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
片名:章丘鐵匠
編劇:張法貴
集數:4集
語言:國語
類型:劇情片
地區:中國大陸
時間:開機1995年5月22日
內容:描寫了戰爭年代章丘鐵匠支援抗日的故事。
榮譽:山東省優秀電視劇獎
相關資料
20世紀50年代初統計,章丘境內人口為73萬,約有38萬人以打鐵養家餬口。又有一首童謠唱道:“毛嫩小子學打鐵,掙了零錢腰裡掖;回家塞給二爹娘,趕集糴糧不挨餓。”
章丘鐵匠何其多
章丘自古有“三多”:打鐵師傅多、出門商人多、中藥店鋪多。形容這裡鐵匠眾多,過去有歌謠作證:“莊莊淨是叮噹響,錘點壓過寺廟鍾;家家不用打鳴雞,錘聲連連報五更。”窮鄉僻壤是鐵匠的“滋生地”,解放初,章丘山頂莊有913口人,會打錘的584人之多;十九郎莊有430戶,以打鐵為生的290餘戶;萬山村有830口人,會耍鐵匠手藝的近600人……過去是“一人生火,全家打鐵;祖輩相傳,子孫續接。”袁莊族譜記載:十三世祖袁斗寶家有五子,分別起名袁金、袁銀、袁銅、袁鐵、袁錫以作紀念。
章丘鐵匠緣何多?因為一不需高深的學問;二不用高超的技術;三是紅爐占用人手極少。舊時,多為“老少爐”(丈夫掌鉗,妻子拉火,兒子掄錘)、同輩爐、親友爐。上世紀50年代初統計,章丘境內人口為73萬,約有38萬人以打鐵養家餬口。又有一首童謠唱道:“毛嫩小子學打鐵,掙了零錢腰裡掖;回家塞給二爹娘,趕集糴糧不挨餓。”
過去,鐵匠鋪每年開春要組建三人團伙的紅爐隊,標準有三:一是身材高大,腿腳靈便;二是不惜力氣,不怕吃苦;三是無病無恙,敢出遠門。
鐵匠古有“三大難”
“鐵匠先祖在何處?山西洪洞老槐樹;樹杈有座老鴰窩,窩下茅屋有兩座……”這是歷史上流傳的一首歌謠。說的是明朝定鼎之後,皇上旨令山西百姓東遷,老鴰窩下的兄弟二人袁峰、袁嶺便沿途以打鐵為業,流落到章丘相公鎮北一片荒灘上紮根落戶,世代繁衍,收徒打鐵,定居地盤形成村落名曰“袁莊”,這裡自然便成為章丘鐵匠的發源地。
外行人知道乾鐵匠這一行當是“現接力”,當年就有“回頭子”,全家人便有了“安樂窩”。殊不知鐵匠一生有“三大難”。一曰難穿新衣裳。他們終日和火神爺打交道,錘點一落,火星四射,渾身衣裳被燒成像馬蜂窩一樣稠密的窟窿“眼睛”;二是“剃頭淨面難”,春秋四季煙燻火燎,鐵末撲臉入發,面龐就是“黑包公”,鼻眼就像“黑煙筒”,削髮剃刀便會逆豁卷刃;三為相親娶妻難。鐵匠不僅相貌黑不溜秋,錢也掙得極少。舊時,掌鉗師傅一年才淨贏4000多斤高粱,所以經不住女方打聽,一相親便告吹、泡湯。大多數等到30露頭、40掛零才完婚成家,或找個“二茬女”(再婚),將就著過活。
那時,曾有《鐵匠娶妻》的歌謠唱出這一悲慘的情景:“有女不嫁打鐵郎,成年累月守空房;正月初三打跑鐵,出門帶的狗乾糧;臨走缺少盤纏錢,跪了二叔求大娘;走了一載無音訊,愁得青絲掛寒霜。離家兩歲不捎錢,家中老少炊斷糧。出走三載無蹤影,料定屍骨埋他鄉,夢裡約定
見一面,醒來淚水灑滿床;又恨又氣鐵匠漢,活該你去見閻王。”所以說解放前鐵匠生涯的創業史,便是一部血淚浸泡的辛酸史……
打跑鐵的血淚史
過去,有首民謠是這樣描述鐵匠幹活的:“早打鋤板午打钁,汗洗衣衫溻半截;夏打鐮刀秋打筢,累得腰酸脊背駝;後晌開工不掌燈,省下油錢買窩窩……”鐵匠一生乾的淨是重活計,所以手藝粗拉,欠缺精細。但也有少數師傅技藝精湛,在鐵匠行業中稱魁奪冠、獨樹一幟。如李明貞製作的“徘徊月牙鐮”有“連割百畝穀子不捲刃”之美譽;硯池村吳運茂出產的輕便耐用炒勺,有“鍛打三萬六千捶,勺底錚明顏色白”之美言;埠村“雙葫蘆”菜刀名傳泉城,需要“見面先交錢,五天把貨還”,產品成為暢銷貨。師傅也由此名揚遐邇。他們大都有定點、命名的鐵匠鋪。
另有一種便是四處雲遊、“八方盲流”的“打跑鐵”的幫伙。
“二把車子三張嘴,一箱、一鉗、一手錘。早行魯中胡山下,晚宿蒙嶺料石堆……”這就是當時打跑鐵漢子生活真實的寫照。他們大多數奔膠東、上河北,下魯西、闖關東,約占鐵匠人數的五分之三。在東北海倫縣、綏化、青剛、陽泉等各縣境內,均有紅爐250多盤。有民謠唱曰:“關東紅爐多如林,一聽口音章丘人;問聲老鄉飢和寒,滿面陰雲淚紛紛……”電視連續劇《闖關東》的畫外音曾提及:解放前,冀魯豫為討食求生的將近3000萬人,由此粗略估算,章丘打跑鐵的人數可達60萬人之多,他們終年在死亡邊緣上奔波、奮爭……
助農援軍創偉業
1938年以後,章丘鐵匠大部搭夥為伍,投入軍工生產,為正規部隊和地方武裝生產兵器。當時有歌謠記之:“章丘鐵匠改了行,深山密林建廠房;不打杴钁造刀槍,專殺鬼子蔣匪幫。”如桑園劉家章師傅手藝絕妙、威望高,他組織起30多盤紅爐,為章丘武工隊製造“五七”快槍、擲彈筒,僅一個月的工夫便生產出160支“捷克式”快槍,45支“馬步槍”等;袁莊師傅袁紹德資歷老,人緣好,他一人便徵集了160餘名鐵匠師傅,利用土方妙法,憑藉手工人力,生產出“掛牌擼子”(短槍)、轉盤機槍;南鳳村的解統斌師傅秘密建立了地下造槍廠,在一無圖紙參照,二缺機械設備的簡陋車間裡,神奇地誕生了小型迫擊炮、三八式大蓋槍……像這樣隱藏身份的軍工鐵匠,當時章丘有中、小型團伙57幫,為抗日、抗戰勝利提供了及時的援助和堅定的保障。
1947年底,章丘已是解放區。有一首歌謠表現出鐵匠翻身當家作主的歡悅景象:“土改喜煞鐵匠幫,分了良田又領房;鐵匠鋪子有了家,打跑鐵的回故鄉……”所以,1953年政府提出農業要走合作化道路,文祖鎮的洪溝村立馬成立了“鐵木業合作社”,共有6盤紅爐;三德范村以王延君為首組織了義興鐵業社,計有70多名鐵匠;李家埠由李兆鈞挑頭組成了“鐵業加工社”;侯莊以張敬江為首領導的鐵業
社共有80盤紅爐,一時隊伍壯大,實力雄厚,被譽為全縣的先進典型……當時以村為單位組織的鐵業合作社在全縣有780餘支,成為恢復和壯大農業生產強有力的“後勤部”。有歌謠贊曰:“爐火照得東方亮,錘聲如鼓震天響;造出農具一排排,就像隊伍排成行。”
鐵匠功業傳千秋
20世紀60年代中期,伴隨著社會前進的步履,章丘鐵匠大軍也發生了歷史性變遷。組織體制由“社”變“廠”,產品類型由內銷型變成“外加工”。生產方式由笨體力實現了機械加工,分配辦法由工分制改為工分加補貼,鐵匠師傅的稱謂也由“打鐵匠”改為“亦工亦農”職工。
查舊庄高丕約率先成立了拖拉機配件廠;北套村孟傳祥組建起化工機械配件廠;焦家莊高洪盛建立了農業機械配件加工廠;賀套村組成了劈鐵拆鋼加工隊;袁莊誕生了拖拉機配件鍛造廠……像如此規模的企業一如雨後春筍,章丘縣境內大約有570家左右。不僅壯大了公社集體經濟實力,也促進了農業機械化進程。社員們手頭也富了,賀套村便出現了“萬元胡同過億街”。那時有歌謠贊曰:“騎著鐵牛去耕地,牽出鋼馬跑運輸;灌田不請龍王爺,水泵方便又省力。”
20世紀80年代,章丘鐵匠大軍在改革中振興,章丘農具一廠改建為章丘電機廠,章丘農具二廠擴建為章丘鼓風機廠,農具三廠組建成章丘皮革生產加工廠,農具四廠擴建為重型汽車配件廠,縣級企業計有60餘家。由於實行廠長負責制,“包”字進廠到車間主權行事,極大增強了以鐵匠出身、鐵匠後輩為主的工人隊伍的親和力和戰鬥力,同時,惠民良策在東風化雨的滋潤下開花結果。兩年前,章丘經濟便亮翼騰飛,躍居全國經濟百強縣行列之中。有歌謠贊之:鐵匠晚輩技藝棒,改革時代當廠長。先進設備顯神通,機器飛轉財源旺。凝心聚力創奇蹟,社會提前進小康,萬紫千紅逢陽春,鐵匠就是“牡丹王”;青史永記“老功臣”,手錘、虎鉗、舊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