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入閩,擊潰北洋軍閥孫傳芳部,在歸化縣建立政權。
1927年2月,在社會各界賢達人士的倡議下,“歸化縣立培英初級中學”創辦,校址在縣城北郊的晏積墩“四賢祠”。首任校長是賴先傳(字聲初),教員有陳德元、楊先應等人,至1933年停辦。
1931年6月,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二軍進駐歸化縣城,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方武裝、建黨建政工作,先後開辦蘇區列寧國小十餘所,開設國語、算術、社會常識、國畫、體育等課程,採用《共產兒童讀本》、《國語教科書》、《算術教科書》和《兒童歌謠》等教材。1934年春,歸化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初等教育研究會,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
1938年,“寧明清三縣聯立中學”開辦,明溪代表伍琨多次參加三縣聯立中學理事會,討論辦學章程、校址選定、經費籌措等問題。
1940年10月,鑒於明溪地僻民貧,交通險阻,小學生需長途跋涉步行到外縣求學,非常艱苦。經地方紳士提議,在中共地下黨員、時任明溪縣縣長胡邦憲的倡導下,選定城北程氏大院“郎官第”為校舍,拆東郊天后宮左右廂房舊木料修成辦公室一間、教室兩間、教師宿舍四間。開辦經費由城鄉募捐,辦學經費由縣府組籌。期間上報省教育廳,但批覆“目前師資缺乏,著從緩辦。”
1941年2月,明溪縣立初級中學在困難重重中開辦,開設一年級上、下期各一班、共招生百餘人,教員9人。校長為胡友李,教員有葉克明、楊先應、李寶綬、周佐嚴、胡瑜、陳玉韶等。
1941年5月,日軍占領福州,福州郊區各縣淪陷,大批師生隨難民內遷,省教育廳決定在明溪設立福建省立第二臨時中學,校長鄭乾臻率領五位教師和三百多位學生從永安步行到達明溪。至秋季開學時,實有國中學生430名,高中學生19人,設十一個教學班。當時“郎官第”只有兩間教室,學校借用“李家囤”大院作學生和教師宿舍,他們睡統鋪,吃飯、上課在屋檐下或露天場所。抗戰時期物質極度貧乏,師生每天三餐稀飯填不飽肚子,吃菜、燒柴全靠自己解決。但師生的熱情高漲,每天高唱抗戰歌曲,勤奮學習。當時學習競爭風氣頗盛,每逢月考,同學們都“開夜車”、爭“案首”,有些同學看到榜上成績差,即暗自流淚。這些在戰亂中求學的孩子,受盡了親人離散、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病無醫藥的百般痛苦。但遠離戰火,躲避到不聞槍炮聲的山城讀書,還是不幸中之幸事。他們在這裡度過了難以忘懷的歲月。同年9月學校更名為明溪中學。
1942年2月,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立明溪初級中學”。
1947年1月學校再次更名為“明溪縣立初級中學”,當時有7個班,教職員工14人,學生173人(其中女生18人)。1949年第18屆國中畢業生僅10人。
1948年8月,中共地下黨員彭生香到明溪縣立初級中學任教,在師生中秘密發展黨員,創建中共明溪特支,為明溪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貢獻。
1949年10月明溪和平解放時,明溪縣立初級中學只有3個班,學生74人,教職工14人。次年2月,明溪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改名為明溪初級中學。
1956年10月,明溪與三元並縣為三明縣,學校易名為三明二中。1958年8月,三明師範在此設初師班,學生46人,教師6人。全校學生430人,教師35人。1963年增設高中部。
1964年4月三明縣復稱明溪縣後,又易名為明溪縣中學。
1966年全校有高中3個班,國中9個班、學生450人,教師40餘人。
1972年學校定名為明溪一中。
1980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福建省首批重點中學。
1990年學校共有30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8個班,高中12個班,在校學生1439人,教職工130人。
學校榮譽
2002年6月,學校被確定為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
2003年11月學校獲“三明市文明學校”、“三明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校”等榮譽稱號。
2004年高考,學校本一、本二、本三考生上線率均列三明市第一。
2006年11月,學校獲“第九屆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未成年保護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學校有4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高中學生2200多人,教職工1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