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縣社火

義縣社火

義縣社火始稱“九龍十八會”,流傳於遼寧西部醫巫閭山腳下大凌河、細河交匯的義縣大榆樹堡、張家堡、九道嶺等鄉鎮一帶。

簡單介紹

義縣社火義縣社火

所屬地區: 遼寧 · 錦州 · 義縣

文化遺產名稱:義縣社火

遺產編號:Ⅲ-2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義縣

遺產級別: 省

歷史起源

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推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藉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禮記 · !祭法》中載: "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 這裡面還有一個神話幫事呢!相傳水神共工的兒子勾龍是社神。共工長得人臉蛇身,滿頭紅髮,性格暴烈好戰。一次他和祝融(傳說火神)作戰,一怒之下頭觸不周山,竟把撐天的柱子碰斷,頓時天崩地裂,洪水泛濫,多虧女媧煉了五彩石及時把天補好。勾龍見父親痛快下大禍,心理非常難過,於是把九州大裂縫一一填平。黃帝見狀,便封他為 " 后土 " ,讓他丈量並掌管土地,從此勾龍便成為人們祭祀的社神。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辯 · 第一冊首序》中是這樣記述社的: " 社是土地之神,從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 鄉村祭神的結會,迎神送崇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都是社會的變相。"

義縣社火
義縣社火

追溯 " 社火 " 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圖騰崇拜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時期(公元前 11 世紀 - 前 256 年),宮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之為、 " 大儺 " ,是一種帶有巫術性的舞蹈。《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

表演形式

義縣社火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其中大榆堡竹馬舞、義縣雙井子旱船舞是民間廟會的重要表演形式。竹馬舞表現的內容是遼代蕭太后的狩獵場景,以舞為主,打擊樂伴奏,配合場上演員唱、念、做和舞蹈動作,推動舞蹈及唱詞的進展。義縣雙井子旱船是當地迎神賽會中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述說的是遼國公主送漢王回宋,南北和好的故事。“旱船舞”服裝道具獨具特色,代表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

義縣社火
義縣社火

義縣社火是民眾自發形成的民俗文化活動,其規模包括9個大村、18個自然屯,各村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並且都是各村藝人一輩輩傳承,不斷改進豐富起來的,如:雙井子旱船舞、東岔路溝竹馬舞、王漢屯的鋼叉舞、西岔路溝的雙獅舞、東磚城子的人上人、魯家屯的耍龍燈、小砬西的趕船舞、復興堡的壽星仙鶴舞等等,所有村屯的節目合稱“九龍十八會”。

據老藝人們回憶,他們從小就學習跳竹馬,最早參加“九龍十八會”演出時才十五六歲。每年4月21日至25日,生活在醫巫閭山西麓,大凌河、細河兩岸數十個村莊的民眾以村屯為單位,組成表演隊伍,攜帶祭祀用品和不同形式的文藝節目,從四面八方向齊家子村匯集,參加一年一度九龍十八會。各村的演出隊每到一個村莊就地打場表演,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齊家子村周邊方圓幾十公里的百姓,帶著各種農副產品,風味小吃,或駕車或騎馬或徒步趕到藥王廟前逛廟會、看社火,熱鬧非凡。
義縣社火以其生動的內容、鮮活的形式,載入了地方史冊,並紮根於當地民眾之中世代傳承。據了解,“九龍十八會”中保存較為完整的是“竹馬舞”和“旱船舞”,“竹馬舞”和“旱船舞”都曾參加過省市民間藝術節。

活動時間

義縣社火的活動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二十三日為正日。正日當天先要進行僧尼誦經活動,然後祭天,由會首帶領全體會員向上蒼祈禱,祈求本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最後是各村屯在廟前表演節目,將社火活動推向高潮。

表演節目

義縣社火的主要表演節目是竹馬舞和旱船舞。竹馬舞表現了遼代蕭太后行圍採獵的故事,馬隊威武,將士驃悍,其服飾具有民族特色,有固定唱詞,人物有銀宗娘娘(蕭太后)、馬童、扈從、宮女、官員。娘娘和宮女手執拂塵騎竹馬,馬童和扈從手執戲曲馬鞭,扈從騎竹馬,官員手執皮鞭騎竹駱駝。旱船舞表現了宋遼和好的故事。在戰亂中流落北方的宋朝王爺,被遼國公主招為駙馬,並生有一子,宋遼戰事平息後,遼國公主送宋朝王爺返宋,南北和好。該舞由四隻單人旱船組成,首船坐的是“宋朝王爺”,二船坐的是“遼國公主”,三船坐的是宋朝王爺在南朝所生之子“白袍小將”,四船坐的是宋朝王爺與遼國公主所生之子“韃子官”。每隻船旁各有一水軍手持船槳,做划槳動作,四船時合時分,表現出一種離愁別緒、難捨難分的情感。竹馬舞和旱船舞的伴奏樂器皆為中音嗩吶、大鼓、大鑼、中鈸和小鈸。

歷史意義

社火是隨著廟會、鄉會的產生而產生,它本身已構成民俗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義縣社火內容獨特,表演形式獨具一格,民族民俗特徵突出,藝術特色鮮明,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無論從活動內容到表演形式、服飾、道具,都能體現出北方獨特的民族民間藝術特徵,充分體現了這種民間文化活動的歷史文化價值。

保護

義縣社火已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保護好這個項目,義縣制定了10年保護計畫,即在充分利用原有保護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整理該縣境內有關社火的資料,組織培養傳承人。今年,義縣有關部門組織專業隊伍對義縣社火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並且陳列原有保護成果,建立保護基地,逐步命名保護區及傳承人。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結合發展旅遊業的契機,義縣各旅遊景區均成立了社火舞蹈隊,向人們展示古樸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