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透疹。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不暢。
相關配伍
1、治喉炎:(稻槎菜)全草60g。搗爛絞汁沖蜂蜜服,每日3-4次。
2、治痢疾:(稻槎菜)鮮全草搗爛,酌加米泔水,布包絞汁1杯,煮沸,沖蜂蜜服。
3、治乳癰初起:(稻槎菜)全草30g,鴨蛋1隻。加水煮熟,食蛋服汁;另取鮮全草適量,加米飯搗爛外敷。(1-3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小兒麻疹:(稻槎菜)全草6-9g。水煎代茶。能促使早透,防止併發症。(《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或二年細弱草本,高5-30cm。基生葉叢生,有柄;葉片長4-18cm,寬1-3cm,先端圓鈍或短尖,頂端裂片較大,卵圓形,邊緣羽狀分裂,兩側裂片3-4對,短橢圓形;莖生葉1-2,有短柄或近無柄。頭狀花序成稀疏的傘房狀圓錐花叢,有細梗,果時常下垂;總苞圓柱狀鐘形,外層總苞片小,卵狀披針形,長約1mm,內層總苞片5-6,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5mm;花托平坦,無毛;全部為舌狀花,黃色。瘦果橢圓狀披針形,扁平,長4-5mm,等於或長於總苞片,成熟後黃棕色,無毛,背腹面各有5-7肋,先端兩側各有1鉤刺,無冠毛。花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荒地、溪邊、路旁等處。分布於東部沿海及中南等地。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涼血,消癰解毒。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癰。”
2、《福建藥物志》:“治蛇傷。”
3、《食物中藥與便方》:“發表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