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 秦艽、牛膝、川芎、防風、桂心、獨活、茯苓各30克,杜仲、丹參各240克,側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梢黑者)、炮姜、麥門冬、地骨皮各45克,五加皮15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60克.白酒7500毫升。
[製法] 將前17味細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 祛風濕、補脾腎、活血通絡。
[主治] 腎勞虛冷乾枯、憂患內傷、久坐濕地則損。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溫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記] 引自《聖濟總錄》。
秦艽酒別名牛膝酒。由秦艽、牛膝、附子、桂心、五加皮、天門冬、巴戟天、杜仲、石南、細辛、獨活、薏苡仁組成。主治四肢風,手臂不收,髀腳疼弱,或有拘急,攣縮屈指,偏枯痿躄,痟小不仁,頑痹者。
[配方] 秦艽、牛膝、川芎、防風、桂心、獨活、茯苓各30克,杜仲、丹參各240克,側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梢黑者)、炮姜、麥門冬、地骨皮各45克,五加皮15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60克.白酒7500毫升。
[製法] 將前17味細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 祛風濕、補脾腎、活血通絡。
[主治] 腎勞虛冷乾枯、憂患內傷、久坐濕地則損。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溫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記] 引自《聖濟總錄》。
秦艽為龍膽科植物大葉秦艽(Gentiana macrop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莖秦艽...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秦艽除瘧酒——原名“秦艽酒” [藥物組成] 秦艽(去苗土) 柴胡(去苗) 甘草(炙) 鱉甲(去裙瀾...。[製備方法]上藥銼如麻豆大,用無灰酒三升...
秦艽丸有祛風燥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奇效良方 《聖濟總錄》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一 《聖惠》卷六十五 禁忌秦艽防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下。具有疏風清熱,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痔漏,每日大便時發疼痛。
秦艽桂苓酒,主要成分有秦艽、牛膝、川芎等,主治腰膝虛冷,久坐濕地,風濕痹痛。
秦艽桂苓酒 正文 配方 製法 主治"藥酒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目錄滋補強壯,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用於風濕寒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無力,氣血兩虧,步行艱難,半身不遂。
基本資料 製備方法 檢查 鑑別 中藥配方達烏里秦艽,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基部被枯存的纖維狀葉鞘包裹。鬚根多條,向左扭結成一個圓錐形的根。枝多數叢生,斜升,黃綠色或紫紅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分布及生境 功能用途秦艽酒方(一),主治胞痹。 上一十七味,細剉如麻豆,以生絹夾囊盛之,用酒一斗,浸七日製成。
秦艽酒方(一) 正文 配方 製法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