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會村遺址

禹會村遺址

禹會村遺址,又名禹墟,位於塗山南麓,蚌埠市西郊禹會區秦集鄉禹會村,是淮河岸邊的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晚期的一處較大的古人類聚落遺址。根據C14測定為距今約4100年,與傳說中的大禹時代基本相符。

基本信息

簡介

禹會村遺址禹會村遺址

禹會村遺址又名禹墟,位於塗山南麓4公里淮河東岸,蚌埠市西郊禹會區秦集鄉禹會村,古稱禹墟,是古代典籍記載的“禹娶禹興禹會”之地。碳14測定遺址距今有4100年,被考古界稱之為中國古代文明起源“關鍵時期的關鍵遺址”。分布範圍自合體東岸至大堤下,遺址到村東、村南,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200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是一處較大的龍山文化時期遺址。

2007年,禹會村遺址被列入國家文明探源工程。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歷程

禹會村的村名在《漢書》中就有記載,一直延續至現代,可見村名存在之悠久。禹墟的稱謂在北魏時酈道元《水經注》的“禹墟在(塗)山西南”中得到確指,這正與蚌埠西南郊禹會村的禹墟相吻合。

禹會村遺址發掘的文物禹會村遺址發掘的文物

1981年發現禹會村有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這片遺址從淮河東岸大堤下一直延續到村中,初步勘探出整個遺址區規模約有60萬平方米。這裡已經發掘出土大量鬼臉式鼎足陶器碎片、動物牙齒、碳粒物、石鏃和耕作石器工具等,根據已出土的文物推斷,禹墟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2001年7月,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禹墟的發掘被列入“國家文明探源”課題的一個子課題。經國家文物局、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課題組批准的禹墟考古發掘工程,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懷研究員率隊具體實施發掘以來,禹墟陸續出土的文物已引起舉世關注,遺址被專程來禹墟遺址實地考察的國內考古界十多位專家確認為龍山文化晚期,特別是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實驗室通過碳14測定王吉懷試掘時出土的木炭等標本,進而得出該標本準確年代為公元前2350至2190年的結論,使禹墟遺址的斷代有了科學依據,同時也驗證出土文物與大禹時代相吻合。據傳說,4100多年前,大禹在這裡會諸侯,娶塗山氏女為妻,三過家門而不入。根據現有的考古材料推斷,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古代國家(夏王朝)形成關鍵時期,當處於龍山文化中晚期。這也正是“探源工程”所要考證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實地勘察和鑽探後,又於2007年至2011年先後進行了5次規模性發掘,揭露面積8000多平方米。遺址全面揭露出一處面積為25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台基以及大型祭祀溝、祭祀坑和大型簡易式工棚建築等。並出土了大量相同時期且具有不同地區考古學文化特點的陶器,地域範圍涵蓋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凸顯了各地文化交匯於此的文化現象。

2014年1月,經過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60多位專家深入考古論證,最終達成共識,確認蚌埠就是“禹會諸侯”之地。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指出,禹會村遺址與文獻記載的“禹會諸侯”事件密切相關,遺址中所展現的經過精心設計建設、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大型T形壇和器物,再現了當時來自不同區域的氏族部落,為實施某項重要任務而舉行大型聚會和祭祀活動的場景。由此可佐證《左傳》中“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這一歷史事件發生的真實性。

遺蹟布局

堆築台跡

禹會村遺址禹會村遺址

根據前期的鑽探和2007年發掘提供的信息,2008年又對堆築台跡西側部位進行了揭露,從而呈現出了該遺蹟北部的格局和規模,至此可以清楚地看到,這處“甲”字形布局的人類堆築台跡,仍然是以灰土、黃土、白土自下而上逐層堆築而成,最後形成一個大面積的白土覆蓋面。該次清理的白土覆蓋範圍(主要為“甲”字形的上部)為東西寬19.30米,南北長38米,應為該處遺蹟的主要部位。並在其北部的白土面之上完整的清理出一處東西長11.3米,南北寬6.30米,為圓角長方形的再次堆築層,並在堆築層的東西兩側存在有明顯的燒烤面,同時在燒烤面附近出土有陶杯、陶甗等器物。而在西側燒面之上還存在有五條南北向槽溝。

除此之外,在如此大的白土堆積面上,存在有9處圓形圜底坑,直徑多為2米,深為0.50米左右,個別略小,分布於所暴露面積的不同部位,其坑壁、坑底均為堆築鋪設的灰土、黃土和白土,顯然是在堆築時有意而為。堆築台跡的北端又有一條寬1.35米(西部)-6.6米(東部)的溝帶橫跨東西,從而在台跡北部形成了一條人為的隔離帶。同樣,溝壁和溝底也是人為鋪設的灰、黃、白土層。而該溝以北的白土面堆築的較為平整,同時,其東西寬度又向兩側擴延到21.3米,發掘尚未完全揭露。在所暴露的堆築台跡南端中部(即中軸部位),存在一個1.3米見方的土台,現存高度0.90米,上部已被破壞。該方土台是在堆築台跡鋪設後又重新挖槽堆築而成,周邊即保留有明顯的坑槽界限。該土台土質較純,並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應該是整個堆築台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整個堆築台跡的面積較大,目前僅揭露出北端的大部,下一步將對北端的延伸部位和南端的長條部位作進一步的清理。

文化生活區

禹會村遺址禹會村遺址

文化生活區發掘分別選擇了遺址中部和河堤西側。中部文化堆積厚度多為1.30米左右。河堤西側一般為0.5-0.8米。儘管上層破壞了許多,但下層的文化現象非常豐富,以大小不同的灰坑為主要遺蹟現象,常在灰坑中有完整和較完整的器物出現。其中一個大型圜底燒坑,分多次堆築而成,經過了挖坑-燒烤-堆築-燒烤-堆築等不同的過程,並在每層坑壁及坑底的燒面之上,遺留有多件規格高、器形別致的陶器。

生活區出土的陶器,一般器形大,胎壁薄,器形別致,多為非生活實用性器物,而且個別的陶器外表,明顯的顯露出局部燎祭的現象,同時,黑光亮的蛋殼陶器占有一定的比例。

文物特點

禹會村遺址地表遺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另有少量器物為夾穀殼、蚌末陶;陶器陶胎厚重、火候低;器形有罐、碗、缽等,鼎足有側三角形扁足、“鬼臉”式空足和尖錐足等。陶器的紋飾以素麵為主,有少量劃紋、弦紋繩紋捺窩紋

發現意義

禹會村遺址考古發掘獲得的重大學術成果,根據遺址分布特點和採集的標本分析,禹會村遺址是淮河岸邊的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晚期的一處較大的古人類聚落遺址。根據C測定為距今約4100年,與傳說中的大禹時代基本相符。遺址的發現對解讀《左傳》:“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夏之興焉以塗山”等歷史記載提供了強力支撐,為解讀淮河流域文明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佐證,對研究古淮夷文化、大禹治水以及夏王朝的建立等一系列歷史學和考古學問題都具有重大意義,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