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國家測繪總局資料分析處和地圖供應處合併為資料分析處。
1986年,資料分析處改名全國測繪資料信息中心,加掛國家測繪檔案資料館牌子。
1990,中國測繪工程規劃設計中心成立。
1995年,全國測繪資料信息中心和中國測繪工程規劃設計中心合併成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1998年11月7日,中心組織完成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全國1:25萬資料庫,標誌著中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2005年5月22日,中心牽頭組織完成了2005珠峰高程測量,首次測得珠穆朗瑪峰岩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2009年4月18日,中心牽頭組織完成明長城長度測量工作,國家測繪總局第一次權威發布了明長城長度為8851.8千米。
2010年2月13日,中心負責建立的全國測繪成果目錄服務系統網站正式開通。
2011年1月18日,中心牽頭組織建設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正式上線,意味著中國為掌握網際網路地理信息服務的主導權邁出重要步伐。
2011年8月11日,中心牽頭組織完成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標誌著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初步建成。
2013年4月23日,中心組織完成2012版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建設,更新周期由5年縮短為1年。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直屬事業單位,編制150人。
年齡結構:截至2015年底,中心現有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中35歲以下的為52人,占總數的38%,36歲至45歲之間的為37人,占總數的27%,46歲至54歲之間的為44人,占總數的32%。
學歷結構:到2015年底,中心具有研究生學歷的75人(含博士18人),本科學歷57人,分別占中心人員總數的51%、39%。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56人,本科學歷26人,分別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66%、31%。
專家隊伍:中心共有6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人入選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有10人因年齡超過45歲退出);有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中9人退休);有9人被國家測繪測繪地理信息局評為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
技術梯隊:到2015年,中心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一至七級)31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7%,其中具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的有9人,工程師(專業技術八至十級)42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9%。
類別 | 姓名 |
科技領軍人才 | 陳軍(2010年)、王東華(2012年)、劉若梅(2014年)、蔣捷(2014年)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 陳軍(1999年)、劉若梅(2003年)、蔣捷(2005年)、王東華(2005年)、商瑤玲(2007年)、張鵬(2009年) |
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陳軍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軍(1991年)、王增藩(1992年) 、周忠謨(1992年)、黃武英(1993年) 、李莉(1992年)、蔣景瞳(1992年)、李廣源(1994年)、林曉慧(1995年)、周良(1996年)、李根洪(1997年)、張燕平(1998年)、王東華(1999年)、閔宜仁(2000年)、劉若梅(2000年)、李偉健(2002年)、蔣捷(2004年)、張江齊(2006年)、商瑤玲(2010年)、金舒平(2010年)、張鵬(2012年) |
國家局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 劉若梅(1996年)、王東華(1996年) 、季曉燕(1997年)、金舒平(1997年)、陳現軍(1997年)、張燕平(1999年)、張江齊(2001年)、蔣捷(2003年)、商瑤玲(2003年)、張鵬(2005年)、廖安平(2007年)、翟永(2007年)、周旭(2009年)、孫占義(2011年)、劉建軍(2011年)、吉建培(2011年)、李志才(2013年)、黃蔚(2013年)、蔣志浩(2013年) |
國家局成績優異高級工程師 | 蔣捷(2008年)、王東華(2008年)、李莉(2008年)、商瑤玲(2008年)、張江齊(2008年)、張全德(2008年)、劉若梅(2008年)、張鵬(2011年)、翟永(2011年)、廖安平(2011年) |
中心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 張宏偉(2010年)、劉萬增(2010年)、武軍酈(2010年)張元傑(2012年)、周治武(2012年)、查祝華(2012年)、王茜(2012年)、梅洋(2012年)、許禮林(2012年) |
參考資料: |
組織體系
•綜述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設有18個機構部門,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辦公室掛靠在該中心,並建有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內設機構
內設機構(18個):辦公室(保衛處)、人事處(黨委辦公室)、計畫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科技與國際合作處(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中國辦公室)、業務處(應急服務辦公室、國家大地圖集辦公室)、標準質量處(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ISO/TC 211國內技術歸口辦公室)、離退休幹部處、網路技術部、總工程師、信息服務部、檔案資料部、境界測繪處、資料庫部(1:5萬資料庫更新項目辦公室)、遙感與航空攝影處(927工程部)、大地測量部(加掛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地殼運動監測網路工程項目辦公室)、天地圖工作部、地理國情監測部、地理信息分析部
•掛靠部門
掛靠部門(1個):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辦公室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基礎地理信息建設及套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設備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11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檔案資料館)館藏古地圖檔案288件,累計面積在一萬平尺以上,涉及宋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等歷史時期,歷時千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其中宋代的《歷代地理執掌圖》和碑拓的《興慶宮圖》、清道光年間魏源編撰的《海國圖志》、清光緒年間繪製精美的《京杭運河圖》和我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沿革地圖集《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及原銅板二印《乾隆內府輿圖》最為珍貴。
民國時期地圖檔案5.9萬幅、10.6萬張,包括了辛亥革命時期、軍閥混戰時期、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日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不同時期、不同政權的測繪活動紀錄,是測繪檔案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歷史憑證價值及研究價值。建國後,國家測繪資料檔案資料館保存了大量測繪各個門類的檔案資料。
截至2011年底,館藏有大地測量檔案1.4萬件,航空攝影測量與衛星遙感檔案5900筒184萬張相片,基本比例尺地形圖18.7萬幅、48萬張,國外地形圖1.6萬幅、2.3萬張,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檔案106TB等。此外,通過不斷的收集,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各省、市、自治區專題地圖、圖集檔案,美、蘇、英、法、德等近百個國家的地圖檔案資料及實物檔案和專業圖書、期刊等。
合作交流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是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辦公室的掛靠單位,承擔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和ISO/TC 211國內技術歸口辦公室工作,中國測繪學會的會員(理事)單位,多名專家分別在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亞太地區地理信息基礎設施常設委員會(PCGIAP)等國際學術團體中任職。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先後組織實施了天地圖、地理國情監測、珠峰高程測量、陸地國界測繪、陸地國界測繪、明長城長度測量、全球地表覆蓋、現代基準工程、資料庫動態更新等重大工程項目;先後承擔或合作承擔了12項國家863項目、10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課題)、1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科技支撐計畫,3項國際合作項目,科技人員在國內外核心科技刊物發表論文350餘篇,編著專著和技術書刊30多種;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完成人先後七次獲得國家科技獎項。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獎項 | 獲獎級別 | 獲獎時間 |
1 | GPS航空攝影測量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1999 |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1:50萬地質圖資料庫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1 |
3 | 國家高精度GPS網布測方案、施測技術和數據處理的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1 |
4 | 國家中尺度基礎地理信息工程與空間輔助決策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3 |
5 | 數字地表模型的多維動態構模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4 |
6 | 全國及省市地區高精度高解析度似大地水準面的技術研究及實施套用工程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4 |
7 | 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國家級 | 2006 |
8 | 2005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國家級 | 2007 |
9 | 開放式虛擬地球集成共享平台及重大工程套用 | 國家科技技術進步二等獎 | 國家級 | 2010 |
10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技術體系與工程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 二等獎 | 國家級 | 2014 |
11 | 國家高精度GPS網布測方案、施測技術和數據處理的研究 | 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省部級 | 1999 |
12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全國1:25萬資料庫建設 | 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省部級 | 1999 |
13 | 多維動態GIS空間數據處理若干關鍵技術研究 | 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3 |
14 | 珠穆朗瑪峰及臨近區域地殼運動監測研究 | 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3 |
15 | 我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測 | 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3 |
16 | 2000年國家GPS大地控制網數據處理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4 |
17 | 國家基礎測繪設施項目關鍵技術研究與建設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5 |
18 | 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5 |
19 | 陸地邊界地理空間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及套用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6 |
20 | 測繪發展戰略研究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6 |
21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1:5萬資料庫集成建庫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8 |
22 | 華東華中現代測繪基準建設與厘米級似大地水準面精化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8 |
23 | 汶川地震地形形變檢測與分析 |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09 |
24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1:50000境界資料庫更新工程 | 優秀測繪工程獎金獎 | 省部級 | 2009 |
25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質量控制體系建立與工程化套用 |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10 |
26 | GIS資料庫更新模型與方法研究及套用 |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11 |
27 | 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研究 |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11 |
28 | 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技術體系構建與工程套用 | 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省部級 | 2012 |
29 | 面向電子政務套用的基礎地理框架數據整合與套用關鍵技術研究 |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12 |
30 |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基礎地理數據保障服務工程 | 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白金獎 | 省部級 | 2012 |
31 |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建設與套用 | 測繪科技進步 特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2 | 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框架精化與推廣套用的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 | 測繪科技進步 特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3 | 國家1:2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聯動更新技術研發 | 測繪科技進步 二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4 | 中國海島(礁)地圖集《國家海島(礁)測繪一期工程卷》 | 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銀獎 | 省部級 | 2014 |
35 | 國家新一代地形圖快速製圖與更新技術 | 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6 | 基於天地圖和北斗定位的國家珍稀野生動物跟蹤與保護套用系統 | 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二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7 | 地理信息導航標準體系及重要標準研究 | 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二等獎 | 省部級 | 2014 |
38 | 重慶全市域0.4米真彩色航空攝影與正射影像製作 | 全國優秀測繪 工程金獎 | 省部級 | 2014 |
參考資料: |
測繪成果
•測量控制點
國家大地控制網成果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國家GPS大地控制網成果包含國家高精度A、B級網、全國GPS一、二級網以及“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等GPS網成果,總計2524點。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全國天文大地網含三角點、導線點共48433個,分為1954年北京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三套成果。“十二五”期間,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將建設360個GNSS連續運行基準站和4500個衛星大地控制點,進一步豐富國家大地控制網點。
國家高程控制網成果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1991年完成的國家二期一、二水準網和1998年完成的國家二期一等水準網複測水準路線,長度約為31.5萬公里。“十二五”期間,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完成12.2萬公里一等水準觀測。國家似大地水準面是中國正常高的起算面,中國採用地面、航空、衛星等重力數據,以及高解析度的地形數據,於2001年完成了中國分米級精度似大地水準面CQG2000。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CQG2000大地水準面成果,解析度達到15′×15′(30公里×30公里),覆蓋中國全部國土。
國家重力測量控制網成果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由21個重力基準點、126個重力基本點和112個基本引點及其他重力點66個,總計325個重力控制點組成。“十二五”期間,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在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基礎上新建50個絕對重力基準點。
•數字高程模型(DEM)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蓋中國陸地範圍的1:100萬、1:25萬、1:5萬DEM資料庫。1:100萬DEM資料庫於1994年建成,格網間距600米。總圖幅數77幅。1:25萬DEM資料庫於1998年建成,格網間距100米。總圖幅數816幅。1:5萬DEM資料庫於2002年首次建成,2011年更新精化一次。格網間距25米。總圖幅數24182幅。
•矢量地形要素數據(DLG)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蓋全國陸地範圍的1:100萬、1:25萬、1:5萬DLG資料庫。1:100萬DLG資料庫1994年首次建成,2002年更新一次。總圖幅數77幅。1:25萬DLG資料庫1998年首次建成,2002年、2008年各更新一次,2012年進行了全面更新。總圖幅數816幅。1:5萬DLG的核心要素資料庫2006年建成,2011年建成了全要素資料庫。總圖幅數24182幅。
•地形圖製圖數據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於2011年建成覆蓋中國陸地範圍的1:5萬地形圖製圖資料庫,總圖幅數24182幅。從2012年開始,每年與1:5萬地形資料庫同步更新。
•遙感影像成果
航空攝影成果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航空攝影成果包括膠片航空攝影成果和數碼航空攝影成果。自2009年以來,航空攝影多採用數碼航攝儀獲取全色、真彩色和彩紅外影像數據。同時中心對2009年以前的絕大部分航片影像進行了掃描數位化。目前中心存檔數字成果543TB,覆蓋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面積(km²) | 901937 | 547395 | 590157 | 606746 | 539315 | 618240 |
數據量(GB) | 15374 | 24795 | 38862 | 74462 | 230110 | 295997 |
航天遙感影像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的航天遙感影像存檔數量超過8萬景,基礎測繪航空攝影項目採購的航天遙感影像包括SPOT5、P5、RapidEye、ALOS等中解析度影像;IKONOS、QuickBird、WorldView和GeoEye等高解析度影像。國產測繪衛星天繪一號和資源三號發射後,也獲取了大量的數據,廣泛套用於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和其他重大測繪工程。
區域名稱 | 衛星類型 | 光譜波段 | 分辨(m) | 面積 (km²) | 數據量(GB) | 數據格式 | 獲取時間 |
全國 | Worldview-1 | PAN | 0.5 | 58941.83 | 395 | GeoTiff | 2007.11-2010.10 |
全國 | Worldview-2 | PAN、MUL | 0.5/1.8 | 179852.2 | 1356 | GeoTiff | 2009.7-2012.4 |
全國部分區域 | ALOS | PAN、MUL | 2.5/10 | 4268722 | 385 | CEOS | 2006.9-2011.3 |
全國 | IKONOS | PAN、MUL | 1/4 | 431136.1 | 1776 | GeoTiff/TIFF | 2000-2011.12 |
全國 | P5 | PAN | 2.5 | 1665502 | 1001 | GeoTiff | 2005.11-2012.5 |
全國 | QuickBird | PAN、MUL | 0.61 /2.44 | 199821.8 | 400 | GeoTiff | 2002.8-2011.11 |
全國 | RapidEye | PAN、MUL | 6.5 | 6041111 | 3174 | NITF2.0 | 2009.3-2012.12 |
全國 | SPOT5 | PAN、MUL | 2.5/5/10 | 46259879.4 | 2094 | GeoTiff/RAW | 2002.7-2011.9 |
全國 | Worldvie、Worldvie、QuickBird | PAN、MUL | 0.5/1.8 | 9698693 | 205352 | GeoTiff | 2011.1-2013.10 |
四川、貴州 | Pleiades、GeoEye | PAN、MUL | 0.5/2.1 | 620676 | 4106 | GeoTiff/JPEG2000 | 2011.1-2013.10 |
•數字柵格地圖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於2002年建成覆蓋全國陸地範圍的DRG資料庫(1:5萬、1:10萬)。總圖幅數21082幅。其中,1:5萬數字柵格地圖19899幅,1:10萬數字柵格地圖1183幅。
•其它專題數據成果
導航地理框架數據集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的城際導航地理框架數據覆蓋中國全境,城市導航地理框架數據覆蓋約10.6萬平方公里,包括16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濟南、青島、廊坊、唐山、秦皇島、滄州、東營、德州、泰安、淄博、萊蕪、濰坊、煙臺、威海。
中心有兩個版本的導航框架數據:2007版和2013版。2007版坐標係為WGS84,範圍為全國(除港澳台);2013版坐標係為CGCS2000,範圍為全國。
地形圖製圖數據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已完成覆蓋全國陸地範圍的1:5萬地形圖製圖數據,現勢性達到2006—2011年。截止2012年,已利用該數據印刷14513萬幅新圖。
全球 1:100 萬基礎地理數據
根據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網顯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的全球1:100萬比例尺的中文基礎地理信息底圖資料庫,是中國最大比例尺的、反映中國政治主張的、覆蓋全球的中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集。包括中英文地名、政區、居民地、交通、水系、地形地貌(包括海底)管線、植被等矢量數據子集和DEM數據集。DEM數據的格網間距為30"。
榮譽表彰
截至2013年12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先後13次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集體獲獎情況
集體名稱 | 表彰名稱 | 授予單位 | 授予時間 |
團總支 | 03-04年度中央國家機關五四紅旗團組織 | 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 2005年 |
大地測量部 | 測繪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06年 |
信息服務部與遙感部聯合支部 | 先進基層黨組織 |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 2011年 |
資料庫部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遙感與航空攝影處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先進集體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天地圖工作部、網路技術部 |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技”創新團隊” | 科技部 | 2014年 |
天地圖工作部、網路技術部 | 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技術創新團隊” |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學技術部 | 2014年 |
天地圖工作部、網路技術部 | 青年文明號“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天地圖”技術創新團隊” | 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 2014年 |
參考資料: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個人獲獎情況
姓名 | 表彰名稱 | 授予單位 | 授予時間 |
劉若梅 | “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 國土資源部婦工委 | 2005年 |
孫占義 |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 2005年 |
張江齊 | 珠峰高程測量一等功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局 | 2005年 |
孫占義 | 珠峰高程測量二等功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局 | 2005年 |
陳現軍 | 珠峰高程測量三等功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局 | 2005年 |
張鵬 | 珠峰高程測量三等功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局 | 2005年 |
孫占義 | 青年“奉獻獎” |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 2007年 |
張江齊 | 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 | 中央國家機關聯合會 | 2009年 |
宋永剛 | 中央單位模範軍隊轉業幹部 | 國務院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 | 2009年 |
劉若梅 | 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 | 全國總工會女工委員會 | 2009年 |
蔣捷 | 中央國家機關第七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 2010年 |
蔣捷 | “巾幗建功”標兵 | 國土資源部 | 2010年 |
蔣捷 | 全國測繪系統先進工作者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0年 |
羅廷 |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青團員 | 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 2010年 |
蔣志浩 |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測繪保障”一等功 | 外交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0年 |
孫占義 |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測繪保障”二等功 | 外交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0年 |
張江齊 |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測繪保障”二等功 | 外交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0年 |
蔣捷 | “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 國土資源部 | 2012年 |
商瑤玲 | 巾幗建功標兵 | 國土資源部 | 2012年 |
蔣捷 | 全國能源化工系統五一勞動獎章 | 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全國委員會 | 2012年 |
王東華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一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劉建軍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一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商瑤玲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一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廖安平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二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李雪梅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二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張元傑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二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張宏偉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二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朱武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三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杜曉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三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趙仁亮 | 國家1:50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個人三等功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 2012年 |
劉建軍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模範職工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工會 | 2013年 |
趙勇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職工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工會 | 2013年 |
田曉慧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 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工會 | 2013年 |
蔣捷 | 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 2014年 |
參考資料: |
人才培養
教學培養
2002年10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經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人發[2002]97號)。工作站以研究測繪科學技術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測繪工程的實施做好前瞻性的研究工作為目的,提高中心整體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人才建設
2014年3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蔣捷負責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科技創新團隊入選國家科技部2013年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2013年7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劉若梅、張鵬、商瑤玲、廖安平、蔣捷5位教授級高工被聘為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評審專家。
2013年11月5日,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4名統計人員通過由國家統計局組織的統計資格考試,取得全國統計資格證書。
文化傳統
核心價值
嚴謹、務實、創新、和諧
核心價值觀是中心文化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性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具有激勵人心和鼓舞人們前進的作用,是對中心發展歷程和本來志向的總概括。
嚴謹:“嚴謹”是中心的工作態度。在測繪地理信息艱難繁瑣的工作中,嚴謹的態度決定了工作結果。如果沒有嚴謹的工作態度,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造成巨大的偏差,影響國計民生的方便準確使用。所以,只有時時處處嚴謹的職工,才能凝聚成讓人尊重的單位,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務實:“務實”是中心的工作方式。講究實際,實事求是,是中國文化注重現實、崇尚實幹精神的體現。在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把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紮實做好工作,紮實服務國計民生。
創新:“創新”是中心的工作手段。創新是推動單位進步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心不僅要在測繪地理信息的技術上不斷創新,保持領先,也要在管理方式、服務方式上不斷突破自我,確保中心永葆青春,潛力無限。
和諧:“和諧”是中心的工作基石。中心一是與上級部門構建和諧關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方針政策以及檔案精神,不走樣、不跑調;二是與相關部門構建和諧關係。部門間多交流,多溝通,工作上互相支持,協同配合,不扯皮、不推諉;三是與用戶單位構建和諧關係。按章辦事、科學管理、最佳化服務,不斷提高用戶單位對中心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四是在單位內部構建和諧關係。大家同舟共濟、榮辱與共,只有堅持這樣的工作目標,我們才能把各項工作乾好,共創和諧中心。
測繪精神
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於開拓、凝心聚力、無私奉獻、追求卓越
測繪精神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獨有的文化內涵,是測繪人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中踐行的行為準則,提煉的精神成果。
愛崗敬業:古人云: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地理信息事業,對自己的崗位勤奮有加,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負責到底。
精益求精: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工作中的一點點差錯都會給國家和集體帶來重大損失,這就要求我們在業務上求精,要科學嚴謹,求實求精,保障質量、盡善盡美。
勇於開拓:測繪地理信息還需要勇於開拓、敢為人先的精神。我們不僅要在在技術層面開拓創新,更要在在管理層面開拓創新,使中心內外煥發全新生命力,永遠是行業中的領軍單位。
凝心聚力:凝心,就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聚力,就是腳踏實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真正做到“謀新招、創好招、使實招”。
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默默奉獻,用自己無私的付出換來中心的進步,換來大眾的便利,換來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個人價值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追求卓越:卓越不是優秀,而是優秀中的最優,中心要追求行業頂尖水平,將自身的優勢、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資源,發揮到極致,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外一流的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中心徽標
(1)徽標的整體設計以英文字母NGCC為主要設計元素,中間字母為N,最外三條弧線是字母GCC的變形,幾條弧線象徵著抽象的地球,反映中心志存高遠、放眼全球的堅決信心。
(2)徽標以地球圓形形狀將NGCC四個字母緊密融入其中,象徵中心內外的互動、協調、團結、合作,傳達中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
(3)徽標以縱橫交錯的經緯線體現了測繪地理信息為核心業務的工作特點,表達了中心立足地理信息,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責任心。
(4)徽標以藍色和綠色為標準色,體現了中心以新技術為引領,象徵中心持續發展、生機勃勃、前景廣闊。
中心旗幟
旗幟是單位精神的象徵,具有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增強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也是涉外活動與大型活動場所的主要象徵標誌。
中心旗幟為藍色底,旗幟中間為白色中心徽標。
現任領導
中心主任:馮先光
中心書記、副主任:葉銀虎
中心紀委書記:黃鸚
中心副主任:王東華、趙勇、劉若梅
中心總工程師: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