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氏家祠簡介
種氏家祠(原名種氏滕陽堂家祠)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常莊鎮種莊村。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已經先後四次修譜,後裔族人已經分布全國各地。
種氏家祠始祖
種氏家祠始祖:仲由,春秋時魯國人,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直率勇敢,仕衛為邑宰。以政事見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敢於批評孔子。孔子了解其為人,評價很高,認為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並說他使自己“惡言不聞於耳”。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曾任衛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墮三都”之舉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據文獻《仲氏大宗譜》的記載,仲由的第九代孫叫仲隆,為秦朝時期的一名處士,原隱居於嶧山(今山東鄒城),後仍返回祖地卞(今山東泗州泗水鎮卞橋村),娶妻生三子:長子仲綱(一說仲網),次子仲勃無嗣,三子仲動。
按山東《滕陽種氏族譜》中的記載:“先賢十世孫諱動者,值秦大興焚書坑儒之際,與其父諱隆以避秦亂,隱居嶧山,易仲為種。”仲、種二氏由此分開。在《仲氏大宗譜》與《種氏宗譜》中,所記載的第一~第十代世系完全一致,說明仲、種二氏源出一個共祖。
種氏家族分布
“種”(chong)並不是一個大家族,其原由皆因“種”姓自“仲”(zhong)姓一脈避仇而改。 據《通志·氏族略》載:“種,本仲氏,以避難改載仲為種,望出河南洛陽。” 據《姓氏考略》云:種姓望居河南洛陽郡。主要分布山東棗莊、濟寧、聊城;河北,河南,江蘇,安徽,陝西,山西,甘肅,浙江,湖北,天津,重慶等均有分布。種氏家族在全國各地分布: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種莊、種樓、西種莊、東種莊、北種莊、東倉、匡腰、張橋、築橋村、後大莊,嶧城古邵種莊村、陰平,滕州種家寨、小官莊、將莊、胡店鎮官路口村
山東省微山縣昭陽街道辦事處(彭口閘)、種口二村、種口三村、種口四村、三關廟村、後學南村、後學北村、四新村、漸東村、漸西村、夏鎮南門口村、鹿彎村、大王廟
山東省聊城莘縣朝城後種樓村、白井村、前種樓村、羅莊村、莘縣舍利寺南街、小屯村、莘縣大張家鎮夏溝村、莘縣岩集鄉羅莊、劉店子村
山東省荷澤牡丹區李莊鎮種家莊、牡丹區萬福街道辦范莊、單縣高韋莊鎮二郎廟村、曹縣安才樓鎮朱王莊村
山東省臨沂費縣上治鎮大種口村、沂水縣高橋鎮柳子溝村、富泉村、銅井鎮鳳台莊村
山東省東營廣饒縣大碼頭鄉高港村
河北邯鄲市曲周縣小種寨
河北深縣賈城西村
河北衡水桃城區趙家圈鄉種家莊、種梁村、東楊家村、北沼鄉種高村、大屯鄉種家灣村
河北辛集前營鄉西澤北村
河北唐縣南伏城村、山南莊村、北莊子村
河南鄭州中牟縣鄭庵鎮台前村
河南焦作沁陽賀村
河南開封陳柳鎮南關西區15隊
河南商丘寧陵劉樓鄉解莊村、虞城縣李老家鄉張五亭樓、賈寨鎮八里堂村、揚新莊
河南項城鄭郭鎮種營村、束莊村、鄭郭北街、許窪村
河南永城市芒山鎮種李莊村、條河鄉種寨
河南省 新鄉市 封丘縣 黃陵鎮 大山呼村、里莊鄉海莊村、李莊鄉劉莊村
河南濮陽徐鎮鄉九章村
河南三門峽靈寶靈寶市函古關鎮牆底村、岸底村、西留村、坡頭村、店頭村、孟村村、西宅村
河南新鄉原陽縣祝樓鄉種莊村
河南省濮陽九章村
安徽靈壁縣漁溝鎮種山村
安徽蕭縣祖樓鎮種莊村、張莊寨鎮杭子村
安徽濉溪縣泥善鎮種道溝村、種里莊村
江蘇省銅山縣種家山口村
江蘇省盱眙縣官灘鎮趙東組
山西朔州應縣南河種鄉北河種村、南河種村
山西晉城種家莊
山西長治市襄垣縣虒亭鎮種家
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內苑鄉高橋村、酒務頭村、郭莊鎮香積寺村、高陵縣崇皇鄉井王村
陝西謂南華縣華州鎮王什字村、白水縣北塬鄉的阿堡村、富家堯村、溫家村、史官鄉豐樂村、蒲城縣旱井鎮蟠桃村一村
陝西省扶絳帳鎮前進種家村
陝西銅川宜君縣
陝西漢中市
陝西華縣華州鎮王什字村
陝西潼關縣桐峪鎮種家窯
陝西臨潼區鐵爐鄉鐵爐村西種組
陝西合陽洽州申東村、黑池鎮豆莊村
甘肅蘭州永登縣中川鎮之山村、民樂鄉卜東村、小油村、下川村
甘肅隴西種家巷
甘肅白銀市烏蘭鎮靖遠縣北灣鎮天子村種莊、金元村、江灘村
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種家村
武漢市漢陽區中心種家村
天津市靜海縣子牙鎮子牙村
重慶萬州區鋪埡庫岸爛田灣種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