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是指導我們學習與研究程派藝術的教科書,對許多問題的歸納與梳理非常細緻,能夠引領我們更快地學習與研究程硯秋老師的戲劇理論、戲曲程式與功法,指導我們正確理解京劇的繼承與創新等一系列問題。能使讀者脈絡清晰地了解程硯秋老師先進的戲劇觀和程老師睿智的藝術見解,使讀者一步步地進入到程老師思想的深處,探究到藝術大師的心路歷程,也清楚地了解程老師如何從一個出身貧苦、自幼學戲的孩子成就為一代宗師,成為我國民眾所熱愛和景仰的藝術前賢。

基本信息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是指導我們學習與研究程派藝術的教科書,對許多問題的歸納與梳理非常細緻,能夠引領我們更快地學習與研究程硯秋老師的戲劇理論、戲曲程式與功法,指導我們正確理解京劇的繼承與創新等一系列問題。能使讀者脈絡清晰地了解程硯秋老師先進的戲劇觀和程老師睿智的藝術見解,使讀者一步步地進入到程老師思想的深處,探究到藝術大師的心路歷程,也清楚地了解程老師如何從一個出身貧苦、自幼學戲的孩子成就為一代宗師,成為我國民眾所熱愛和景仰的藝術前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

作者: 程硯秋,鈕葆

類別: 藝術

語種: 漢語

ISBN: 9787802522251

出版社: 華藝出版社

頁數: 271頁

開本: 16開

出版時間: 2010年1月

裝幀: 平裝

簡介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主要內容有程派藝術的本源、從陳德霖王瑤卿到四大名旦、攻玉之旅(一):硯秋先生赴歐考察戲曲音樂之緣起、攻玉之旅(二):硯秋先生在歐考察戲曲音樂綜述、攻玉之旅(三):戲曲改進基本思路的形成、攻玉之旅(四):常被京劇界忽視的一部重要論著、攻玉之旅(五):“程式”恪守與突破的辯證、攻玉之旅(六):建造“新屋”與修葺“舊屋”的辯證、攻玉之旅(七):《(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序》給我們的啟示、抗戰前後硯秋先生對正確戲劇理念的踐行等。

目錄

前言 研讀真經,走出困惑

第一講 程派藝術的本源

——從陳德霖、王瑤卿到四大名旦

第二講 《程硯秋戲劇文集》前4篇文獻簡介

第三講 攻玉之旅(一):

硯秋先生赴歐考察戲曲音樂之緣起

第四講 攻玉之旅(二):

硯秋先生在歐考察戲曲音樂綜述

第五講 攻玉之旅(三):

戲曲改進基本思路的形成

第六講 攻玉之旅(四):

常被京劇界忽視的一部重要論著

第七講 攻玉之旅(五):

“程式”恪守與突破的辯證

第八講 攻玉之旅(六):

建造“新屋”與修葺“舊屋”的辯證

第九講 攻玉之旅(七):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序》給我們的啟示

第十講 抗戰前後硯秋先生對正確戲劇理念的踐行

第十一講 對新中國的京劇事業充滿希望與信心

第十二講 累計歷時16個月、行程5萬里的“取經之旅”概述

第十三講 “取經之旅”的歷史貢獻

第十四講 《演戲須知》:程學戲劇表演理論總綱

第十五講 從對《梨園原》的繼承到對“四功五法”的詮釋

第十六講 《戲曲名詞研究》:堅持釐清概念,反對炒作概念

第十七講 與戲曲唱念相關的語音知識簡介

第十八講 聲一情一美一永:歌唱的基本原則

第十九講 國語與戲曲音韻

第二十講 皮黃的轍與曲韻之比較

第二十一講 簡介硯秋先生論唱腔

第二十二講 簡介硯秋先生論創腔

第二十三講 做功藝術綜述

第二十四講 關於水袖功

第二十五講 關於“身上”的事

第二十六講 關於“悲劇的哭”

第二十七講 由《談竇娥》看硯秋先生的悲劇思想

第二十八講 實事求是,有的放矢

——介紹硯秋先生一篇未發表的遺作

第二十九講 硯秋先生戲劇教育思想綜述

第三十講 《程硯秋戲劇文集》100篇文獻內容歸類

附錄:試述程派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歷史分期

前言

《程硯秋戲劇文集》再版本即將付梓,同時,拙作《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亦將開印。《程硯秋戲劇文集》在初版面世6年之後,即先嚴硯秋先生誕辰105周年之際為什麼要刊印再版本?對此,我在《(程硯秋戲劇文集)再版前言》中已有簡述。作為戲劇門外漢的我為什麼不揣譾陋地欲將《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一併付印?現將初衷告白於下:

在受命於先慈遺囑而編輯先嚴文集的過程中,我拜讀逐漸收集起來的先嚴的篇篇手稿,有如接受耳提面命,不但為飽含著豐富舞台實踐經驗、深入淺出的戲劇理論而折服,為怹充滿藝術辯證法的、令人拍案叫絕的睿智所打動;更感到怨對戲劇藝術理論的梳理與闡發,怹對干擾戲劇藝術健康發展之時弊的針砭,就像是針對今天而講,具有發人深省的前瞻性、預見性,是指導我們走出當今諸多困惑的真經!所以,從編輯《程硯秋戲劇文集》初版起,我便開始記寫學習這些珍貴文獻的隨筆,8年多來不曾中輟。至2008年祭奠先嚴逝世50周年活動結束後,應華藝出版社之約,開始把這些學習筆記劃分為21個專題,整理成30講的“導讀”,作為學習匯報,謹獻給熱愛程派藝術、熱愛程學的廣大讀者。

說是“導讀”,其實僅是學習心得而已。我雖生於梨園之家,但自己的專業與此差距很大,對於戲劇藝術、戲劇藝術理論,我的確是個門外漢,本不該班門弄斧,談戲說藝。之所以不顧“良工不示人以朴”(《後漢書·馬援傳》)的古訓,將這二十幾萬字提供給讀者參考,是因為京劇式微令我難以容忍,一些糟蹋京劇事業的說法和做法更使我如鯁在喉。於是,我把自己這些年聯繫戲界眼下實際,學習先嚴文獻的心得和盤托出,懇望內外行專家和朋友們不吝教正。希望這些文字能夠為學習程學、傳承程派藝術力盡綿薄,能夠為大家研讀硯秋先生的文獻起到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

這本《三十講》是按照我自己的學習體會,把《程硯秋戲劇文集》所輯錄的100篇文獻分成專題來介紹的,是一種橫向闡述。為使大家對硯秋先生戲劇理論的發展進程能有一個縱向了解,30講之後附錄了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課題組鈕葆先生撰寫的《試述程派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歷史分期》,以饗讀者。除此之外,鈕葆先生還在本職工作的百忙之餘,放棄節假日休息,協助我梳理歸納文獻資料,調整專題布局,進行文字推敲,並完成了《程硯秋戲劇文集》修訂版的校勘。師爺爺陳德霖老先生的嫡孫陳志明先生也認真審讀了全部書稿。在此,我要向為弘揚程派藝術、弘揚程學的"志願軍"鈕葆先生、陳志明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

初稿草成後,年屆耄耋的李金鴻師兄、江新蓉師姐悉心審閱,繼而欣然命筆,分別為《程硯秋戲劇文集》作序、作跋,凝聚著老藝術家們的殷殷之望,實在令我心頭濕潤!

華藝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為《程硯秋戲劇文集》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於此一併謹致謝忱!

程永江

2009年10月25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