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姓氏]

種姓[姓氏]
種姓[姓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種(Chóng)姓出自仲姓,為周代仲山甫之後,為避仇所改。據《通志·氏族略》載:“種,本仲氏,以避難改載仲為種,望出河南。”種姓本為仲氏,以次為氏。仲為排行第二。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後人,為避仇改為種氏。種氏家祠地址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種莊村 種,作為姓氏大部分讀(Chóng),其他支種氏依然讀作zhòng(ㄓㄨㄥˋ),沒有繁體寫法。

基本介紹

種姓[姓氏] 種姓[姓氏]

種[種,讀音作chóng(ㄔㄨㄥ ˊ),亦可讀作zhòng(ㄓㄨㄥˋ)]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

易姓祖種動 易姓祖種動

源於高辛氏,出自遠古時期帝嚳屬下八元中的仲堪、仲熊之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堪,是仲氏得姓鼻祖,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上說,是高辛氏執政時期屬下賢者“八元”之一。古代相傳,帝嚳高辛氏屬下八個有才德的人。據史籍《左傳·文公十八年》中的記載:“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在仲堪、仲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並尊奉仲堪為仲氏的得姓始祖,在夏王朝滅亡之際,該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戰亂而改成種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依然讀作zhòng(ㄓㄨㄥˋ)。

該支種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任姓,出自商朝開國君王湯的佐相仲虺的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虺,是著名的造車鼻祖奚、任、薛、仲四大姓氏的祖先奚仲(車服大夫、車正)的後代,世襲為古薛國(今山東棗莊薛城奚村)首領。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600年),商、夏兩軍在鳴條(今河南洛陽一帶)展開了大戰,而夏桀的軍隊早已士無鬥志,紛紛倒戈。商軍越戰越勇,部族多方歸服,結果夏桀大敗而逃,三年後逝世於亭山(今安徽巢湖臥牛山)。仲虺接著率軍去攻打忠於夏桀的部族三義,繳獲了這個國家的鎮國之璽。之後仲虺和伊尹四方部族通報了全國的情況,四方部族全部歸服,仲虺和伊尹協助成湯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平定了天下。湯遂封仲虺為左相,號稱商湯開國第一功臣。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王室上卿仲山甫的後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山甫,原本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雖家世顯赫,但他本人卻是一介平民。仲山甫早年務農經商,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間有很高的威望。西周王朝在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仲山甫受舉薦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封地為樊(今河南焦作修武周莊鄉李屯村),從此以樊為姓,為樊氏得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東漢史學家服虔在《史記正義》中解釋說:按祖祀掃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統稱“穆”,二、四、六居左,統稱“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稱“穆仲”、“仲父”、“樊仲”等。至於仲山甫出生於何地,史籍無載。但他的封地樊就是周天子給他的法定籍貫,所以後世稱他為“周樊人”或“南陽樊人”,即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史籍《姓氏考略》引《廣韻》說:“樊,望地南陽,系出姬姓,虞仲支孫仲山甫封於樊,後以封地為姓。”也說明了他是南陽樊人,當時的南陽即今修武。在典籍《詩經·大雅·崧高》中有贊句:“崧高維岳,峻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還說: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國家的棟樑。並專門頌揚仲山甫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侮鰥寡,不畏強暴,總攬王命,頒布政令,天子有過,他來糾正等等。當時周宣王“料民於太原”,即在今甘肅鎮原一帶組織了歷史上最早的人口戶籍普查,以控制西戎民族,而仲山甫為了周王朝的安定,曾予以勸諫。仲山甫的突出政績是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即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大力發展商業等。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時期的繁榮景象,史稱“宣王中興”。

仲山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然也得罪了不少當朝貴族的利益,所以在周宣王逝世後,貴族們瘋狂反噬,仲山甫的子孫族人們在迫害下便紛紛逃逸,為避仇禍,其中有改為諧音的種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仲由,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今山東泗水泉林鎮卞橋村),孔子的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仲由為人果烈剛直,有勇力,多才藝,事親至孝。十八歲時,適逢孔子東遊到卞,受到孔子賞識。孔子設禮相誘,收其為弟子。仲由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仲由在孔門除學六藝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他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孔子曾稱讚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又說:“我的主張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時跟隨我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仲由任魯國季孫氏的宰,後應衛國執政上卿孔俚之邀任其家宰。周敬王姬丐二十八年(衛出公姬輒十三年,衛后庄公姬蒯聵元年,公元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俚弒殺衛出公,衛出公聞訊而逃,蒯聵得立,是為衛后庄公。仲由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當面指責蒯聵。蒯聵惱羞之下命衛士石乞與仲由相搏,爭鬥中石乞揮戈擊歪了仲由的帽冠,仲由因此目毗盡裂,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竟然不顧爭鬥而去系自己的帽纓,結果被中石一戈殺之。在仲由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仲由為“衛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趙恆加封其為“河內公”;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宋度宗趙禥再封其為“衛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改稱其為“先賢仲子”。據文獻《仲氏大宗譜》的記載,仲由的第九代孫叫仲隆,為秦朝時期的一名處士,原隱居於嶧山(今山東鄒城),後仍返回祖地卞(今山東泗州泗水鎮卞橋村),娶妻生三子:長子仲綱(一說仲網),次子仲勃無嗣,三子仲動。按山東《滕陽種氏族譜》中的記載:“先賢十世孫諱動者,值秦大興焚書坑儒之際,與其父諱隆以避秦亂,隱居嶧山,易仲為種。”仲、種二氏由此分開。在《仲氏大宗譜》與《種氏宗譜》中,所記載的第一~第十代世系完全一致,說明仲、種二氏源出一個共祖。傳到仲由的第十代孫仲動時,正是秦始皇執政晚期。秦始皇嬴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原齊國人淳于越反對當時推行的“郡縣制”,要求按古制大肆分封貴族。丞相李斯對此加以駁斥,由此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體系,同意了李斯的建議下,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者一律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並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秦始皇嬴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4年),有兩個術士分別叫侯生和盧生,他們暗地裡四處誹謗秦始皇,之後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後大怒,立令御史調查,結果審理下來,得犯禁者竟有四百六十餘人之多,於是秦始皇下令全部予以坑殺,此即為“坑儒”。這兩件事合稱歷史上所傳的“焚書坑儒”。其實,秦始皇坑殺的基本上以術士者為主,儒者很少,應稱“焚書坑士”。仲動之父仲隆一直以“處士”即清高之人自居,很容易被列入所“坑”之列,因此仲動為避“坑士”之禍,遂改姓氏為諧音的種氏,避過此難,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種氏一族歷史悠久,瓜蔓延長,自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以來,已經先後四次修譜,後裔族人已經分布全國各地,姓氏讀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末年越國大夫文種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文種,郢人(今湖北江陵),與宛三戶里人(今河南南陽宛縣)范蠡為同為越國大夫。他曾總結商周以來征伐經驗,向越王句踐提出了伐吳九術: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帛,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縞,以空其邦;四曰遺之美好,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越王句踐用了其中的三術,即滅了強大一時的吳國。越滅吳後,范蠡認為句踐其人“可共患難,不可共與榮”,因此棄職而走。離開越國之前留信給文種,勸他也離開。但文種捨不得即得的榮華富貴,看了信之後並未離開,僅稱病不朝。於是有人進讒言說文種要造反作亂,勾踐聽信讒言,賜給文種一把名為“屬縷”的劍,並讓使者傳話說:“你當初給我出了九條對付吳國的策略,我只用三條便打敗了吳國,剩下的六條在你那裡,你用這六條去地下為寡人的先王去打敗吳國的先王吧!”於是文種在後悔無奈之下舉劍自殺。

在文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六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成侯趙種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周烈王姬喜元年(趙敬侯趙章十二年,趙成侯元年,公元前375年)趙敬侯病逝,當年趙章之子趙種即繼位,是為趙成侯。當時,公子趙勝不服,曾與趙成侯爭位,為亂一時,後被趙成侯平定。趙成侯在位期間,多次出兵伐衛國,連續攻取衛國七十三個鄉邑與甄地(今山東鄄城舊鎮)。後又與韓國聯合攻周王室,將周王室一分為二,形成了東周晚期有兩個周王的混亂局勢。不久魏國舉兵伐趙,趙軍先敗於藺,再敗於懷(今河南武陟)、澮(今山西翼城)。至周顯王姬扁五年(趙成侯十二年,魏惠成王魏罃七年,秦獻公嬴連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以後,秦國三次攻魏國,趙成侯出兵救魏國,又與韓國聯合攻秦國。到了周顯王十年(趙成侯十七年,魏惠成王十二年,韓昭侯四年,公元前359年),趙、韓、魏再分晉地。此後趙成侯多次與魏、齊、宋、燕等諸侯相會。周顯王十五年(趙成侯二十二年,魏惠成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惠成王再次舉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周顯王十六年(趙成侯二十三年,魏惠成王十八年,齊威王田因齊四年,公元前353年),魏軍擊破了邯鄲,趙成侯求救於齊國,齊國出兵圍魏救趙,大敗魏軍於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部)。不久,魏國歸還了邯鄲。

周顯王十九年(趙成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50年),趙成侯逝世,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即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七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大夫田種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該支種氏出自戰國時期齊國田氏家族,為帝舜後裔。戰國時期的周顯王三十六年(齊威王田因齊二十四年,魏惠成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33年)與魏惠成王(梁惠王)魏罃會田於郊。當時魏惠成王問齊威王:“王有寶乎?”齊威王回答:“無有。”魏惠成王則得意揚揚地諷刺齊威王說:“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齊威王卻正色對魏惠成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當時魏惠成王大慚,不懌而去。齊威王所說的“吾臣有種首者”,指的就是大夫田種首,專門負責齊國的治安,簡稱種首、或田種。在他的治理下,齊國都城盜賊消失,路不拾遺,一派清平景象。

在田種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種氏族人集中分布在今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東雙溝鎮一帶,只有該支種氏的姓氏正確讀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八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吉林通志》記載:滿族汪佳氏,亦稱王佳氏,世居王佳(今遼寧瀋陽東陵區汪家鄉)、遼陽(今遼寧遼陽)、訥圖(今俄羅斯境內能圖河流域)等地。後有蒙古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蒙語此姓亦為滿語音譯。汪佳氏本身分為兩個來源,一為女真人舊姓,一為蒙古姓。女真汪佳氏祖上出自長白山以東訥圖里城,後分出支系移居蘇完部,滿語為Wanggiya Hala。大約17世紀中期蘇完部汪佳氏隨部遷到嫩江上游與蒙古人雜居,由此產生蒙古汪佳氏。留居的訥圖里汪佳氏後來被努爾哈赤收編入了八旗,稱為佛滿洲汪佳氏。到了清順治年間汪佳氏4世祖胡爾班因征戰有功被封一等輕車都尉,他的後代一直留居京津地區。

雜居在東蒙古的那支汪佳氏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隨著巴爾虎部的內附而編入八旗,但這支人並沒有都編入滿洲八旗,而是有的編在了蒙古八旗,有的編在了錫伯營。其中錫伯營汪佳氏後來遷到了瀋陽,蒙古八旗汪佳氏被遷到了錦州吉林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汪氏、王氏、種氏等。

汪佳氏歷史名人有:

虎爾班,滿洲正白旗人,世居訥圖,從征霸州,賜號巴圖魯,授騎都尉,累晉一等輕車都尉又一雲騎尉。

官文, 滿洲正白旗人,居遼陽,道光十二年出任廣州副都統,鎮壓太平軍有功,累官文華殿大學士,進封一等伯。孫興恩襲職。

班第, 滿洲鑲紅旗人,世居王佳,以地為氏,從征大同陣亡,贈騎都尉。

海明,滿洲正藍旗人,雍正十三年授內閣中書,累官天津知府,四川、湖廣總督。

該支種氏始祖為汪佳·種靈,滿洲正藍旗人,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武進士,累官至成都副都統。清末民初,汪佳·種靈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者,稱種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òng(ㄓㄨㄥˋ)。

得姓始祖

始祖仲由 始祖仲由

仲堪、仲虺、仲山甫、仲由、種首(田種、田種首)、種動(仲動)。

各支始祖

種氏一支的先祖為仲子,其後裔代不乏人。由於歷代的禮遇和仲子的影響,仲子後裔人才蔚起,無論大宗還是支子,各方面卓有成就者代不乏人,瓜瓞綿綿。

遷徙分布

據《姓氏考略》云:種姓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一帶)。

公元89年漢代,先祖種兢,字,奉高。任洛陽令。公元141年的由河南洛陽,隨種暠(皓)祖,率種家軍到益州(四川)和涼州(甘肅)陝西等地。唐代種如願大將,宋代種世衡祖,率他的子孫和宋代種家軍鎮守陝西,山西,甘肅等地。明代種得山,種九月,種一太祖,隨明洪武年間的遷民潮,于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至山東,河北,安徽,河南,江蘇等地。宋代種氏墓地在萬年縣神禾原(今陝西華縣杏林鎮)。

種家人在全國各省市的分布:

山東省微山縣昭陽街道辦事處(彭口閘)、種口二村、種口三村、種口四村、三關廟村、後學南村、後學北村、四新村、漸東村、漸西村、夏鎮南門口村、鹿彎村、大王廟

山東省棗莊薛城常莊、種莊、種樓、西種莊、東種莊、北種莊、驛城、古邵種莊村、滕州種家寨、後大莊、小官莊、將莊、東倉、匡腰、張橋、築橋村、陰平、柴胡店鎮官路口村

山東省聊城莘縣朝城後種樓村、白井村、前種樓村、羅莊村、莘縣舍利寺南街、小屯村、莘縣大張家鎮夏溝村、莘縣岩集鄉羅莊、劉店子村

山東省荷澤牡丹區李莊鎮種家莊、牡丹區萬福街道辦范莊、單縣高韋莊鎮二郎廟村、曹縣安才樓鎮朱王莊村 山東省單縣高韋莊鎮馬寨村、山東省單縣浮崗鎮馮寨村、山東單縣高韋莊鎮大徐莊

山東省臨沂費縣上治鎮大種口村、沂水縣高橋鎮柳子溝村、富泉村、銅井鎮鳳台莊村

山東省東營廣饒縣大碼頭鄉高港村

河北邯鄲市曲周縣小種寨

河北深州市賈城西村,魏橋鎮中魏橋村

河北衡水桃城區趙家圈鄉種家莊、種梁村、東楊家村、北沼鄉種高村、大屯鄉種家灣村

河北辛集前營鄉西澤北村

河北唐縣南伏城村、山南莊村、北莊子村

河南鄭州中牟縣鄭庵鎮台前村

河南焦作沁陽賀村

河南開封陳柳鎮南關西區15隊

河南商丘寧陵劉樓鄉解莊村、虞城縣李老家鄉張五亭樓、賈寨鎮八里堂村、揚新莊

河南項城鄭郭鎮種營村、束莊村、鄭郭北街、許窪村

河南永城市芒山鎮種李莊村、條河鄉種寨

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黃陵鎮大山呼村、里莊鄉海莊村、李莊鄉劉莊村

河南濮陽徐鎮鄉九章村

河南三門峽靈寶靈寶市函古關鎮牆底村、岸底村、西留村、坡頭村、店頭村、孟村村、西宅村

河南新鄉原陽縣祝樓鄉種莊村

河南省濮陽九章村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辛集鄉芡河村種莊

安徽靈壁縣漁溝鎮種山村

安徽蕭縣祖樓鎮種莊村、張莊寨鎮杭子村

安徽濉溪縣泥善鎮種道溝村、種里莊村

江蘇省泗陽縣臨淮鎮種莊村

江蘇省泗洪縣陳圩鄉何紹村東種莊

江蘇省銅山縣種家山口村

江蘇省盱眙縣官灘鎮趙東組

山西朔州應縣南河種鄉北河種村、南河種村

山西晉城種家莊

山西長治市襄垣縣虒亭鎮種家

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內苑鄉高橋村、酒務頭村、郭莊鎮香積寺村、高陵縣崇皇鄉井王村

陝西謂南華縣華州鎮王什字村、白水縣北塬鄉的阿堡村、富家堯村、溫家村、史官鄉豐樂村、蒲城縣旱井鎮蟠桃村一村

陝西省扶絳帳鎮前進種家村

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南坡村種

陝西銅川宜君縣

陝西漢中市

陝西華縣華州鎮王什字村

陝西潼關縣桐峪鎮種家窯

陝西臨潼區鐵爐鄉鐵爐村西種組

陝西合陽洽州申東村、黑池鎮豆莊村

甘肅蘭州永登縣中川鎮之山村、民樂鄉卜東村、小油村、下川村

甘肅隴西種家巷

甘肅白銀市烏蘭鎮靖遠縣北灣鎮天子村種莊、金元村、江灘村

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種家村

武漢市漢陽區中心種家村

天津市靜海縣子牙鎮子牙村

重慶萬州區鋪埡庫岸爛田灣種家灣

歷史名人

歷史上,種姓中的名人很多,《漢書》中記載的有:種兢、種邵、種拂、種輯等,其中種邵是洛陽人,在獻帝時曾做過益州刺使。唐代有種如願。宋代有種世衡、种放、種諤、種朴。明代有南宮知縣、鹹寧人種雲龍、寧夏參將種興,及寧夏總兵種勛。

仲山甫:周宣王時卿士,食采於樊……佐成中興之治。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雖家世顯赫,但他本人卻是一介平民。早年務農經商,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舉薦入王室,任卿士(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為樊,從此以樊為姓,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詩經·大雅·崧高》說: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國家的棟樑。《詩經·大雅·燕民》是專門頌揚仲山甫的詩歌,他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侮鰥寡,不畏強暴,總攬王命,頒布政令,天子有過,他來糾正等等。

種 暠(皓):字景伯,河南省洛陽人,仲山甫之後。中國歷史名相(中國宰相錄有記載)。有二子:種岱,種拂,孫種劭(種佛子)。種輯為種家別支(也是種暠之後),均為東漢大將。《後漢書·卷五十六種暠傳》載。

種 岱:字公祖。好學養志。舉孝廉、茂才,辟公俯,皆不就。公車特徵,病卒。《後漢書卷五十六種岱傳》

種 佛:字穎伯。初為司隸從事,拜宛令。時南陽郡吏好因休沐,遊戲市里,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政有能名,累遷光祿大夫。初平元年,代荀爽為司空(濟南府)。明年,地震策免。李傕、郭汜之亂,長安城潰,百官多避兵沖。拂揮口而出:“為國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去欲何之!”遂戰而死。子邵。

種 邵:字申甫,少知名。中平末,為諫議大夫。獻帝即位,拜邵為侍中。卓既口權,而惡邵強力,遂左傳議郎,出為益.涼二州刺史。會之職。服終,征為少府.大鴻臚,皆辭不受,曰:“昔我先父以身殉國,吾為國子,不能除殘復怨,何面目朝覲明主哉!”遂與馬騰、韓遂及議大夫馬宇共攻李傕、郭汜,以報其仇。戰死在長平觀下。

種 輯:後漢帝時,為長水校尉。建安四年,與車騎將軍董承、昭信將軍王子服、吳碩、王義郎、接漢獻帝旨除操。衣帶詔事發,大罵操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漢鬼,強似你阿附國賊。”建安五正月年被操殺並株連三族。《後漢書·獻帝紀》

種 兢:字奉高,生卒不詳。漢代(公元89年漢和帝劉肇)任洛陽令,《隸續》卷十二載。漢永元四年時任洛陽令種兢,因受班固家奴醉酒侮辱,為報復收捕了班固《資治通監四十八卷》載。修韓勃孔廟時,河南洛陽令種兢字奉高捐五百,《韓勃孔廟碑陰》載。

種如願:唐代行軍總管劉弘基軍中之大將,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七月十八日甲寅襲王世充河陽城(襲河陽城之戰)焚毀其河橋得勝而還,後調守晉州。

種時光:南唐金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南唐帝.烈祖李異的夫人,後封郡夫人為皇太媽,其子南唐保寧王李景邁。《資治通鑑卷二五八三》載。

種道人:宋高宗紹興間臨安相士,詩人。事見《夷堅三志·辛卷》第四,

種 斌:濟南知府,宋寧宗四十五年(公元1239年)宋史本紀第四十載。

種 詡:宋吏部令史,後調補長安主簿。(可考證,已知有三子:種昭衍、种放、種汶,種汶被授為‘秘書省正字’孫:種世衡、種世雍、種世才孟州司馬)

種 放:(公元955-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著名道士、畫家,易學家,教育家,詩人字名逸(《郡齋讀書志》作明逸。此從宋史本傳),自稱隱士,雲溪醉候,河南省洛陽人。《書史會要》卷六載。居華山,為陳摶弟子。宋真宗時(998—1022年)曾為左司諫,深受真宗賞識。他精通道學,又善書畫,有名畫《山居圖》和詩句傳世。南宋朱霞(約1127年前後生存)著《漢上易解》云:“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木穆修、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沉默好學,七歲能屬文。父令舉進士,辭道:業未成,不可妄動)。住來嵩、華間,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隱終南山,以講習為業,凡三十年。鹹平中(公元1001年左右)征赴闕,累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後真宗召為左司諫,辭歸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諸生列飲,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數行而卒。詔贈工部尚書。放好為詩歌,有集六卷,《文獻通考》又有《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錄》等,並行於世。《宋史卷四五七,种放傳》載。种放終身未娶,無子嗣,卒,年六十。侄種世衡。

種 汶:任秘書省正字(監掌古今經籍圖書、國史實錄、天文歷數之事,仇典籍,判正訛謬。)

種世衡:(985~1045) 字仲平,洛陽人,中國北宋軍事統帥(中國歷史軍事統帥中,種世衡排在147名)。書畫天才(有《棗龜》畫存世)。有八子詁、診、諮、詠、諤、所(說)、記、誼。《宋朝事實類苑》卷56‘種世衡’條),其中詁、診、諤、誼為宋朝大將頗有戰功,種昭衍、種記並無顯赫事跡。孫種朴(諤之子)、种師道、种師中(均為記之子)、種師閔。曾孫種浩、種溪、種洌、種浤。玄孫種彥崇、種彥崧。

種世才:任孟州司馬(孟州;位於今天焦作市西南)

種 詁:字大質。宋代名將。少慕從祖放為人,不事科舉。當任官,辭以與弟,時稱“小隱君”。世衡卒,錄古為天興尉,累轉西京左藏庫副使、涇原路都監、知原州、又徙鄜、隰二州,卒,年七十。

種 診:宋代名將,洛陽(今屬河南)人。英宗治平二(1065),為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環慶路都監(《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一一)。神宗熙寧三年(1070),知環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一五)。元豐四年(1081),知鎮戎軍。六年,充永興軍路兵馬都鈐轄

種 諤:(1027年—1083年),字子正,洛陽人,宋代名將(老種經略相公),世代守宋夏邊境。以父任累官左藏庫副使,延帥陸詵薦知青澗城。其人熟悉邊情,性烈驍勇,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屢建戰功,此時積怒在胸,主張再次討伐西夏,雪“靈州喪師”之恥:“今之興功,當自銀州始,其次遷寡州於烏延,又其次修夏州。三郡鼎峙,則橫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鹽州,則橫山強兵、戰馬、山澤之利,盡歸中國,其勢居高俯視興州、靈州,可以直覆西夏巢穴,遷東上閣門使、文州刺史、知涇州、後官至經略安撫使、鄜延道總管。在永樂城之戰中與徐禧、李舜舉等一起戰死《種太尉傳》。

種 誼:字壽翁,宋代名將。熙寧中,古入對,神宗問其家世,命誼以官。從高遵裕復洮、岷,又平山後羌,至熙河副將。誼倜儻有氣節,喜讀書。蒞軍整嚴,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敵,度不勝不出,故每戰未嘗負敗。拜西上閣門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遷東上閣門使、保州團練使,卒,年五十五。

種 詠:宋代名將(宋宗二---三年).八月已卯,夏人犯大順城,知慶州李復圭以方略授環慶路鈐轄李信、慶州東路都巡檢劉甫、監押種詠出戰,兵少取敗。復圭誣信等違其節制,斬信及劉甫,種詠死於獄。冬十月丙子,知慶州李復圭擅興兵敗績,誣裨將李信、劉甫、種詠以死,御史劾之,貶保靜軍節度副使。

種 朴:宋代名將,知環州,元符二年(公元 1099 年),又舉兵攻占青唐(今青海西寧),以青唐為鄯州,邈川(今青海樂都)為湟州,卻遭吐蕃族的反抗,宋將種朴陣亡

种師道:(1051年-1126年)小種經略相公,北宋名將。(中國歷史軍事統帥中,种師道排在145名)。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號改為師極,詔賜今名,洛陽(今屬河南)人。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易文階,為熙州推官,權知同谷縣。累擢提舉秦鳳路常平,知德順軍。坐嘗議役法忤蔡京意,入黨籍,屏廢十餘年。起知懷德軍,歷知西安州、渭州,進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拜保靜軍節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責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又起知憲州、環州,俄還保靜軍節度使,復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統制(《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欽宗靖康元年,加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事,為京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金師退,罷為中太一宮使。復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為河北、河東宣撫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謚忠憲。《宋史》卷三三五、《東都事略》卷一○七有傳。

种師中 种師中

种師中:字端孺。宋代名將,歷知環、濱、邠州、慶陽府、秦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太原保衛戰,師中獨以麾下死戰,自卯至巳,士卒發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賞齎不及,皆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師中身被四創,力疾斗死(公元1126年四月)。師中老成持重,為時名將,諸軍自是氣奪。劉韐言:“師中聞命即行,奮不顧身,雖古忠臣,不過也。”請加優贈,以勸死國者。詔贈少師,謚曰莊愍。種師閔:宋代名將,公元1126年8月(宋靖康元年)領軍四萬與金軍交戰於河北井陘,在與金將金斡離木對陣時殉國。

種 溪:閣門祗侯

種 浩:官迪功郎

種 浤:義郎合門祗候。

種 興:明代寧夏參將,天順元年四月乙卯(公元1457年4月),孛來寇寧夏,參將種興戰死。

種雲龍:明代南宮知縣,鹹寧人(武漢)

種 勛: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寧夏總兵官。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樂安郡:東漢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高苑鎮),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博興市高青縣、桓台縣、廣饒縣、壽光縣等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改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東博興)。南北朝時期移治到千乘(今山東廣饒),隋朝初期廢郡改東安縣(今浙江富春)。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樂安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滕陽堂:山東魯東南濟寧、棗莊一帶種氏堂號。

雙洪堂:魯西南聊城種氏堂號。

家譜文獻

仲氏大宗譜

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滕陽種氏族譜

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木刻活字印本,先後共四次修譜。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宗祠對聯

八言通用聯

講習終南,名賢卻聘;

制置河北,宿將善謀。

——佚名撰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洛陽人种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學,七歲能寫文章。父親讓他考進士,他推辭說:“學業未成,不可輕舉妄動。”父親死後,他奉養著母親隱居到終南山,以講習為業,達三十年。鹹平年間,被朝廷徵召,歷官給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時,任左司諫,他辭別朝廷,又回到山中。

下聯典指北宋末种師道,字彝叔,种放哥哥的曾孫,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謀略,靖康年間,金兵南下,他進宮獻計,但朝中因他年齡大(當時人稱“老種”)不能盡用他的計謀。京城陷落後,徽宗拍著胸口說:“都是因為沒聽种師道的話,才到了這個地方!''

字輩排行

山東棗莊種氏滕陽堂行輩

希,集,生,成,化。明,衍,道,法,傳。

毓,尚,家,興,慶。紀,敘,思,久,延。

庭,訓,克,謹,守。貽,澤,永,葆,全。

華,宗,峰,向,茂。常,世,學,聖,賢。

福,貴,懷,遠,志。國,昌,群,後,繁。

山東聊城種氏雙洪堂行輩

蘊,耀,振,貽,緒。統,延,肇,躋,偉。

崇,維,昭,光,輝。懷,如,敦,恆,循。

封,典,錫,恩,廣。令,德,毓,賢,喆。

昌,旺,勝,明,煌。榮,茂,超,清,香。

國,祚,享,禎,利。乾,坤,樂,泰,康。

四川廣元市朝天門區陳龍村、永平村有現有二十字輩

三,支,興,幫,國,登,天,志,永,發,道, 大,德,自,美,寬,仁,意,光,華。

崔俊堂安徽蕭縣祖樓鎮種莊村、張莊寨鎮杭子村行輩

大、丙、振、朝、長、夫

安徽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種道口村行輩

大(集),丙(生),振(成),朝(化),長(明),福(衍),立(道),法,傳

深州市大堤鎮賈城西村、魏橋鎮北趙莊、中位橋村行輩

高祖、正、*(字看不清楚,有深圳市種氏朋友請予明細,謝謝)、體、才、廣、德、魁、俊、存、金、玉、同、萬、建、錦、秀、亭、博、學、永、明、鵬、展、瑞、雲

甘肅永登縣城遵彝堂行輩

國,有,子。(有甘肅永登縣城種氏朋友請予明細,謝謝。)

陝西西安市灞橋區紅旗街道辦事處高橋村、長安區灤鎮街道辦事處酒務頭村、郭杜鎮街道辦事處香積寺村行輩

興,永,思,應,西,丙,文,宗

河北辛集前營鄉西澤北村 行輩

鳳 樹 恆 永 祥, 經 濟 振 家 邦。 文 武 全 才 盛, 榮 華 富 貴 長。

雜記

種氏學田 種氏學田

种放《寄二華隱者》

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

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

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寄懷》

予生背時性孤僻,自信已道輕浮名。

中途失計被簪紱,目睹榮辱心潛驚。

雖從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蠅微有聲。

清風滿壑石田在,終謝吾君甘退耕。

《無題》

樓台縹緲路岐傍,共說祈真白玉堂。

株樹風高低絳節,靈台香冷醮虛皇。

名傳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

欲識當年漢家意,竹宮梧殿更淒涼。

種道人

《贈李用之》

道用元未是,再至卻須成。

但看西行日,歸來一餉榮。

種診

《雙檜聯句》

古宇列雙檜,森郁欹檐角。

高幹若偃蓋,低枝羅翠幄。

葉硬攢蝟毛,子圓如雀殼。

盤根雖輪囷,呈才終卓牽。

枯冬傲霜雪,炎夏宜雨雹。

蒼皮繞龍蛇,危巔巢鸑鷟。

歲寒知後凋,清風到先覺。

月涵煙影孤,雨溜苔蘚駁。

願逢繁輅用,勿使為榱桷。

春姿筆工偷,風韻溪虎學。

松筠比節操,蟲鳥敢蠹啄。

黛色晚山分,清香朝露濯。

桃李恥妖饒,椅梧羞齷齪。

俗名強雌雄,奇勝重古樸。

氣勢已千尋,栽培從一握。

五松慚忝位,秦封受殊渥。

種世衡的畫-----《棗龜》種世衡(985-1045),字仲平,河南洛陽人,宋代名將書畫天才,出身於書香門第,是隱居終南山豹林谷,工部侍郎种放之侄。種世衡一生受种放的薰陶酷愛書畫,但是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很少,《棗龜》存世就極為珍貴,也是種世衡愛國主義的充分體現。《棗龜》畫的上方掛著幾個翠綠枝葉,掩映著青里透紅的棗兒,下方一隻栩栩如生的烏龜在向上伸著頭張望。整幅作品鮮活暢快,格調高雅別致,似乎蘊有無盡的寓意。據《宋史》記載這幅畫是他在邊疆駐防而作,用此畫讓一僧人送至敵國西夏大將剛浪夌,寓以西夏‘早歸’大宋之意,藉以離間剛浪夌與西夏王元昊的關係,致元昊殺掉剛浪夌,大勝西夏。其意境比起那些花前月下、河塘池邊的山水作品要高遠得多。

《東染院種君墓志銘》

范仲俺

君諱世衡,字仲平。初康定元年春。夏戎[注]犯延安,百姓被其毒。君時為鄜州人事,建言:延安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請因其廢壘而興之,以當寇沖。朝廷從之,以君董役事。君膽勇過人,雖俯逼戎落,曾不憚畏,且戰且城。既而朝廷署故寬州為青澗城,授君內殿承制,知城事,旌其勞也。塞下多屬羌,向時漢官不能布恩信,羌皆持兩端。君乃親入部落,勞問如家人,多所周給。屬羌愛服,皆願效死。慶曆二年春,予按巡環州。患屬羌之多,而素不為用,與夏戎潛連,助為邊患。期急病也。乃請於朝,願易君理懷。予謂非斯人親之,不能革其心。君既至環,乃周行境同,入屬羌聚落,撫以恩意。有牛家族首奴訛者,倔強自處。君戒曰“吾朝行勞爾族。”奴訛曰:“諾。”是夕大雪三尺,左右曰:“此羌凶詐,又所以處險惡,非可前。”君曰:“吾方與諸羌樹信,其可失諸?”遂緣險而進。奴訛初不之信,復會大雪,謂君必不來;方坦臥帳中,君已至。奴訛大驚曰:“我世居此山,漢官無敢至者,公了不疑我耶?”乃拜伏。君復教土人習孤矢以佐官軍。吏民有請某事辭某事者,鹹使之射,從其中否與奪之;坐過失者亦用此得贖。吏農工商,無不樂射焉。由是緣邊諸城,獨環不求增兵,不煩益糧,而武力自振。夏戎聞,乃不復以環為意。君在邊數年,撫養士卒,牢寵羌夷,無賢不肖皆稱之。

《聞 捷?聞種諤米脂川大捷》

蘇軾

聞說官軍取乞誾,將軍旗鼓捷如神。

故知無定河邊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聞種諤米脂川大捷》

王詿

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磧妖氣一夕收。匹馬不嘶榆塞外,長城自起玉關頭。

君王別繪凌煙閣,將帥今輕定遠侯。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

《賀岷州守種誼破鬼章二首》

游師雄

王師一舉疾於雷,頃刻俄聞破敵回。

且喜將門還出將,檻車生致鬼章來。

圍合洮州敵未知,煙雲初散見旌旗。

忽驚漢將從天下,始恨羌酋送死遲。

《中國古代智囊全集——種氏取虎》(《春渚紀聞?卷四?膠黐取虎》作者:(宋)何薳)

【原文】

忻、代種氏子弟,每會集講武,多以奇勝為能。一夕步月莊居,有莊戶迎曰:“數夕來,每有一虎至麥場軟藁間,轉展取快,移時而去,宜徐往也。”或請以一矣斃之。一子弟在後笑曰:“我不煩此,當以膠黐之,如粘飛雀之易。”眾責其夸,曰:“請醵錢五千具飲,若不如所言,我當獨出此錢。”眾許之。翌晨,集莊戶置膠黐斗余,盡塗場間麥桿上,並系羊為餌,而共伺其旁。至月色穿林,虎果至,遇系羊,攫而食之,意若飽適,即顧麥場轉舒其體,數轉之後,膠桿叢身,牢不可脫。畜性剛烈,大不能堪,於是伏地大吼,騰躍而起。幾至丈許,已而屹立不動,久之,眾合噪前視,已死矣。

【譯文】

忻州種氏子弟們,每次集會比武,多以能用奇謀取勝為能事。

一晚,眾人來到月莊居,莊主說:“這些日子來,每晚都有一頭老虎出沒在麥田附近的軟藁間,行動快速,不久就離去。我們若要捉虎,現在就得出發。”

有人建議一箭將老虎射殺算了。有一名種氏子弟笑著說:“我無需用箭,只要用骨膠,就好比用木膠粘飛鳥一樣,輕鬆愉快就能捉到老虎。”

種家軍

種家軍早在漢,唐,宋,明,就鎮守邊疆,血灑沙場。漢代有種皓和他的子孫三代。唐有種如願唐代大將。宋代有種世衡和他的子孫四代,英雄輩出,代代忠烈。明代有寧夏參將種興,及寧夏總兵種勛。種家軍的歷史久遠而輝煌,世代忠列可歌可泣。在中國的歷史的長河中創造出不朽的一頁。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元人修史時指出:宋代自種世衡後,種氏一門四世,據《宋史》及《續資源通鑑》、《三朝北盟會編》等史料記載:“種氏為山西巨室”,“號山西名將,”北宋兩世、三世為將者不少,而三代以上為將者就相當有限了。只有像曹氏、高氏、種氏、姚氏及折氏等少數將門。《宋史》卷三百三十五有傳。據載,種世衡“少有氣節,昆弟有欲析其貲者,悉推與之,惟取圖書而已。”表現出不同凡俗的志趣。宋仁宗(公元1023~1065在位)康定元年(1046)為鄜州簽書判官,當時正值對西夏用兵之初,叛立大夏國不久的李元昊經常侵擾延、綏二州一帶,延州正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士兵寡弱”,種世衡乃向當時擔任“陝西都轉運招撫使”,兼“延州知州”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提出建議:“延安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今陝西省清澗縣),請因舊壘而興之,以當寇沖,右可因延安之勢,左可致河東之粟,北可固銀、夏之舊。”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且命令他主持這一工程。種世衡一面抵禦夏人的騷擾、爭奪,一面堅持施工修城。但當地處險無泉,眾議此處難以堅守。“鑿地百五十尺,遇石橫亘,工徒曰:‘是不可井矣!’世衡曰:‘過石而下,將無泉邪?爾其屑而出之!’凡屑石一畚,定償百錢,工乃致力,過石數重,泉果沛發。城成,賜名清澗,以世衡知城事。”據清?道光八年修《清澗縣誌》卷二“古蹟”記載,清澗城內大十字街口有“種公古井”,並立有牌坊;在縣東南五十步,有“種公將台”,下為演武場;城北有“草場山”,為當年種公積草處……至上個世紀50年代,遺蹟猶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