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西漢竇太后]

竇太后[西漢竇太后]

竇漪房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其出身貧寒,約漢高祖初年出生於清河郡觀津縣。其父早年經歷秦朝動亂,隱居於觀津不問世事,過著清貧垂釣的生活,後來卻不幸墜河而死。竇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竇長君(《史記索隱》雲名建,字長君,弟名竇廣國,字少君。其被選入宮中,呂后將一些宮女分給諸侯王時,竇氏被分給了代王(後來的漢文帝)。與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長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小兒子是梁王{劉武。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雲竇後名猗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基本信息

人物歷程

早期經歷

竇漪房竇太后
竇[dòu]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觀津(今河北省武邑縣觀津村)人。是西漢時期的一代女政治家。出身貧寒的她備受命運垂青,由民女到宮女,最後成為輔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漢江山的傑出女性。
出身貧寒
竇猗房清河郡觀津(今河北武邑縣)人,竇氏出身貧寒,她的父親為了逃避秦亂,隱居於觀津釣魚,卻不幸墜河而死,遺下三個孤兒,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氏年幼應召入宮。
漢宮侍女
漢惠帝時以家人子的身份應招入漢宮,侍奉呂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呂皇后身邊的宮女。
稱後代宮
呂雉作為皇太后操縱國政。當時,呂皇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氏也在選中之列。竇氏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
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但是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她於是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國後,深得代王劉恆的喜歡,寵愛並封為美人。
初入代宮代王劉恆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後,代王獨幸的竇美人被封為王后,在代國期間先與代王劉恒生長女劉嫖,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啟、次子劉武。

皇后時期

立為皇后劉恆未稱帝前,他的結髮妻子病逝,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恆君臨天下後也先後病死。公元前180年,代王劉恆即位為漢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書,奏請立皇太子。這時諸子中,只有竇氏之子劉啟年齡大,劉啟便被立為太子。三月,有司請立皇后。薄太后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皇后姓竇氏。《史記·孝文本紀》次子劉武先被封為代王,兩年後改封為淮陽王,女兒劉嫖,被封為“館陶長公主”。惠及家族
由於竇氏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苦,與文帝同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漢書·文帝紀》)後來,竇氏的兄弟竇長君,竇廣國到長安認親,漢文帝見到兩位國舅,十分高興,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給他們,並留他們住在長安,宰相灌嬰和周勃認為兩位國舅出身寒微,沒有很好地讀書,應選擇有品德的教師對他倆加強教育,以免重蹈呂氏外戚作亂的覆轍,竇氏兄弟“由些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漢書·外戚傳》)
寵衰失尊
約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文帝前元三年,竇氏大病後視力下降,逐漸失寵。對此,竇皇后自然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嘆而已。不過受寵的慎夫人也不敢怎樣,由於慎夫人是漢文帝的寵妾,在宮中常與皇后平起平坐,上林郎官按照慣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與皇后對等的上席。中郎將袁盎(此人最了解漢文帝夫婦,文帝讓弟弟犯殺審食其的罪,就是在故意讓他那樣犯錯,最後找藉口貶弟弟去蜀地使得弟弟自殺,漪房能從與原代國王后的爭鬥中出來,手段也一定不一般)見了,令內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漢文帝也怒氣衝天,拉著慎夫人乘輦回宮。這次上林之行,乘興而來,掃興而歸。袁盎對文帝的解釋是不記得呂后的人彘事件嗎?袁盎為何這樣說?文帝與袁盎說話一般都是有言外之意的,這說明了漪房確實不好惹,要不然在此種情況下怎么沒被廢。約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文帝前元六年薄姬薄太后為自己娘家人考慮學呂后搞劉薄配,想讓薄巧慧成為太子妃,聰明的漪房接受了薄家的聯姻,既穩住了啟兒的太子之位又穩住了自己的後位真是一箭雙鵰。這也從側面說明此時漪房斗贏了慎夫人。但是好景不長文帝喜歡上了尹姬,尹姬也是無子的,她肯定會吸取慎夫人的教訓,與別的有子的嬪妃聯合。
公元前169年梁懷王劉揖墮馬身亡,劉武便在前168年改封為梁王,史稱:梁孝王。梁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從這可以說明文帝不想廢后了,也說明漪房又一次勝利了。至於他們的感情如何這就不好說了,從文帝沒有再寵信其他的妃子看來應該不錯。就這樣文帝的八個兒子中就只有景帝劉啟、梁孝王劉武、代王劉參長到成年。
公元前162年(文帝十八年)文帝後元二年,代孝王劉參薨,其子劉登襲位,史稱代恭王。至此文帝在世的兒子只有啟兒與武兒了,文帝不可能廢后了。

皇太后時期

尊皇太后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景帝劉啟即位,皇后竇氏成了皇太后,史稱:竇太后。寵溺少子
竇太后像鄭莊公的母親武姜過於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對這位深得母親喜愛,且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頗深,不僅同輦進出,且在一次家宴中誇下海口要將江山付託。欲嗣梁王
竇太后 竇太后
初元三年(前154),當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後,把皇位傳給你。”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太后更是喜不勝收,但其侄子竇嬰進諫道:“父子相傳,是漢代的祖制,怎可如此。”力阻才作罷。此言得罪了太后,沒幾天竇太后便下令把竇嬰從皇戚的名冊中除名。竇太后一心想讓景帝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但景帝只是酒後失言,並非真心,但不如此做又會違背母后的意願,正左右為難之際,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訓為由,堅決反對此事。景帝當機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劉榮含冤被廢,竇太后乘機再次進言,要立劉武為嗣,大臣袁盎等上書言此事不妥,景帝乘機立劉徹為太子,竇太后願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劉武聽說袁盎等從中作梗,派刺客殺戮了袁盎等數十大臣。景帝龍顏大怒,嚴令緝捕真兇,事情敗露,劉武無奈,刺客自殺。幸托得館陶公主向太后說情,在竇太后的干預下,此事不了了之,但從此景帝心已容不下樑王。推薦竇嬰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景帝覽便諸竇子弟才能沒有能超過竇嬰的,竇嬰因之前被竇太后削了名簿,便稱病言不堪重任。竇太后由是慚愧。後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七國之亂平定後,景帝以軍功封竇嬰為魏其侯。後元元年(前143年),桃侯劉舍被免丞相之職,竇太后多次向景帝提議拜竇嬰為丞相。景帝說:“太后難道認為我有所吝嗇而不讓魏其侯當丞相嗎?魏其侯這個人驕傲自滿,容易自我欣賞,做事草率輕浮,難以擔此重任。”最終用建陵侯衛綰為丞相。
帝殺吾子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病死。竇太后聞訊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經常大罵:“帝果殺吾子!”景帝孝順,聞之有些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館陶長公主給景帝出主意,讓景帝把梁國一分為五,劉武的五個兒子都封王,五個女兒都賜給湯沐邑,太后方轉悲為喜。其侄大將軍竇嬰,平七國亂,封魏其侯。文帝崩後,封竇氏一族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這時,竇太后已失明,她喜歡黃老之術,景帝及竇氏兄弟也不得不讀《老子》而尊黃老之術。“黃老”是指黃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黃老為祖,主張無為而治,寬政待民,竇氏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史家將文帝、景帝在位的時期稱為“文景之治”。喜好黃老
竇太后信奉黃老之學。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並推尊其學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史記·儒林傳》)。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麼道理。”竇太后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轅固生一聽想轉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豬圈裡去與豬搏鬥。景帝知道太后發怒了而轅固直言並無罪過,就借給他鋒利的兵器。他下到獸圈內去刺殺野豬,正中其心,一刺,野豬便應手倒地。太后無語,沒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罷。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

太皇太后時期

勿奏東宮
公元前141年,景帝駕崩,太子劉徹即位,尊祖母竇氏為太皇太后,生母王氏為太后。
劉徹即位後,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面干預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並建議仿古制,設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竇太后 林心如版竇太后 林心如版

對於竇太后推行道家治國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漢經歷白登之圍後,發現自己現行國力尚未強大到當時的北方匈奴政權進行對抗甚至滅掉對方的水平,國內剛剛經歷過戰爭,急需恢復國民經濟發展生產,因此,從曹參起,歷經呂后、文、景執政,西漢中央政府普遍在全國推行黃老治國的理念,全面實行輕徭賦墾荒地的國家經濟基本方針,後雖經過七國叛亂的干擾,但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已經不可逆轉的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到了武帝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已經空前強大,已經具備了和北方匈奴政權相抗衡的實力,但是此時,竇太后做出了一個判斷:如果此時開戰,不但無法取得勝利,反而可能將文景以來積累下來的成果毀於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著進行了分析:國民經濟實力儘管大增,但是發展成果根基尚淺,很容易被大規模戰爭所動搖,而且當時的軍隊建設由於發展經濟為前提也有所懈怠,軍隊的訓練和將領的選拔有所鬆弛;況且此時匈奴的實力尚未削弱,其軍隊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如果北擊匈奴,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是無法剿滅的,而且當時西漢的養馬業更是比較鬆弛,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寶馬,耐久力不行,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西漢尚未和西域取得聯繫,一旦發兵必然是孤軍深入,而且對於匈奴內部的情報掌握也不穩定,綜合這些因素,儘管漢朝已經非常強悍,但是仍舊處於無法剿滅匈奴的階段上。漢武大帝幾次要求出兵均遭否決的原因也在這裡。
合葬霸陵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向漢廷告急。竇太后要求不用刀槍平定事端,武帝派中大夫嚴助徵調會稽郡(治在蘇州)的水師救東甌。漢兵未至,閩越王郢即自動撤兵。東甌王因怕閩越軍再次騷擾,便主動向漢廷請求,舉國4萬多人遷移於廬江郡,此時竇太后知道武帝長大了並交出了景帝給她的兵符。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在漢之東宮長樂宮薨,與文帝合葬霸陵,時年七十一歲。

治國思想

繼承了高祖劉邦的意願,奉行莊子的無為而治,並由此推動了“文景之治”。

人物背景

名字來源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竇太后由歸亞蕾飾演,並給其起名漪;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竇太后由林心如飾演,並給其起名竇漪房。這是民間傳其名為竇漪之因,但《史記》和《漢書》中並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唐代司馬貞所撰《史記索隱》稱:皇甫謐雲名猗房。(古代女子閨名一般不流傳下來)

家族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竇? 尊封安成侯,早卒,葬於觀津城南“竇氏青山”。
母親 安成夫人(生卒年不詳)
兄弟 竇長君 竇皇后兄長(生卒年不詳)。【史記索隱】注,竇長君原名竇建,字長君。
竇廣國 章武景侯(?~前151年),竇皇后昆弟,字少君。
丈夫 劉恆 漢文帝(前202年~前157年)
兒女 劉嫖 館陶公主(?~前116年),嫁堂邑侯陳午。文帝時封長公主,武帝時封大長公主。亦稱竇太主。
劉啟 漢景帝(前188年~前141年)
劉武 梁孝王(?~前144年)
侄子 竇彭祖 南皮侯(?~前136年),竇長君之子。
竇完  章武恭侯(?~前133年),竇廣國之子。
竇嬰 魏其侯 (?~前132年)
孫子 劉徹 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
(景十三王) 臨江閔王劉榮(?~前148年),河間獻王劉德(?~前130年), 臨江哀王劉閼於(?~前153年),魯恭王劉余(?~前128年), 江都易王劉非(前168年~前128年),長沙定王劉發(?~前129年), 趙王劉彭祖(?~前92年),膠西王劉端(前168年~前107年), 中山靖王劉勝(前165年~前113年),廣川惠王劉越(?~前135年), 膠東康王 劉寄(?~前120年),清河哀王劉乘(前153年~前135年), 常山憲王 劉舜(前152年~前113年)
(梁孝王五子) 梁恭王劉買(?~前137年),山陽哀王劉定(?~前135年), 濟陰哀王劉不識(?~前143年),濟川王劉明(生卒年不詳)立7年而廢, 濟東王劉彭離(生卒年不詳)立29年而廢
外孫 (館陶二子) 堂邑侯陳須(?~前116年),隆慮侯陳蟜(?~前116年)
陳? 孝武陳皇后(生卒年不詳),《漢武故事》雲其名:陳阿嬌
家族狀況
代王劉恆原來的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後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為漢文帝後,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故。
竇太后 竇太后

這樣,文帝即位不久,於前元元年(前180)長子劉啟立為太子後,三月薄太后封竇姬為皇后,劉嫖封為館陶長公主,幼子劉武先封為代王,後封為梁孝王。
竇皇后雙親早亡,葬在觀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竇後之父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並在家鄉清河郡安置陵園,其規格和儀式與薄太后父親的靈文園一樣。漢景帝登基以後,竇太后為表孝心,填其父所墜淵而築起大墳於觀津城南,人間號為竇氏青山。(史記索隱引決錄注,北堂書鈔引作決錄)
竇後兄弟二人,兄竇長君,弟竇廣國。廣國字少君,在四五歲時,因家境貧困,被人擄掠販賣到外地,渺無音訊。後又被人輾轉販賣了十幾戶人家,最後到了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在那裡替人家進山挖石炭。一天黃昏,山崖邊有一百多人在睡覺,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邊的人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逃生。沒幾天,他跟隨主人到了長安,在那裡他聽說新封的皇后姓竇,原籍在觀津。竇廣國離家的時候雖然年紀幼小,卻記得自己的籍貫和姓氏,還隱約記得與姊姊一起去採桑葉,從樹上摔下來的情景。他把這些事詳細的寫下來後,托人轉交給了竇後。竇後見到了這些材料後,把廣國召來並詳細問了其它一些情況,果然是她的親弟弟。皇后還要弟弟回憶一些過去的情景,少君回憶道:“姊姊離我西去的時候,我記得在驛站分別時,討來米湯水給我洗頭,臨走時又給我吃了飯才走的。”當竇後聽到此情時,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聲。竇皇后重賞兩個兄弟,都把他們安置在京師居住。後來又為他倆請了有德行的長者與他們住在一起,對他們進行教育。由於這樣,竇長君竇少君兄弟倆後來成為謙讓有禮的君子,不敢以地位顯貴而盛氣凌人。

史書記載

史記·卷一十·孝文本紀第十》
《史記·卷一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卷一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家在清河,願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
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明年,封少子武為代王,後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太后 陳莎莉版竇太后 陳莎莉版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封竇後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竇後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採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傳舍中,丐沐沐我,已,飯我,乃去。”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位,皇后為皇太后,乃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先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反時,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為大將軍,破吳、楚、封魏其侯。竇氏侯者凡三人。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後景帝
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至武帝時,魏其侯竇嬰為丞相,後誅。

陵墓被盜

2001年10月,竇皇后陵墓被盜,大量陪葬陶俑被盜墓賊出售,其中6件被偷運出境,並將於2002年3月20日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拍賣。聞訊後,中國國家文物局、外交部與美方進行了大量交涉,索斯比才撤拍了這6件國寶,並於2003年6月將這6件陶俑歸還中國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名稱 扮演者
1997年 漢武帝 嚴敏求
2001年
大漢天子1 陳莎莉
2004年 漢武大帝 歸亞蕾
2006年 東方朔 韓靜如
2010年
美人心計 林心如
2010年 大風歌 羅憶楠
2013年 大漢賢后衛子夫 陳莎莉

林心如版

2010年電視劇《美人心計》,改編自瞬間傾城《未央·沉浮》。
竇太后 竇太后
西漢初年,幼年時期的竇漪房(原名杜雲汐)因母親捲入後宮鬥爭被追殺,母親跳崖自殺,只好投奔舅舅舅母。長大後誤打誤撞被選入宮為奴成為家人子。她設計將周采女生的兒子換給呂后的外孫女—皇后張嫣,呂后欣賞她的聰明能幹,以賜婚為名派往代國監視劉恆母子。為天下蒼生不再受苦,也為呂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議劉恆以修陵寢為名秘密練兵,令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禍水。只有劉恆始終相信她並封后,夫妻倆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成就千秋大業。 母儀天下的她發現,擁有權力的同時感情卻在漸漸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兒子們互相殘殺,運用女性獨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並且為西漢創立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載入史冊,為後人所稱頌。

陳莎莉版

漢景帝當朝,太子劉徹私自出京,到厭次城參加一年一度的“獵兔大會”。他的親信,“太子黨”張湯、郭舍人、灌夫、李陵都是和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名為君臣,情同手足。太子的祖母竇太后密謀廢掉太子另立儲君,對此故意充耳不聞。卻密告厭次侯暗中監視太子,取其把柄。在獵兔會上,太子等人巧遇降服烈馬的秋嬋和料事如神的算卦先生東方朔,驚嘆人傑地靈。東方朔更是算出太子三日之內必有牢獄之災。太子偶遇一女子而牽掛不已,郭舍人打聽到此女子是名妓念奴嬌並帶太子偷偷去海棠院裡見識。不料卻與厭次侯之子劉義爭風吃醋,險些遭其毒手。

大事年表

1歲: 公元前205年(高祖二年),生於清河郡觀津。高祖劉邦兵敗彭城,與項羽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成皋之戰。

3歲: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劉恆出生。

竇太后 歸亞蕾版陳莎莉版竇太后

4歲 :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項羽烏江自刎,高祖定陶登基稱帝。

10歲: 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漢初三傑"之一劉邦的兵馬大元帥韓信以謀反罪死,劉恆被封為代王。

11歲: 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高祖劉邦駕崩,17歲的劉盈即位。

12歲: 公元前194年(惠帝元年),趙王劉如意被毒死,戚夫人為人彘,呂后改立淮陽王劉友為趙王。

13歲: 公元前193年(惠帝二年), "漢初三傑"之一劉邦倚重的蕭何病死,曹參為丞相。(約此時應召入漢宮,成為呂雉的侍女,認識了19歲的惠帝劉盈)

15歲: 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惠帝娶張嫣。(約此時竇漪房被賜於代王劉恆)

16歲: 公元前190年(惠帝五年),丞相曹參死,封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為太尉。(約此時生女兒劉嫖)

18歲: 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生長子劉啟,惠帝駕崩。呂后立惠帝子劉恭為帝,任命大哥呂澤長子呂台、次子呂產、二哥呂釋之次子呂祿統領南北軍,王陵被明升暗降為劉恭的太傅,投靠呂后的陳平為右丞相,審食其為左丞相。

19歲: 公元前187年(高后元年),封呂台為呂王、呂產為洨侯、呂祿為胡陵侯。

20歲: 公元前186年(高后二年),劉章為漢宮值宿護衛,呂后封他為朱虛侯,把呂祿的女兒嫁給他為妻。"漢初三傑"之一劉邦敬重的張良病死,呂台死,立呂台的兒子呂嘉為呂王。

21歲: 公元前185年(高后三年),竇漪房被封為王后。

22歲 : 公元前184(高后四年),惠帝子劉恭病死,呂后立惠帝子劉弘為帝。(約此時生次子劉武)

24歲: 公元前182年(高后六年),劉興居被封東牟侯,呂后召之宿衛長安,呂王呂嘉因行為放縱被廢,呂產被任命為呂王。

25歲: 公元前181年(高后七年),趙王劉友被幽死,呂后立梁王劉恢為趙王,呂王呂產被改封為梁王,趙王劉恢被迫娶呂產的女兒為妻,寵妃被弄死後自殺而死,呂后立呂祿為趙王。

26歲 : 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呂后病逝,呂產、呂祿各統領南北兩軍。

劉邦劉邦
竇漪房入主漢宮,功臣集團周勃、陳平與皇族集團劉章互相妥協擁立代王劉恆即位。改立周勃為右丞相,陳平自願為左丞相,周勃被罷後陳平任丞相,灌嬰為太尉。

27歲: 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文帝前元元年,長子劉啟為太子,自己成為皇后母儀天下,找尋親人。劉章大哥劉襄鬱郁而死,漢文帝見賈誼。(約此時立性情耿直、忠心不二的晁錯為太子舍人,正直無私、宅心仁厚的袁盎為中郎)

28歲: 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文帝前元二年,分原代國為代王封地與太原王封地,次子劉武被封代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隨波逐流、會看形勢的陳平病死,周勃為丞相。(約此時11歲的太子劉啟與吳王世子劉賢下棋起衝突,太子打死了劉賢)

29歲: 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文帝前元三年,14歲的女兒劉嫖嫁給堂邑侯陳午為妻。城陽王劉章病死,冒頓單于攻漢,文帝派兵抵禦,回軍時聽到劉興居反平定之,漢文帝貶賈誼,叫丞相周勃帶頭回封國,改立太尉灌嬰為相,從而穩定政局。(約此時漢文帝寵信慎夫人,文帝得弄臣鄧通,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的張釋之為廷尉)

30歲: 公元前176年(文帝四年)文帝前元四年,劉武被改封為淮陽王,太原王劉參改為代王統領原代國領地。周勃被告謀反,政敵袁盎為其求情,灌嬰死改立御史大夫張蒼為丞相,申屠嘉立為御史大夫。

31歲: 公元前175年(文帝五年)文帝前元五年,文帝鑄四銖。(約此時16歲的館陶公主生長子陳須)

32歲 : 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文帝前元六年,漢高祖七子劉長通匈奴謀反,發配蜀郡,後死。同年梟雄冒頓單于死。(約此時薄姬薄太后為自己娘家人考慮學呂后搞劉薄配,想讓侄孫女薄氏成為太子妃)

33歲: 公元前173年(文帝七年)文帝前元七年,文帝想念賈誼,又把他從長沙召回長安。(約此時栗姬、程姬等入宮)

34歲: 公元前172年(文帝八年)文帝前元八年,劉長子劉安封為阜陵侯,賈誼為劉揖太傅,夏侯嬰死(約此時栗姬為17歲的劉啟生下長子劉榮)。

35歲: 公元前171年(文帝九年)文帝前元九年,夏侯嬰子夏侯灶襲爵位。(約此時栗姬生下次子劉德,20歲的館陶公主生次子陳蟜)

36歲:公元前170年(文帝十年)文帝前元十年,國舅薄昭自殺,陸賈、劉澤死。(約此時栗姬生下三子劉閼於、薄氏為太子妃)。

37歲:公元前169年(文帝十一年)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去世,周勃長子周勝之襲爵位,賈誼的學生漢文帝愛子梁宣王劉揖薨。(約此時程姬生長子劉余)

38歲:公元前168年(文帝十二年)文帝前元十二年,賈誼鬱悶而死,劉揖無子嗣,劉武又被封改梁王。程姬生次子劉非。

39歲:公元前167年(文帝十三年)文帝前元十三年,緹縈救父。(約此時程姬的侍女唐姬生劉發)

40歲: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文帝前元十四年冬,老上單于謀入邊為寇,漢文帝欲自將擊匈奴被太后薄姬阻,這次發現嚴將軍程不識、飛將軍李廣。(約此時賈夫人生長子劉彭祖)

約41歲: 公元前165年(文帝十五年)文帝前元十五年,晁錯在太子家令任內被推舉為賢良,許負給文帝的寵臣鄧通與河內郡守看相。(約此時26歲的館陶公主生下陳阿嬌,程姬生三子劉端)

42歲: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文帝前元十六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齊國為六,聽取袁盎的建議分淮南國為三。( 約此時賈夫人次子中山靖王劉勝出生)

43歲: 公元前163年(文帝十七年)文帝後元元年,漢文帝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改元。張蒼因政見不同而自動引退。(約此時袁盎被調任隴西都尉,王娡、王皃姁兩姐妹入宮)

竇太后 竇太后

44歲: 公元前162年(文帝十八年)文帝後元二年,代王劉參薨,張蒼免相位,立御史大夫申屠嘉為相。周亞夫襲父侯位(約此時王娡生下長女平陽公主)

46歲: 公元前160年(文帝二十年)文帝後元四年,老上單于死。(約此時申屠嘉玩漢文帝弄臣鄧通,王娡生下次女南宮公主)

48歲: 公元前158年(文帝二十二年)文帝後元六年冬,匈奴三萬人入上郡,三萬人入雲中。周亞夫軍細柳。(約此時王娡生下三女隆慮公主)

49歲: 公元前157年(文帝二十三年)文帝後元七年,漢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薄氏為皇后。

50歲: 公元前156年(景帝元年)景帝前元元年,王娡生下劉徹,袁盎被罷官。

51歲: 公元前155年(景帝二年)景帝前元二年冬,劉武入朝,景帝口誤語梁王帝位,竇嬰解圍,申屠嘉嘔血而死,薄太皇太后薄姬死。(約此時王皃姁生下長子劉越)

52歲: 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景帝前元三年,吳楚之亂爆發,程姬子劉非年15歲,有勇力,上書自請擊吳,被任為將軍,吳破,徙為江都王。被竇漪房子劉武、侄竇嬰與細柳將軍周亞夫平定,晁錯因當時形勢的原因被殺。(約此時王兒姁生下次子劉寄)

53歲 : 公元前153年(景帝四年)景帝前元四年,立20歲的劉榮為太子,4歲的劉彘(即劉徹)為膠東王。這時,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在屢次向皇帝弟弟進獻美人後,又打起了新太子的主意,於是為13歲的女兒阿嬌向栗姬請求聯姻。栗姬對長公主一而再、再而三的進獻美人本就不滿,也清楚劉嫖見風使舵的貪婪本性,於是斷然拒絕。 劉嫖十分惱火,轉而來討好王娡王夫人,要把女兒許配給她的兒子、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同時19歲的次子陳蟜娶王娡的三女兒6歲的隆慮公主為妻。(約此時王兒姁生下三子劉乘)

54歲: 公元前152年(景帝五年)景帝前元五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職,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約此時王皃姁生下四子劉舜)

55歲: 公元前151年(景帝六年)景帝前元六年,王娡的妹妹王皃姁死,薄皇后被廢。

56歲: 公元前150年(景帝七年)景帝前元七年,廢23歲的劉榮,竇漪房再提立劉武儲君,罷了官但心繫國家的袁盎卻妙語說服竇漪房,竇漪房不再提立劉武,漢景帝果斷立金屋藏嬌的劉徹為太子,劉武知道後殺袁盎,袁盎死,景帝知道後兄弟間有了更大間隙,在竇漪房的調和下此事不了了之,郅都晉升為中尉。

58歲: 公元前148年(景帝九年)景帝中元二年,25歲的劉榮死,竇漪房恨郅都,郅都被貶邊疆。

59歲: 公元前147年(景帝十年)景帝中元二年,薄皇后薨,

劉恆劉恆
葬長安城東平望亭南。

62歲: 公元前144年(景帝十三年)景帝中元六年,劉武病逝,竇漪房怨劉啟。

63歲: 公元前143年(景帝十四年)景帝後元元年,景帝為太子劉徹拔刺,細柳將軍周亞夫死。

65歲: 公元前141年(景帝十六年)景帝後元三年,漢景帝駕崩,武帝即位,程不識為長樂衛尉,李廣為未央衛尉。

66歲: 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武帝用趙綰、王臧開始新政。

67歲: 公元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由於侵犯了宗室利益,趙綰王臧下獄自殺新政挫敗,建元革新以竇漪房的勝利告終。

68歲: 公元前138年(武帝建元三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69歲: 公元前137年(武帝建元四年)漢武帝擴修上林苑 。

71歲: 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竇漪房七十一歲病逝。

註:《漢書外戚傳》中記載孝文竇皇后於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於竇太后75歲去世,稱竇後立五十一年(公元前180年-129年),有待考證

後世評價

竇太后是西漢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她謀傳膠東略承沛公,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她的時代上承漢高祖偉業,下啟漢武帝雄風。

司馬遷:詘意適代,厥崇諸竇。

班固:竇後違意,考盤於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