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民間社火竹馬]

竹馬[民間社火竹馬]

竹馬也稱跑竹馬或逗竹馬,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街頭單人表演的文藝形式,它同“二鬼摔跤”、“豬八戒背媳婦”、“火流星”一樣,是單人表演的藝術形式。由於是單人表演,因此表演時難度較大,表演者須有一定的奇特奧妙的表演技藝,方能博得觀眾的歡迎。它是中國民間社火中常見的節目,活動範圍較廣。最早表演竹馬的演員全部是男演員,到20世紀70〜80年代時期,女演員跑竹馬的表演湧現出來,她們表演的動態細膩、活潑、優雅,加上她們靚麗的裝束打扮,使跑竹馬節目變得精美妍麗。 也有由七八歲的孩子表演的跑竹馬社火,他們的表演十分活潑可愛,倍受觀眾喜歡。

歷史沿革

歷史文獻上對“竹馬”一俗的最早記載,是《後漢書》的《郭伋傳》。《後漢書》上是這樣記載:(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東漢以後,“竹馬”正式成為兒童的遊戲方式加以提倡。同時,融入不少的人情、政治色彩。

唐代開始了“竹馬”入詩的新紀元。“竹馬”,在唐代幾百年的傳承中,已有不少的發展與變化。這就為唐以後的“竹馬戲”“竹馬燈”等藝術項目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和準備了條件。

唐以後,“竹馬”演變和發展成“竹馬戲”、“竹馬舞”、“竹馬燈”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各民族中廣泛流行,成為中華民族藝林的一束鮮花。宋代時“竹馬”之戲,除了原始的那種胯下一根竹竿或木棍的形式外,已經出現以竹篾制扎,以紙糊成的“馬頭”,有鼻有眼、有耳有鬃,但沒有馬身。騎“馬”的兒童,脖子上系一帶子,帶下拴住“馬頭”。後面再接上一根長有綠葉的長竹,象徵“馬身”。南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里,說當年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元夕舞隊中,已出現“男女竹馬”。

製做方法

竹馬是由兩部分組成,馬頭和馬的前半身為一部分,馬的後半身連馬尾為一部分。具體做法是:先用泥制馬頭與馬脖子的模具,然後用麻紙多層裱糊,待裱紙乾後,用力從馬頭的中鋒部位割開,取出模具,留裱糊好的紙殼,然後將兩瓣紙殼對好用紙貼合好,成一個空殼紙糊帶馬脖子的馬頭模型道具,前馬身與後馬身是用竹片綁制一個半圓形骨架,骨架外表用麻紙裱糊多層,馬尾是用麻兒製成的。在糊裱馬頭、馬脖子和馬身的外表時套用深紅色或是黑色平絨布裱裹起來。最後裝飾上用適當材料、顏色製作好的馬鬃、籠頭和串鈴等道具。需要注意的是,前馬身外表與馬頭馬脖子部分兩處連線時要留一些空間,讓馬頭能自由上下活動。後馬身與馬尾連線時,要讓馬尾能左右活動。前後馬身要留有與騎馬的人有拴綁的拴扣和綁繩。表演時將馬的道具綁在表演者腰部,表演者左手拉馬的韁繩,右手握馬鞭,碎步跑動表演時,似真馬跑動姿態,它典雅美觀。

跑竹馬不用自製馬的道具,到文化用品商店裡便可買到,很是便利,並且購置的道具製作精緻,美觀,裝飾性強。

藝術特色

清徐跑竹馬

形式

清徐跑竹馬的表演步伐主要是碎步小跑和碎步快行兩種。表演的動作有馬頭高豎好似馬嘯長空,馬撂後尾似禦敵回擊,馬臥、馬咬蠶等動作。跑竹馬的表演形式以走場為主,還有“雙進門”、“水溜溜”、“繞八字”、“十字步”、“剪子股”、“跑圓場”等十餘種傳統的跑場形式。跑竹馬演員的服飾一般都是古典唐裝打扮,也有小打扮服裝的表演。服裝的好壞是根據經濟條件而論,不必強求。

跑竹馬這項傳統民間社火形式,依舊的傳統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不但是跑馬的表演,還要打場子一邊表演跑馬,一邊演唱地方小調、太谷秧歌、戲曲唱段等曲調,很受觀眾歡迎,跑竹馬只作簡單表演,演唱已失傳。

音樂伴奏是隨社火表演隊伍的鑼鼓樂隊為主。

淵源

清徐竹馬表演 清徐竹馬表演

“竹馬”的溯源,據傳是由常年經營馬群的牧馬人、做馬生意的馬販子、還有是愛馬如命的耍馬人策劃創意的,由於他們對馬的情感深厚,總想讓馬的形象在年節社火隊中出現,但又不能騎著真馬去參與表演。所以創意製作了馬的道具,裝飾在表演者的身上,來參加社火活動。還有的傳說是男女婚嫁時,男騎馬,女坐轎,依據男騎馬的形象而創意的。相傳有數百年的歷史,是山西晉中地區和清徐地面較為廣泛的民間文藝形式,它的特點是生活氣息濃厚,民族性強,表演活潑自然優雅美觀。

黃陂竹馬

在武漢市黃陂區,有“鴦雞坡的竹馬張家沖的燈”之說。歷史上,黃陂區長軒嶺街道鴦雞坡村鴦雞坡灣的竹馬較有名。竹馬表演者為七人,以“馬童”為中心人物,另配六人,由鑼鼓嗩吶伴奏,能歌善舞的馬童指示他人作唱做等多種動作表演。一般選一段故事為內容。玩燈流行於黃陂孝感地區(黃孝地區)特有的叫法,玩燈在黃孝地區是指集“舞獅、舞龍、劃彩船、跑竹馬、踩高蹺、魚燈、蚌殼精”等於一體的一種農村廟會。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鴦雞坡灣藝人所表演的《三國故事劉關張》深受武漢和黃陂民眾的歡迎。舊社會玩竹馬就多數人而言可以說是憑興趣愛好,跟著富人大戶圖個窮快活。現在不同了,村民們是自發地賀新年、辦燈會。玩竹馬時間主要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天。

平遙竹馬

竹馬 竹馬

平遙竹馬俗稱“小竹馬”、“竹馬馬”、“燈馬馬”。明代中葉已在山西省平遙縣興起,流傳至今。竹馬用竹皮或竹篾紮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後腰。男童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組成,12匹竹馬表現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拂塵指揮;後面一個是“馬尾”;其餘表演者手持馬鞭,像騎著馬奔跑一般,伴隨著鈴鐺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放置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本縣古陶鎮南城村的竹馬表演聞名全縣。主要有《蛇蛻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套耳》等節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