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氣團

科氏氣團,即金屬內部存在的大量位錯線,在刃型位錯線附近經常會吸附大量的異類溶質原子。這會影響位錯在外力作用下的移動---抗力會增加,這是有些金屬出現屈服現象的原因。

名詞解釋

金屬內部存在的大量位錯線,在刃型位錯線附近經常會吸附大量的異類溶質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別),形成所謂的“柯氏氣團”。這會影響位錯在外力作用下的移動---抗力會增加,這是有些金屬出現屈服現象的原因。

基本原理

一般來說,無論置換固溶體還是間隙固溶體,固溶體的硬度、強度總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要高,並且隨著溶質原子濃度的增加,溶質原子和溶劑原子尺寸差別的增大(置換固溶體情況下),強化的效果加大。比如,低碳鋼在常溫狀態屬於體心立方晶格結構的材料,較小原子半徑的元素如C、N,通常以間隙的形式固溶在鐵的晶格之中,多數合金元素的原子如Nb、V、Ti、Mo、Al等等都置換晶格某個鐵原子的位置的形式。固溶造成晶格的畸變,使鋼的屈服強度提高。這種由於溶質原子的固溶而引起的強化效應,即稱為“固溶強化”。[2] 就固溶強化的微觀機理而言,固溶強化是由於溶質原子和位錯的互動作用的結果。溶質原子和位錯的互動作用就其性質而言,可以是彈性的、化學的、電性的和幾何的等幾種類型。溶質原子可以偏聚到位錯周圍形成各種氣團,也可以是均勻不規則地分布在基體中,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金屬材料的基體造成強化。[3] 在幾種性質類型的互動作用中,溶質原子和位錯的彈性互動作用最為重要。
晶體中的溶質原子是點缺陷的一種,會引起其周圍發生彈性畸變。為了簡化處理,假設將這種畸變看作是球形的,它的模型類似於在一個晶體中挖去一個半徑為R0 的空洞,相當於在晶體中取走了一個半徑為R0的溶質原子,然後往空洞處填進一個半徑為R的剛性球(R相當於溶質原子半徑),這樣就會在空洞周圍引起彈性畸變,假如是屬於球形畸變,點缺陷引起的體積變化△V=4πR03ε,其中ε為失配度(R-R0)/R。因為是球形畸變,它和位錯的正應力場會起作用,位錯中的正應力分量的平均值可以用水靜壓力表示:P=(σxx+σyy+σzz)/3。將刃型位錯正應力場表達式代入後整理得到:P=-(1+ν/1-ν) (Gb/π)(y/x2+y2)/3。若以柱坐標表示:P=-(1+ν/1-ν)(Gb/π)(sinθ/r)/3,其中r為點缺陷與位錯間的距離。 當晶體中存在缺陷時,克服位錯應力所做功為:W=-P△V=4(1+ν)GbR03εsinθ/3r(1-ν)。這個功也就是點缺陷和位錯的互動作用能。 由此,可以作出以下幾點討論: (1)如果互動作用能為負值,W<0,則表示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吸引;如果為正值,W>0,則表示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排斥。 (2)互動作用能W ∝ r -1 ,即距離位錯中心越近,|W|越大。但是r不能小於位錯寬度,否則無意義。 (3)如果ε>0,表示溶入的溶質原子引起體積膨脹,使互動作用能增加,表示溶質原子和位錯相互排斥。對於正刃型位錯而言,點缺陷所處的位置不同情況不一樣。若π>θ>0,即溶質原子位於正刃型位錯上方,則W>0,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排斥。若π<θ<2π,即溶質原子位於正刃型位錯下方,W<0,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吸引。所以,對於半徑大的置換溶質原子,一定是位於位錯受膨脹部分才比較穩定。 (4)如果 ε<0,表示溶質原子溶入後晶體體積收縮,對正刃型位錯而言,若π>θ>0,溶質原子位於位錯上方的受壓縮部分,W<0,即意味著在刃型位錯壓縮區將吸引比溶質原子尺寸小的溶質原子。通常把圍繞位錯而形成的溶質原子聚集物,稱為“柯氏氣團”,它可以阻礙位錯運動,產生固溶強化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