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修編)
(2010年1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准)
《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經福建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成為福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精神,總結實踐經驗,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有必要對綱要進行修編。本綱要是福建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在新的起點上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綱領性檔案,政府應通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年度計畫,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貫徹實施。
第一章 新形勢下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意義
2004年初,中共福建省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著眼於促進福建又好又快發展,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從福建實際出發,在歷屆省委探索實踐的基礎上,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提出並實施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思路,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大報告、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以及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近幾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已從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先後視察福建,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寄予厚望,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指明了方向。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為主體,面對台灣,鄰近港澳,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連內陸,涵蓋周邊,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輻射集聚、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處於重要地位。福建省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居主體地位,與台灣地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具有對台交往的獨特優勢。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得到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海內外的廣泛呼應,台港澳和周邊地區的積極參與,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定位進一步明晰,效應進一步顯現,氛圍進一步形成,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的形勢、趨勢、態勢和氣勢,充分體現福建人民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強烈責任意識,全面展示福建人民謀求發展的意識、攻堅克難的精神、應對風險的氣勢、服務全局的合力、拓展創新的氣魄和鍥而不捨的韌勁,形成了“活、和、創、韌”的基本經驗,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形勢對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七大作出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首次在全黨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地位,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與維護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緊密聯繫起來,賦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以新的責任。國務院《意見》的公布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祖國統一大業的史冊上將寫上濃重的一筆。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意見》精神,順應科學發展的大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提出要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途徑和目標,體現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內涵的延伸、拓展、深化和提升。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中央決策和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有助於福建在新一輪發展中樹立新理念、形成新思路、開闢新空間,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外向帶動、對台合作、生態資源和對內聯接等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更高水平、更優效益的又好又快發展。
——完善沿海地區經濟布局,推動海峽西岸其他地區和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發展的重大舉措。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將為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提供一條快捷順暢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道,不斷拓展福建發展空間,推進福建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對接,形成從環渤海灣到珠江三角洲沿海一線的完整發展布局,凸顯海峽西岸在東部率先發展、東中西部良性互動的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緊密聯繫、互動聯動、互利共贏,使福建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結合部、先行區和重要通道,增強台灣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和認同感,為推動形成海峽經濟區打好基礎,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第二章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總體要求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國務院《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抓住機遇,有效應對風險和挑戰,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國務院《意見》,從維護中華民族核心利益、促進祖國統一的大局出發,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著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互利共贏;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著力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著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
二、戰略定位。立足於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台優勢和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大先行先試力度,進一步凸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
——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台優勢和工作基礎,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實施先行先試政策,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台灣地區經濟的全面對接,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
——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使之成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拓展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通道。
——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立足現有製造業基礎,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積極對接台灣製造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產業,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兩岸產業合作基地。
——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自然和文化資源優勢,增強武夷山、閩西南土樓、鼓浪嶼等景區對兩岸遊客的吸引力,拓展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兩岸共同文化內涵,突出“海峽旅遊”主題,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遊中心。
三、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視察福建時提出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國務院《意見》確定的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七個方面的主要任務,通過十年左右的艱苦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經濟持續發展、文化更加繁榮、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和諧區域。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新目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2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突破千億元,著力科學發展先行,力爭在一些領域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比全國提前三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4萬億元,科學發展達到新的水平。閩台經濟融合不斷加強,海峽區域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岸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增創改革開放新優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改革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區域合作不斷拓展,服務中西部和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形成並不斷完善。
——推動閩台交流合作新拓展。閩台“五緣”優勢充分發揮,“六求”作為進一步拓展,對台先行先試政策在福建得到有效落實,海峽西岸經濟區在促進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作用更加凸顯,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和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開創統籌協調發展新局面。生產力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縮小,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良性互動機制基本形成。生態省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
——形成科學合理的主體功能區新布局。海峽西岸經濟區作為全國主體功能區的重點開發區域地位凸顯,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有效推進,海峽西岸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發展壯大。以最佳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為主體的經濟布局和城市化格局基本形成,以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為主體的生態保護有效實施,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開發與保護並重、科學合理的主體功能區布局全面形成。
——促進文化建設新發展。文化強省建設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完善、文化產品健康豐富、文化設施先進配套、文化市場繁榮有序、區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產業優勢明顯和民眾文化豐富多彩的文化發展新格局。
——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成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突破,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建立比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社會就業更加充分,人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入全國前列,人民安居樂業。
四、發展布局。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各級各部門要準確定位、主動融入,凝聚發展合力,強化大局意識,在主動對接、服務全局、推動先行中作出新貢獻;整合優勢、合理布局,加強資源整合,最佳化要素配置,在發揮區域優勢、拓展發展空間中展現新格局;外延拓展、內涵深化,創新發展模式,豐富發展內涵,在提高發展質量、推進一體化發展中實現新提升;互動聯動、統籌協調,拓寬合作領域,強化整體推進,在加強區域協調、構建和諧社會中力求新作為,持續基本格局,拓展基本態勢,形成海西整體輻射效應。
1、延伸兩翼、對接兩洲。發展壯大閩東北一翼和閩西南一翼,強化福州省會中心城市重心輻射作用,促進閩東北地區加快發展,推動與長江三角洲的對接;發揮廈門經濟特區龍頭示範作用,加強閩西南區域產業分工協作和市場融合,推動與珠江三角洲的對接。
2、拓展一線、兩岸四地。充分挖掘沿海港口、外向帶動和對台合作優勢,突破兩點,進一步增強福州、廈門的輻射帶動功能,發揮泉州創業型城市支撐帶動作用和漳州、莆田、寧德拓展一線的骨幹作用,促進全省沿海的全面繁榮。依託台商投資區、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等載體平台,不斷拓展閩台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閩港閩澳合作水平。
3、縱深推進、連片發展。發揮三明、南平、龍巖縱深推進的前鋒作用,藉助生態、資源、對內聯接等優勢,依託出省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山海聯動,東西貫通,不斷向縱深拓展發展空間。積極探索跨省區域協作的新途徑、新機制,密切與周邊及廣大內陸地區的經濟聯繫,建立統一有序的市場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集聚,實現共同發展。
4、和諧平安、服務全局。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積極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落實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強化福建對台獨特地位作用,促進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在服務全局中實現新作為。
為實現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必須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切實做到:
——堅持“四求先行”。解放思想求先行,著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局面,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創新理念、創新體制、創新舉措,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以人為本求先行,始終明確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著力點,以發展的先行來帶動民心的凝聚,以民心的凝聚來推動發展的先行;好字當頭求先行,推動發展中強化好的意識、好的觀念、好的要求、好的標準,更多地關心質量、效益、生態,更多地關心社會事業發展,更多地關心社會穩定、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問題,努力在實際工作中運作好、體現好;持續運作求先行,圍繞全局持續運作、準確站位持續運作、依法依規持續運作、注重實效持續運作,以持續運作的實效來保證先行。
——把握“四個重在”。把“重在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點,持續發展思路,持續發展舉措,持續發展勢頭,持續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始終保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良好態勢;把“重在提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根本,不斷提升發展理念,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提升統籌協調能力,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更高的發展層次;把“重在運作”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的關鍵,著力實施項目、品牌、創新和服務帶動,不斷拓展作為空間,確保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總體部署落到實處;把“重在實效”作為推動一切工作的目的,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實現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目標任務。
——落實“四求作為”。提升思路求作為,著力提升認識、觀念、境界、思路和工作要求,突出解放思想、先行先試,準確站位、融入全局,全面貫徹國務院《意見》,適應時代要求,遵循發展規律,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發展活力;精心謀劃求作為,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層次的要求,認識優勢、發揮優勢、整合優勢、創造優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夯實基礎,在更高的起點上研究、策劃、規劃、部署好海西建設,通過精心運作,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不斷拓展海西效應;突破重點求作為,認識重點、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突出中心城市、產業發展、改善民生等重點,在全面推進海西建設中有所突破、有效作為;艱苦奮鬥求作為,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精神,不等不靠、多做少說,鍥而不捨、實幹實效,不斷推動海西先行,切實承擔起國家賦予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
——實施“十大舉措”。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目標任務,紮實實施項目帶動、發展縣域經濟、加快產業集聚、壯大中心城市、提升民營經濟、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文化強省、實施品牌帶動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發展舉措,強化政策效應,形成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強大動力。
——構建“十大支撐體系”。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產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設施、閩台合作、擴大開放、改革創新、生態環境、社會事業、人才資源、和諧社會支撐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支撐體系,落實支撐舉措,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持續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推動工作的幹勁,鼓勵創新、創造、創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一步激發全省人民的創造性,凝聚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發展環境持續最佳化、海西效應持續顯現,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的形勢、趨勢、態勢和氣勢。
第三章 構建競爭力強的產業支撐體系
產業發展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依託。要以市場為導向、高新技術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強資金、人才、技術支持,不斷推動產業集聚,形成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科技進步,運用工業化理念,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大農業“五新”推廣套用,深化閩台農業合作,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產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努力保持糧食生產能力和自給比例不降低。完善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提高種糧補貼標準,確保補貼款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完善糧食安全應急用種儲備制度。全面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大力推廣糧食關鍵增產技術和優質高產品種,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最佳化糧食區域布局,積極推進糧食規模經營。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推進水稻種植保險。鞏固和發展省際省內糧食產銷協作,穩定糧食供給。鞏固完善合理穩定的政府糧食儲備體系,加快儲備糧庫建設,確保糧食儲備安全。推廣現代化儲糧技術,強化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的節糧減損措施。
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產品。最佳化提升園藝業、林竹業、畜牧業、水產業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水產品、畜禽、茶葉、筍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菸葉、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園藝業要重點發展茶葉、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園藝產品,建設一批種苗繁育基地和園藝生產基地,促進地道中藥材產業發展;林業要發展速生豐產林、豐產竹林、珍貴樹種、名特優經濟林和生物質能源、油茶等基地,重點建設林木良種基地,發展壯大森林旅遊業;畜牧業要加強品種改良,支持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穩定生豬生產,突出發展家禽業、草食型畜禽生產和地方特色畜禽品種;水產業要拓展淺海灣外和內陸大水面養殖,建設生態型養殖基地。積極發展形式多樣的休閒觀光農業。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建立和完善農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農業產業鏈。繼續實施“強龍帶動”工程,扶持發展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大企業、大集團。積極推廣“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批特色明顯的專業村、專業鄉鎮。大力發展品牌農業,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積極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扶持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農產品和品牌農業重點企業。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創新等能力。建立以省級為中心、市級為骨幹、縣級為依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加強從生產源頭到餐桌消費的農產品質量全過程監管。加強對農藥生產、使用的監控,嚴禁生產、使用劇毒農藥,提高農產品安全應急防禦能力。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認證和產地等標識認證制度,推行種植、養殖基地備案制度,加強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大力開發和鼓勵使用低污染、無污染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
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扶持發展一批農家店、大型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農資服務網路。加強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產品新型交易方式。加快推進基層供銷社改革和社有企業改制,鼓勵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業。繼續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農村信息化工程和“通信信息化助建新農村”項目建設。支持發展農村綜合性服務組織、專業服務隊。
二、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堅持加快發展與提升水平並舉,產業集聚與布局最佳化互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化協同推進,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我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積極對接台灣先進制造業,推進與中央直屬企業高位嫁接,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把福建建設成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
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著力總量提升和技術提升,大力發展先進臨港重化工業,培育發展高技術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競爭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攻克和掌握產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突出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信息網路和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和傳統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強兩岸技術標準對接,鼓勵企業形成技術標準聯盟,加快制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標準,形成產業技術標準優勢。深化項目帶動和品牌帶動,建設一批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促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配套能力。加快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加強產業政策引導,規範市場準入,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堅持自主研發與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深化內涵與拓展外延相結合,著力引導發展一批關聯性大、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和骨幹項目,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電子信息產業要以福廈沿海國家信息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發揮信息產業園區的載體作用,加快建設福州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壯大福州(馬尾)顯示器件、福清顯示器、廈門和漳州半導體照明、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顯示等國家級產業園區,培育廈門翔安光電產業園、泉州光伏產業園、漳州光電產業園等一批新興特色產業園。大力發展計算機及網路、數字視聽、移動通信以及新型元器件、積體電路等主導產品,不斷提升信息產品技術檔次和附加值,促進產業由加工製造為主向集研發、生產、服務、套用為一體轉變。
裝備製造產業要著力提升工程機械、電工電器、飛機維修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輕紡裝備、建材裝備、船舶裝備、港口機械等產業裝備,推動基礎裝備、基礎部件及基礎工藝提升發展。突出東南汽車、金龍客車等品牌優勢,深化與國內外大型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擴大生產規模;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轎車及新能源汽車,發展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快福州青口汽車城和廈門海峽兩岸汽車產業合作基地等建設。加快建設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三都澳、東山灣等船舶產業集中區,加大大型船舶、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的開發力度,發展適合台灣海峽航運要求的客貨滾裝船,鼓勵發展遊艇製造業。推動大型裝備製造業企業來閩落戶,做大做強廈門、泉州飛機維修基地,推動龍巖、泉州、三明、南平、福安、福清等裝備製造業基地建設,促進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精密鑄鍛件、電工器材、數控工具機、中小型電機等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形成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特色裝備製造基地。
石油化工產業要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約化”的原則,在石化基地規劃範圍和環境容量許可條件下,加強石化項目環評論證,引導煉化及輕油裂解等龍頭項目合理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做大做強湄洲灣石化基地和東山灣古雷石化基地。重點推進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二期、中化(泉州)煉油、漳州騰龍芳烴對二甲苯(PX)、翔鷺石化精對苯二甲酸(PTA)、福建聯合石化乙烯擴建和三都澳溪南半島工業園區、福州江陰石化專區、泉港“台灣石化專區”等相關項目的建設和前期工作,進一步延伸和完善石化產業鏈,帶動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以及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紡織原料等產業發展。
培育發展高技術產業。以福州、廈門國家級和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等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載體,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積體電路產業要著力提高積體電路設計能力和水平,帶動積體電路製造、封裝、測試業的發展。光電產業要加快推進廈門火炬高新區建設國家“光電顯示產業集群試點”和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等光電產業化項目建設,發展光伏電子、平板顯示器件、半導體照明晶片及封裝、新型感測器件、光通信器件和特種光學鏡頭等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要培育發展基因工程藥物、酶製劑、現代中藥、特色化學原料藥、高端醫療器械、新型藥物製劑、疫苗等產業,加快福州、三明、南平、永春等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新材料產業要重點推進電子、特種功能、納米、高性能金屬、稀土深加工和環境友好材料等開發套用,建設光電子矽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項目。環保產業要加強福州、龍巖等重點環保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保設備、產品及環境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開發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培育壯大環保產業集群。
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套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技術裝備更新、工藝最佳化和產品升級換代,培育國內外知名品牌,提升產業集聚水平。紡織服裝鞋業要突出品牌創建、研發設計及新型材料開發套用,加快建成集研發、設計、製造和服務為一體的服裝產業基地。林產工業要提升製漿造紙、林產化工、人造板、木竹製品等發展水平,大力推進林漿紙和林板一體化,加快莆田秀嶼木材貿易加工區建設,推動形成林產業集群。食品工業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休閒食品和果蔬飲料等,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工藝美術行業要圍繞石雕、玉雕、木雕和珠寶玉石、陶瓷、樹脂、藤鐵工藝品等重點產業,加快德化陶瓷、莆田木雕、仙遊古典家具、泉州樹脂、惠安石雕、華安石雕、廈門漆線雕等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冶金工業要積極推動省內骨幹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和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積極穩妥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支持發展高強度鋼材、複合金屬材料、功能材料等,推動銅、鋁、鎢、鉬、鉛、鋅、不鏽鋼、稀土等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建築業要加快結構調整,做大做強總承包企業,做專做精專業企業。建材工業要提升石材、建築陶瓷和水暖器材等優勢產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品市場占有率。
三、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方向,不斷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加快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充實消費性服務業,加強閩台服務業合作,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外包服務業、金融業、會展業、商務服務業、旅遊業等,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專業化分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促進閩台及區域周邊省市產業結構互動升級。
現代物流業要依託中心城市、產業集聚區、貨物集散地、交通樞紐和港口資源,加快建設廈門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福州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和泉州、漳州、莆田、寧德、龍巖、三明、南平等地區性物流節點城市以及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加快專業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在產業集群所在地或中心城市建設一批原材料和產品批發市場。引導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發展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信息為一體的物流企業。依託臨港工業、台資外資企業集中區、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運輸、商貿企業,推進物流一體化運作,合作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及石油、煤炭等一批專業配送中心。加快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主要港區、福州和廈門國際機場、國際海運貨櫃中轉站等物流節點的多式聯運物流設施建設,加快發展“鐵公海空”多式聯運,推進“電子口岸”和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國際貨物中轉能力,建設連結海峽兩岸的現代物流中心。
信息服務業要重點發展軟體與系統集成、數字媒體內容、動漫遊戲、設計創意、數據加工等數字內容服務業,大力發展嵌入式軟體、動漫網路遊戲、網路安全、計算機套用系統設計及系統集成等;加快信息技術服務推廣套用,完善和提升信息傳輸網路,加快發展網路增值服務;支持信息技術公共服務平台、軟體產業基地、電子商務基地建設和行業優勢骨幹企業發展;加強基礎測繪設施建設,發展地理信息產業。
外包服務業要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離岸服務外包企業和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專業企業,吸引台灣企業乃至世界跨國公司服務外包轉移。依託福州、廈門國家級軟體園和泉州等有條件的軟體開發基地以及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區,重點發展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動漫創意產業,大力推進服務外包骨幹企業建設,積極打造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對台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和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形成較為完整的國際服務業外包產業鏈。
金融業要重點支持城市商業銀行引進境內外特別是台灣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和跨地區發展,支持條件較好的農村信用社引進台灣金融機構改組成農村合作銀行或農村商業銀行。加強閩台港金融機構合作,推動設立台、港資銀行,支持在閩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到台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台灣金融企業,探索開展三地銀行間離岸借貸、匯兌結算業務。支持發展各類保險機構,積極發展城鄉財產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和政策性農業保險。探索組建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推動綜合經營。支持利用產業投資基金、信託、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工具,引導省內外資金包括台灣資金投資福建重大項目。加強政策支持,促進信用擔保機構發展。
商務服務業要結合宜居創業環境建設,進一步規範和發展管理諮詢、研究設計、行銷策劃、資產評估、工程諮詢、投資顧問、法律、會計、廣告、包裝等商務服務,積極引進、培育一批能承接國際業務的優秀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會展業要進一步提升“9·8”投洽會、“6·18”項交會、“5·18”海交會以及台交會、茶博會、花博會、林博會、旅博會、文博會、藝博會、海博會、鞋博會、機博會等影響力,進一步整合區域會展資源,加快培育新的全國性、國際化的會展品牌,重點發展面向台灣及海外的會展業。
豐富消費性服務業。進一步發展主要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擴大服務產品供給,滿足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商貿服務業要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改造提升百貨、批發市場、餐飲住宿等傳統流通業態;進一步完善社區商貿服務網路,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網點,改造提升現有商業、服務業網點和設施;加快農村商貿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房地產業要加強和改進對房地產市場的巨觀調控,引導最佳化住房供應結構,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和住房保障制度;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規範發展房地產中介和物業服務。社區服務業要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網點,整合和改造現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大力發展老年服務業,建立完善老年服務體系。
打造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突出“海峽旅遊”主題,最佳化旅遊發展布局,打造藍色濱海旅遊帶和綠色生態旅遊帶,構築閩東北(福州、莆田、寧德)、閩西南(廈門、泉州、漳州、龍巖)、閩西北(南平、三明)三大旅遊協作區,提升福州、廈門、泉州、漳州、三明、武夷山、永安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旅遊功能。以濱海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和文化旅遊為重點,積極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響、有效益的旅遊精品,進一步提升武夷山、鼓浪嶼、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莆田媽祖文化等比較完善的品牌,拓展完善福建土樓、古田會址、漳州濱海火山、寧德白水洋、福鼎太姥山、連城冠豸山等基本成熟的品牌,重點培育福州三坊七巷、曇石山文化、泉州海絲文化和平潭島、東山島等正在崛起的品牌。支持泰寧申報“中國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遺產和寧德白水洋、太姥山、白雲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推動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廈門鼓浪嶼和福州“三坊七巷”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豐富我省世界級旅遊品牌。整合優勢旅遊資源,加快構建大武夷、福建土樓旅遊區,著力推介海峽之旅、閩都之旅、紅色之旅、朝覲之旅、大武夷之旅、福建土樓之旅、海上絲路之旅、濱海休閒之旅、閩中戴雲山地生態之旅、閩東北親水之旅等旅遊線路。強化海西旅遊目的地整體形象宣傳,加強旅遊景區景點及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完善旅遊行銷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深度開發國內外重點客源市場。促進大陸居民經金馬澎赴台灣本島旅遊,吸引更多的台灣遊客來閩旅遊。積極開發島嶼旅遊業,著力發展休閒度假等深度旅遊,開發多種形式的旅遊產品,打造旅遊品牌,建設一批國際性的旅遊度假勝地。辦好海峽旅遊博覽會、中國武夷山旅遊節、中國丹霞文化旅遊節、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泉州海絲文化旅遊節、福建土樓旅遊文化節、白水洋文化旅遊節、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中國世界客屬祭祖大典等節慶活動,全面提升海西旅遊影響力。
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堅持陸海聯動,加快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積極發展海洋科技,有效利用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最佳化海洋開發布局,推進臨港工業、海洋漁業、海洋新興產業等加快發展,加強閩台海洋經濟合作,增強海洋經濟實力,使海洋經濟發展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圍繞三都澳、羅源灣、興化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等港灣的開放開發,合理布局發展臨港工業,建設以石化、船舶、冶金、電力等為重點的臨港工業集中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積極推廣名優新品種和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等生態養殖模式,建設一批生態養殖和水產品加工基地。加強閩台遠洋漁業合作,建設現代化遠洋捕撈船隊,積極拓展遠洋和深海漁業。提升水產品精深加工和保鮮水平,建設一批國家級水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強化以物流服務為核心的港口競爭優勢,以港口物流現代化提升海洋運輸業。培育發展集休閒度假、生態觀光、歷史文化和都市體驗為一體的濱海旅遊業。加快培育海洋藥品和保健食品、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海洋科技與信息服務等新興產業,形成若干以港灣為依託的臨港經濟密集區。
有效利用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和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實施閩江口、福清灣、平海灣、泉州灣、九龍江口等海洋生態保護恢復工程,加強海洋保護規劃,建立一批紅樹林、珍稀物種棲息地、重要漁業品種和濱海濕地生態保護區。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和恢復。嚴格實行伏季休漁制度。繼續推進增殖放流、封島栽培、人工魚礁建設,營造海洋牧場。合理開發海域資源,分類開發與保護島嶼資源。探索建立完善兩岸海洋生物資源管護協作機制,共同保護海峽海洋資源。
積極發展海洋科技。堅持科技興海,最佳化海洋科技資源配置。加強海洋科技中試基地及開發平台建設,加快建立廈門國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加快海洋生物育種、海產品精深加工、海洋活性物質提取、海洋藥物等高新技術研發,培育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海洋環境動態監測及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管理等高新技術,促進海洋經濟與海洋生態環境相協調。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學科優勢,培育海洋科技人才,建立高水平的科技興海示範基地。
最佳化海洋開發布局。加強統籌規劃,按照海岸、海島、近海、遠洋的層次,加快推進海岸帶的合理開發,建設以重點港灣為依託,高起點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臨港工業基地。以平潭島、東山島、三都澳、南日島等近岸海域海洋牧場為重點,建設一批生態型海洋漁業基地。積極利用灣外淺海資源,拓展海洋開發空間。培育一批海洋經濟強縣(市),壯大一批海洋龍頭企業。
第四章 構建統籌協調的城鄉支撐體系
統籌城鄉發展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內在要求。要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統籌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推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一、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著眼於推動形成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骨幹、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實施海峽西岸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統籌考慮城市發展的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把突出城市傳統文化特色與體現時代氣息結合起來,切實增強城市規劃的前瞻性、城市建設的時代性和城市管理的先進性,提升城市品位。
發展壯大中心城市。強化中心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適時調整行政區劃,推動中心城市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環境做美,增強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福州市要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重心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實施一城兩翼雙軸線發展戰略,推動中心城市東擴南進、沿江向海的跨越式、組團式發展,構築臨江向海、山水相間的沿江濱海現代化城市新格局,在規劃、建設、產業、環境、管理等方面實現新提升,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廈門市要充分發揮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龍頭和示範作用,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驗,著力構建海峽西岸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對台高新技術產業合作基地,現代化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排頭兵。泉州市要充分發揮創業型城市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突出城市拓展、要素集聚、實力提升,著力構建海峽西岸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和文化旅遊強市,臨港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對台產業合作基地和產業創新基地。漳州市要加快南太武濱海新區規劃建設,努力打造海峽西岸生態工貿港口城市,臨港重化工業和裝備製造業基地,濱海旅遊休閒基地和對台產業合作基地。莆田市要加快發展臨港重化工業和文化旅遊業,努力打造海峽西岸重要港口城市和重要的製造業、能源、文化旅遊基地,對台民間文化交流基地,工藝品加工基地,木材進口及加工基地。寧德市要統籌推進以環三都澳區域為重點的臨海產業布局,著力構建海峽西岸東北翼中心城市,成為連線長江三角洲的前沿區域,對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聯接內陸的重要出海口。三明市要最佳化永安—三元、梅列—沙縣城市主軸線發展布局,建設成為海峽西岸連線沿海、輻射內陸、聯動周邊的重要區域性交通樞紐,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腹地、重要工業基地、綠色農業高地和生態旅遊勝地。南平市要積極推進向建甌、建陽、武夷山、邵武一帶拓展,加快謀劃建設武夷新區,建設成為海峽西岸承接產業轉移的製造業基地,國際性旅遊觀光休閒基地,閩浙贛交界重要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龍巖市要以閩粵贛邊交通樞紐和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生態型產業集聚與擴展為支撐,建設成為閩粵贛邊聯結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態型經濟樞紐和冶金、機械工業基地,全國重要的客家文化、紅色旅遊和生態休閒旅遊基地。積極推進閩西南一翼和閩東北一翼城市聯盟,促進產業協作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和生態協同保護,實現城市及區域資源要素最佳化配置。
提升中小城市發展水平。挖掘潛力,完善功能,增強集聚,最佳化發展,凸顯特色,積極培育發展中小城市,促進形成分工合理、設施配套、功能互補、規模協調的城鎮體系。沿海及中心城市周邊縣市,要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分工,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以發展臨海產業和為中心城市生產生活服務配套型產業為重點,完善城市功能,強化產業與人口集聚,建設一批新型中小城市。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市,要實施大城關戰略,引導產業和人口集聚,加快建設縣域集聚經濟、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中心,增強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力。支持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市率先向中等城市發展,完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使其成為具有較強承接、傳導功能的區域次中心城市。
加快發展小城鎮。按照規劃先行、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保障一體的要求,建設宜居城鎮綜合體,有序推進農村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促進農村人口和產業向城鎮集聚,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基礎條件好、經濟優勢比較明顯的重點中心鎮,要努力發展成為帶動能力更強的小城市或大中城市的新城區。中心城市周邊的小城鎮,要推進組團式布局,發展成為中心城市服務的衛星城鎮。其他小城鎮要因地制宜地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升農村中小企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工就業,帶動城市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加快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工業主導型、資源開發型、邊貿旅遊型、交通樞紐型城鎮,同時要強化“三農”服務功能,形成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農業信息、技術推廣和文化教育中心,帶動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強小城鎮規劃,加快推進小城鎮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小城鎮的投資、就業和居住環境。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依法賦予經濟發展較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小城鎮相應行政管理許可權,促進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
二、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堅持分類指導、整體推進,促進縣域經濟協調發展。完善省直管縣(市)財政體制,逐步加大省對縣(市)的轉移支付力度,促進財力與事權相匹配,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依法探索省直管縣(市)的體制。促進經濟較發達縣(市)率先發展,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推動中等發展水平縣(市)更好發展,培育特色經濟,強化產業支撐;扶持經濟欠發達縣加快發展,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對縣域重點開發區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引導城市工業企業向縣域工業園區轉移,鼓勵農村工業向城鎮集聚,不斷提升縣域經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水平。高速公路及鐵路沿線縣(市),要沿交通軸線發展,著力培育與鄰近中心城市相配套的產業,有效吸引項目落地,加快發展成為工業強縣(市)。強化縣域間的產業協作,設施共建,積極拓展內外資源和市場,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立足國情重“三農”、融入全局重“三農”、改革創新重“三農”、統籌協調重“三農”,實施海峽西岸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努力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繁榮農村經濟。堅持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立足各地資源優勢,調整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培育壯大農村特色主導產業和產品,促進農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健全農村市場體系,促進農產品流通,積極開展家電、農機、汽車、機車等工業品下鄉。選擇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色明顯的鄉(鎮)村為重點,大力發展海峽西岸鄉村旅遊。進一步拓展外向型農業,積極擴大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
增加農民收入。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繼續挖掘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潛力,有效引導和扶持農村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科技套用型工業企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支持農民自主創業,拓寬農民非農收入渠道和來源,建立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實施科普惠農工程,開展新型農民科技、農村“六大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培訓,培養具有大中專學歷的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加強農民民主法制教育,增強農民民主管理和法律意識。以創建文明鄉鎮、文明村、星級農戶為載體,深入持久地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樹立健康文明新風尚,努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明法律、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將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好中低產田改造,建設標準農田,加強“沃土工程”、旱片整治工程、省級商品糧基地等建設。實施農村公路網路化、“村村通客車”、民生水利等工程,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加快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書屋、通信“村村通”工程等建設,進一步完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大實施“造福工程”幫扶力度,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村衛生、文化和體育事業,加強農村計畫生育工作,推進農村食品藥品監督、供應網路建設,逐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強化鄉村規劃管理,推進村莊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加快中心村建設,嚴格村民建房管理,促進集約用地。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實施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和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推行垃圾無害化處理,規範生產和生活污水排放,治理農村畜禽養殖污染,保護農村飲用水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化殯葬改革,革除喪葬陋習。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管理。創新農村黨的基層組織設定形式,加強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持續做好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優秀年輕幹部駐村任職工作,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和三級聯創活動。穩步推進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推進農村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黨費補助等途徑,形成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幹部報酬和養老保險、黨員幹部培訓資金保障機制。全面推行村務民主決策聽證和村集體會計委託代理制度,推廣村集體財務計算機網路監管,推進村級組織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監督程式化,進一步加強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工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極穩妥化解鄉村債務。
四、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機制。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方針,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力度,力求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合理安排市縣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聚集、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著力加強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的環境整治,完善管理體制,按照城市發展的要求統一規劃,統籌推進各項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整合各類園區、開發區,鼓勵城市工商企業向農村延伸產業鏈、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建立城鄉基礎設施共同發展機制和公共服務均等供給制度;統籌城鄉就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平的就業制度,加強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護,擴大進城務工人員工傷、醫療、養老保險覆蓋面,制定和實施進城務工人員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推動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創新。要切實履行市帶縣、市幫縣責任,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資金等對農村的支持,引導城市經濟要素向農村流動,實現以城帶鄉、統籌發展。
第五章 構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第六章 構建優勢獨特的閩台交流合作支撐體系
第七章 構建互利共贏的開放支撐體系
第八章 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支撐體系
第九章 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支撐體系
第十章 構建全面發展的社會事業支撐體系
第十一章 構建高素質的人才資源支撐體系
第十二章 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支撐體系
第十三章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