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禊湖道院始建於唐代,明嘉靖年間重建後,清順治自嘉慶年間,數度重建、增築、重修。鹹豐年間,毀於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俚人公捐重建,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解放後,禊湖道院成了當地糧食部門的倉庫,後存有大殿、偏殿、財神殿等建築。1998年,當地政府對禊湖道院進行全面修復。
傳說
傳說一
傳說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初封曹王,後任蘇州刺史。其上任伊始,適逢蝗災,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李明以奏上不及為由,私開湖邊之官倉賑災。後有小人參本至朝廷。按大唐律當斬。李明為免父皇兩難,投禊湖自盡。鄉人念其恩崇其德,為其建祠塑像。
傳說二
關於禊湖道院的“前世”還有:延至“唐末,淮兵圍蘇,吳越錢氏禱於李明祠,頗有靈應,於是,封其為昭靈侯,並改祠為廟。宋元間,當地人俗呼昭靈侯為城隍神,故昭靈侯廟又名城隍廟。
布局
禊湖道院正殿(城隍殿)。當地人有種說法是:黎里是鎮而不是縣邑,按照規定不能設城隍廟。但因所祀神靈是唐朝王子,死後敕封廣佑王,故特許破格作為行宮設奉。殿中有三塊牌位。正中一塊寫著“敕封普庇廣佑昭靈”;左邊一塊為“先天一炁威靈顯化天尊”;右一塊為“太乙救苦天尊奇玄上帝”。
正殿的西側緊挨著元辰殿(“元辰”指吉日,故詩中將該殿稱為“吉殿”),殿內供奉著自“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至“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六十尊神像。
禊湖道院內尚有財神殿、劉王殿、吳王殿等,分別供奉趙公元帥、劉王、吳王等。
禊湖道院正殿的背後是夫人殿,供奉著城隍老爺的夫人。
保護
2008年12月,禊湖道院被原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