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防風[中藥]

竹葉防風[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葉防風,中藥材名。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竹葉防風的根。春、秋均可採挖,洗淨,曬乾。功能主治為:解表,祛風,勝濕。治感冒,風寒濕痹,癰腫瘡瘍,破傷風。①《滇南本草》:瀉肺氣(一作瀉脾),治風,通行十二經絡。(療)一切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癰腫等症。殺附子毒。②《四川中藥志》:發表鎮痛,祛風勝濕。治外感表症,頭痛昏眩,關節疼痛,四肢拘攣,目赤,瘡瘍及破傷風。

藥品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竹葉防風的根。春、秋均可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辛。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辛,無毒。《四川中藥志》:入肝、脾、膀胱三經。

功能主治

解表,祛風,勝濕。治感冒,風寒濕痹,癰腫瘡瘍,破傷風。

①《滇南本草》:瀉肺氣(一作瀉脾),治風,通行十二經絡。(療)一切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癰腫等症。殺附子毒。

②《四川中藥志》:發表鎮痛,祛風勝濕。治外感表症,頭痛昏眩,關節疼痛,四肢拘攣,目赤,瘡瘍及破傷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有長圓狀直根。莖單生或少數叢生,全體幾光滑無毛。基生葉為3出羽狀複葉,具柄,長3~4厘米;裂片長梭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兩端漸尖,平行脈3~5條,明顯;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葉片較小,葉柄基部抱莖,在頂端的葉幾乎不為複葉而為單葉。復傘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傘柄5~8,無總苞;小傘梗10~20,不等長,基部有小總苞片數枚,狹披針形,無毛;萼齒短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尖銳,略向內彎;雄蕊5,花絲彎曲,藥縱直開裂;子房卵形,花柱較短。雙懸果卵圓形,紫棕色,有顯著的果棱,但不木質化。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域

分布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產於雲南、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荒山路旁及山坡草叢中。

藥材性狀

乾燥根呈圓錐形或長圓柱形,微彎曲,有時分枝,長10~20厘米,直徑約0.5~1.5厘米,外表灰棕色或棕黃色。根頭部有時膨大(達2厘米)或有時縮小,頂端有明顯下陷的莖痕,四周有細環紋和殘存的葉鞘纖維。根部有緻密的縱皺紋及橫長而凸出的皮孔,有時可見點狀突起的鬚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中央為黃色的木質部,皮層占根的大部分,白色,散生棕色油點,接近形成層部尤多。氣香,味微甘而澀。以條肥大,外皮細黃,內心白,現菊花心,有油質,味甘者為佳。本品在雲南、四川地區習慣作防風使用,參見防風條。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藥理作用

同屬植物台結晶性強心甙,2.2克乾草相當於1個貓單位。該植物之提取物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收縮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