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晉大夫祁奚 ①老,晉君 ②問曰:“孰可使嗣 ③?”祁奚對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對曰:“君問可,非問仇也。”晉遂舉解狐 ④。後又問:“孰可以為國尉?”祁奚對曰:“午 ⑤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對曰:“君問可,非問子也。”君子謂祁奚能舉善矣。稱其仇,不為諂 ⑥;立其子,不為比 ⑦。舉其偏 ⑧,不為黨 ⑨。《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 ⑩祁奚之謂也,外舉不避仇讎,內舉不回親戚,可謂至公矣。唯善故能舉其類。《詩》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注釋
①祁奚(qí xī):字黃羊,晉國大臣,三年前任晉國中軍尉。②晉侯:指晉悼公。
③嗣:指接替職位的人。
④舉:推舉。解狐:晉國的大臣。
⑤午: 祁午, 祁奚的兒子。
⑥諂(chǎn):諂媚,討好。
⑦比:勾結。
⑧偏:指副職,下屬。
⑨黨:偏私。
⑩王道: 理想中的政治。蕩蕩:平坦廣大的樣子。這裡指公正無私。
譯文
祁奚請求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誰可以接替你的職務?”祁奚回答:“ 解狐可以。”晉悼公問:“他不是你的仇人嗎?” 回答說:“大王問的是誰可以接任,而不是問誰是仇人。”晉悼公就立 解狐為中軍尉。後來晉悼公又問他:“誰可以 當國尉?”祁奚回答說:“ 祁午可以。” 晉悼公問祁奚:“他不是你的兒子嗎?”祁奚回答說:“大王問的是誰可以擔任,而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 君子認為祁奚在這件事情上能夠推舉賢人。推薦他的仇人,而不諂媚;推立他的兒子,而不勾結。《尚書》說:“沒有偏袒不結黨,王道政治坦蕩蕩。”這話大概是說的祁奚這樣的人了。推舉賢人能不迴避仇人,不回護親戚,可以說是最公平的。恐怕只有賢人,才能推舉跟自己一樣的人。《詩.小雅.裳裳者華》說:“只因為他有仁德,才能推舉像他的人。” 祁奚就具有這樣的美德。讀解
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能做到象 祁奚這樣,不管是仇人也好,還是自己的親屬、部下也好只以德行和才能作為推薦的標準,這樣的人古往今來都是少數,確實不多。假如世界上充滿了象 祁奚這種坦坦蕩蕩、不偏不黨的君子,世界將會是另一個樣子,祁奚也就失去了光彩。正因為稀少,大多數人做不到,他才成了榜樣, 才有了光彩,才讓我們稱讚。從人們的願望來說,總希望祁奚越多越好,世界也將因此變的越來越美好。但是,希望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有時甚至還會很大。一方面我們不會因為現實不如意而放棄希望;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會有了前人榜樣 ,心懷希望,從而閉目不看現實。這大概是一個永遠的結論,難以解決。
理想與現實比較起來,要 虛無縹緲的多,因為我們總是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周圍生活的真實模樣: 人們拉幫結夥, 你吹我捧,一方面膽子更大,另一方面手法更新,再加上更新的創造, 比如“炒”,比如人走茶不涼把尾巴留下。當你實實在在地面對這些東西時,能不喪氣嗎?。
我們總是在失望和喪氣中想起一句不老不新的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表面上看起來這話充滿積極樂觀的氣味,但是一想到玻璃缸里的 金魚,就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出處
《祁奚舉賢》選自《春秋左傳》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 《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 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左傳》敘事敢於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爭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 晉楚城濮之戰、 秦晉郩之戰、 齊晉鞌之戰、 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的敘述。善於敘事,講究 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歷代注釋《左傳》的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 杜預撰《 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 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 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 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註疏證》、今人 楊伯峻撰《 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 注本。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駰、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於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
作者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