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收穫機械

穀物收穫機械

穀物收穫機械是指收穫稻、麥等穀類作物子粒和秸稈的機械。包括收割機、割曬機、割捆機、穀物脫粒機和穀物聯合收穫機等。 穀物收穫機械是代替人、畜力完成穀物收穫全過程各項作業所用機械的總稱。適時收穫,顆粒歸倉,是保證豐產豐收的重要條件。為此必須選擇合適的收穫方法,高效能的收穫工具,以便適時地、儘快地將穀物收穫下來 。

代號解釋

類別代號

類別代號用數字表示分類號(十個阿拉伯數字);字母表示組別號(產品基本名稱的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

1-耕整地機械,2-種植、施肥機械,3-田間管理和植保機械,4-收穫機械,5-穀物脫粒、清選、乾燥機械,6-農副產品加工機械,7-裝載運輸機械,8-排灌機械,9-畜牧機械,0-其它機械(如:犁-L;耙-B;播種機-B;穀物聯合收穫機-L)。

特徵代號

特徵代號用產品特徵漢語拼音的一個主要字母表示:B-半懸掛;Y-液壓;L-聯合;T-通用。

主參數

主參數用數字表示產品的主要結構或性能參數,如犁用犁體數和單個犁體的耕幅表示;播種機用播種行數表示;收割機用割幅表示。

類別

國外收穫機發展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為歐美及日本等地。歐美多為全餵入脫粒,機型大,生產率高,適合較大規模的生產條件;日本則以中小型水稻收穫機為主,多採用半餵入,機型小,生產率相對較低。

80年代我國開始利用引進技術發展聯合收穫機械。

收割機

割倒稻、麥等作物的禾稈,並將其鋪放在田間的穀物收穫機械。根據割台類型分臥式和立式兩種。臥式割台收割機由撥禾輪、輸送帶、分禾器、切割器和傳動裝置等組成。作業時往復式切割器在撥禾輪壓板配合下,將作物割斷並向後通過傳送帶將禾稈鋪放地面,便於人工撿拾打捆。其適應性好,結構簡單,每小時可收割小麥0.268~0.335公頃。立式割台收割機將割斷的作物直立在切割器平面上,緊貼輸送器被輸出機外鋪放成條。結構緊湊、輕便靈活、操縱性能好,適於小塊土地上收割稻、麥。

割曬機

割倒小麥禾稈,將其攤鋪在留茬上,成為穗尾搭接的禾稈,以便於晾曬穀物。晾曬後的禾稈由穀物聯合收穫機撿拾收穫。也可用於收割牧草,割曬機有自走式、拖拉機牽引式和懸掛式3種。其作業部分由割台、切割器、撥禾輪和輸送帶組成。幅寬4~5米,最大可達10~12米,每小時可收割小麥0.335~0.402公頃。

穀物脫粒機

用以脫掉收割後的穀類作物(主要是稻、麥)子粒的穀物收穫機械。通常由電動機或內燃機驅動,安置在場院上進行固定作業。按穀物餵入方式有全餵入和半餵入兩類。按其結構和功能則分為筒式、半複式和複式3類。全餵入筒式脫粒機由餵入台、機架、脫粒裝置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半餵入式脫粒機主要用於稻穀脫粒,可保持脫粒後的秸稈相對完整,便於綜合利用,其脫粒裝置為弓齒滾筒式。

技術要求

適時性:“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麥熟一晌,蠶老一時”——機具生產率高,較高的可靠性。

收穫質量:收穫損失、穀粒破碎和損傷、清潔度、割茬低——機具合理設計和正確使用。

適應性:平原、山地、梯田;旱田、水田;倒伏收穫、雨季收穫——機具工作部件和行走裝置等適應性強。

生產工藝

用機械收穫穀物的工藝,有分段作業和聯合作業兩種。

分段作業

分段作業是將全部收穫過程的各工序,用幾種收穫機械分段進行。如用收割機將穀物割倒鋪放或用割捆機將穀物割斷並打捆,然後用穀物脫粒機或人工進行脫粒和清選作業。分段收穫是用多種機械分別完成割、捆、運、堆垛、脫粒、清選等作業。

優點:機械構造簡單,設備投資少,保養維護方便,易於推廣。

缺點:勞動生產率低,收穫損失也較大。

兩段收穫

先用割曬機將穀物割倒並成條鋪放在15-20cm割茬上,經3-5天晾曬使穀物完成後熟並風乾,再用裝有拾禾器的穀物聯合收穫機完成撿拾、脫粒、分離和清選等作業。

優點:延長收穫時間;糧食產量、等級提高;減小後期作業負擔。

缺點:破壞和壓實土壤,油耗增加7-10%;連陰雨天穀物條鋪易發霉、生芽。

要求:割茬高度適宜(15-20);放鋪適當,首尾相接;割曬時間為蠟熟。

聯合作業

聯合作業是用穀物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一次完成收割、脫粒、分離和清選等作業,最終獲得清潔的穀粒。兩者相比,聯合作業的勞動生產率高、穀粒損失少,但耗能大、投資多。

聯合收穫是用聯合收穫機在田間一次完成收割、脫粒、分離和清選等多項作業。

優點:生產率高、作業周期短、勞動強度和收穫積累損失小,作業質量好。

缺點:機器結構複雜,設備投資大,機器利用率低,對使用技術要求高,收穫成本高,對穀物乾濕和成熟不一致的情況適應性較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