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郊真澤二仙廟

牌樓後為山門和兩個側門,山門上為樂樓,兩側為東、西望河樓。 東、西廂有陰宮、陽宮各九間,內原有十殿閻君和九天仙女及壁畫,今俱廢。 東、西廂分別建僧舍樓房七間(今廢)。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壺關縣樹掌鎮神郊村北,創立於唐乾寧三年(896年)。原在神郊河南岸,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樂氏二女被敕封為二真人,長曰沖惠次曰沖淑,賜廟額日“真澤”,同時移建於河北岸。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今占地7000平方米,南向,五進院落,共240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真澤宮依土山,面對翠薇峰,下是神郊河(季節河),從河谷登156層石階,達牌樓。牌樓由四根砂石柱支撐,斗拱層疊。牌樓後為山門和兩個側門,山門上為樂樓,兩側為東、西望河樓。進山門是真澤宮的主建築當陽院。東、西廂有陰宮、陽宮各九間,內原有十殿閻君和九天仙女及壁畫,今俱廢。當陽殿建在院中一米高的青石台階上,為元代遺構,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殿中有四根紅色石柱支撐,正麵塑二真人像。殿側各有廊廡七間。當陽殿後是過亭院,中為萬壽亭,兩邊是無梁旋頂的鐘鼓二樓,相互對峙。再後為寢宮,俗稱於孫殿,建在二米高的台階上。兩側有插花樓和簪花樓相傍,東、西有奶奶宮;嬰兒宮及僧舍樓房各九間。內原有送子娘娘塑像、壁畫等(今廢)。過寢宮兩側甬道,後為聖公、聖母殿,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內奉二真人父母像,兩側配有梳妝樓、觀景樓。東、西廂分別建僧舍樓房七間(今廢)。宮內現存宋、元、明、清碑碣三十八通,分別記述歷代修葺、增建情況及二仙真人的神話傳說。抗戰時期(1939),何長工帶領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曾駐於此。整個宮殿青山環繞,環境幽雅,雕樑畫棟,恢宏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