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旱是指每年8月至10月,無透雨(一次連續下雨的過程雨量<40毫米)連續時間≥30天為秋旱。無或≥40毫米降水,按各年最大一次連續30至39天為輕;40至49天為中等;≥50天為重。秋旱造成農作物生長需水不足,減少產量。
等級
小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歷史
東漢漢安二年(143)與建康元年(144)會稽郡旱。此後,到建國前1806年間,旱災有524年,平均3.4年有一年。其中唐及五代平均12.7年有一年;宋代平均3.3年有一年;元、明兩代平均2.1年有一年;清代平均1.5年有一年;民國時期平均1.2年有一年。
秋旱一般受災面較廣,涉及數個縣以至部分州(郡)、府(市)。歷史上旱災發生於個別縣的年份有132年,頻繁受旱成災的有浦江、嵊縣、金華、桐廬、上虞、諸暨、義烏、新城績溪、東陽等縣。流域性的乾旱災害總共有15年。其中唐代1年(823),宋代4年(1148、1180、1181、1215),明代3年(1456、1508、1526),清代5年(1671、1721、1751、1802、1835),民國時期2年(1934、1944)。
錢塘江流域時有連年出現秋旱記載。清康熙八年至二十三年間(1669~1684),全流域或局部地區連續發生旱災,先後持續16年。金華府的8個縣於明萬曆十五年至十八年(1587~1590)連續4年發生旱災。義烏縣於明景泰七年至天順三年(1456~1459)連續4年發生旱災,塢姑山有摩崖石刻記其旱情;百餘年後,又連續6年出現大旱。新昌縣自清嘉慶十六年至二十三年(1811~1818)連續8年發生旱災,嵊縣亦有自民國29年至36年(1940~1947)連續8年發生旱災的記載。
1953年自6月下旬起,流域內各縣先後無雨受旱,大部分縣乾旱持續到8月下旬,個別縣則延至9月下旬。新安江流域的祁門、黟縣、屯溪、歙縣、淳安、建德等6縣、市受災面積達65萬畝。常山、衢縣受旱田地30萬畝,成災22萬畝。武義、永康、東陽、金華4縣受旱面積98萬畝,其中69萬畝成災。桐廬縣成災農田近8萬畝,諸暨、蕭山兩縣31萬畝農田成災。新昌、嵊縣、上虞3縣受旱農田65萬畝。
1967年6月下旬到10月,有的縣延續到11月初,連旱4個月,常山、衢縣的旱期長達136~138天,跨夏、秋、冬3季。江山港、金華江、蘭江、浦陽江、曹娥江均曾斷流,多數大中型水庫乾涸,全流域受旱面積達418萬畝,成災面積270萬畝,其中顆粒無收者有128萬畝。
1978年大旱,入梅遲,出梅早,梅雨量少。6月即出現旱象,以後持續高溫,旱情迅速發展,伏旱連秋旱,旱期50~70天不等,其中以新安江上游的旱情最為嚴重,歙縣境內29條10千米以上的河流相繼斷流,絕大部分山塘水庫乾涸見底,人畜飲水困難,晚稻無水插秧,黟縣等縣情況亦相似。績溪、歙縣、休寧、屯溪等4縣受旱農田51萬餘畝,成災43萬畝。新安江下游及衢江、金華江、蘭江、曹娥江等流域雖亦同樣受旱,但旱情略輕於新安江上游。錢塘江河口因上游徑流少,鹹潮上溯,取於錢塘江的杭州城市供水,含鹽度增加,時間長達4個月。
旱災
安徽嚴重的秋旱使淮北地區已播種的農田受旱面積達700多萬畝,江淮之間安慶市丘陵地區發生持續性的人畜飲用水困難。安慶市5.3萬人飲用水發生困難。
蕪湖市農作物受旱面積19千公頃,其中重旱面積7千公頃,乾枯0.27千公頃。水田缺水7.66千公頃,旱地缺墒4.75千公頃。粵北韶關24萬人飲水難,死水、死魚、“死庫”已經出現。
樂昌、南雄等市由於地處石灰岩山區,土地難以儲蓄水分,所以連續的旱情更令原本已經缺水的日子更加艱難。
武漢市農作物受旱面積已達145萬畝,播種的油菜、蔬菜出苗率很低,有的田塊農作物甚至乾死。受災最嚴重的主要是黃陂、新洲、江夏的坡崗地、塝地,以及蔡甸灌溉條件較差的洪北地區。
山東省的濰坊、威海、東營、煙臺、青島、日照等市平均降雨不足10毫米。省農田受旱面積已達3780萬畝,其中重旱面積達到660萬畝,主要分布在魯南、魯中、膠東半島。臨沂、菏澤、濰坊、青島等地旱情尤其嚴重。全省有177萬人、108萬頭大牲畜因乾旱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300萬畝小麥因乾旱不能正常播種。
湖南省7個市31個縣(市、區)780個鄉鎮不同程度受旱,農作物受旱面積600多萬畝,因旱造成4500多個村民組8.3萬多人、4萬多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1500多座水庫、15萬處山塘乾枯。
湘江長沙段水位降至25.24米。根據水利部門的統計,鳳灘、青山壠、黃材、竹園等大型水庫的水位也已接近發電死水位。
危害
秋旱災害,輕者作物減產;重則河湖乾涸,井泉枯竭,田土龜裂,禾稼槁死,人畜飲水無著。
天氣乾燥時候,會出現一種小飛蟲。飛蟲之所以大量出現,經分析是跟天氣有關。秋季持續不雨,很多草本植物過早枯黃死亡,小蟲不得不傾巢出動,“期望”在省城能找到幼嫩植物作為食物。小長蝽其食性很雜,喜吸食草本植物汁液,對草本花卉以及草坪會產生危害。
秋旱給人類的健康造成麻煩,各種“乾燥病”明顯增加。比如皮膚瘙癢、出鼻血,以及咽炎患者逐漸增多。患者中有超過4成是由於空氣乾燥等引發的皮膚瘙癢。
秋旱影響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正常灌漿成熟,延誤秋播 作物適時播種和出苗生長。
1、晚---- 多種作物不能及時播種,普遍形成晚播晚發。有效積溫相對減少,生長發育後延,成熟期推遲,普遍變成晚茬作物。
2、弱---- 長期乾旱造成了農作物植株小、根系弱、葉片面積小,生物產量大幅度減少,直接影響經濟產量。
3、亂---- 由於受害程度不同,農作物播種有早有晚,品種雜亂,長勢不整齊,給管理造成困難。
4、慢---- 受害的農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應慢,養分吸收慢,光合積累慢。
原因
原因之一是少雨。
我國北方秋季少雨,如果夏季也少雨,且容易形成夏秋連旱。華中 、華南地區也可出現秋旱。華西秋季降水量年際變化大,有的年份沒有明顯秋雨,因而形成秋旱。江西造成秋旱的主要原因是連續4年降水偏少,致使水庫蓄水不足,江河流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缺墒,出現秋旱、暖冬天氣,加之沒有大範圍有效降雨,致使旱情呈加重態勢。
原因之二是溫度偏高。
在這兩個原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比較嚴重的氣象乾旱,蒸發嚴重。長沙出現連續60多天的秋旱,江河水位持續下降,主要原因是降雨偏少、上游來水不足等。
對策
對旱情進行監測以及對旱情可能發展的威脅的監測,實施人工降雨。廣東境內有28.98億立方米的降雨量是通過發射486枚火箭彈的方式“爭取”來的。河源、梅州、汕頭、潮州、揭陽、雲浮和汕尾等7市成功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7市共購置30個專用發射架、668枚火箭彈和24部專用車輛,投入資金671萬元。
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耐旱植物,修建水庫,及時蓄水放水,調度水庫,確保居民的供水,對水質進行監測,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關停一些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
農業方面保持田間墒情和爭取季節,可以不翻耕,即行播種和移栽(多為點播和穴栽),待出苗和成活後,再進行鬆土破板,滅茬培根、追肥提苗和防治病蟲等工作。
平原湖區和旱象不太嚴重的地區,可在前作(黃豆、玉米、花生、紅薯、芝麻)收穫後,馬上用中耕器、去壁犁和園盤耙等就地進行淺耕滅茬,深度3-8厘米,然後進行條播或開溝拉繩定株移栽,注意做到隨耕耙、隨播栽、隨蓋土,儘量為秋冬播作物的種子或幼苗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
預防
1、植樹種草、培植防護林,防止水土流失。
2、多植樹,多種草;沙地不種植農作物用來種草和樹防止土地沙化。
3、還要防止土壤板結會更不利於種植農作物的生長。
4、多用農家肥儘量少用那些無機肥;應該以年為單位隔年種植這有利於保持土壤肥力。
5、少用含磷一類的化肥它們由雨水進入河流使水富營養化,會造成藻類大量繁殖破壞生態平衡。
災後
抓好“四防”、“一增”等管理措施。即防澇、防蟲、防衰、防晚和增措施、促產量。
防澇----受旱苗後期常遇澇災,如同雪上加霜。因此要做到大雨早排,小水灌溉,開溝起壟,流水通暢,以防在土壤板結、根系較弱的情況下,影響作物根系呼吸,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防蟲----交替輪換用藥,多種措施並用,科學控制蟲害。
防衰----受旱作物葉小,根弱,細胞老化,輸導組織收縮,對養分吸收慢,利用率低。因此,要結合灌水增施速效肥料。追肥要“少吃多餐”並開溝淺施。
防晚----補種和雨後搶墒播種的農作物,多數不能按季節正常生長,有效積溫、日照時數等均不能滿足生育需要。因
此,對這些作物要突出一個“促”字,立足一個“勤”字,力爭一個“早”字,千方百計促早熟、爭收成。在加強農業措施的同時,要抓好化學藥劑和肥料調控。磷和微量元素可使作物體內糖和蛋白質增加,中後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對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早熟增產具有顯著效果,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可增產4.5%-8.2%。在大豆開花期每畝噴施10-15克鉬酸銨,能增莢增粒,使籽粒飽滿,並可提前3-5天成熟,增產12%-22%。在9月底至10月初每畝噴施100-200毫升乙烯利或用藥液蘸果,可有效地促進多種農作物早熟。
增措施促產量----晚熟玉米人工授粉,可促進多結籽粒;水稻後期巧用肥水,能減少秕粒,顯著增產;花生中耕壅土,可增加坐果率,提高產量;玉米適當晚收,能增加千粒重,增產9%-18%;大豆噴施三碘苯甲酸,可增產4.5%-7.8%;甘薯、蘿蔔噴施50ppm甘薯增大素能增產17%-20%;稻草覆蓋直接還田,不僅能蓄水保墒,滅草肥田,還可使玉米增產6.7%-9%,大豆增產4%-7.4%;甘薯田覆蓋秸稈既增產,又可減少人工翻蔓。
詩句
秋 旱
[清] 胡 焯
牧兒牽牛系枯樹,木棉無花草無露。
早稻不種晚稻荒,焦禾蓬蓬壓村路。
村人亂打雩壇鼓,滿天濃雲不成雨。
秋旱
立秋雖過熱依然,烈日當空地冒煙。
槐柳萎靡零落葉,溝渠枯竭縱橫泉。
他鄉頻報水為患,此處求津眼望穿。
恨不鞭龍唯俯首,風調雨順盼豐年。
秋旱喜雨
蘇幕遮
白萍乾,紅蓼悴,日減溪流,塵擁渾如霧。
一日雲凝千嶂雨。黃葉瀟瀟,卻又添新翠。
墾蒿煙,耕草露。種麥栽菘,生計那嫌暮。
預羨登高歡會阻。門掩黃花,也自多幽趣。
秋旱感賦
昨夜星辰昨夜風,
蛛絲鎖我小窗東。
一春夢雨飄青瓦,
幾許流雲化雪淞。
阡陌殘荷成碳火,
忽聞炮彈對天吼,
怒討甘霖薄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