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山西 · 朔州 · 朔城區
文化遺產名稱:神頭五月五廟會
遺產編號:Ⅹ-12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朔城區民間文化藝術團
遺產級別: 省
詳細介紹
神頭鎮有個傳統廟會,在五月初五舉行;一年一度,由來已久。廟會為期七天,來自山西、內蒙、河北各省區的人們在廟會上進行牲畜交易和物資交流。
農曆五月初,在桑乾河一帶,特別是神頭鎮一帶,是一年中氣候最宜人的時節。山是青的,水是綠的。河灘綠草如茵,村鎮掩映在茂密的樹木中,陣陣清風吹來,頓感神清氣爽。這個時候,夏鋤已畢,收秋末到,正是農閒季節。因此,廟會期間,山上山下、河邊灘頭、街頭巷尾人群涌動;男女老少,各色著裝,車鳴馬嘶,十分壯觀。
相傳,神頭古廟會是民間為紀念抗跋公主和三大王逐漸形成的。形成廟會之前,民間只是過“端午節”。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有掛艾蒿、帶香包、纏五色線刷刷來驅疫消災等習俗。五月,草木茂盛,瘟疫肆虐,民間認為是“毒”月,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晰蜴、蟾蜍(即蛤蟆)。為了對付這五毒,必須用大紅紙剪兩隻大公雞於五月初一貼在門上,取將五毒吃掉之意。這一習俗至今有之。
漢末魏晉以後,端午又有了紀念屈原一說。梁·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隨著歷史的發展,南方的文化因素被北方容納吸收,神頭民間也出現了紀念屈原活動。如包粽子,沒有江米用黃米代替,或沒有葦葉用吃油糕代替。
北魏拓跋公主於神頭山生三大王時,在堅硬的五頭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從此,當地民眾在端午節這一天,紛紛走出家門,涌到神頭山上,拜謁印記,紀念拓跋公主。紀念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在印記旁進香還願;有的在印記坑裡燒紙祝福求子,撈兒撈女;少男少女往印記坑投錢,祈盼自己擇個佳偶;有的在印記上叩拜,以消災減禍……然後人們走到山下,進入三大王廟大殿,上香、打馨、擊鼓,再度跪拜。廟內香火不斷,煙霧繞繞,熙熙攘攘,盛況空前。拓跋公主和她的三個大王靜坐大殿,一副慈善面孔,居高臨下地俯視這些進香的善男信女,似乎在說:“人間好事,我等都願意成全。”後來,三大王廟還建了戲台。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除了拜遍神婆山上拓跋公主分娩留下的印記和進入殿內跪拜三大王外,還訪友、看戲、相親、買東西……這樣,年復一年,形成了神頭的古廟會。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古廟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神頭古廟會更是頗具規模。人們從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和邊牆諸口湧入朔州境內,匯集神頭鎮。公路上,車輛、人群、牲畜絡繹不絕,當地百姓有上萬人。整個神頭人山人海,出出進進,熱鬧極了!目睹這般風情,當地人喜氣洋洋,外地來客則倍感新奇和熱鬧。
牲畜交易大會的會場設在東、西海南側的林蔭間,買主們有的在牲畜群中穿來穿去,挑揀自己想買的牲畜;有的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扳牲畜嘴唇牙口,摸牲畜的身子看膘情,再左右端詳,識毛片、觀蹄腿……有意成交的在衣襟下換手指頭,討價還價,均不說出口,只用手指暗示數目,這樣買賣不成也不露“底”。討價還價的距離不大時,通過交易員來回手語說合,交易員都是由牲畜品性十分熟悉、對市場價格有所把握的人來擔當,做到公道辦事,對買賣雙方負責。
進入神頭街心,是物資交易、飲食服務和小商販攤點的商業區。搭起的布棚子,沿街的兩側擠擠挨挨、彎彎曲曲,從西頭伸到東頭。商業區貨色齊備、琳琅滿目。過去見不到的南方商品,廟會上有;過去吃不到的內蒙冰糕,廟會上也有。
街的西頭,有一開闊地,開闊地上有一戲台,坐西面東。當地人愛看山西梆子,每年不是太原北郊晉劇團,便是五台晉劇團或忻州晉劇團來演出。戲台的兩側有各種遠道而來的雜技團、馬戲團。開場的鑼鼓聲,售票員的喊叫聲和人群的吵雜聲混在一起,使人感到異常的紅火熱鬧。當地人把神頭廟會視為一年一度的商品交易會、娛樂會,所有需要慎重購買的東西都在廟會上買。廟會期間滿園春色,大閨女、小媳婦象風箏一樣被放出來,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們三三兩兩,逛來逛去,或看戲,或敬香,或買東西,或瞟一眼風華正茂的小伙子,待嫁的農家姑娘或由家裡人引著,或隨同自己的意中人瀏覽市場,挑選心愛的衣料。一些山區人在這個閒空兒里,或邀伙結伴,或舉家同往,都要去趕廟會。他們來到神頭鎮,除去買賣牲畜。選購物品,還要看看紅火熱鬧。愛看戲的看戲,愛看雜耍的看雜耍,也有的老鄉不看戲也不看雜耍,就好打一斤白酒,割二斤熟豬肉,坐在涼棚里大嚼痛飲起來,打打“瘦蟲”、解解饞。
如今,三大王廟雖然沒有了,但古廟會卻延續下來,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遷,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