別是辛辛苦苦練了一陣,連一個音都沒有發出來,這時最容易對此吹法產生疑慮和失去信心。“有志者事竟成”,如果堅持練下去,就會突破一點,只要突破了一點,就會全面開花,取得勝利。

練習包吹法一定要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由易漸難地進行,不能急於求成。所以練習包吹法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練前準備

笛子包吹法 笛子包吹法

首先準備的是選好的笛子,一般來講選用E、D、C調(三孔為“1”)笛子為好,而且最好是有調節頭的雙節笛,吹奏時先把吹孔和音孔兩節轉動一下,使吹孔與音孔膜孔不要成一條直線(同哨吹法那樣成為一條直線,雖也可以吹奏,但手指按孔有些彆扭,所以不如轉動一下好),要把吹孔向內側轉動與膜孔音孔約成20度的斜度,使雙唇包起來方便自然,使手指保持原吹笛姿態不變,如同吹巴烏那樣。

用傳統的六孔笛吹奏,為了使包吹的音域增寬,可自己動手在第六孔上方適當處(準確位置應按音高的要求和個人持笛的習慣而測定),增開一個附加孔,如果自己製作笛子(也可以定製)可將兩個後出音孔(又稱穿繩孔)去掉,在適當處改開一個附加孔(即增加笛子本調的一個4音),這樣不但增加了一個音(包吹的本調是低音5),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開始練習先要注意找到正確的口形,注意在雙唇將要包住吹孔的那一瞬間,嘴巴不宜張開的過大,不宜緊張,要自然鬆弛,要微微地把嘴張開似微笑狀,輕輕地包住吹孔。雙唇外側邊沿要把吹孔包完,但所包的面積不可過大,要儘量少占一點面積,以外面看不見吹孔為宜。雙唇的內側邊沿要微微接攏,注意不可用力緊閉。氣息的流動衝擊,使雙唇之間形成一個自然的風門,氣流的衝擊(口風)使雙唇微微有麻感地振動,進而振動笛子發出所需的聲音來。

練習時要特別注意:

(一)、事可挺肚、弓背和仰起脖子吹奏。

(二)、要用胸腹聯合呼吸法。

(三)、不可拚命使勁地蠻吹猛練,要注意摸索,體會巧練。

(四)、口腔、喉頭要放鬆,不可緊張,要使氣息通暢。不能漲脖子和喉頭髮出聲來

(五)、注意運用正確的吹笛姿勢,千萬不可躺臥,東歪丁斜和翹起二郎腿。

(六)、要集中精力,不可吹著笛子,而心卻另有所思。因為這樣最易不知不覺地產生許多毛病,久而久之成為惡習,改之困難。

(七)、不可遇難而退,喪失信心。

第二步:練習發音

練習發音時特別注意要平心靜氣,不可性急,也不可埋頭苦幹,要開動腦子,邊體會,邊摸索,邊吹奏。練習第三孔的發音(此音比較容易發出)。先不要顧忌音準,要爭取儘快使之發出音來。第三孔的音能發出來了再去發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這幾個音。只要吹響了第一個音,後邊的音就能較容易地吹出來了。

笛子包吹法 笛子包吹法

吹響了一個音,再往下吹別的音時,可採用連線吹奏法練習,就是說音與音之間(一個音孔轉向另一個音孔)不要換氣,不要停頓,不要改變和重新確定口形和調整風門。在正吹奏著的這個音不斷延響之時,在口形、風門、丹田控制等一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只把手指開放或按閉,這樣就比較容易發出各孔的音來,而且還能很自然地、慢慢地找到和掌握每個音在高低不同變化時,隨之而來的口形、風門、嘴勁,丹田控制的松、緊、緩、急、大、小、軟、硬等各方面的微妙變化。

用包吹法最難吹奏的音是最高和最低的兩極音,吹奏兩極音的口形、風門和丹田控制的力度相互差別比較大,所以從吹高音突然跳轉到低音,或者由吹低音猛然跳轉到高音,就較為困難,因此在練習發音的過程中,當依次能吹出各音後,就應進行三度、四度、五度直到八度的跳轉發音練習。這樣由易漸難,由淺入深,步步練下去收效一定會很快。

第三步:平吹練習

當第二步練習基本達到要求時,即可進行平吹練習。平吹,就是不附加任何技巧的曲調練習,這一步除了吹奏一些練習曲外,還可以選一些音域在一個八度之內的民歌小調進行練習。平吹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使風門、口風、嘴勁隨著曲調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的不斷變化而自如地變化,使發音更加鞏固,手指更為靈活。

平吹是包吹法的基本功,一定要扎紮實實地練,要求發音準確,音色純淨、優美、明亮、節奏穩定和強弱的控制自如,在音符與音符、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銜接轉化時要自然連貫,不能斷斷續續,不能虎頭蛇尾,開始很強很硬,結尾卻空虛無力。每個音發出時,要防止舌頭硬吐和氣息的猛衝,使發出的音呆滯難聽。

第四步:吐奏練習

平吹練習能自如地、毫無顧忌地、準確地吹奏曲調時,即可進行吐奏練習。吐奏練習要先從單吐練習開始,然後進行雙吐、三吐的練習。

包吹的吐奏方法與哨吹的吐奏基本一樣。理論上講,凡是笛子上能運用的吐奏技巧,在包吹法中也同樣可以套用。不過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包吹法的吐奏應多用“內吐”(“齊”的發音),因為吐奏在哨吹法中的使用,吐的效果結實、乾淨、有力、而且富有彈性,但用在包吹法中雖然也可以使用,但效果太剛硬、太死板,所以包吹法中應多用內吐。包吹法中用內吐所奏的力度效果,與哨吹法中外吐的力度效果基本平衡,若在交換吹奏時就較統一諧和。為此我們練習包吹法的吐奏時應多練內吐“齊”為好。

練習吐奏時,也要先從第二孔第三孔音開始,然後向其它音擴展,進而再吹奏練習曲。這樣由淺入深、由易漸難地練,根底才能牢固,才不致於產生毛病和引起不良後果。

雙吐和三吐及反三吐的練習,也同單吐練習一樣,要以內吐為主,就是把外吐的“吐庫”發音,改變為“齊肯”。由於縮短了舌頭的運動線,縮小了舌頭的衝擊力,而使吐出來的音柔和圓潤,有點似吐似連的味道,有人說內吐即“輕吐”,這是一個誤解。內吐是一種吐奏的方法,它本身就可強可弱,音色可大可小。

第五步:技巧練習

在平吹、吐奏(單吐、雙吐、三吐)練習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可進行技巧方面的練習。這裡所指的技巧,也就是哨吹中常用的各種技巧(可稱常規技巧)和一些特殊技巧。只要是在哨吹法中能運用的技巧,一般來說在包吹法中稍加練習就可以適應和運用。

我們把這些常規技巧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手指技巧,如滑音、歷音、剁音和各種裝飾手法等,另一類是口舌技巧,如花舌、喉音、循環換氣等,這兩大類技巧相比,手指技巧在包吹法中較易掌握。但由於哨吹和包吹法的口形、風門、口風的不同,所以把哨吹中的口舌技巧運用到包吹法中就較為困難。

在技巧練習時,應該相對的集中時間、集是精力,一個技巧一個技巧地練,不要隨心所欲。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練習,可以使

你很好地去熟悉去摸索,去體會其中的巧妙,增加你的耐久力,鞏固你的練習成果。

第六步:交換練習

包吹法的發音、平吹達到要求後,在練習吐奏和技巧的過程中,同時可以進行哨吹法與包吹法的交換練習。

這種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習慣兩種吹奏法的相互交換使用。要求正確地完成交換動作,縮短交換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使交換之後都能準確地發音和連貫順利地進行演奏,為以後的實際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交換練習的方法可採取以下幾種:

(一)同曲調的交換練習,就是說一首曲調相同的旋律,可以用兩種吹奏方法交換吹奏,先用包吹法吹一至二遍,再交換用哨吹法去吹奏,不斷地反覆練習。

(二)連線形式的變換練習。就是說用一段音域很寬的旋律把它的高音區用哨吹法來演奏,到低音區時(包吹法可達到的音區)交換成包吹法來吹奏,不論上行或者下行的旋律都可以採用此辦法,這種方法練好了,以後在實際吹奏中會有很大用場,特別在獨奏中的使用效果尤佳。

(三)快慢形式的交換練習。當一段旋律音域寬、速度極快的十六分音符連奏或吐奏時,可採用哨吹法來演奏,待樂曲達到高潮,又突然收往,變為縱情舒展的自由板或慢板時,可交換成包吹法吹奏。除以上所談的三種交換練習外,也還可以用別的交換辦法來練習,這裡不再多談了,練習中可以自己酌情選此曲調進行練習。

包吹法可以使笛子像巴烏、喉管那樣單獨用於伴奏、獨奏,但更多地運用應該是採取兩種吹奏法交換的辦法。因此,應重視兩種吹法的交換練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