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道教神秘的文書。
相關詞條
-
授籙
授籙是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的一種道教行為。 “籙”通常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功法術的牒文。正一道士只有得受法籙,才...
詞語解釋 歷史沿革 私籙 新聞報導 -
秘籙丹
組成: 主治: 《醫學集成》卷三。
參考資料 -
籙
籙,道教用以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又稱作法籙。法籙牒文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
詞語解釋 道家釋義 道教秘文 籙的功能 古籍解釋 -
授籙傳度
天師道的授籙傳度源遠流長。按《太真科》及《赤松子歷》所載:“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明威符籙》一百二十階,及《千二百...
歷史記載 授籙作用 授籙必要性 法籙總匯 祖庭授籙 -
符籙法術
符籙法術,在道教的宗教活動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謂法術,是指召役鬼神以及造成超自然變化的作業系統。符籙法術之功名符道符構成中有文字、有星象、有厭勝物,另...
起源 組成部分 內容 結構 -
符籙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
名詞解釋 用途詳情 法派源流 -
秘
秘,多音字。讀mì時,意為秘密,用在秘而不宣、秘籍、便秘中;讀bì時,用在一國名“秘魯”中。康熙字典:【午集下】【禾字部】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5。《...
讀音 詳細字義 漢英互譯 常用詞組 -
符籙派
符籙派形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以專門傳播《靈寶經》而得名。靈寶派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據陶弘景《真誥》記載,靈...
符籙派 -
符[道教符籙]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
名詞解釋 用途詳情 法派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