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在惠州火車西站北面,有一個距惠城區市中心4—5公里的地方,叫窯畲。
窯畲,四面群山環抱,中間為盆地。北面的觀音娘山最高,海拔245米,其餘山嶺海拔200米左右,盆地海拔130米,面積350—400畝,連同周圍山嶺面積,整個窯畲面積有1000多畝。
《廣東新語》云:“歸善(即惠陽——作者注)有窯畲。其人耕無鋤犁,率以刀治土種五穀,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蟲蛇死,以為肥,曰火耨。”這是明清時代對窯畲住民落後的農耕方法的描述。張友仁先生認為,在清以前,這裡的住民可能是畲族,與惠東九龍峰的畲族相同。窯畲的得名與先民是畲族有關。該地鍾姓住民可能是畲族的後代,因為他們是不吃狗肉的。狗是畲族的圖騰,是畲人崇拜的動物,但現在鍾姓人並不認為自己是畲族人。他們已漢化了,不論語言(客家話)文字,衣著風俗(除了吃狗肉外),與當地漢人無二。
《惠州西湖志》中記述:“民國二十九年一月(即1940年1月)調查當時窯畲有人口27人,全部從事耕種。1951年土改時,窯畲有13戶,59人,分吳、鍾兩姓。吳姓8戶36人,鍾姓5戶23人,幾乎全是文盲,只有一個富農吳譚之子—吳幫,當年14歲左右,才高小畢業。”據訪問共聯村現年70歲的吳超老人說:吳姓大約在明朝末年從興寧遷到惠州,後又搬遷到窯畲。鍾姓是原住民,民國初年尚有何、謝二姓,人數很少,僅2—3戶人家。後因生活條件惡劣而遷走他鄉。
窯畲,地勢不算高,加上四周群山環抱,冬不寒夏不熱,適宜水稻、甘薯、豆類作物生長,加上山上樹木蔥籠,終年流水潺潺,不怕旱,更沒有澇,病蟲害也不嚴重,故水稻幾乎年年有收成。但因耕作技術落後,加之山坑冷底田和湖洋田多,肥料欠缺,農作物產量不高,水稻一年二造畝產僅250—300公斤。不過因田多人少,人平水稻面積2畝多,產量雖低,糧食尚能自給有餘。
歷史
民國時期至1957年,窯畲屬下角鄉管轄。耕種著120畝水田和20餘畝旱地,(另有40餘畝低洼積水地和難於耕種的湖洋田沒有耕種)。
解放前,這裡雖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人口不多,照樣有壓迫剝削,13戶人中仍有1戶吳姓富農欺壓剝削其他12戶農民。吳氏祖上留下水田25畝,另耕種別人土地15畝,全家6口占有水田面積40畝,僱請2個長工,年收稻穀210多擔,除食用外其餘賣出部分換錢使用,每年還有30—40擔稻穀放高利盤剝農民,借一擔谷還1.5—2擔。吳氏是個文盲,有兩個老婆,大老婆仗其家中富有,兇惡霸道,經常欺壓其他人。
1957年前,窯畲交通很不方便,出外要翻山越嶺,山路崎嶇難走,要到惠州城,需經下角楊坑和秧腳坳,走20多里的羊腸小道山路、出下角經北門街才到達市區,農民外出買賣東西非常困難。
1957年冬,省里一批下放幹部約300餘人,在共聯大王山建立林場——東江林場(現稱惠州市林場),因窯畲山多林密,人口不多,適宜大種林木,又離場部不遠,僅4—5公里,於是請示把窯畲併入林場管理。
在農業合作化時期,窯畲農民已開始向外遷移,有的遷到山下的共聯永聯村,有的遷到下角,到辦林場時只剩下4—5戶人家留住,成為林場場員,繼續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管理山上林木。
為了改善窯畲的交通條件,更好開發窯畲的林業資源,1958年“大躍進”時,林場發動場員,自力更生開闢了一條由場部附近山腳下延伸到窯畲的山路。從此,進出窯畲可不經下角楊坑,秧腳坳的崎嶇山路,沿新開的道路經半徑(共聯)進入惠州即可。路程雖沒減多少,但道路平坦易行多了。
1958年“大躍進”時,林場將那些易積水難排的水稻田和難於耕種的湖洋田築成山塘(小水庫)面積近40畝,既作灌溉又可養魚。
1968年秋冬,林場成為惠州市幹校,窯畲自然成為幹校的一部分。幹校發動眾多的學員和被揪斗人員,將1958年修建的小水庫的堤坣加高加厚,使水面擴至70畝左右,既擴大了養魚面積,又為山下農田增加了灌溉水量。
1970~1974年,惠州市公安局利用窯畲比較封閉的條件,辦了一個勞教場(對外叫公安農場),將犯罪的未成年人和不夠判刑條件的小偷小摸及越境偷渡者集中在此,進行勞動教育和改造,原留在林場的4戶農民則遷到林場場部附近安置,從此窯畲再無原住民居住。
1975年1月公安農場撤銷。當時惠州市專糖公司看中此地,認為這裡離市區不太遠,四周有群山環抱,青山綠水無污染,附近人煙稀少,發展畜牧業防疫工作易做,是發展奶牛和養豬、養雞的好地方,於是將公安農場接管過來建立奶牛場,先後花了50餘萬元修造了2280平方米人畜居住的房舍和廠房、倉庫;拉了電線,結束了窯畲無電的歷史;擴大了道路,使之可行汽車,大大改善了交通條件。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出現,牛奶產品競爭激烈,加上飼料價格上漲,鮮奶、煉奶成本增加,影響銷路,出現虧本,更致命的是購進的一些奶牛患有結核病,不但牛奶產量嚴重下降,而且患結核病的奶牛很難治癒,帶結核病菌的牛奶,若消毒不好,會傳染給人。為了人民健康,也為了不再虧本,1985年12月,市專糖公司決定停辦奶牛場,以1萬元將所有財產(奶牛除外)轉讓給惠州市林場。從此窯畲又重歸林場管轄。
1986年,市林場利用這裡很適宜種植果樹的有利條件,在較平坦,且排灌較方便的地方種植柑桔200餘畝;在緩坡山地上種植優質荔枝妃子笑、糯米糍、桂味和龍眼150餘畝,山上則大量造林和種竹。
如今窯畲已成了美麗的林果場,山上各種林木鬱鬱蔥蔥。山坡上荔枝、龍眼生長繁茂茁壯,早已碩果纍纍;柑桔更是生長茂盛,種後三年已開始結果,所產的蕉柑,椪柑,橙子質量很好,而且幾乎年年豐產,最高年產柑桔250多噸。辦奶牛場時期擴大的道路已鋪成了水坭路面,交通更為方便。
現在人們驅車沿著蜿蜒的水泥路來到窯畲,放眼眺望,但見山上樹木蔥籠,山坡和平地果樹繁茂,美麗的魚塘,淙淙的流水,使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