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D

PTC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縮寫。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是在X線或B超引導下,利用特製穿刺針經皮穿入肝內膽管,再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道而使肝內外膽管迅速顯影,同時通過造影管行膽道引流。

基本信息

適應證

1.晚期腫瘤引起的惡性膽道梗阻,行姑息性膽道引流。

2.深度黃疸病人的術前準備(包括良性和惡性病變)。

3.急性膽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行急症膽道減壓引流,使急症手術轉為擇期手術。

4.良性膽道狹窄,經多次膽道修補,膽道重建及膽腸吻合口狹窄等。

5.通過引流管行化療、放療、溶石、細胞學檢查及經皮行纖維膽道鏡取石等。

[禁忌證]

1.與PTC相同,對碘過敏,有嚴重凝血機能障礙,嚴重心、肝、腎機能衰竭和大量腹水者。

2.肝內膽管被腫瘤分隔成多腔,不能引流整個膽管系統者。

3.超音波檢查證實肝內有大液平面,Casoni試驗陽性,疑為肝包蟲病者。

手術步驟

1.術前準備及穿刺方法及PTC。

2.先用22號細針作PTC造影,以確定病變部位和性質。

3.根據造影結果,選擇一較粗、直、水平方向的膽管,備作內引流插管用。

4.另從右側腋中線第8肋間作穿刺點,局麻後用尖刀在皮膚上戳一小口。囑病人暫停呼吸,在電視監視下將粗針迅速刺入預先選好的膽管,有進入膽管的突破感後,拔出針芯,待膽汁順利流出後插入導絲,不斷鏇轉和變換方向,使導絲通過梗阻端或狹窄段進入遠端膽管或十二指腸,退出穿刺針,用擴張管擴張通道後,將多側孔導管隨導絲通過梗阻端或狹窄段,使導管的側孔位於梗阻端或狹窄段之上、下方,固定導管,膽汁從導管內順利流出後,注入造影劑拍片。

5.引流一周后,再造影,以觀察導管位置和引流效果。

術中注意事項

1.為確保插管成功,可將穿刺針的針尾向頭側傾斜10°~15°,使針尖進入膽管後略向下傾斜,便於導絲沿膽管順利向下,進入狹窄的遠端或十二指腸,如平行進入或針尖向上,導絲易碰到對側管壁而捲曲或導絲向上並可進入左側肝管。

2.雖然PTC顯示膽道梗阻,但有時導絲仍可通過梗阻端進入十二指腸,如導管不能通過梗阻時,可先行近端引流5~7日,使膽道內感染引起的炎性水腫消退後再插入導絲和導管到梗阻遠端。

3.應防止引流導管脫落和阻塞,每日用5~10ml生理鹽水沖洗1~2次,每3日更換導管一次。長期置管有發熱時,表示導管有淤塞或移位,需更換導管。一般經引流10~14日後,肝實質內已形成一大於導管的肉芽通道,如導管脫落,可通過導絲引導在24小時內再插入導管。

脫管有四種情況:①術後因膈肌和肝臟隨呼吸上下移動,使引流管不能完全留於膽管腔內,表現為通而不暢;②管脫入肝實質;③管脫入腹腔;④固定不牢,或被病人誤拔。

為預防脫管,可在置管時設法將套管深入膽管內3~4cm,在沒有導絲穿入膽管時,不急於將套管直插膽管。因此時膽管結石阻塞或角度較小,套管可能順原針道進入肝實質,需注入造影劑後,膽道較穿刺前擴張、增粗、結石鬆動、角度增大,再緩慢插入套管,方易深入膽管腔。

臨床意義

1.PTCD可以減壓、減黃,緩解症狀,改善全身情況,進行擇期手術,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併發症,降低死亡率。對老年病人、體衰、全身情況差、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和重度休克者尤為適宜。

2.可經引流管沖洗,滴注抗生素,可進行多次造影。

3.通過留置導管,可以灌注複方桔油乳劑等進行溶石治療,亦可進行化療、放療、進行細胞學檢查,經竇道纖膽鏡取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