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圍,是清代教育家黃英鎮的故鄉。
圍屋距離縣城解放橋0.5公里,今屬龍南鎮龍洲社區。
福星圍建於明代崇禎年間,福星圍均為黃姓。此圍始祖黃洪舜從定南縣逕腦坑寨遷此。開基興建圍屋時,洪舜公資金雄厚,建造圍屋的規模宏大。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曾居有60餘戶,有住房200多間。廳廈和住房的牆體都是青磚結構,廳廈的建築工藝精良、華麗。
福星圍建有3米多高的全封閉圍牆,炮樓和住房一樣高,圍牆上布著槍眼、炮窗。興建圍屋時,只注重生活設施、教育設施的建造,防禦設施較差。
黃英鎮(1842—1897)字海帆,清代教育家。出生於福星圍,成長在福星圍。龍南縣誌載:他獲得鄉試第一名,五品,龍南第二位解元……
當年,黃英鎮因未考上進士而深感失意,他常對人說:“天高雲暗難高飛”。他面對現實,果斷決定不再參加考試了,為了發揮學業專長,他選擇一生從教的職業,初期在定南縣車步設館授教。
黃英鎮熱心教書育人,執教有方。他教書育人的藝術和方法,在贛粵邊際一帶很有名氣。
清光緒八年(1882年),時任龍南知縣鄭連壽,對黃英鎮的才華特別賞識,親自到福星圍請他,聘他為縣最高學府“龍門書院”講學。當時,這書院辦得非常紅火,除招收本縣的學子外,還有廣東省的連平、和平、龍川、興寧、南雄等縣的許多學子慕名前來求學。
他在“龍門書院”執教期間,同時在本村的“黌門書院”兼課任教。
嚴師出高徒。黃英鎮教育培養出來的學子很多,有才華出眾的也很多。其中,在本縣水口許屋圍中,就有他的學子許受衡,已中得進士,官升為刑部主事。還有……
1927年,龍洲黃姓與楊坊唐姓因收取渥江河木排、竹排、船的收費一事發生糾紛,械鬥,其手段極端殘忍。《黃氏家譜》和縣史料詳細記載了“火燒福星圍”悽慘的故事。
1927年,因“龍洲碼頭”收費一事,楊坊唐姓與龍洲人的糾紛開始了。雙方之間從小打到大打,最後發展到放火燒房屋,用真刀真槍搏鬥、抓人、殺人……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龍洲福星圍旁邊有位婦女,她叫“江頭麻”的木頭商,“江頭麻”錢財萬貫。她對龍洲碼頭要收龍洲人的費提出抗議並帶頭向縣政府呈遞訴訟狀。
縣長周洛接狀後大筆一揮:由縣黨部調處。
縣黨部在調解時,雙方唇槍舌戰,各執其詞,調解無法進行。
楊坊的唐姓首領對當時的工人運動恨得咬牙切齒,對龍洲的黃伯龍(縣總工會副委員長)也恨之入骨,對他實施綁架,要他簽字:龍洲人也要交龍洲碼頭費。
“江頭麻”的丈夫也姓黃,算是自家人。得知黃伯龍被綁架,非常氣憤。她說:“為了替龍洲人爭口氣,討個公正願捐出全部積蓄,也要與楊坊唐姓決一雌雄。”
楊坊唐姓不甘示弱,用重金從外地請教練,集中青年男丁在彈子寨圍屋坪子裡練武藝,準備火燒屋……並發布命令:抓捕一人,賞360塊銀元,若在血戰中陣亡者,在宗祠立英烈神位,並對家屬從優撫恤。
龍洲人也在備戰,尤其是得到了“江頭麻”的許多慷慨捐款之後,“十八兄弟會”更是氣壯如牛,日夜集中在龍洲的總管廟練習武藝。
有一天,楊坊唐姓有人造謠,說一個叫唐步清的被福星圍人灌了屎,在唐姓首領的鼓譟下,立即聚集200多名男丁,涉水渡過濂江河,大肆對龍洲進行燒殺,雙方死傷多人。
同年6月27日,楊坊唐姓組織了強壯男丁,帶上可燃物再次衝過濂江,先把“江頭麻”家的下新屋放火燃燒,再把緊靠下新屋的福星圍放火燃燒。唐姓首領再作鼓動,一路放火燒屋、捉人、殺人。大火從福星圍沿渥江東南岸縱火而上,大火沖天,一片火海,燒了三天三夜。
楊坊唐姓與龍洲人的糾紛械鬥一直沒完沒了……
1932年,紅軍第四軍第十一師進駐龍南城和城郊的楊坊煙園圍、上營等圍屋、屋場。
駐紮在楊坊煙園圍的紅軍得知楊坊唐姓與龍洲人糾紛械鬥手段忍,械鬥仍沒結束時,迅速出面調解。
由於紅軍在百姓中很有威望,經調解,雙方很快達成了協定:雙方交出被俘人員,糾紛械鬥就此了結。
現在,福星圍四周依然能看到許多被燒後的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