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直立,或基部多少斜升,木質,乾時具條棱,不分枝或有時上部有花序枝,無毛或被短柔毛,稍帶紫色。葉質厚,通常集中於下部,具柄或近無柄;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1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狀狹或下延成葉柄,近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具粗齒,有時提琴狀裂,稀全緣,上面綠色,下面帶紫色,側脈3-5對,細脈常連結成近平行的長圓形細網,乾時呈清晰的黑線,兩面被短柔毛;葉柄長0.5-4厘米,有短柔毛,基部有卵形或半月形具齒的耳。上部葉漸小,苞葉狀,狹披針形或線形,羽狀淺裂,無柄,略抱莖。頭狀花序直徑1.5-2厘米,通常(2) 3-5個在莖或枝端排成疏傘房狀圓錐花序,常呈叉狀分枝;花序梗長1-15厘米,被密短柔毛,具1-3線形苞片。總苞鍾狀,長8-10毫米,寬6-8毫米,基部有數個線狀或絲狀小苞片;總苞片1層,11-14個,狹披針形,長8-10毫米,寬1-2毫米,頂端漸尖,呈長三角形,邊緣乾膜質,背面具3脈,被疏短毛或近無毛。小花橙黃色,有香氣,略伸出總苞;花冠長11-15毫米,管部細,長9-11毫米,上部擴大,裂片長圓狀卵形,頂端紅色,尖。花葯基部鈍或徽箭形;花 柱分枝細,有錐形附器,被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約5毫米,褐色,具10條肋,被微毛;冠毛白色,絹毛狀,長10-12毫米。花果期8-10月。
生態習性
耐熱喜濕,耐寒、耐旱。生長適溫為20~30℃,能忍受3℃的低溫,也能耐陰,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生長健壯。
產地
產廣東(廣州、南海)、海南(澄邁、崖縣、萬寧、保亭、瓊中、瓊山等)、香港、雲南(景東、紅河、綠春)。常生於山坡草地、荒坡和田邊潮濕處。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采自廣州。
栽培技術
選地整畦
選擇地勢較高、肥沃、疏鬆、易排灌的地塊,施足基肥,每667㎡施腐熟有機肥3000kg,或複合肥100kg、尿素20kg,深耕細耙,起畦種植。畦寬100cm,溝寬30cm。南方地區採用設施覆蓋栽培,可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利於提高產量。
定植
在健壯的母株上剪取充實老熟的枝條,插條長約20cm,去除基部葉片,頂芽可去可不去,隨即進行開穴扦插。每穴1株,扦插株距為20 cm~ 25 cm,行距為25 cm~ 30 cm,定植後澆足定根水。初定植的幾天早晚要澆水,注意遮陽、保持土壤濕潤,有利於生根發芽。
田間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穴施、淋施和噴施追肥。進入採收期應根據生長情況追施肥料,每15天每667㎡施複合肥15kg~ 20kg,尿素7kg~ 10kg,每隔7天到10天於傍晚噴施一次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植旺素(蕓薹素內酯)0.01%乳油,每667㎡用10ml加水50kg,充分攪拌並均勻噴灑於葉面。不宜與鹼性農藥混用。夏天搭棚遮陽、防暴雨,以利於富貴菜生長。
常見病蟲害
作為一種野生蔬菜,神仙菜抗性較好,病蟲害少,僅常見的病蟲害有蚜蟲、斜紋夜蛾、灰霉病等。
但隨著野生馴化的一種栽培,在不同的栽培地區相續報導了富貴菜的黑斑病 、青枯病 、立枯病等。
采後處理
鮮切蔬菜因其方便、營養、衛生、新鮮的特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歡,符合我國傳統的消費市場。
神仙菜是一種較難保鮮的蔬菜,采後在自然狀態下1天甚至幾個小時後就開始失水萎蔫甚至腐爛。李素清等對不同貯藏溫度處理下的富貴菜的采後生理特性研究表明(5± 1)℃處理能顯著抑制鮮切富貴菜貯藏期間的呼吸強度和蒸騰失水,保持較低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較高的葉綠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從而延緩富貴菜的衰老,延長了貯藏壽命;複合護色保鮮劑組合:0.1%抗壞血酸+ 0.1%檸檬酸+ 2.0% CaCl2+ 0.4%植酸可以較好地抑制鮮切富貴菜的褐變和PPO活性,保持較高的葉綠素含量、Vc含量、POD活性和較低的丙二醛含量,該護色保鮮劑組合能較好的滿足鮮切富貴菜采後護色與保鮮的要求。
用途
食用價值
神仙菜是一種保健蔬菜,其莖葉中含有大量的藻膠素、甘 露 醇 及 多 種 氨 基 酸 等 營 養 元素,主要食用其嫩莖葉,可炒食、做湯,也可涼拌,味道清爽鮮美。
其葉可烘乾制茶即為降壓茶,飲用方便。
藥用價值
神仙菜味淡,性寒,具清熱解毒、止血、涼血等功效,可治療急性結膜炎、小兒高熱、心肺積熱等。其根入藥瀉火、涼血。
淨化空氣
盆栽室內擺放,還有殺菌淨化空氣的作用。
科研價值
種植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物種保護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必須建立在對物種多樣性水平和居群遺傳結構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在充分收集國內外的白子菜資源的基礎上,利用AFLP、微衛星、單核苷酸多態性等分子標記方法,對白子菜種內的親緣關係、遺傳結構及進化水平等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對傳粉、種子散布、繁育系統和人為破壞等方面的研究,將為白子菜的保護、引種馴化、遺傳育種、標準化種植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現在育種技術和栽培技術
為解決白子菜需求量高、野生和栽培存在差異等資源、質量問題,有必要加強育種和種植研究。利用雜交、轉入優良性狀基因、組織培養等方法可改良品種,提供優質種源。對白子菜資源進行規模化和規範化生產,實現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質量保證,對穩定並提高產品質量有重要作用,從而將中藥工業現代化、中藥農業現代化和蔬菜產業現代化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現代新興生物技術套用
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建立白子菜DNA指紋圖譜和化學成分指紋圖譜,通過對不同產地白子菜的基因型、藥用特徵成分、含量和分散式樣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可以為白子菜的鑑別和質量評價提供科學依據,而且通過DNA圖譜和化學圖譜的相關性研究,有助於篩選出優良品種。通過開展白子菜主要藥用成分生物合成途徑、機理以及相關的功能基因的研究,將為下一步通過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直接生產藥用生理代謝產物奠定基礎。
加強藥理學研究強度
加強對白子菜的化學和藥理研究,並將研究與民間用藥方向相結合,具有活性的新成分,對於指導臨床用藥、開發新藥和擴大新藥源是非常必要的。
開展綜合運用
根據相關報導,白子菜對鉛、鎘等重金屬元素具有富集作用,根據這一特性可以用來治理被重金屬污染的地區,淨化土壤和水體,進行綜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