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政策與民間信仰變遷

199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92—1998年就讀於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師從周振鶴教授,先後獲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 關羽信仰的傳播及普及——以浙江省為中心序言一、宋元時期浙江省的關羽廟二、作為軍神的關羽信仰三、明中期以後關羽廟的興隆四、清王朝對關羽信仰的支持和推動結語第二章 胡則信仰的產生與擴大序言一、胡則的生平和活動二、奏免身丁錢傳說與胡則信仰的形成三、胡則信仰的擴展四、僧侶、士人和胡則信仰結語第四章

內容介紹

宋代以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逐漸得到加強,為了能更有效地支配全國各地,中央王朝通過制定祭祀政策對各地民間信仰現象進行干預、指導,加強了正統意識形態向民間社會的滲透。那么,在中央祭祀政策實行“巨觀調控”的背景下,分布於地域社會中的民間信仰,到底又是如何去“適應”王朝的祭祀政策的呢?民間信仰領域又曾出現過什麼樣的“洗牌、重組活動”呢?而這其中的主角,即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集團在參與、主導其變化呢?迄今為止,國內外學界對此尚無專門研究。本書將地理範圍鎖定在浙江地區,利用碑刻資料、地方志中的祠廟志、文集筆記以及民俗學的調查資料,選擇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現象作為案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具體的探討。

作者介紹

朱海濱,1968年10月生,浙江義烏人。199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92—1998年就讀於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師從周振鶴教授,先後獲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1998—2003年留學於日本大阪大學,師從濱島敦俊、片山剛教授,獲博士(文學)學位。2003—2004年任大阪大學客座研究員,2004年7月起被聘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擅長於歷史文化地理、社會文化史研究,已在《東方學》、《東洋學報》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數篇。

作品目錄

序一 濱島敦俊
序二 周振鶴
序三 葛劍雄
內容提要
緒論:祭祀政策與民間信仰
一、問題的提出
二、近世中央祭祀政策的變遷
三、祭祀政策與地域社會
四、目標和方針
第一章 關羽信仰的傳播及普及——以浙江省為中心
序言
一、宋元時期浙江省的關羽廟
二、作為軍神的關羽信仰
三、明中期以後關羽廟的興隆
四、清王朝對關羽信仰的支持和推動
結語
第二章 周雄信仰的發生及其變貌
序言
一、周雄的出身和事跡
二、南宋後期信仰的產生——五顯神的從神
三、明代中期孝子傳說的出現
四、明末清初錢塘江江神傳說的出現
五、明清時期的鄉曲保全傳說
結語
第三章 胡則信仰的產生與擴大
序言
一、胡則的生平和活動
二、奏免身丁錢傳說與胡則信仰的形成
三、胡則信仰的擴展
四、僧侶、士人和胡則信仰
結語
第四章 地方神信仰與區域
序言
一、杭嘉湖寧紹五府
二、金衢嚴三府
三、溫台處三府
四、影響地方神信仰差異的主要因素
結語
結論:從民間信仰窺視中華文化
一、祭祀政策、民間信仰、地域社會
二、從民間信仰的層面窺視近世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綜合目錄
一、正史、政書、文集、筆記等(按撰者朝代排列)
二、方誌類(按修纂年代排列)
三、中文論著(按編著者姓漢語拼音排列)
四、日文論著(按編著者姓五十音排列)
五、英文論著(按編著者姓拉丁字母排列)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