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穀山

一: 溫州積穀山位於中山公園內,面積0.92公頃,海拔38.7米。郭公山郭公山位於鹿城區西北隅,原名西郭山。據傳東晉郭驥曾登臨此山察看地形,選址建城,改稱郭公山。面積7.5公頃,海拔17.2米。

二: 積穀山位於浙江椒江口以南,離大陸3海里,東距大陳島9.5海里。為龍門列島外緣的一個著名小島,上方下廣,狀如積穀之囤,遠望若孤屏屹立海中。西望龍門諸島星羅棋布,東北與大陳島遙相對峙,東南一覽則大洋無際,令人心曠神怡。積穀山山勢險峻,是浙東南軍事要衝。

1953年國共積穀山島登入戰:由第2軍官戰鬥團(所謂軍官戰鬥團,成員大多是降級使用的軍官,連長軍銜為上校,士兵也多為尉官)3營7連及1個高炮區隊共120餘人駐守,火炮9門。攻克此島,不僅可以掃除近海航道的障礙,而且能使大陳海面被解放軍的島炮所控制。
1953年6月24日15時,國民黨海軍驅逐艦“信陽”號(一說“丹陽”號)由大陳駛往積穀山島以東海域,炮擊九洞門,遭岸炮還擊後又返回大陳。16時,陸軍炮兵開始對積穀山島試射,陸軍60師1個營和5個炮兵連組成的登入部隊於九洞門上船,溫台巡邏艇大隊的4艘護衛艇也進至九洞門。與此同時,舟山基地戰艦大隊“臨沂”、“遵義”號兩艘炮艦進至大陳東北7-8海裏海域,向大陳炮擊,以鉗制大陳之敵。16時45分,陸軍炮兵開始急速射擊,17時轉為破壞射擊。17時20分,護衛艇隊掩護登入輸送船隊起航。17時50分,2中隊4艇513、516號和514、515號分別抵近積穀山島西北、西南角,炮擊敵灘頭陣地;1中隊4艇則進至黃礁山島(在九洞門以北,是溫台巡防區的觀通站,海上指揮部所在地)以東海面巡邏警戒。由於敵人島炮大多數安裝在山頂,所以護衛艇隊迅速接近山腳,在島炮的死角進行火力掩護。18時至18時30分,陸軍第一梯隊2個連登入成功,艇隊延伸射擊,掩護陸軍進攻主峰。占領主峰後,2中隊4艇轉向積穀山島東北、東南海面巡邏警戒,準備打擊增援之敵。
20時30分,驅逐艦“信陽”號等3艘敵艦抵積穀山東北海面進行炮擊,514、515艇乘敵艦隊接近到2000米時,突然從夜幕中衝出進行炮擊;敵艦當即轉向東北,又遭513、516艇炮擊;敵艦又轉向東南,再遭514、515艇炮擊,只得駛往積穀山正東10幾海里以外,進行盲目射擊。21時,陸軍第二梯隊登入,22時,殲滅守敵110名,其中斃傷尉官以下32名,俘虜校官3名、尉官42名、士官23名,11名下落不明。我陸軍犧牲47名、傷167名,失蹤3名;海軍無傷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