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門

空門

空門,佛教教義認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因指佛教。如:莫向空門悲物理,吾世從來多滄桑。空門,佛教的總名,因佛教闡揚空的道理,並以空法作為進入涅槃之門。一切事物從因緣相待而產生,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虛幻不實,謂之“空”。《大般若經》說“十六空”,《大智度論》說“十八空”,天台宗把“空門”列為“四門教法”之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和非有非空門。”昭明太子的父親梁武帝,曾三次捨身同泰寺為僧。佛寺稱為“空門”,佛寺中的僧人也就稱為“空門子”了。

基本解釋

佛教以觀察諸法“空性”為入道的法門,故稱“空門”。一切事物從因緣相待而產生,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虛幻不實,謂之“空”。如《大智度論》卷二十所說,進入“涅盤(不生不死)城”有三個門: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空門”的內容很多,有我空、法空、有為空和無為空等。《大般若經》說“十六空”,《大智度論》說“十八空”,天台宗把“空門”列為“四門教法”之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和非有非空門。在佛學上,本質上的“空”和現象上的“有”是統一的。“空門”在佛教中舉足輕重,因以指稱佛法。如唐·王維《嘆白髮》詩:“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亦指佛寺。如郁達夫《西遊日錄·游西天目》:“我們都有點未樂而忘返,想學學這天目山傳說中最古的那位昭明太子的父親,預備著把身體舍給了空門。”昭明太子的父親梁武帝,曾三次捨身同泰寺為僧。佛寺稱為“空門”,佛寺中的僧人也就稱為“空門子”了。如《釋氏要賢》卷上說:“出家人由此門(空門)入涅盤宅,故號空門子。”詩中亦以“空門”指冷落的門庭。如唐·陶翰《燕歌行》詩:“雄劍委塵匣,空門唯羅雀。”

引證解釋

1. 泛指佛法。大乘以觀空為入門,故稱。

《大智度論·釋初品》:“空門者,生空、法空。” 唐 王維 《嘆白髮》詩:“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宋 陸游 《醉題》詩:“不學空門不學仙,清樽隨處且陶然。” 清 錢謙益 《序》:“余老歸空門,不復染指聲律。”

2. 指佛寺。

明 華察 《游善卷碧仙岩》詩:“落日下空門,齋鍾出林莽。”郁達夫 《西遊日錄·游西天目》:“我們都有點兒樂而忘返,想學學這 天目山 傳說中最古的那位 昭明太子 的父親,預備著把身體舍給了空門。”

3. 佛教天台宗謂通達真性和實相的四門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隋 智顗 《四教儀》卷四:“最尋其正要,不出四門入道。其四門者,一者有門,二者空門,三者亦有亦空門,四者非有非空門。”

4. 冷落的門庭。

唐 陶翰 《燕歌行》:“雄劍委塵匣,空門唯雀羅。”

5. 體育術語。足球、手球、冰球等球類比賽中臨時出現的無人防守的球門。

6.武學術語。指防禦不到之處稱空門。

空門空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