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侃聲

程侃聲

程侃聲(1908-1999),中國水稻種質資源學家。他聯繫雲南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條件,對稻種資源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稻種起源、演變、分類等方面繼承和發展了丁穎的學術觀點,形成了自己的新見解,為發展我國水稻科學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程侃聲,字鶴西,1908年3月生於湖北省安陸市曹家沖。10歲前在家讀私塾,10歲後隨父到北京就讀於北京高等師範學堂附小和附中。在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經常在《晨報詩刊》、《小說月報》、《華北日報》、《新中華日報》上發表詩文和譯稿,得到葉聖陶先生的賞識與鼓勵。1935年,朱自清編的《新文學大系》的詩集就收錄了他早年的作品《城上》。

中學畢業後,程侃聲正準備和父親一起回鄉務農時,恰好收到他翻譯的《鏡中世界》一書的稿費,解決了上大學的學費問題,於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戲劇性地踏上了學農的道路。

在農學院中,他從一些師長那裡獲得了深刻教益。汪厥明先生原為農藝系主任,當精明能幹的王善佺先生應聘來校後汪即主動讓賢,並全力協助王搞好教學和系務工作。這種虛懷若谷,坦蕩胸襟,不為個人名譽、地位的高尚品德給他以深刻的教育,並一生引為典範。另一次在家禽課實習時,分給他觀察的那隻雞,羽毛既不像母雞那樣圓,也不像公雞那樣尖,他認為不公不母沒什麼意思。然而,當陳宰均老師指出“這就是問題嘛!”之後,他頓然悟出了任何平凡的小事都藏有學問和道理。從那時起,他逐漸在工作中養成了處處留意的習慣。他常說:“問題,是有心人才會發現的。”這為他後來在農業科研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1931年程侃聲大學畢業,留校任助教,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在北平大學農學院任教時,為了追蹤國外新動向,曾作過棉花小區試驗、棉花花粉直感和輻射效應的研究,也曾在生物統計學上下過一番功夫。雖然因研究時間短而沒有做出具體的成效,但他卻從中得到一個啟示,即“既要借鑑前人,更要獨立思考,才會走出自己的路來”。他在50年代以前所涉足的棉花、黃麻、芝麻、菸草、花生等作物的研究中,都給人們留下值得回顧的印跡,發表過不少有關木棉的文章,並曾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單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他和楊龍興最先將從生花生引到雲南,為改變雲南花生生產面貌做出了貢獻。

1950年,程侃聲從木棉轉行搞水稻,任雲南省農業試驗站站長,開始了水稻科學研究工作。40多年來,他紮根於雲南,不僅育出套用於雲南各生態地區的水稻品種,而且在光溫反應型及其亞洲稻的分類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學術思想體系。

程侃聲曾先後被選為第三、五屆雲南省人大代表、第六屆省人大常委;雲南省第三屆科協副主席;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顧問;1980—1983年雲南省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遺傳資源研究委員會主任。1978年他主持的雲南稻種資源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1年他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主持的雲南稻種資源考察獲農業部農牧漁業重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2年水稻新品種“雲粳136”獲雲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985年“雲南省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項目通過部級鑑定獲雲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7年被授予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稱號。

主要成就

為發展雲南水稻生產做出貢獻

1950年程侃聲開始了水稻科研生涯。他一到雲南,就著手發展雲南水稻的生產。這裡交通閉塞,文化落後,水稻單產低而不穩,低的只有二三百斤,高的達千斤。為總結民眾經驗和普及科學知識,他寫過不少有關水稻生產的科普文章和小冊子。他認為,沒有優良的品種取代農家品種,產量就難以突破。於是,他和同志們一起考察、鑑定、提純,並選育出適合雲南各種不同氣候特點的山間盆地套用的優良品種,為“李子黃”、“紅帽櫻”、“174”、“373”、“雲粳136”等,推廣面積幾度超過百萬畝,為糧食增產作出了貢獻。直到90年代,有的品種如“雲粳136”仍然是滇中北部地區的當家品種。他主持配製的一批雜交組合,先後通過審定投入生產。

水稻作為雲南省第一大作物,由於受所處的複雜的地理、氣候環境等影響,在稻田分布、品種類型、栽培技術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程侃聲不辭辛勞,考察了海拔高度從80米到3000米的廣大農區,並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50年代末,他提出了“立體農業”的概念,找到了雲南的特點和優勢,並給生產規劃、作物布局、農業區劃、稻區劃分及品種安排提供了依據。從那時起,“立體農業”的名詞就不斷出現在雲南的科技論文、調查報告、政策檔案之中,其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他在《適應“立體農業”特點的豐富多彩的雲南稻種》一文中,系統地把稻種類型和海拔高度聯繫起來,明確了雲南海拔1750米以下為秈稻區,1750米至1900米為秈梗交錯區,1900米以上為梗稻區。弄清了稻種資源在雲南的分布特點,其論點曾多次被中外學者引用。

提出“三性重組”觀點

60年代初,程侃聲參加了丁穎主持的中國水稻品種光溫生態的研究課題。他利用雲南山地小範圍內的海拔差異觀察溫度影響,再用遮光或加光探索日長效應,得到如下結果:①雲南稻種光溫反應型可分17種;②過去被認為是早粳的高海拔地區的水稻,實際是感溫性強的“假早粳型”,而真正的早粳則見於雲南陸稻中,這些稻種可能在探索北方粳稻的來源上有一定意義;③感光弱、感溫不強、短日高溫生育期長的品種具有廣泛的適應性;④品種“三性(即感光性、感溫性、短日高溫生育期)既相互聯繫又相互獨立。由此,他明確提出,可以通過雜交實現品種“三性重組”,培育出具有不同適應性的新品種,並得到了育種實踐的證實。

提出亞洲栽培稻的分類體系

栽培植物的分類,實際是種以下如何分類的問題。鑒於栽培植物一般分布廣、變異多,除形態特徵異同之外,生理和經濟性狀上的差異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分類上植物學家、農學家和園藝學家常常各行其是,難以統一,不少學者還分別提出了各自的見解。

程侃聲在50—80年代,先後組織、參加了多次對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考察,和大家一道共收集了5000多份珍貴的稻種資源,為他研究稻種分類提供了物質基礎。他經過翔實的研究,聯繫水稻生產實踐,提出了自己的分類觀點,即“一個較好的分類系統,應該具有包括多種類型的概括性,並能指出它們的遺傳和進化關係,具有最大的指示價值,同時又簡單明了,在實踐上便於套用。”他贊同康多爾(De Candolle)的自然植物和栽培植物在分類上可各成體系的意見,但認為在種和亞種上,兩者應保持一致,以確保分類系統的科學性;亞種以下則應多考慮栽培植物的特點,以形態為基礎兼顧自然生態和栽培生態作為分類依據,以求將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統一。他在對目前通用的分類方法加以評述以後,對栽培植物的分類提出了如下建議:種—亞種—生態群—生態型—栽培型—品種,同時對水稻分類系統提出下列體系。

程侃聲教授提出的亞洲栽培稻分類體系 程侃聲教授提出的亞洲栽培稻分類體系

這種體系既照顧到了不同生態群各具特色的現實,又在秈粳兩大系的劃分上脈絡分明。雖然對普通群和生態群以下的生態型尚需深入研究,但已起到澄清混亂、著眼套用的效果。

在秈粳的鑑別指標上,平常書上列舉的性狀多達十幾項。程侃聲創立的“形態指數法”只用稻色、抽穗時的殼色、酸反應、一二穗節間的長度、葉毛和粒形6個性狀分級記分分類,就可以區分絕大多數秈、粳品種,甚至只用前三個性狀就可基本解決問題。他的這種分類法簡易快速,經得起雜交親和力和同工酶分析的檢驗,已開始為國內一些學者所採用。對存在於稻種起源圈內不太典型的秈、粳品種,他用偏秈、偏粳來處理,並推測形態的遺傳分化的不同步,可能是產生這些品種的原因。

他以秈粳分類系統為指導,套用雜交親合力和“形態指數法”,糾正了過去把許多長粒光殼稻和部分鐮刀形長粒稻種誤分為秈和粳的問題,明確了在印度次大陸也有不少粳型品種,指出澳、非、美三洲的品種多數屬於粳稻,大大擴大了粳稻育種的種質來源,還特彆強調了印尼粳稻的利用價值。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

對栽培稻起源和演化的探索

研究栽培植物起源的權威學者H.И.瓦維洛夫(Bавилов)曾斷言,亞洲栽培稻起源於印度。這一理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被視為定論。1949年前後丁穎曾兩次撰文認為,中國的栽培稻起源於中國南方,對印度中心說提出了質疑。接著,程侃聲於1957年發表了《整理雲南水稻品種在稻種演化上的意義》一文,和丁穎的觀點遙相呼應,在稻作界把雲南水稻推到引人矚目的位置。以後的幾十年,他用更多、更具體的事實論證了雲南可能是亞洲稻東南亞起源的北界。在此後的研究中,程侃聲和助手們又獲得了可喜的進展:①找到了栽培稻分散起源及秈粳兩亞種各有其分化中心的證據;②野生稻有通過“雜交”、“分化”的循環,直接分化為秈粳的可能;③野生稻已有了明顯的生態分化,並且本身就兼有一些釉粳性狀;④粳稻有可能由野生稻直接演化而來;⑤穭稻不是野生種,而可能是秈粳雜交產生的。

對於這些研究工作,程侃聲清醒地認識到,水稻起源演化之謎,即使把中國的情況搞清楚了,也只是一鱗半爪,其理論和生產套用上的意義還是有限的。因此,應該著眼全球稻區,繼續收集國外品種資源進行全面探索研究才能真正揭開謎底。

實踐追求

程侃聲在從事水稻品種資源研究的幾十年中,一向對知識不保守,對材料不“保密”。有些和他共事的人曾開玩笑說:“我們把你的東西都挖走了。”而他卻認為:“如果一挖就挖盡了,那只能說明我沒有出息。”他相信,只要不斷地努力探索,就會有不斷的進步。他也常說:“人不可沒有自信,但不能自恃。”所以他在堅持獨立思考的同時,更樂於聽取他人的批評建議。他和北京農業大學的王象坤教授當年在“秈粳中間型”稻種的有無上有過爭論,但志趣一致,意見不同並沒有影響他們密切協作共事。他重視不同的意見,總是毫不遲疑地和其它方面比自己訓練有素的人合作。他認為在學科、專業日益分化而又互相交叉的今天,一方面需要持之以恆的專門研究,更需要能集各家之長,綜攬全局的“通家”。所以他希望真誠、團結、互相協作的學風能夠廣為傳播,讓年青的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長。

在工作中,程侃聲總是勤而忘倦、鍥而不捨。他進入耄耋之年時,仍然和大家一樣準時上、下班,有時晚上和星期天還要加班。他每天都在忙於觀察稻種,甚至親自計數雜交F1、F2代植株的結實率,在數以千計的材料中探索。為能更好地服務於科研、生產,他最重視試驗材料在田間的生長表現。他完全忘記了高齡,甚至無視80歲時股骨骨折初愈,從來不聽從家人親友助手們的勸阻,每年總要到高溫達35℃的元江縣試驗點,冒著炎炎烈日,踩著沒脛的泥水,用肉眼、放大鏡一行行、一株株、一穗穗地觀察記載他心愛的材料。每天工作之後,晚上還要寫觀察心得。在程侃聲看來,書上,雜誌上都是已有的事例,還沒有發現的正存在於客觀現實之中,所以他事必躬親,目睹為快。這並不是他不放心別人的工作,而是力求在常人認為是簡單平凡的工作中發掘額外的真知。多少年來,他看過的親本和雜交後代材料難以計數,在他的頭腦里似乎已形成了一套獨具匠心的知識系統。只要有人提到某個品種,在多數情況下,他就會如數家珍地說出它的類型、形態、早晚熟、米質,甚至遺傳特性和利用前景等等。大家曾多次勸他寫一本《稻海探貝》一書,把他的心得體會傳諸後世,他卻因忙於探索而無暇顧及。他雖然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家,但也不乏靈感和預見。1972年他在長沙第一次雜交稻會議上,就提出過要利用廣親和的品種。這一個問題近幾年已成為水稻育種研究的熱點。

樂而忘倦的實踐,活躍敏銳的思維,一往無前的追求,構成了程侃聲科研活動的一生。正如他自己的詩中所說:

追求,追求,不斷地追求,

雖然你將永遠有願難酬,

既不要望洋興嘆,

也不要停棹中流。

簡歷

1908年3月 生於湖北省安陸市曹家沖。

1931年 畢業於北平大學農學院農學系。

1931—1933年 北平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助教。

1933—1945年 先後在廣西農事試驗場河北農學院、廣西大學農學院、湖北農業改進所、雲南開遠植棉試驗場任職任教。

1946—1947年 任湖北省立農學院教授。

1948—1949年 任雲南開遠裕雲木棉場場長。

1950—1957年 任雲南省農業試驗站站長。

1958—1966年 任雲南省農科所糧作系主任。

1967—1980年 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1980—1983年 任雲南省農科院院長、名譽院長。

1999年1月24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昆明。

主要論著

1 程侃聲,王育才.棉作田間試驗技術之研究.鄂棉,1937.

2 程侃聲,孫方,陳翠雲.中國黃麻品類及其栽培之初步研究.雲南建設,1944,(4),(5).

3 程侃聲.木棉絨長變異之初報.裕雲棉場叢刊,1947.

4 程侃聲,冉英.木棉枝葉發育之觀察.中國棉業,1948.

5 程侃聲.棉作田間試驗技術之研究(英文).學藝,1948.

6 K.S Cheng.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Root Development of Tree—Cotton in Yunnan.the Empire Cotton Growing Review,1949:119—122.

7 程侃聲.我怎樣了解和接受米丘林原則(1951年2月11日雲南省米丘林學會上的報告).正義報,1951,3,25.

8 程侃聲,周季維,李士彰等.水稻栽培技術初步研究總結.農林業務通訊(雲南),1954,(5):1—18.

9 程侃聲,周季維,張廷智.整理雲南水稻品種在稻種演化上的意義.西南農業科學,1957,總第5期.

10 程侃聲.雲南水稻生產上的施肥和密植問題.西南農業科學,1958,總第9號:80—87.

11 程侃聲.適應:“立體農業”特點的豐富多彩的雲南稻種.雲南日報,1961,4.26—27.

12 程侃聲.談談雲南稻種及其類型關係.雲南農業科技,1973,(2):1—9.

13 程侃聲.秈、粳、陸稻的鑑別.植物學報,1976,14(1):38—40.

14 程侃聲.水稻的光溫反應型及其在育種上的套用.中國農業科學,1978(2):1—10.

15 程侃聲.生物科學的歧路.科學之窗,1980,1—3期.

16 程侃聲,王象坤,盧義宣等.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I.雲南稻種的光溫反應型和早、中、晚稻.作物學報,1984,10(3):163—171.

17 程侃聲,周季維,盧義宣等.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Ⅱ.亞洲栽培稻分類的再認識.作物學報,1984,10(4):271—280.

18 王象坤,陳一午,程侃聲等.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Ⅲ.雲南的光殼稻.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4,10(4):333—343.

19 K.S cheng.A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rice cultivars into hsien and keng subspecies.RGN,1985,2:46—48.

20 盧義宣,程侃聲,羅軍等.雲南稻種資源綜合研究與利用:Ⅴ.不同光溫反應型稻種雜交後代的初步研究.雲南農業科技,1985,1:3—10.

21 程侃聲,黃乃威,羅軍等.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Ⅶ.於西南亞稻種類型的討論.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5,11(3):39—248.

22 程侃聲,盧義宣,羅軍等.雲南稻種資源綜合研究與利用:Ⅵ.雲南的早粳.作物學報,1986,12(4):270—272.

23 Yu w.J,X.K Wang and K.S Cheng.Classification of the siekle-shaped rice cultivars into hsien and kengtypes.RGN,1987,(4):68—70.

24 王象坤,程侃聲,黃乃威等.亞洲栽培稻起源、演化中兩個主要稻種類型的研究.遺傳學報,1987,14(4):262—270.

25 程侃聲.程侃聲稻作論文集,雲南省農科院印,1987.

26 程侃聲,王象坤,盧義宣等.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研究與利用:Ⅳ.論亞洲栽培稻的秈粳分類.作物品種資源,1988(1):1—5.

27 黃乃威,程侃聲,王象坤等.西南亞稻種光溫反應性.西南農業學報,1988,1(2):1—6.

28 周匯,Glaszmann,程侃聲等.栽培稻分類方法的比較.中國水稻科學,1988,2(1):1—7.

29 張堯忠,程侃聲,周匯等.水稻酯酶酶譜的定量分析.西南農業學報,1989,2(3):43—50.

30 張堯忠,程侃聲,賀慶瑞.從酯酶同工酶看亞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亞種演化.西南農業學報,1989,2(4):1—6.

31 K.S.Cheng,N w Huang and Y.Z zhang.A Supplementarynote on the Sickle-shaped rice cultivars.Rice Genetics Newsletter.1989,6:61—63.

32 程侃聲,張堯忠,王象坤,才宏偉.從部分Aman和深水稻看粳稻的起源.西南農業學報,1991,4(4):111—112.

緬懷

程侃聲教授簡介

作者:雲南省農業科學院 陳其本

程侃聲教授,1908年3月28日生於湖北省安陸縣曹家沖,祖父是前清的孝廉,父親曾留學日本,對文學頗有研究。程侃聲幼時在家讀私塾,1918年,隨父到北京,就讀於北師大附小,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完成中學學業。192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其時,“五四運動”方興未艾,愛國主義思潮和新文化運動在深受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欺凌的國土上風起雲湧,有識之士大聲疾呼,要行動起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少年程侃聲以“鶴西”為筆名,奮然投身新文化運動,經常在報刊上發表詩文和出版譯作,如“城上”這首詩,刊於1926年徐志摩和聞一多合編的《晨報副刊》第6期。上海北新書局出版的童話故事《鏡中世界》是他高中畢業前翻譯的;與張駿祥合譯的小說《紅笑》是1929年由歧山書店出版的。春潮書局還出版了他翻譯的《夢幻與青春》(原文名叫洛蒂卡),歧山書店出版了他翻譯的《一朵紅的紅的玫瑰》。

獻身農業科學

民主和科學是“五四運動”的兩面旗幟,是中華兒女對強國之道的感悟。程侃聲從愛好文學轉向報考農學院,並在大學畢業後把畢生精力獻給農業科技事業,這顯然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人民衣食所系的產業,豐衣足食是貧苦大眾的迫切要求,也是青年程侃聲立志的畢生追求。

1931年,他在北平大學農藝系畢業後,留校擔任王善銓老師的助教。在著名高等學府執教,這對一個初涉工作的青年來說,無疑是令人羨慕的。但程侃聲更願意到生產第一線去和莊稼打交道。兩年後,他去廣西農業試驗場任技師,隨後歷任湖北省農業改進所、鄂西農場、雲南開遠植棉場、雲南裕雲木棉場等單位的農業技術職務;其間也曾應聘河北農學院任講師、廣西大學農學院任副教授,湖北省農學院任教授。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和華中的大部份地區相繼淪陷,愛國者多是生活在顛沛流離之中。程侃聲從北京、武漢、桂林、恩施輾轉來到雲南,並紮根於雲南。

1931年-1949年,可視為程侃聲從事農業科技工作的第一階段,主要研究棉花,也涉及黃麻、菸草、甘蔗和花生等其他經濟作物。先後發表過一些科技論文,如“棉作田間試驗之研究”(1937),“中國黃麻品類及其栽培的初步研究”(1944),“木棉絨長變異之初報”(1947),“木棉枝葉發育之觀察”(1948),“棉作田間試驗技術之研究”(英文,1948),“雲南木棉根系發育觀察”(英文,1949)等。課堂教學與田間試驗交叉往復的工作經歷,使他在理論結合實踐方面得到豐碩的收穫和啟迪。

新中國成立,1950年,程侃聲奉調到昆明,擔任雲南省農業試驗站站長,領導農業科研工作。此時他已42歲,根據工作需要,調整自己的專業,放棄已經做過近20年的棉花研究,改行研究稻作科學。人到中年,還毅然改變專業,實屬不易。

直到1983年退休,程侃聲潛心研究稻作科學34年,取得了備受國內外注目的碩果,為發展雲南農業生產和我國稻作科學,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從摸清雲南農業環境和生產現狀入手,深入農村蹲點,親自下田調查,陸續寫出“雲南水稻栽培技術的初步研究總結”(1953),“認真總結民眾經驗、掌握農業技術關鍵”(1954),“巍山縣旱秧和懶谷的調查”(1956),“整理雲南水稻品種在稻種演化上的意義”(1957),“雲南水稻生產上施肥和密植問題”(1958),“適應立體農業特點的豐富多彩的雲南稻種”(1961),“水稻選種的生態研究”(1962),“對換種問題進行試驗研究的建議”(1962)等指導雲南農業生產的科技文章,並選育出127、129、134、174、373,雲粳136等優良稻種,在生產上得到大面積推廣。他根據云南農業環境複雜,耕地垂直分布在海拔70多米到3000多米的特點和作物生育特性,揭示了作物品種適應範圍和性狀變異規律,首先提出“立體農業”觀點,強調推廣農業技術必須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的做法。

早在1956年,周恩來總理髮表“論知識分子問題”時,全國科技界大受鼓舞,激發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情。農學界正在熱烈討論物種形成和種內有無競爭等問題,程侃聲饒有興趣,卻又覺得空洞的討論解決不了多大問題,暗自打算研究三個課題來澄清謎團:一是通過研究秈粳稻的演化來探討物種的形成,二是通過密植試驗來研究種內有無競爭,三是通過異地選育來研究遺傳和環境的關係。然而,隨後是政治運動迭出,從“大躍進”到所謂的文化大革命,哪有系統進行科研的條件。但他還是陸續為研究這些課題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先後發表了“雲南稻種演化在生產實踐上的意義”,“水稻光溫反應型及其在育種上的套用”和“從個體和群體關係上看水稻的合理密植”等很有見地的文章。直到粉碎“四人幫”後,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程侃聲才在多次考察雲南稻種資源的基礎上,申請啟動大型研究項目“雲南稻種資源的綜合利用與研究”,通過長期的系列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他在1985年,提出了根據粒形、稃毛、葉毛的有無等主要數據建立鑑別秈、粳稻的形態指數法,被國內外譽為“程氏指數法”,受到廣泛採用;並提出了亞洲栽培稻分類的新體系,把亞洲栽培稻劃分為五個級別:種(species)——亞種(subspecies)——生態群(ecogroup)——生態型(ecotype)——品種(cultivar or variety)。這種分類體系澄清了當代國際上稻作分類中的混亂。關於爪哇稻的分類地位,國外有學者把稻種分為秈稻、粳稻、爪哇稻三大類型,程侃聲通過雜交親和力分析和秈、粳稻鑑別標準判定,爪哇稻是隸屬粳亞種的一個生態群。關於光殼稻的歸屬問題,國外認為秈、粳稻中都有光殼稻,程侃聲通過實驗研究證明光殼稻是粳稻中的一個生態群,而不存在秈稻中,即粳亞種(subspecies Keng)是由普通群(ecogroup communis)、光殼群(ecogroup nuda)、爪哇群(ecogroup javanica)組成;秈亞種(subspecies hsien)由早中秈群(ecogroupous)、晚秈群(ecogroup aman)、和冬稻群(ecogroup boro)組成。這個稻種分類法被稱為“程氏分類法”。關於亞洲稻的起源與演化過程,他認為栽培稻起源於野生稻,亞洲栽培稻起源於亞洲,同時述評了秈、粳稻起源的三種假說;他根據文獻資料、考古發現、酯酶分析、基因連鎖關係、形態與機能的關係、人為因素的干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栽培稻的演化作了深入探討。他不顧年事已高,繼續根據稻作科學的新研究和新認識、系統整理和綜合歸納自己取得的主要成果,於1993年,出版了《亞洲稻秈粳亞種的鑑別》和《亞洲稻的起源與演化——活物的考古》兩本很有價值的專著;在耄耄之年,還為培養農業科研新生力量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他先後擔任過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名譽院長、省人大代表和常委、省科協副主席、省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遺傳資源研究委員會主任等職;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農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被授予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9年1月24日,程侃聲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昆明,享年92 歲。辭世前,他還彙編出版了散文集《初冬的朝顏》(上海書店1997 年出版),實現了他青少年時代的文學夙願。

道德風範,光彩照人

程侃聲的一生除默默奉獻之外,並無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無論在治學上或是在為人方面都堪稱一代風範,人之楷模。

誠篤敬業。人的興趣和追求往往有聯繫,當兩者難以統一時,如何取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反映不同的思想境界。程侃聲一生有過兩次關於人生道路的選擇,均以國家利益和人民需要為重,放棄了個人愛好和已經打下的基礎。選定了人生道路就義無反顧,勇攀高峰,這未嘗不是拳拳報國之心。

求真務實。追求真理和捍衛真理是很重要的科學道德。程侃聲從不盲從附合,曲意逢迎,即使在疾風勁吹時也不含糊。上世紀50年代,我國曾有一股把學術討論政治化的強大逆流,遺傳學界一些人把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斥為唯心的反動學說。程侃聲在1951年發表文章坦言直陳,“我們不應該把米丘林學說變成教條式的東西。”更為突出的事是1958年“大躍進”期間,浮誇之風,甚囂塵上,水稻畝產幾萬斤、十幾萬斤的報導,炒得熱火朝天。雲南省的有關領導便指定程侃聲擬定一個水稻畝產“放衛星”的計畫,程侃聲婉言謝絕了上級領導的囑託,認為這種現象充其量是“其志可嘉,其情可憫”。“思想右傾”的帽子便不由分說的扣了下來,使他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新黨員,他被停止了組織生活,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才恢復組織生活。這種堅持真理,不計個人得失的凜然氣度,受人敬佩。

他對待科學研究工作,不僅踏實嚴謹,還力求有所創新,經常說:“搞套用科學的人,如果不了解生產情況恐怕是不行的,相反,這才是克服唯書唯上的唯一途徑。”強調“搞科學研究一定要獨立思考,要有好的思路;搞套用研究的根本思路是:套用理論,檢驗理論,去偽存真,完善和發展理論。”綜觀程侃聲推出的富於創造性的科研成果,不就是實踐這種治學思想取得的嗎?

勤奮好學。除了讀書和寫作,程侃聲別無業餘愛好。涉及自己專業的古今中外典籍都在必讀之列,特別是當前的新成果、新動態,更是力求及時精準掌握。他對選讀的書刊,常加批註,表明自己的見解和發現的問題,為爾後利用它們作鋪墊工作。除了專業書,他還喜歡讀點哲學、文學、歷史和經濟方面的書。他認為這對開闊視野、提高認識、解決問題大有幫助。此外,他還非常重視向農民學習和在實踐中學習,他發現“農民所經驗到的許多問題,農業科學還沒有作過認真的研究。”強調要“尊重農民的經驗,不能停留在傳統經驗上”。他回顧自己漫長的研究歷程時說:“我不能不感謝雲南這個特殊環境,它不但資源豐富,複雜的生態環境也是國內所僅見的。因此,稻作栽培上,也就有許多書上沒有的特點,促使你去實踐中學習,向民眾學習,我的生產觀點、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就是在這種學習中形成的,民眾的許多因地制宜的經驗也很啟發人們的辯證思維,我後來的工作就得力於這三個觀點。”

謙虛謹慎。程侃聲寫的文章都是深思熟慮後的精煉之作,從不信手拈來、馬虎對待,發表科技文章常常要先請同行提意見,然後修改、定稿發表。寫科普文章時,還先請粗通文字的勤雜工過目,認為這樣的人能懂,農民也就看得懂了。他畢生從事農業科學研究,博學多才,洞察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很強,按說會著作等身的,但他除了發表研究報告外,只出版了兩本專著,真可謂“文章千古事”,嚴謹治學,精益求精。

程侃聲胸襟坦蕩,待人真誠,善於團結別人共同工作,和持有不同學術觀點的人合作研究一個課題,能做到求同存異,相得益彰。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生活儉樸,操守清廉,但對救災濟貧之類的捐贈,從來都是慷慨解囊的。

史有“三不朽”之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用以評價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之人。程侃聲教授兼而有之,無愧於不朽。

據其族人西瓜皮稱,程侃聲1999年去世,其家鄉湖北省安陸市竟沒有一處地方可葬,其後人將骨灰撒在當地白兆寺遺址後揮淚而去。

中國農學家

農業科學是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因涉及農業環境、作物和畜牧生產、農業工程和農業經濟等多種科學而具有綜合性。林業科學和水產科學有時也包括在廣義的農業科學範疇之內。現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偉大的農學家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