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106畝,校園綠化覆蓋面積達28575M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56M 2。近年來,又投資1965萬元,建成了藝體館、地理園,擴建了300米標準跑道的新操場,建立了雙向互動式校園網,實現了行政辦公自動化,按“省一級達標校”標準配齊了電教設施,使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躋身全省先進行列。現有學生2546人,教職工199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5人,中高級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1.3%以上,12位青年教師獲省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位被評為省學科帶頭人,1位被評為省優秀中青年校長。學校以“人格健全,基礎紮實,學有特長”為培養目標,確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厚德重責,博學致遠”為校訓,以“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為校風,以“敬業愛生、德教雙馨”為教風,以“主動、堅韌、活潑、專心”為學風, 60多年來培養了二萬多名各級各類人材,其中世界著名電化學專家、中科院院士、原廈大校長田昭武,美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液膜創始人黎念之,曾出任多國大使的國際問題專家薛謀洪,黨的十六大代表、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等百餘名傑出校友,更使永安一中的教學質量聞名遐邇。
主題
成就是昨天的句號,開拓是永恆的主題。學校將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堅持全面、科學的發展觀,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實施新一輪名校方略。通過加大“五個”力度,即校園建設力度、內部機制綜合改革力度、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與套用力度、教科研和教改力度、學校管理人文化、科學化、規範化力度,建立牢固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大力實施新課程改革,著力於“自主、探究、合作、體驗”為內容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科學態度,進而使優質高中的“龍頭”示範作用更加凸顯,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創名校品牌,育世紀人才。永安一中正以嶄新姿態,爭創“八閩名校,三明一流”。
歷史
永安一中位於永安城西的巴溪河畔,背山面水,風景優美。 這所名聞遐邇的重點中學創辦於1938年。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發展中,大致經歷了抗戰至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至今這樣三個階段。
(-)
抗戰八年,永安作為福建的臨時省會達七年半之久。1938年5月福建省會從福州內遷永安。當時包括教育廳等的省級機關設在離城十華里的吉山,而當時永安又沒有一所中學(原有的一所縣立國中已在早幾年停辦),為彌補這個缺陷和滿足機關事業單位子女入學之需,永安中學就在1938年9月應運而生。第一任校長是浙江大學林天蘭教授,教師多數由在吉山的教育廳工作人員兼任。
學校既初創於戰時,一切難免因陋就簡。校本部設在吉山的劉家祠堂,教室和宿舍也大都借用民房。學校最初只有國中部,共4個班,119個學生,31位教職員(內19個兼任)。1941年,學校擴設高中部,至此才是一所完全中學,定名為省立永安中學。
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永安中學,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它既實行當時的一套教育制度,又接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影響。而作為主流的則是弘揚於師生中的刻苦耐勞、熱愛祖國、同仇敵愾,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那時的校風和學風,至今仍為年長的海內外學子所神往和稱道,校長林天蘭寫的校歌、歌詞,由於表述了學校的環境特色和精神風貌,至今他們仍記憶猶新,能熟練地引吭高歌:
"晶瑩的溪灘,青翠的崗巒,拱抱著我們的母校,築成了健全的人生觀,優美的環境,學問的開端。我愛母校,我愛永安!我愛母校,我愛永安!
殷勤的聽講,真摯的聯歡,充滿著無窮的樂趣,不斷的向科學去鑽研,敦品強軀幹,勵志濟險艱,高舉火炬,照耀山河!高舉火炬,照耀山河!"
戰時的老師來自四面人方。他們的教學態度認真,教學方法則不拘一格。有的結合抗戰形勢,重視聯繫實際,有的重視課堂實踐,組織課堂討論有的本身是文章高手,常提供報刊的時文作為閱讀資料;而他們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因而當時的教學顯得比較生動活潑。
戰時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籍貫和階層。因受到戰爭環境磨鍊和良好校風的薰陶,他們大都具有刻苦學習的學風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六十年後,學校舉行校慶的時候,當年的一些學子聚首在舊址的草坪上,深情地回憶起往事:當時他們住的是矮舊的民房,吃的是"標準米"竹簡燉飯,配飯的只有一小匙黃豆,但是大家從不叫苦,大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意味。有一年吉山也遭到敵機騷擾,學校為保障學生安全,就組織學生到距校三里外的一個大山洞裡學習,黎明即起,日落方回,持續數日,始終秩序井然,情緒飽滿。廈大校長的田昭武教授感慨地說;"即使不是避機,當時學生也是一早在鄉間小路跑步,然後在河邊樹下專心誦讀,這樣勤學苦讀的精神,現在大概是不可多得吧!"
戰時的永安中學重視組織師生參與抗日救亡的音樂戲劇活動。福建音樂界前輩陳萬幀先生,當年就是深受學生愛戴的音樂教師。他對學生進行卓有成效的美育薰陶,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使那些格調低下的所謂流行歌曲沒有市場。他組織領導的永中歌詠團歷時三年之久。每學期歌詠團都要舉行一次音樂會,其演出水平堪稱一流,不止一次受到國立音專的讚揚。1944年中秋節舉行的永安女學生歌詠晚會,永安中學女學生是晚會的中堅力量。女高音黃淑瓊的一曲《淡淡江南月》,聲驚四座,不少男女青年為之動容流淚。當年冬天,永安中學的廣大師生還在黎明從吉山出發,步行到體育場參加永安的一次"萬人大合唱"。
永安中學的"話劇宣傳隊"在當時的抗日戲劇中可謂獨樹一幟。這支由十五、六歲的國中生組成的宣傳隊不僅風靡吉山,而且飲譽城鄉,城關的戲院,茅坪省銀行的禮堂,貢川鹽務局的俱樂部,都是他們大顯身手之處。此後的青年劇社也堪稱有名的業餘文藝團體,他們曾在城裡作義賣演出,為慰問前方將士捐款,並且到沙縣演出,獲得好評。當年的小演員魏良炎、盧葭英後來結為伉儷,終身從事話劇電影事業,前者曾是海政劇團的導演,後者是上影演員。
戰時的永安中學面向社會,面向抗日救亡活動形成良好的傳統。抗戰後期的1944年白沙獻金活動曾在永安引起很大反響。這個活動是馮玉祥將軍在重慶白沙發起的,旨在發動民眾自願捐款,支援前線。永中初二甲班是永安的首先回響者。該班的導師張可珍(至今健在,是福建語文界的老前輩),帶頭脫下金戒子,發動全班同學捐助,並帶領同學到十里外的機關、車站做雜工、搞搬運、做衛生、擦皮鞋,以勞動所得作為集體獻金。由班級推動了學校,由學校推動了社會,終於形成了一個熱烈的獻金活動,獻金數逾百萬之多。雖然當局予以干涉壓制,但永安人民已將之載入史冊,隨著時間的推移彌見其珍貴。
1945年秋日本投降,省會遷回福州,永安中學也由吉山遷到東坡現址。但是抗戰勝利,內戰開始。國民黨政府侵吞勝利果實,違背人民意願,抓丁派款,物價飛漲,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公教人員和學生的生活陷入極度的困境,教師薪金無著,每月僅有92斤糙米以維生,學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1949年底,國民黨劉汝明殘部逃經永安,學校又遭搶劫,無異雪上加霜。幸得張續渠老師等盡力護校,才使部分校產得以保存。
(二)
1950年 1月 28日永安解放。永安地委和專署隨即委派龔文京、鄧家煥等負責永安中學的接管和整頓工作。此時的學校,據龔文京的回憶是:"整個校園滿目瘡痍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校舍都是簡易木結構建築,破舊不堪,禮堂兼飯廳接著廁所,搖搖欲墜";"教職員工處在無限期的寒假之中,惶惶不安,急切盼望解放"。
解放了,永安中學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在接管人員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很快開學複課,共有11個班級,教職員工33人,學生300多人。接著根據"有步驟地謹慎地進行舊有學校教育事業和舊有文化事業的改革工作,爭取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為人民服務"的方針,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設教師隊伍。根據當時"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注意從政治和業務兩個方面提高教師素質。解放初教師的愛國熱情很高,學習熱情也很高。組織上通過學習政治、參加實踐等方式提高教師覺悟;通過選送教師到福州、廈門等地參加進修以提高業務能力,解放後長期擔任教研組長的張志華、楊家程、廖首團等老師,解放初都參加過此類進修。1952年教師又參加了思想改造運動。這一運動於寒假期間集中在省里進行,總體是好的,特別是在幫助教師克服舊思想,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方面,取得長期起作用的成果,但某些環節上的做法有些粗糙,感情上傷了些人。甚至出現個別的不良後果。
培訓學生骨幹。解放不久,地委即派遣張騰、范宜迪、鄧家煥等三人舉辦學生會幹部學習班,並在學習班中發展了第一批團員。學生幹部通過當時的辦民校、搞宣傳、組織參軍等實踐,表現出政治熱情高、組織能力強的特點,使學校的團組織和學生的工作顯得很有朝氣和活力,並形成傳統,一直保留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學校向工農子弟開門。這是解放初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學校還建立人民助學金的制度,可基本滿足工農子弟的學習所需,因此學生數逐年增加。1950年底,縣立國中合併到永安中學,學校更名為福建永安中學。到1953年,學生數已增加到600多人,比解放初翻了一番。
加強黨對學校的領導。1952年上級調遣大田縣委副書記劉乃武和幹部羅小華分別擔任校長和團委書記。不久學校就有了黨的組織,一個能團結教師,比較懂業務的領導幹部隊伍也逐漸建立起來。
1953年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永安中學也經歷了解放初的新舊交替階段而進入正常發展階段。首先是貫徹教育為主,在原有基礎上建立穩定、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校的"三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周活動總量表),體現了教學為主和保證了教學秩序;紅領巾教學法、五級記分法和凱洛夫的教育學得到比較認真的推行,雖有其機械和片面的弊端,但總的還是取得了重視教學研究、重視提高質量的積極效果。從1953年到1956年,學校的師生關係融洽,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都發揮得很好。校舍設備也有了明顯的改善,至今猶完好使用的"五四樓",就是在1954年建成的。學校的規模進一步擴大,1956年學校更名永安第一中學,此時學校已有16個班級,近800學生。
1957年至1962年,學校的發展較為曲折。1957年學校加強了勞動教育,學校的後山得以開發,至今好幾個山頭仍松樹成林;師生的勞動熱情很高,且從此形成熱愛勞動的優良傳統。當時福建日報以頭版顯要位置,作了題為《沸騰的永安一中》的長篇報導。但此後1958年的大煉鋼鐵,1959年的開發"萬寶山",1960年的大辦農業,又出現了勞動過多,嚴重打亂教學秩序的偏向。1957年的反右派鬥爭擴大化,也使學校的5位教師被錯誤地定為右派分子,並且由於這一錯誤和在知識分子政策上的偏向,使一些教師在精神上感到壓抑,積極性受到影響。1961年中央採取了一系列調整政策,學校糾正了勞動過多、社會活動過多的混亂現象,學校以教學為主的秩序得以恢復。
1963年至1965年是永安一中發展的最好時期之一。當時的教育廳領導得力,校長馬長光富有朝氣和闖勁,而學校又在63年被定為全省47所重點中學之一,此各方面工作都有長足發展。師生精神面貌好,學雷鋒做好事蔚然成風;教學注重少而精、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生課業負擔減輕,課外生活生動活潑,男子籃排球隊在三明地區各類學校首屈一指,文藝演出隊飲譽城鄉,而且以"烏蘭牧騎"形式創造了在大年初一步行到工廠、農村、部隊連續演出三場的記錄。學校完善了農場,興辦了工廠,而且幫助偏僻的羅家山興建了小水電站,幫助農場所在地文龍村辦了民校,還獲"鐵民校"稱號。所有這些都對教育面向社會、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作了有益的探索。1963年開始興建面積2100多平方米的教學實驗大樓,於64年完成,是當時永安樓層最高(4層),規格最高的建築物。大樓所用的全部幾千方砂石,都是師生利用課餘時間篩選清洗的,標準之超乎尋常,令建築工人嘆為奇蹟。1963年學校還舉行了二十五年校慶慶典,既節約又熱烈,全校25個班、1200多個學生和近百名教職員工,全部集中在操場會餐,節日般的歡樂氣氛洋溢校園,至今人們仍記憶猶新。
但是1965年底陰影已經籠罩著校園,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災難終於降臨學校。永安第一次游斗事件開始於永安一中;永安最大的一次流血武鬥發生在永安一中;遭受批鬥比例最高(占教職工總數47%)的單位也數永安一中;其中兩人慘遭身亡。學校的圖書、儀器和檔案資料嚴重散失,學校整整停課三年。1969年開始所謂"複課鬧革命",但是勞動沒完沒了,政治運動接連不斷,正常的教學秩序始終沒有建立。持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整個國家受到巨大的破壞,也使水安一中受到空前的浩劫。
(三)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1977年鄧小平同志推翻了"教育黑線專政論"的所謂"兩個估計",肯定了知識分子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使廣大教師深受鼓舞。同年底恢復了高考招生制度,又進一步使教師看到了希望。但真正使學校恢復生機還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此永安一中和全國所有學校一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學校在79年重新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
1979年和1980年,以靳興禮為支部書記的學校黨組織認真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對"文革"中受到打擊迫害的教職員工,和其它包括被錯劃右派分子的歷史冤假錯案,共42人得到徹底平反昭雪,其中青、林海奇、鄭啟周等一批骨幹不久都被吸收加入共產黨。
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更是使教師精神振奮,有重獲解放之感。在政治上,老師們積極上進,有近30位老師先後加入共產黨。80年代中期,學校還建立了民盟支部,體現了在基層的多黨合作。在業務上老師們刻苦鑽研,努力創新。語文組老師試用自編國中新教材,取得明顯成果,運用全國試用新教材,也達六年之久,為教材改革提供了實踐資料。新老教師團結協作,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大有利於教師隊伍的建設。1987年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職稱評定,在120多位的教師中,有30人評為高級教師職稱,獲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半數以上。教師的生活大有改善,教師住房都是"文革"後蓋的新房,人均住房面積為13.4平方米。由於學校在校門口建有小型電站,教職員工的炊事全部實現近乎免費的電氣化,在全省可謂絕無僅有。
設施環境
學校組織機構健全。有黨支部、校長室、工會、團委、辦公室、教導處、教研處和總務處,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教師日常工作的組織形式,為教研組和年段並存,長期以來以教研組為主年段為輔,90年代開始以年段為主教研組為輔,兩種機制,各有利弊。
校舍設備,面貌一新。粉碎"四人幫"以後,十幾年來幾乎年年都有基本建設投入。原先簡陋的房屋已全部為鱗次櫛比的樓房所代替,其中有六層的實驗圖書綜合大樓,有三居室、四居室的共78套的宿舍樓,可供800人使用的食堂、浴室和學生宿舍。全校校園面積為6.l萬平方米,校舍面積為1.51萬平方米。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各種教學儀器,都達到規定要求。語音教室兩大間可供300人上課,電腦、電影放映機等等電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圖書在"文革"中雖幾乎喪失殆盡,但至今又有5萬多冊,並訂有100多種報刊。
學校在上級領導下,憑藉優秀的教師隊伍和優越的辦學條件,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使學生的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德育工作既繼承學校的優良傳統,更注意根據時代精神不斷創新。例如組織高中學生的社會實踐就比過去的單一勞動有所發展。學生中弘揚雷鋒精神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繼1981年宋建勛被評為全國三好生以後,年年都有一批學生分別獲得省、地、市三級的三好生稱號。由於學校的德育工作有成效有特色,因而被定為1991年在三明召開的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會議的參觀視察點。原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在視察時接受了學校小記者的採訪,並揮毫為學校題詞如下:"面向21世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材。"
在智育方面,注意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80年代初期各學科都相當重視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致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各教研組普遍開展"創一堂好課"活動,從中培養了教壇新秀。語文、數學、外語等工具學科的教學水平都比較高,全省學科會議曾先後在永安召開過。從1981年起,升入高等學校的人數都超過百名。繼80年理科、文科考生馬永彪、賴海濤分別獲得數學滿分(理科全省僅1人、文科全省4人)之後,又有蘇紅霞、張安輝得文科數學滿分,黃海聶、林月琴得英語滿分。升入醫學院的孫艷玉、師大的孫玉梅、科技大的孫學群,姐弟三人先後成為碩士研究生,更被傳為佳話。
體育在永安一中素來受到重視,籃球、排球、桌球等活動更是傳統活動。學生男女籃球隊在80年代代表三明地區參加全省中學生籃球比賽。民眾體育活動做到經常持久,自80年代貫徹《國家體育鍛鍊標準》以來,年年都達到優級水平。校園文化健康生動,民眾性歌詠活動經久不衰,"學校音樂周"連年獲獎,教工合唱團起到示範作用。舞蹈、戲劇、學生文學社團,屢出人才。
現狀
如今的永安一中正在經歷著從外到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54樓在2001年的推倒,然後是83樓的推倒,接著是300米跑道的重建,新教學樓的樹立。永安一中的課堂也實現著數位化,投影儀,電腦都已成為課堂上的標準配置,同學們和校友們也正已飽滿的熱情為永安一中的光輝濃重的歷史寫下更加輝煌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