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

《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是歐洲航天局和法國國家空間研究所在1999年7月發起的減災合作機制。憲章旨在通過授權用戶向遭受自然或人為災害的地區提供統一的空間數據獲取和交付系統。每個成員機構都承諾提供資源支持憲章條款,並幫助減輕災害對人類生命和財產的影響。2000年11月1日,該憲章正式付諸實施,共有11個成員,包括加拿大、美國、法國、中國和印度等國的航天機構。

主要內容

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是1999年7月奧地利維也納UNISPACE III 會議後由歐空局與法國空間局(ESA and CNES)著手開展的,並於2000年10月20日與加拿大空間局簽訂了憲章。
國際憲章旨在提供一套空間數據接收與交付的標準化系統,並通過授權用戶向受到自然或人為災害影響的地區提供服務。每一個成員機構都提供了各自相應的資源來支持憲章以減緩災害對人類生命和財產的影響。憲章於2000年11月1日正式宣布實施。
目前,憲章主要包括前言、定義、目的、合作組織機構、成員義務、相關機構、加入程式、生效終止退出及實施等內容。
憲章規定,在遇到重大自然或人為災害時,所有憲章成員應免費提供本國衛星獲取的災害資料,以幫助減輕災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該憲章的執行有一套嚴格的程式,當災害發生時,用戶可以呼叫一個單一號碼,請求動員成員國機構的空間和相關地面資源,24小時值班的接聽人員在獲得信息後會聯繫緊急待命官,後者則與用戶對災害的範圍進行分析,並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一份詳細的計畫,以便迅速展開行動。
高效的制度加上成員國的衛星資源,使得《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在地震、洪水、原油泄漏和火山爆發等災害面前十分活躍。

主要成員單位

目前加入國家憲章的成員機構主要有歐洲空間局 (ESA)、法國空間中心(CNES)、加拿大太空署(CSA)、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美國海洋大氣局(NOAA)、阿根廷空間局(CONAE)、日本太空探測署(JAXA)、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災害監測國際圖像公司(DMC,包括阿爾及利亞空間技術中心、奈及利亞國家空間研究與發展局、土耳其Tübitak-BILTEN、英國國家空間中心和薩瑞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等。

運行機制

完整的運行機制包括授權用戶(AU)、值班員(ODO)、緊急事務官員(ECO)、成員(MEMBERS)、增值產品深加工者(VA)、項目經理(PM)等。
授權用戶 (AU)
它們是經授權可以申請憲章服務的機構
它們是經驗證的憲章相關組織
它們收到一個單獨的(ODO)電話號碼
它們代表成員國所屬國家的民眾保護、救援、防禦及安全機構
作為例外,憲章理事會可以允許某些憲章成員及夥伴機構有興趣與之合作的某些組織,或者“合作機構”請求獲得憲章數據。
值班員(ODO)
每周7天,全天24小時
接聽申請空間數據圖像和信息的電話
1. 驗證致電者是否授權用戶(AU)
2. 接收並確認授權用戶(AU)其需要的信息
3. 將信息傳達給緊急事務官員(ECO)(與AU協調)
一小時內負責與緊急事務官員(ECO)取得聯繫
緊急事務官員(ECO)
每周7天,全天24小時
負責處理從值班員(ODO)處收到的信息
1. 核實減災數據申請的有效性
2. 確定最實時與合適的衛星資源並準備出一份計畫草案
3. 取得空間局用戶的批准認可
4. AAP (存檔 / 接收計畫)
向相關空間局分派任務
提交衛星新圖像或存檔數據的需求
將所有有關信息彙編成卷
將整理好的材料轉交項目經理
知會相關空間機構他們的空間資源的狀況
成員(空間局)(MEMBERS)
依據ECO提交的申請制定衛星數據接收計畫
解決衝突問題並在必要時提出替代的數據接收的建議
計畫其各個空間資源(衛星)對受災影響區域的數據接收
並非所有的空間資源能夠提供對各種災害的相關數據。因此,並非所有空間資源都必需執行每一個憲章需求。
增值產品深加工者(VA)
一旦數據被接收,將其製成圖像
進一步處理解譯已接收的受災影響區域的數據,並將處理後的圖像交付給最終用戶
項目經理(PM)
當憲章開始行動後由執行秘書處確定
在通常工作時間內處理事務
確保數據傳送到最終用戶
確認傳給用戶的數據的準確性
能夠解譯數據
根據需要負責協調增值產品和信息的交付
完成要向國際憲章執行秘書處提交的案卷報告

套用實例

2008汶川地震

截至2008年5月20日,針對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8.0級地震,中國國家減災中心共累計獲取了11個國家的19顆衛星數據資源。其中包括從“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獲取的日本美國、奈及利亞、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空間機構的衛星遙感影像,另外德國宇航局聯合InfoTerra公司提供了多景高解析度遙感影像。
同時,國家減災中心通過及時啟動國內機制先後從北京宇視藍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同天視地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台灣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北京博思科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天目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多家單位免費獲取了多景衛星及航空遙感影像。
圍繞這些衛星數據資源,北京吉威數源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航天星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等多家單位協助國家減災中心開展了數據處理、信息分析、災情及風險評估工作,為災情遙感監測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13東北區域流域洪水

2013年8月16日,中國氣象局成功申請並啟動了國際減災憲章,此次國際減災憲章啟動項目代碼為Call-447,此次項目主要針對嫩江松花江黑龍江流域地表水體的監測,這次提出要求希望提供德國、加拿大及印度的雷達衛星的數據。

當我國遭遇重大氣象災害,比如洪澇等情況,且中國氣象局啟動相應災害的二級回響時,就可以申請啟動國際減災憲章。但當災情嚴重時,並不局限於二級回響。

由於東北地區上空存在低渦,導致天空中多雲;因為雲的遮擋,光學及紅外衛星都無法穿透雲層對東北地區的水體進行實時監測。東北地區流域洪水較為嚴重,情況緊急,所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申請啟動“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利用別國雷達衛星,對此次東北地區流域洪水開展實時監測。雷達衛星不受雲層的干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下墊面水體的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