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妙峰山娘娘廟會又稱妙峰山娘娘廟香會。起源於明朝,在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妙峰山頂的碧霞元君祠(娘娘廟),曾經是中國北方地區遠近聞名的聖地。碧霞元君是中國民間信眾最多的神明之一。妙峰山娘娘廟會,號稱“香火甲於天下”,成為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響最大的一項民間信仰、民俗風情活動。廟會以香客祭祀妙峰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為中心活動,集豐富多彩的民間花會、戲曲曲藝表演、觀賞自然風光和熱鬧繁華的集市活動為一體。封建時代參加廟會的香客,上自皇室、王公、權貴、豪富,下至庶民百姓、士農工商。香客除來自京城外,還有四鄰以及來自天津、保定、石家莊等地的村民。清末,外地香客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海外香客以日本、東南亞諸國為主。舊時的妙峰山廟會,雖以朝拜碧霞元君為直接目的,但實際上已經擴展為一項包容甚廣的民間娛樂活動,超出了宗教信仰的範圍。民俗學家顧頡剛(1893~1980)於1925年到妙峰山,對香會、廟宇做了實地調查研究,出版了《妙峰山》文集。從此,妙峰山被稱作“中國民俗學的發源地”,妙峰山娘娘廟會有“中國民俗學的搖籃”之稱。妙峰山娘娘廟會於40年代停辦,1993年廟會恢復。每年參加廟會的客人除來自全國各地外,還有許多外國的遊客。
歷史沿革
唐天授元年(690),武則天向全國頒發《大雲經》,詔令各地州縣建大雲寺。妙峰山地處幽州西部,官府便在妙峰山上建大雲寺。《大雲經》宣稱武則天為彌勒佛生,大雲寺便在每年五月初五彌勒佛的生日舉辦盛大的慶誕法會。幽州各地的官、軍、僧、俗雲集妙峰山。與妙峰山主峰相鄰的仰山有棲隱寺,始建於唐末,遼、金、元、明幾百年間多次成為皇家香火院。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節”大會,吸引各地僧俗會眾。金初,禪宗高僧希辨以“青州和尚”之號名動四方,在仰山棲隱寺創立禪剎施醫施藥局制度,聘請父子二位高明醫士為僧,在仰山煉製神藥,後在民間傳為“藥王”,由此又形成仰山寺廟會,每年四月初八到二十八舉行藥王節,清末漸息。金大定二十年(1180),世宗皇帝敕令擴建仰山寺,賜名仰山大棲隱禪寺。
明永樂年間,山西許多移民遷至京西山鄉,帶來山西的習俗。他們在正月十五中元節敬娘娘、鬧社火,演百戲雜劇、走會表演;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初“婆婆神會”祀娘娘,迎神走會及秋社賽神。一些大村陸續修建起天仙廟,供奉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妙峰山鄰近村莊也建修妙峰山娘娘廟,娘娘廟成為各村舉辦祀神活動的中心。妙峰山的娘娘廟會因有妙峰山的娘娘“照近不照遠”和“照遠不照近”的神靈傳說而著名。明代,妙峰山娘娘廟會春香(春山)會期為正月十五前後,屆時山鄉舉行盛大的娘娘廟朝山進香活動,迎神走會,在澗溝村唱大戲。親朋好友彼此走訪觀會,出嫁的女兒也攜子女回娘家“趕會”。秋香(秋山)會期為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除朝山進香、迎神走會外,還有“祭麻谷”、“掛地頭”等祈禱年豐的習俗。明末,從京城來妙峰山拜娘娘的香客越來越多,大多是“借佛遊春”。起初是專門參加仰山寺藥王會,順道上妙峰山,後來便以到娘娘廟上香為主,附帶游仰山寺。外地香客進香一般選擇四月初一至十八,相傳此時的妙峰山娘娘是“照遠不照近”,當地鄉民並不參加。此後,妙峰山娘娘廟經京城香客修葺,改由道士掌管。
康熙帝封妙峰山娘娘廟為“金頂妙峰山”娘娘廟,使之地位居於京城東西南北中“五頂娘娘廟”之上。從此,妙峰山娘娘廟會便成為京城和周邊各省香火最盛之地。春香會期香客自外地而來,秋香會期則由當地鄉民和外來香會組織共辦。“妙峰山的娘娘——照遠不照近”這一老北京的歇後語,反映了京西山鄉的另一習俗,即當地鄉民大多參加本地的娘娘廟會,如九龍山娘娘廟會,莊戶、板橋、千軍台村天仙會(又名中幡會),上清水天仙會、百花山娘娘廟會等。清康熙年間妙峰山娘娘廟改為僧人住持。乾隆二十五年(1750)香客捐資擴建娘娘廟,鄉民初建的天仙廟更名為“靈感宮”,使娘娘廟的規制從“娘娘行宮”上升為“娘娘離宮”。嘉慶皇帝登位後又賜名為“敕建惠濟祠”,並賜御書廟名匾額,使妙峰山娘娘廟的地位達到最高級。
清末以後,戰火災禍連綿,民不聊生,國力日衰,妙峰山香火漸趨低迷。抗日戰爭期間,妙峰山成為游擊區和根據地。1939、1945年八路軍挺進劇社兩次在妙峰山廟會向香客、遊人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1946年還在妙峰山娘娘廟舉辦表現人民軍隊英雄業績的大型新聞照片展覽。
娘娘廟
娘娘廟位於妙峰山主峰的台地一隅。依金頂地形,偏向東南,面對北京城。以山門殿充當廟門,有殿院、拜台、正殿和東西配殿。殿後原來的白衣大士殿被改成後牆和門字形長廊,與東西兩側配殿構成娘娘廟殿堂。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殿、正殿、地藏殿、藥王殿、觀音殿、月老殿、財神殿和王三奶奶殿,此外,還有廟外建築回香閣。廟外過去還有喜神殿、東嶽廟、關帝廟、法雨寺等建築。1993年恢復廟會,對廟堂布置有所調整,把喜神殿遷入娘娘廟內。
山門殿山門殿即廟門,共3間,正中一間開有圓拱型門洞。門洞上漢白玉石額題刻“敕建惠濟祠”,為清嘉慶帝御筆。惠濟祠是娘娘廟的廟名,也是娘娘廟等級最高的名稱。殿內東西分列青龍、白虎神像,披甲持械,是把守山門、守護惠濟祠的護衛神將。
正殿正殿即靈感宮。正殿3間,供奉妙峰山娘娘,即“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兩坡硬山頂,青灰筒子覆頂,綠琉璃瓦剪邊,正脊東西各有鴟吻,殿門上為正搭斜交花棱窗,前出廊柱2根,門檐原來懸匾額3方,為慈禧太后所書,分別為“慈光普照”、“功侔富媼”、“泰雲垂蔭”。“泰雲”指妙峰山娘娘源於泰山。慈禧的3塊匾額今已無存。殿門上方石額刻有“靈感宮”3個大字。殿內供娘娘塑像5座,兩側分別是眼光、子孫、斑疹、送生4位娘娘。兩旁塑有女官、衛士共16護侍。正中即“泰山頂上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妙峰山老娘娘。
地藏殿靈感宮正殿的東配殿,2間。供奉地藏王菩薩像。地藏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據佛經說,地藏受釋迦佛囑託,承擔教化眾生的重任,並擔當幽冥教主,管理陰間。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日,即地藏菩薩生辰和成道日時,信眾都要跪拜上供。
藥王殿靈感宮正殿的西配殿,2間。藥王殿供奉藥王扁鵲。在農曆四月藥王生辰時,很多地方都舉行祀典。
觀音殿位於靈感宮西路殿正中。南為喜神殿,北為月老殿。觀音殿原在靈感宮北,修復時遷此,塑像也從送子觀音改為渡海觀音。
月老殿在西路殿的觀音殿北。殿內供奉月下老人像。舊時青年男女常到月老殿,向月下老人求告終身大事。
財神殿在靈感宮東路殿。供奉趙公明像。趙公明又稱趙公元帥,本是道教所奉的財神,民間傳說趙公明無眼,不以勢利眼看人,故被尊為正財神。
王三奶奶殿在靈感宮東路殿財神殿之北。相傳,王三奶奶是京東香河縣人,生活於清嘉慶年間,在天津、北京一帶為人針灸、施藥,醫術高明。傳說她最後坐化在妙峰山。昔日香火興盛,天津人尤為信奉,奉為菩薩神明。王三奶奶塑像為北方農村老嫗形象,手持菸袋,梳髻,尖足,旁有侍女手牽一頭黑驢。
回香閣在靈感宮以北約100米處。殿院飛檐脊獸,黃色琉璃瓦封頂,磚圍牆。山門殿額書“回香閣”。此處原是齊天廟,建有回香亭。香客在娘娘廟進香後,再到回香閣燒一遍香,稱為回香,這樣朝頂進香的活動才算功德圓滿。回香亭重建時與天齊廟合為一處,改名回香閣。回香閣正殿主神是“東嶽天齊仁聖大帝”。西廂殿為武聖殿,供奉岳飛像,還有秦檜夫婦向岳飛跪像。武聖殿原名“速報司”。東廂殿為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神像。
香道舊時上妙峰山必須攀越2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香會期間有數十萬人上山進香。山民將羊腸小道拓寬砌石,開闢成可供騎行、抬轎的暢通香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利用香道建立交通線,傳遞情報和運送重要物資。1949年後,隨著城市建設和道路的發展,從市區到山下的香道平原路段已非原貌,山路段基本保存,除個別路段植樹造林或修公路、水庫外,仍保持了原有的自然景觀。自河北省懷來、涿鹿等縣經門頭溝西部有兩條香道,一條從下葦甸經上葦甸到金頂;另一條從下葦甸經擔禮、桃園到達金頂。自昌平區高崖口經狼兒峪南達金頂為北道。從北京城和南郊、北郊出發的香道有5條,依方位和習慣依次稱南道、中南道、中道、中北道、老北道。中南道香客進香者極少,廢訖已久。南道山景幽美,中道、老北道亦佳,中北道次之。以里程計則中道最近,中北道稍遠,老北道又遠,南道最遠。
南道通常由阜成門沿古京門大路,經二里溝、釣魚台、三虎橋、八里莊(今阜石公路)、田村、西黃村、模式口、高井、五里坨(今京門公路),到門頭溝三家店村,進入山區路段。三家店為永定河出官廳山峽進入平原的出山門戶,九龍山被永定河截為兩段。三家店村昔日店鋪林立,廟宇以明清所建為多。自三家店到妙峰山香道有前後二道:老南道和新南道。清以前,老南道沿永定河左岸,走古西山大路的“小北道”,過軍莊、陳家莊,在西北澗越仰嶺十八盤,進入妙峰山的櫻桃溝小峽谷。新南道又名妙峰山正道,從三家店過河,經永定河河曲階地,然後再渡河上陳家莊山路,新南道平原及淺山緩坡路段最多,適合於車馬行走。清代中期以後,朝中權貴、京城富豪及許多城南香客、遊人多選擇新南道。清末北京至門頭溝鐵路建成,民初京門公路及門頭溝至大台鐵路支線開通,香客乘火車在三家店、野溪、丁家灘等站下車前行,或乘車騎馬走公路都方便快捷。南道雖比其他香道路程長約一倍,但自清末以後仍為香客人流最大的進香路線。1949年後,公路建成,自阜成門乘汽車西行,在擔禮村改走妙峰山公路,僅1小時就可直抵娘娘廟山門。這條最新的進香“南道”,幾乎完全取代了其他各道。
中南道山道路段自三家店或海淀區寨口村,分別從南北進入軍莊村。南路由三家店沿永定河西北行,過搭拉峪、黃崖子,由軍莊村入軍莊溝北行到灰峪村,此地有北京地區重要的產煤地層。灰峪西北800米的半山上有一大型溶洞,名仙人洞,洞中有塗金觀音大士像。登仰山東嶺可見元代尊勝塔殘跡,俗稱(楊)六郎轉塔,經嶺頂再上行,到達蘿蔔地,又名頭道嶺。蘿蔔地為古代火山噴口,約1億年前岩漿噴發,歷時數千萬年,造就妙峰山頂部的大部分岩層。向西北過二、三、四、五道嶺,在陽台上頂峰南50米處,即為玉皇頂,地勢比娘娘廟金頂還高約700米,這一段路程風光秀麗,沿玉皇頂下山即到澗溝村。中南道自仙人洞至蘿蔔地一段山路路陡且險,香客很少走此道。
中道中道的山道路段起自海淀區徐各莊村,是諸香道中山路最短的一條。昔日轎夫大多願從此道下山,但乘客恐懼路險,很少選擇中道。清同治三年,慈禧執政前期的大太監安德海,為慈禧朝頂進香曾整修中道。慈禧進香初由中道,光緒年間改走中北道。徐各莊村北有遼剎大覺寺,原名清水院,是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寺南有蓮花寺,明代建,清末成為出宮太監終養之所。周圍還有普照寺、觀音庵、西竺寺、回香亭、關帝廟舊址。徐各莊村中有億善同仁茶棚,又稱中道的“頭道行宮”。由此香道上行,過澗橋,沿南側有小道達九龍山麓的玄同道院,為明末殉國大太監高時明墓。香道經栗子峪上行,再經下平台、上平台登山,過上平台茶棚,又名“二道行宮”。此後山路石階陡立如懸梯,左右盤曲,這段險道稱“三百六十胳膊肘”。登冷風口,上為陽台山夷平面,即蘿蔔地,與中南道合併。
中北道中北道山路段起自海淀區北安河村,北安河是當地較大市鎮,香客多在此食宿。上山道高而不危,經整修後石塊砌道寬2米多,行走省力,是南道公路、鐵路開通前香客最多的一條香道。中北道自古是澗溝村一帶通向平原的出山之路,清末為慈禧太后到妙峰山進香之道,同治九年(1870)鍾粹宮太監范平喜整修中北道,建金仙庵茶棚。光緒十八年(1892)太監劉誠印再修此道。北安河村原有長明寺、萬福寺、關帝廟、清福觀等寺廟。出村西北入山口,經1.5公里到鷲峰下,有響塘廟,又名響牆廟,原名福順寺。慈禧進香曾在此駐蹕,夜聞溪水聲如鼓樂,賜改今名。香道伴澗水前行,沿途有金仙庵、金仙寺,分別為尼、僧住持。金仙寺是800年前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的金水院舊址。此地金山泉水質優良,與古銀杏、關帝塑像共稱三絕。中北道有3塊怪石,分別為駱駝石、瞻雲妙石和石瓜打石。前行再經過道石、串嶺子、狀元石、飯台子,即到嶺頂妙兒窪,這是門頭溝與海淀區分界處。由此下山,經金頂到澗溝村。現中北道保存完好,從北安河到金頂舊路大約20公里。
老北道清康熙年間建成。嘉慶、道光年間經過整修。清末京張鐵路通行,來自天津、河北及京城的許多香客,乘火車出西直門到昌平縣沙河站,換乘馬車或騎行到聶各莊,由此登上山路段。朝山進香期間,入夜其他山道均點煤油燈或燈籠,惟有老北道點汽燈,十分明亮,汽燈為天津香會所捐獻。聶各莊村原有護國佑觀音院,從庵向北西行即上香道,過車耳營村。村內關帝廟原有老爺殿茶棚、名遙嶺俯暢茶棚,為京城梨園界香會所建。西行有一石洞,洞西北為石佛殿。原殿已廢,後人改築石亭,亭中供奉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大石佛一尊,為北京地區現存年代最早的石佛造像。上行經雙水泉、磨鐮石河、雙龍嶺、鮮花石洞,登上大峰口頂(又名大風口,海拔1 120米)。有的香客到此,向正殿娘娘像焚香叩拜後便可返身歸家,稱為順香。越山口下行,沿途過磕頭嶺,經玉獅嶺到貴子嶺,再西行2.5公里,經回香亭即到金頂娘娘廟。老北道山路舊程30里,實測為21.5公里。
金頂香道西道、南道、中南道、中道、中北道都會於澗溝村,該村成為登金頂的起點。金頂香道會聚各路香客,在廟會期間,進香者晝夜不息。今澗溝村到山門已建成盤山公路,昔日香道除登山愛好者外,僅有一些虔誠的老香客堅持登行。澗溝村有一條東西大街為主要幹道。有一座大戲台,各種民間藝術在此表演,走會的隊伍也在場地上表演各自的拿手好戲,商販、攤鋪也雲集於此。
香會
妙峰山進香者多是個人獨行、一家一戶或朋友結伴而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專為進香結成團體的香會組織,這些組織少的有二、三人,幾十上百人,多則有成千上萬人。廟會開始前,京城的香會就已開始行動,直到廟會結束,他們是廟會中最活躍、最突出的成員。香會組織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自建廟開始,村民就組織香會隊伍參加廟會。
組織和職員,香會由村中德高望重、富有組織能力的老人擔任會頭,名都管。其他村民在會中各任其職。門頭溝區千軍台、莊戶村的“天仙會”,自明朝以來歷時500~600百年。天仙會走會一般從本村開始,前有銅鑼開道,後是手持錘、鐧的壯士,依次行進的是靈官旗、五虎少林會、小車會、秧歌會、地秧歌會、打擊器樂班、大鼓會等,還有若干面神幡和村名幡穿插隊伍中。“娘娘神駕”行在隊伍中,後跟“號佛會”,神旗殿後。走會隊伍一般有400~500人。自清初開始,京城及四鄰的香客成為妙峰山娘娘廟會的主角。這些香客多依村、街、行業、衙門組成各種各樣的香會。香會組織細密、分工具體。會首(或稱會頭)正式名稱為都管,下有副會頭及其他負責人。康熙二年(1665)妙峰山引善老會的職名包括:錢糧都管、請駕都管、車上都管、苦行都管、陳設都管、中軍吵子都管、號上都管、揆子都管、廚房茶房都管、拉麵都管、飯把都管、淨面請茶都管、司房都管和本會香首。乾隆五十二年(1787)妙峰山獻供斗香膏藥聖會的職名有:香首、副香首、都管、中軍上、揆子上、執事上、口號上、吵子都管、錢糧上、廚房都管、司都和信女。光緒三年(1877)妙峰山淨道聖會的職名為:引善都管、催糧都管、錢糧都管、車把都管、司庫都管、中軍把、淨道都管等。其他香會組織還有裱作把、陳設把、大車把、中伙把、神堂把、司事房、承房把、粥茶把、承辦都管、買辦把、值棚都管等職名。與京西山鄉的天仙會不同,上述香會中的婦女不擔任會中職務,也不參加走會表演,單列為信女一項,隨隊前進。進香全盛時期,妙峰山的香會組織近千,按照在廟會中自願承擔的任務,形成不同的專業分工。按大類區分有文會、武會之別。
文會
又稱善會,擔負廟會全過程中各項服務性工作,包括飲、食、住、行等香客的基本物質需要和為廟宇香堂提供的各項服務,以及為廟會提供各種物資等。文會主要有:開山會(開闢香道、修建廟宇)、修道會(淨道會,修整、清掃香道)、清茶會(粥茶會、饅首會,設立香道沿途茶棚,提供粥、茶等食物、飲品)、路燈會(燈燭會、洋燈會、汽燈會,為香道和廟宇提供夜間照明,或為夜行香客提供燈籠、火燭)、縫紉會(為香客縫補走破的靴鞋)、拜席會(為茶棚提供草蓆搭棚,供香客瞻拜、坐臥)、巧爐會(為茶棚修碗修盤,修補銅、鐵供具、用器),還有茶葉會、拜墊會、盤香會、獻圓桌會、獻袍會、獻供斗香會、白紙會、檀香會、鮮花會、獻國鮮會、米供會、撣塵會、裱糊神堂佛殿窗戶會等。欄桿繩絡會為南道渡河船及橋提供繩索、橋欄和繩網。還有一種惜字會,專門撿拾香道沿途的香紙、殘文、廢紙,集中焚化。這些文會都以“行善”為宗旨,概不收費,經費來自募捐和發起人自籌。鄉村善會則按地廟分攤。
武會
又稱花會,以表演技藝“酬神”為宗旨。源於遠古“社火”,又稱百戲、雜戲等,屬於民間技藝表演。武會按各自表演的種類不同分為許多會檔,即使同一種技藝,也因地區和師承不同,表演起來也各有千秋。妙峰山的武會分為會規以里(俗稱“井字里”)和會規以外(俗稱“井字外”)兩種。井字里的會檔共有13種,表演用的道具和器械都是從娘娘廟裡的用具、用品、設備演化而來,例如太獅會的太獅本是娘娘廟山門前左右大石獅,中幡是廟門的高幡竿,高蹺是廟門木栓,石鎖是廟門的門墩兒或抱鼓石等。井字里武會走會的先後順序是:開路、五虎棍、秧歌、中幡、太獅、雙石頭、石鎖、槓子、花壇、吵子、槓箱、天平、太平。井字外的會檔種類更多,如太平鼓、龍燈、旱船、跑驢、霸王鞭、流星、假人摔跤、飛刀、舞索、竹馬、豬八戒背媳婦等。1920年前後,京城的一些青年組織起“萬里雲程踏車聖會”,以表演腳踏車騎行技巧為演出內容。進香香會都各有會名,如“懸燈靈丹聖會”、“萬善長青嫌鮮聖會”、“公議重整拜席老會”、“聖水長青秧歌老會”等,從會名也可略知香會服務性質或表演項目。有的香會兼負幾項表演項目,如“老南道桃園義善汽燈籠燈路燈話茶聖會”和“子孫萬代誠獻粥茶盤香聖會”等。有的武會表演項目不限一、二樣,複雜的如“義順同祥正虎打路藤牌少林”之類,刀槍棍棒一齊施展。
老會
老會、聖會、皇會 香會又有老會、聖會之分。老會是指立會已過百年的香會;聖會在京西山鄉又名盛會,起會歷史較短。歷史最為悠久的老會當數門頭溝區下葦甸村的開山老會,自建廟時就已成立。1996年妙峰山娘娘廟會上,設百餘檔香會,其中很多都是老會,如西城“萬福順義太獅老會”、“地安門開路老會”、“東安門開路老會”、“聖水長春秧歌老會”海淀“善緣撣塵修道老會”以及崇文的“萬里雲程踏車老會”等。香會中有一種特別的“皇會”,曾經是經“御賞”或“御賜”過的香會。同治、光緒年間,每逢廟會期,慈安、慈禧“兩宮”太后經常坐在頤和園北宮門的門樓上欣賞過會的武會表演,認為演的好的就下令召進園內表演,或者加以賞賜。受召受賞的香會從此便可以改稱“皇會”,在會名前加上“萬壽”、“萬壽無疆”等字樣,會旗也由藍色改為黃色,旗子上可以繡龍,箱籠上可以畫龍。海淀區西北旺的高蹺秧歌會被傳到頤和園表演過,慈禧賞給龍旗、黃幌、白銀,封為“天下第一會”。1996年妙峰山廟會,這支“奉懿旨高蹺皇會”也上山進行表演。“萬壽善緣縫綻會”始立於康熙十二年(1673),嘉慶十八年(1813)清內府奉旨賜之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