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社會契約關係

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社會契約關係

本書富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從社會契約的角度探討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新穎的觀點。本書首次系統梳理了美國“二戰”後事實上的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社會契約關係理論,既有理論上的分析,也有實踐上的展現,更兼有針對性強的批判性評析。本書以翔實的資料為基礎,邏輯清晰,理解準確,解讀深入,富有新見解。本書最後以浙江省新藥創製科學技術服務平台的成功經驗為案例,分析作為中國科學技術與政治契約關係實體的產學研聯合體,並提出對產學研聯合體戰略合作的決策建議,提供了一種尋找我國實現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和諧關係的新視角。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

本書富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從社會契約的角度探討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新穎的觀點。本書首次系統梳理了美國“二戰”後事實上的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社會契約關係理論,既有理論上的分析,也有實踐上的展現,更兼有針對性強的批判性評析。本書以翔實的資料為基礎,邏輯清晰,理解準確,解讀深入,富有新見解。本書最後以浙江省新藥創製科學技術服務平台的成功經驗為案例,分析作為中國科學技術與政治契約關係實體的產學研聯合體,並提出對產學研聯合體戰略合作的決策建議,提供了一種尋找我國實現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和諧關係的新視角。相比於國外學者的經驗性研究,本書更具學理性;相比於國內學者的理論性分析,本書的結論更有可行性,較好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二戰”以來美國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社會關係為線索,探討了兩者之間契約關係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展現了在美國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條件下,科技與政治之間所呈現的物質經濟關係,體現為一種契約關係,這種契約關係一般表現為委託與代理。通常政治主體是科技活動的委託者和資助者,科技主體則充當受託者或代理者,承擔著政治主體委託的研究項目和科技活動。而由於科學與技術之問多元的關係,導致了政治在處理科學,技術時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結合現實探討了知識經濟時代美國科學技術與政府之間契約關係的新特徵以及中國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契約關係。本書的主要特點是力圖在對科學技術與政治的契約關係的梳理與分析自,探求科學技術與政治走向良性互動、促進科學技術與人類和諧發展的途徑,在闡述不同時期這一契約關係的不同表現及存在的問題時一直保持批判的態度,史論結合,由此使其論述更為真實可靠。

作者簡介

董金華,女,黑龍江省通河縣人。1994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分別於2001年、2008年獲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學位、外國哲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浙江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浙江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2000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主持並完成2項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參與多項國家及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目前正在主持1項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合作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學研究》《中國軟科學》等期刊上發表了“科學的社會契約論及其新發展”“美國國家創新體系中三大主體角色新動向的啟示”等十幾篇論文。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哲學,外國哲學。

目錄

導論:科學技術與政治之間的基本關係

第一節自然狀態關係

第二節個體與集體契約關係

第三節本書的結構

第一章科學:沒有止境的前沿

第一節科學進步是必不可少的

一、向疾病作鬥爭

二、保障國家安全

三、提供充足就業

第二節科學是政府應當關心的事情

一、美國:政府與科學間的關係回顧

二、只有政府才能承擔軍事研究

三、政府關1心科學的發展是戰後重建的需要

四、政府關0科學尤其是基礎科學的發展是未來發展的需要

第三節政府與科學的事實契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