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炳

秦炳

秦炳(1882~1911),原名昌恩,字燧生,又字炳烈,四川廣安市廣安區龍台鎮龍台老街人,辛亥革命先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秦炳在其短暫的29年人生歲月里,革命軌跡遍及四川、雲南、香港、廣東等地。1911年4月27日,參加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時不幸中彈犧牲。

人物生平

秦炳半身照秦炳半身照

秦炳於1883年出生於四川省廣安縣龍台寺 ,現(廣安市廣安區龍台鎮)秦炳幼年上私塾時即聰敏好學,習作超人。稍長,進拳擊、劍術,撰有“大地龍蛇堪起舞,普天夷狄應伐誅”的對聯。繼後,至紫荇書院(即紫金精舍)就讀。在書院,他聽說州鹽務局及鹽務巡防營勒索民財,義憤填膺,總想尋機泄憤。一天,新鹽務官上任,當局演戲接風,秦趁鹽務局無人看守,邀鄭某等3人闖入,砸碎玻窗後離去。次日,鹽官到書院追究,山長推說不知何人所為,秦遂得免。

不久,秦離書院,入順慶府聯合中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春,與伍安全同入四川陸軍弁目隊,次年初加入同盟會。隨即參加余英、謝奉琦、熊克武等在杜甫草堂召開的有關會議,商討在成都、瀘州、敘府發動起義事宜。後,三地起義或失敗,或因故未舉。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秦回廣安,入孝義會(袍哥組織),受聘為石筍鄉國小堂體育教習,並將黨人王曉澄薦至學校任教。其後,秦與同盟會黨人、孝義會中堅分頭聯絡大竹、渠縣及州境三溪、代市、花橋等場鎮的孝義會和哥老會,並在其成員中發動反清。為彌補活動經費,秦拿出了薪水,典當了部分家產。經數月,爭取到與黨人接近的哥老會、孝義會民眾達四五百人,發展同盟會員200餘人。同年十一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去,清廷令各地百姓戴孝,嚴禁穿紅著綠,秦偏穿花袍褂,戴紅頂瓜皮帽。親友勸阻他,他說:“可惜我還沒來得及取彼等首級。你們要壯起膽來,怕他則甚!”

1909年(宣統元年)初,秦炳與外籍革命黨人熊克武、余英、曾省齋等商定在廣安發動起義,奪取鹽務巡防營庫存的數百支槍,建立一支由同盟會領導的武裝力量,以便開展較大規模的武裝鬥爭。起義初定元宵節,後因故改在夏曆二月初十日。這月初,秦岳嬸病故,他在所送祭幛中將落款時日盡收眼底為“時值大漢元年二月某某日”,並向所有弔喪的人宣傳推翻清廷,建立民國。

廣安起義失敗後,秦經順慶、成都、峨眉,走井研。同年夏曆五月中旬,又去榮昌與方沖、但懋辛等密謀嘉定(樂山)起義。事敗,秦因清廷查緝甚嚴,乃去昆明,入新軍。

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犧牲。

犧牲經過

1910年(宣統二年)夏曆十一月,秦炳得 熊克武通知去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 廣州起義。次年夏曆三月,秦由昆明經 緬甸、 越南、 香港,二十五日到達廣州,隱蔽於川籍革命黨人的掩蔽所—市內蓮塘街吳公館。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時許,起義爆發。秦與其他川籍革命黨人從後門入督署,與警衛清軍拚殺。攻至側前門,與廣東同志數十人會合後,便直奔督練公所。至蓮塘街北口,與清廷水師遭遇,戰至深夜,因寡不敵眾,隊伍被衝散,接著又與巡警隊遭遇。混戰中,秦左眼中彈犧牲,時年29歲。後,禮葬於 黃花崗,為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秦炳秦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