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貴族之首--科爾沁部
科爾沁,在一些明清史料中亦作火兒慎、好兒趁、廓爾沁等,其實這是音譯的不同,都是指蒙古科爾沁部落。據有人考證,蒙語的“科爾沁”,原意是指成吉思汗時皇帝衛隊中專門披弓掛箭的戰士,也就是弓弩手,由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親自指揮。這位勇猛善戰的弟弟輔佐著哥哥,在統一北方草原的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軍功。1206年斡難河源聚會,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賜予他四千五百封戶,封地在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歷經元朝一代,其後裔都在這裡駐牧,繁衍出眾多的蒙古部落。時光流轉到明朝洪熙年間,1425年哈布圖哈薩爾第十四代子孫中有位名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部落首領,為了躲避其他蒙古部落的攻擊,率其部眾向東移牧到嫩江流域。為別於同族中已有的阿嚕科爾沁部落之稱,自號嫩江科爾沁,後來徑稱科爾沁部。奎蒙克塔斯哈喇有兩個兒子。長子博第達喇,號卓爾郭勒諾顏;次子諾捫達喇,號噶勒濟庫諾顏。兄弟二人都是科爾沁部的首領。後來博第達喇又生了九個兒子。其中第三子烏巴什,號鄂特歡諾顏,率領部分部眾單獨遊牧,形成了郭爾羅斯部;第八子愛納噶,號車臣諾顏,仿照其兄,又自稱杜爾伯特部;第九子阿敏,號巴噶諾顏,相沿此法,也自稱札賚特部。博第達喇其他六個兒子和諾捫達喇的一個兒子仍稱科爾沁部。由於科爾沁、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札賚特這四部同祖,所以其首領們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常觀點相近,步調一致,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蒙古部落群。隨著牧場的擴大和人口的繁衍,以科爾沁為首的四部逐漸南下,成為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廣袤草原的主人。這片地域也常被稱為科爾沁大草原到明朝末年
以努爾哈赤為首領的建州女真人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開始以赫圖阿拉
(今遼寧新賓)為根據地吞併附近部落。海西女真的葉赫等部落感受到威脅之後,便設法聯合附近的蒙古部落進行反抗。起初科爾沁部是站在對抗者之列的。在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糾結了幾個女真部落,並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及其堂兄弟莽古斯、明安等,共同組成了九個部落的聯軍進攻努爾哈赤,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雙方渾河岸古勒山一戰,努爾哈赤巧妙用兵,以少勝多,九部兵馬一敗塗地。結果布齋被殺,科爾沁部的翁果岱、莽古斯被俘,明安逃遁。在軍事打擊的勝利之下,努爾哈赤又採取了懷柔政策,將俘虜的科爾沁部首領賜錦衣戰馬優待放還。翌年,明安向努爾哈赤遣使通好,努爾哈赤亦崇禮相待,雙方開始有了些和平交往。此後一段時間內,雙方時戰時和,但在軍事上努爾哈赤占有一定的優勢。在他利用這種優勢地位不斷使用恩威並施的政策之下,雙方逐漸結盟,並出現的聯姻。在1612年,努爾哈赤遣使往科爾沁部提出聘女為妃,欲結姻戚,明安遂將女兒嫁與。1615年努爾哈赤又納科爾沁部孔果爾之女為妃。自此清朝皇室與科爾沁部相互嫁娶不斷。與此同時,雙方在軍事行動上的協助也已開始,清軍八旗勁旅的金戈鐵馬曾助科爾沁部打退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的進攻,科爾沁的鐵騎洪流也為清王朝統一女真、征服蒙古、討伐明朝的戰爭立下赫赫功勳。到1626年,科爾沁部已在各蒙古部落中率先歸附清朝。1636年清朝開始對蒙古各部首領授官封爵,並推行盟旗制度。科爾沁部被分為左、右兩翼,各有前、中、後三旗,共六旗;並附上郭爾羅斯部前、後二旗,杜爾伯特部和札賚特部各一旗,十旗組成一盟,名為哲里木。會盟地點定在今興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這標誌著清朝與科爾沁部雙方君臣關係的最終確立。當時的哲里木盟地域遼闊。大致在現在的齊齊哈爾到哈爾濱的鐵路線以南(包括以北的林旬縣),哈爾濱到昌圖的鐵路線以西(不包括扶餘縣),從昌圖向西到庫倫旗庫倫鎮一線以北(以南還有一小部分),從庫倫鎮向北經開魯縣開魯鎮再經扎魯特旗魯北鎮,往北直至洮兒河和嫩江上游一線以東,這其中就是清代哲里木盟的屬地。清朝統治者以這種武力與懷柔相結合的方式征服了科爾沁部,也循此統一了蒙古各部落。立國之後,還用這種政策來鞏固對北部邊疆的統治。在懷柔的各種方法中,滿蒙聯姻和封爵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這兩方面,科爾沁部在清代蒙古各部落中都居於首位,其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孝莊出身的宰桑家族。宰桑,有的史料中稱為寨桑,其實也是蒙語音譯的不同。他是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八世子孫之一。其父就是本文前述在1593年與女真族葉赫等部聯合抗擊努爾哈赤,後來兵敗歸順的莽古斯。滿蒙聯姻開始後,莽古斯在1614年將自己的女兒、宰桑的妹妹嫁給皇太極,此女即後來的孝端文皇后。宰桑的母親清人稱之科爾沁大妃,在天聰、崇德年間,曾數次往盛京朝覲。1636年她的女兒正位中宮。次年皇太極追封莽古斯為和碩福親王,立碑於墓。封大妃為和碩福妃。她去世於順治初年。宰桑的妻子名博禮,清人稱之科爾沁次妃,曾伴其婆母多次往來於科爾沁草原和盛京之間,當然這其中亦有促進滿蒙聯合的政治目的。宰桑夫婦去世後,順治帝於1654年追封宰桑為和碩忠親王,博禮為和碩賢妃。其孫和塔遵旨立碑於他們的長眠之地。
清朝皇帝娶科爾沁部之女為后妃
這在清朝前期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本文前述的1612年明安之女嫁給努爾哈赤,1614年莽古斯之女嫁給皇太極之後,到1625年宰桑也將女兒嫁給了皇太極,此女1636年封永福宮莊妃,1638年生福臨,後為孝莊文皇后。1634年宰桑又將孝莊的姐姐嫁給皇太極,此女1636年封關睢宮宸妃,最受皇太極寵愛,不幸早卒,死後追封敏惠恭和元妃。到1651年,宰桑長子科爾沁和碩卓哩克圖親王烏克善之女、孝莊的侄女,被清世祖福臨冊為皇后,後來被廢,降為靜妃。1654年,宰桑次子察罕的兒子、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福臨。姐姐被冊為後,即孝惠章皇后;妹妹封為妃,即淑惠妃。推算起來,這兩姐妹都是孝莊的侄孫女了。這樣的聯姻,呈現出一些複雜的情況。明安和莽古斯本是兄弟,卻分別將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孝端與孝莊、宸妃本是姑侄兩代,卻先後同嫁了皇太極一夫;福臨與綽爾濟本是姑舅表兄弟,卻娶了他的兩個女兒為後、妃。這種通婚聯姻儘管從今日風俗看來不合倫理,但在當時的滿蒙禮俗看來完全正常。在清代,蒙古族皇后共有六位,其中四位出自科爾沁部,而且皆屬宰桑家族,即上述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清世祖廢后和孝惠章皇后。8\2e3tXI2h1k R
與科爾沁部的姑娘嫁往清宮的同時,清朝皇室的公主和格格也下嫁科爾沁部蒙古王公。清代的皇后之女封固倫公主,嬪妃之女和由中宮撫養的宗室之女封和碩公主。宗室中有封爵者之女皆稱格格,其中親王女稱和碩格格為郡主,郡王女稱多羅格格為縣主,貝勒女亦稱多羅格格為郡君,貝子女稱固山格格為縣君,鎮國公和輔國公女稱格格為鄉君。其他宗室女皆謂宗女。公主和格格的丈夫稱為額駙,是滿語,即漢語的駙馬。固倫公主之夫為固倫額駙,和碩公主之夫為和碩額駙;格格之夫依次為郡主額駙、縣主額駙、郡君額駙、縣君額駙、鄉君額駙。據有資料介紹說,清代共有一百一十八位公主格格下嫁蒙古各部落,其中嫁往科爾沁部的即有二十四人,占了五分之一。從《清史稿》來統計,從清崇德年間到嘉慶年間,六朝共有十二位公主嫁往科爾沁部,其中六位嫁入了宰桑家族之門。
清朝的滿蒙聯姻
有別於歷史上漢唐等朝的和親政策。漢唐是中央統治者對邊疆民族的單方面下嫁,而在清朝則是雙方互相嫁娶,而且從清開國之前一直延續到清末不斷,即所謂的“北不斷親”。為了使這種聯姻關係固定化,清朝還建立了“備指額駙”制度。即規定在內蒙古的科爾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敖漢等歸順較早的十三個旗內,於王公貴族的嫡親子弟及公主格格的子孫中,挑選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聰明俊秀者,將其銜名年齡註冊登記後,於每年十月報送中央的理藩院備案。這些已上報姓名的蒙古青年,由其父兄於年節到京向皇帝請安時,各自帶來,以備清皇室選為公主格格們的夫婿。在全國眾多的蒙古部落中,被指定實行備指額駙制度的僅有十三個旗,其中科爾沁部即占五旗,可見在這個制度下,科爾沁部是得天獨厚,享有殊榮的。至道光年間,僅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公主子孫台吉、姻親台吉就達到二千餘人。由此管中窺豹,可想而知雙方通婚頻繁給科爾沁蒙古王公帶來的是何等“浩蕩皇恩”了。:Ku正如《清史稿》所述,聯姻使“科爾沁以列朝外戚,荷國恩獨厚,列內扎薩克二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從”。在清王朝統一全國,平定各地叛亂,鎮壓人民反抗的多年戰爭中,科爾沁部的王公率領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與清軍一起,披堅執銳,橫刀躍馬,在刀光劍影中所向披靡,於炮火硝煙里馳騁疆場,立下了顯赫的戰功。清王朝為了懷柔科爾沁部的王公,在聯姻的基礎上,更給予他們以顯爵高位。當時內蒙古各部的封爵分為數等,依次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統稱為王公;之下還有貴族,分一至四等台吉。由於宰桑有四個兒子,早年即各率所部與八旗清兵並肩作戰,屢建奇功,所以在封爵的等級和數量上都享有殊榮。在此擇其主要者開列於下,余者不述。
宰桑的長子名烏克善,於1636年參加清太宗皇太極的登極大典,封和碩卓哩克圖親王。本文前述過其女嫁給順治帝,曾冊為皇后,後降為靜妃;其三子弼爾塔噶爾是雅圖公主的額駙,並襲其父爵。此爵世襲相傳至清末共十五代
宰桑的次子名察罕。其子綽爾濟,於1652年初封鎮國公,1661年晉封多羅貝勒。此爵世襲相傳至清末共十二代。本文前述過綽爾濟的兩個女兒皆嫁給了順治帝,即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
宰桑的三子名索納穆,建有軍功,未及封而卒。本文前述過其子奇塔特是固倫端靖長公主的額駙,1649年封多羅郡王。此爵世襲相傳至清末共十代。奇塔特之孫科爾沁台吉班第,於1690年娶清聖祖所撫養的堂弟恭親王常寧第一女和碩純禧公主,成為和碩額駙。
宰桑的四子名滿珠習禮,於1628年娶清太宗所撫養的堂兄克勤郡王岳托第一女和碩公主,成為和碩額駙。1636年初封多羅巴圖魯郡王,授科爾沁左翼中旗扎薩克,1662年晉封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其子和塔1665年承襲了和碩達爾漢親王爵,停襲了巴圖魯號。和塔之子班弟於1670年娶清世祖所撫養的堂兄簡親王濟度第二女和碩端敏公主,也成為和碩額駙,並仍襲父爵。此爵世襲相傳至清末共十二代。
班弟之孫色布騰巴勒珠爾,於1743年初封輔國公。1747年娶清高宗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成為固倫額駙。1752年曾承襲其父的和碩達爾漢親王爵,後因罪被奪。1758年復以軍功封和碩親王。此爵降等承襲到清末已至輔國公了,共七代。
由上述可知,在孝莊出身的宰桑家族中,莽古斯和宰桑都是清朝追封的親王,其他成員多與清皇室結為姻戚。這個家族出過四位蒙古族皇后,六位皇室公主嫁入了家門。子孫們在清中期乾隆嘉慶年間,共有封爵十個,計親王三、郡王一、貝勒一、貝子一、輔國公四;直至清末光緒宣統年間,仍有世爵八個,計親王二、郡王一、貝勒一、貝子一、輔國公三。有清一代二百七十餘年間,宰桑家族世居科爾沁左翼中旗,可稱之是皇親國戚,爵高位重,其顯赫、尊貴與榮耀,在清代內、外蒙古中實為其他王公貴族可望而不可及。
滿蒙通婚聯姻和對蒙古王公貴族加官晉爵,是清朝統治者籠絡蒙古各部的懷柔政策之一,並非對科爾沁部獨有。但因為在蒙古各部中科爾沁部歸附較早,雙方通婚自始即在最高層連續進行,其武力又為清朝所倚重等原因,所以他們對科爾沁部歷來極為重視。清人張穆所撰《蒙古遊牧記》中,載有乾隆皇帝巡幸科爾沁部時所寫的這樣一首詩:“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嗣徽彤管著,綿澤礪山申。設候嚴喧沓,清塵奉狩巡。敬誠堪愛處,未忍視如賓”。在詩中,乾隆皇帝對歷代姻親的科爾沁部蒙古王公貴族,不忍以臣子和賓客相看,似乎很有一家人的感情。但揭開這“姻盟向最親”“未忍視如賓”的面紗,可以看到的是,科爾沁部原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四世子孫奎蒙克塔斯哈喇後代組成的蒙古部落,以血緣氏族關係為紐帶而結成;聯姻和封爵逐漸模糊了科爾沁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民族意識,那些與清皇室結為世代姻戚並位居高爵的蒙古王公及其子孫,已成為清朝統治集團的成員。順治皇帝曾告喻科爾沁等部“朕世世為天子,爾等亦世世為王,享富貴於無窮,垂芳名於不朽”。這句話即說明了,使科爾沁蒙古王公成為清王朝的忠臣,利用他們協助維護其統治,這才是真正的目的。這種懷柔政策推而廣之到蒙古各部落,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康熙皇帝曾說:“本朝不設邊防,恃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耳”。這化敵為親,人為長城,屏藩溯漠的政策,比土石築起的長城更加堅不可摧。有清一代,廣袤草原上的蒙古族始終沒能聯成一體來舉族叛清,這是中國歷代王朝少見的現象;顯示出清王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係方面,比歷代統治者都略高一籌之處;也可說是維護多民族封建帝國完整統一的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