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分析
從改善稻田生產條件考慮,稻田養殖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從增加農民收入角度出發,稻田養殖能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實現增產增收;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出發,稻田養殖能帶動綜合經營,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近些年來,儘管有的水產品價格下滑,但是整個水產養殖的成本包括飼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都呈下降趨勢,從而使水產養殖仍然存在一定的比較效益優勢。調查表明,養魚效益是種糧效益的5.27倍,特別是稻田養殖,由於是在同一生態環境條件下進行的生產,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就可獲得多樣化的、單位成本更加經濟的產出。我國約有水稻田2446萬公頃,其中在目前條件下可養魚面積約1000萬公頃,但目前全國已養殖稻田面積僅占1/10,其進一步開發的潛力很大。由於稻田養殖能夠使稻田的生態系統從結構上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從而發揮稻田資源最大的“負載力”,能夠實現種養共生互利,取得最佳的生態經濟效果,從而使農民豐產增收。因此,稻田養殖受到了廣大生產者的歡迎,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多年來,稻田養殖的面積、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都得到了同步增長。稻田養殖的技術含量雖在不斷提高,但總的來看,操作還是比較容易的,加上水產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的逐步健全,幫助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發展稻田養殖是可以辦到的。
發展現狀
範圍擴大
目前,全國稻田養殖的範圍存在四個轉移:一是地理緯度上的轉移,從以往主要在南方進行稻田養殖擴展到東北、華北、西北各個地區。二是地形地貌上的轉移,從以往主要在丘陵山區進行稻田養殖向平原、城郊地區轉移。三是養殖規模上的擴大,從以往主要解決農民自食為主、養殖分散、粗放經營的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移,推行產業化經營。四是地區上的轉移,不僅在貧困地區,而且在發達地區也積極開展稻田養殖。
內涵擴展
在種養模式上,稻田養殖由最傳統的稻魚型發展為稻蟹型、稻蝦型、稻蝦蟹型、稻鱔型、稻鰍型。在發展稻田養殖多種水生動物的同時,不少地區還開展了稻田種植蓮藕、茭白、茨菇、水芹等與水產養殖結合,由單品種種養向多品種混養發展,由種養常規品種向種養名特優新品種發展,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市場適應能力,而且提出了水田半旱式耕作技術和自然免耕理論,使稻田養殖向立體農業、生態農業和綜合農業的方向發展。
技術創新
傳統的稻田養殖為平板式養殖,人放天養,自產自銷。近年來,稻田養殖的技術含量得到不斷提高,根據種稻和養殖的要求,人們在稻田中開挖魚溝,將挖出的田泥堆在溝的兩側形成壟,在壟上種稻,溝內養魚。四川推廣規範化稻田養殖,要求魚凼占水稻田面積的8%~10%,水深1.5米以上,用條石、火磚等硬質材料嵌護;田埂加高加固到高80公分、寬100公分;結合農田水利建設,做到田、林、路綜合治理,水渠排灌設施配套,實現了立體開發、綜合利用稻田生態系統,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稻田的地力和載魚力。湖南重點推廣田凼溝相結合模式,要求魚凼水深1米以上;溝凼面積占稻田面積的5%~8%;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溝凼相通,溝溝相連;魚凼結構堅固耐用;同時要求最佳化放養品種結構。江蘇大力推行寬溝式稻漁工程,要求魚蟹溝養殖面積占稻田面積的20%以上,實行渠、田、林、路綜合治理,橋、涵、閘、房統一配套。陝西將稻魚輪作延伸到魚草輪作,每年9~10月份待魚並塘後抽乾池水,播種,至翌年5月收割完最後一茬草後便注水養殖魚種,一般畝產草7500~10000公斤,可轉化為魚產量300~400公斤。
三項原則
稻田養殖雖然投入少,效益高,簡單易行,但各地在發展過程中還須掌握以下三項原則:
因地制宜
具體做到“三個堅持、兩個結合”。“三個堅持”是堅持以利用低洼地、一熟田為主,充分利用田頭溝、排水河,不挖或少挖農田;堅持集中連片發展為主,以村組為單位,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組織實施,建設一批稻田養殖的專業村;堅持以規模經營為主,把責任田和口糧田分開,鼓勵種植大戶招標承包,使農田向專業大戶流轉。“兩個結合”是把稻田養殖田間工程建設納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做到與改造中低產田相結合、與農田水利建設相結合。
高標準起點
按照每公頃產水稻6000公斤以上、優質魚1500公斤以上或蟹蝦225公斤以上,每公頃毛利1.5萬~3萬元的要求搞好生產設施,做到田埂實,田塊不滲不漏;稻魚(蟹、蝦)生長空間布局合理,魚溝(蟹溝、蝦溝)占大田總面積20%~30%;排灌系統設計科學,高灌低排,灌排分開,並要統一供水,統一用藥治蟲;防逃設施安全合理;整個田間工程建設規範化。
套用適用技術
稻田養殖科學性強,技術要求高,蟹溝(蝦溝、魚溝)要徹底消毒,一般每公頃用生石灰1125公斤或清塘淨22.5公斤,放養前種苗也要消毒。日常管理一要及時投餌;二要適時注水排水,保持水質清新,尤其是七、八、九3個月,每2~3天就要換一次水;三要經常巡查,做好防逃、防盜、防病、防敵害工作;四要適時起捕,待價出售。(河南日報 孟憲德 吳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