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對城中村違法建設問題的研究對於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空間權力與反抗:城中村違法建設的空間政治解析》從“空間權力”、“空問權利”和“空間反抗”三個層面建構了城中村違法建設空間政治解析的理論框架,並且從國家的空間權力制約和城中村失地農民以及村集體空間權利的保障這兩個面人手,在巨觀層面提出了解決城中村違法建設問題的結構性對策。
作者簡介
李志明,男,1975年出生於江蘇省常熟市。
1994年至2002年,就讀於瀋陽建築工程學院(現瀋陽建築大學)建築系,先後獲得建築學學士、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考入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師從段進教授,2008年獲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城市規劃設計系。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城市空間理論研究與規劃設計實踐工作,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合作出版著作1部。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對象與視角
1.2.1 研究對象:一種占用空間的行動
1.2.2 研究視角:空間政治學
1.3 城中村違法建設的相關研究進展
1.3.1 國外相關研究進展
1.3.2 國內相關研究進展
1.3.3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空間與政治:空間政治學的重要理論
2.1 空間的政治性
2.1.1 空間的概念與“空間轉向”
2.1.2 空間生產的政治學:Henri Lefebvre的空間政治理論
2.1.3 權力與空間化思維:Michel Foucault的空間政治理論
2.2 政治的空間性
2.2.1 空間性的內涵
2.2.2 現代政治社會理論中的空間政治思想: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論述
3 城中村違法建設空間政治解析的理論架構
3.1 空間權力:國家的空間治理策略
3.1.1 作為形式的空間治理策略:制度與法律
3.1.2 作為本質的空間治理策略:排斥與包容
3.2 空間權利:失地農民的行動邏輯
3.2.1 產權形成中的國家權力:權利貧困的根源
3.2.2 反抗性認同:空間權利貧困下的認同政治
3.3 空間反抗:權力與反抗的地理學
3.3.1 權力與反抗:哪裡有權力,哪裡就有反抗
3.3.2 反抗的空間性:反抗地理學中的理論闡釋
4 國家權力的空間化:制度變遷中的鄉村治理
4.1 “皇權不下縣”:1949年以前的鄉村治理
4.1.1 傳統國家的鄉村治理:中央集權下的鄉村自治
4.1.2 現代國家早期的鄉村治理:經紀型體制下的弱國家
4.2 國家權力的全面滲透:1949年以後的鄉村治理
4.2.1 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權力滲透的背景
4.2.2 集體土地制度形成與變遷中的鄉村治理
4.2.3 土地徵用制度形成與變遷中的鄉村治理
4.2.4 戶籍制度的變遷與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
4.3 分類、排斥與包容:國家的空間治理策略
4.3.1 通過數字的治理:分類控制的運作邏輯
4.3.2 空間的排斥與包容:一種空間的治理術
5 空間權利與認同政治:權利貧困下的行動邏輯
5.1 空間的權利: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的貧困
5.1.1 土地徵用中的利益剝奪
5.1.2 從利益剝奪到權利貧困
5.1.3 空間權利貧困的制度分析
5.2 權利的空間: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缺陷
5.2.1 農民利益表達的可能途徑
5.2.2 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內在缺陷
5.3 認同的力量:農民和村集體的行動邏輯
5.3.1 財政困境下村集體’的行動邏輯
5.3.2 權利貧困下失地農民的認同政治
6 反抗的空間性:城中村違法建設作為反抗的空間策略
6.1 反抗如何可能:反抗的空間策略與非空間策略
6.1.1 反抗的空間策略:弱者的空問戰術
6.1.2 反抗的非空間策略:“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本”
6.2 反抗的空間性:城中村違法建設作為反抗的空間策略
6.2.1 城中村違法建設作為非正式反抗:反抗的多維形態
6.2.2 城中村違法建設的行動策略:農民和村集體的空間戰術
6.3 從反抗的空間性到空間的能動性:探尋空間的能動作用
6.3.1 空間作用的認識論演進:從第一空間到第三空間
6.3.2 空間能動性視野下的城中村違法建設:從空間知識到空間行動
7 權力制約與權利保障:邁向和諧的空間發展
7.1 空間權力的制約:有限政府理念下的城鄉空間治理
7.1.1 法治社會與有限政府的構建:國家權力制約的理論
7.1.2 城鄉空間治理中的國家權力制約:以土地徵用為例
7.2 空間權利的保障:城鄉統籌發展理念下的制度創新
7.2.1 城中村失地農民的空間權利保障與城中村違法建築
7.2.2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空間權利保障與集體土地房地產
參考文獻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