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美國2010年大衛·芬奇執導電影]

社交網路[美國2010年大衛·芬奇執導電影]
社交網路[美國2010年大衛·芬奇執導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交網路》是根據本·麥茲里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而成的。由大衛·芬奇執導,傑西·艾森伯格、安德魯·加菲爾德、賈斯汀·汀布萊克和艾米·漢莫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10月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的故事原型來源於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主要講述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兩人如何建立和發展Facebook的發家史。《社交網路》成為第68屆金球獎的最大贏家,其編劇亞蘭·索金獲最佳編劇獎,其電影音樂還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

基本信息

電影劇情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2003年秋,在哈佛大學中,恃才放曠的天才學生馬克·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憤怒之際,馬克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學校的系統,盜取了校內所有女生的資料,並製作名為“Facemash”的網站供同學們對辣妹評分。他的舉動引起了轟動,一度令哈佛大學的伺服器幾近崩潰,馬克因此遭到校方的懲罰。正所謂因禍得福,馬克的舉動引起了溫克萊沃斯兄弟的注意,他們邀請馬克加入團隊,共同建立一個社交網站。在沒有明確拒絕他們的同時,馬克和室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網站。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看似小小的網站製作計畫,卻帶來了全球性網路社交的革命。憑藉他們創立的名為facebook的網站,在短短六年時間內就聚集了5億用戶,馬克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徹底改變了他和他身邊人的生活。但是這位成功的企業家,在輝煌的事業成就和巨額的財富背後,卻不得不面對與朋友的分道揚鑣,以及更多讓他身處利害關係的陷阱當中。

職員表

製作人: 達納·布努內蒂;Ceán Chaffin;邁克·德·魯卡;斯科特·魯丁;阿倫·索爾金;凱文·史派西
原著: 本·麥茲里奇
導演: 大衛·芬奇
副導演(助理): Scott Kirkley;Allen Kupetsky;Christian Labarta;Neil Lewis
編劇: 阿倫·索爾金
攝影: 傑夫·克隆威斯
剪輯: 柯克·巴克斯特;安格斯·瓦爾
選角導演: 萊雷·梅菲爾德
藝術指導: Donald Graham Bur
美術設計: Curt Beech;Keith P. Cunningham;Robyn Paiba
視覺特效: 亞當·霍華德、查利·伊圖里亞加、弗萊·德皮克斯、埃德森·威廉士
布景師: Victor J. Zolfo

音樂原聲

曲目 專輯資料
Magnetic The Gentle Hum of Anxiety
On We March Complication with Optimistic Outcome
Almost Home Hand Covers Bruise, Reprise
3:14 Every Night Pieces Form the Whole
Painted Sun in Abstract Carbon Prevails
Intriguing Possibilities Eventually We Find Our Way
It Catches Up with You Penetration
Hand Covers Bruise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In Motion Soft Trees Break the Fall 作曲者:特倫特·雷諾
A Familiar Taste
發行日期:2010-09-28

角色介紹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馬克·扎克伯格|演員傑西·艾森伯格
是一名恃才放曠的天才學生,因被女友甩掉後憤怒之際,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學校的系統,盜取了校內所有女生的資料,並制一個網站供同學們評分。
愛德華多·薩維林|演員安德魯·加菲爾德
馬克的室友,和馬克一起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網站。而他們建立的網站卻帶來了全球性網路社交的革命。
肖恩·帕克|演員賈斯汀·汀布萊克
是馬克和愛德華多的聯合創辦人,最後也成為Facebook網站的總裁。
溫克萊沃斯兄弟|演員艾米·漢莫
馬克在哈佛大學的舉動引起了溫克萊沃斯兄弟的注意,他們邀請馬克加入團隊,共同建立一個社交網站。

幕後花絮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根據本·麥茲里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而成。
影片的故事原型來源於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
影片投資5000萬美元。
艾米·漢莫飾演卡麥隆·溫克沃斯(CameronWinklevoss)和泰勒·溫克沃斯(TylerWinklevoss)這對雙胞胎,由漢莫一人分飾雙胞胎兩角,而另一角色的身型是由男模喬希·潘斯(JoshPence)所頂替。

獲獎記錄

時間 名稱 獎項 種類 得獎者
2011年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 獲獎 阿倫·索爾金
最佳電影剪輯 柯克·巴克斯特、安格斯·瓦爾
最佳原創配樂 特倫特·雷諾、 阿提戈斯·羅斯
最佳影片 提名 全體劇組
最佳男主角 傑西·艾森伯格
最佳導演 大衛·芬奇
最佳攝影 傑夫·克隆威斯
最佳音響效果 任·克萊斯
2011年 美國金球獎 劇情類最佳影片 獲獎
全體劇組
最佳導演 大衛·芬奇
最佳編劇 阿倫·索爾金
最佳電影配樂 特倫特·雷諾、 阿提戈斯·羅斯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提名 傑西·艾森伯格
最佳男配角 安德魯·加菲爾德
註:只列出2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149項,提名110項

幕後製作

創作起源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導演大衛·芬奇創作動機是由於他認為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比較迷茫,反覆的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如今的年輕人體會到自己在世界裡的地位,而在大衛·芬奇看到了關於馬克·扎克伯格的書,覺得馬克·扎克伯格非常有代表性,他能夠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榜樣,於是想通過他的故事,為年輕人們提供一些人生道路上的參考,《社交網路》就被大衛·芬奇搬上了拍攝日程。

改編背景

這部電影根據一本小說改編而成,其原著作者是曾經寫過《決勝21點》小說的本·麥茲里奇,這本講述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為主角的小說。作為全球排名第二、訪問量僅次於google的網站,facebook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和上百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而這個網站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從大學輟學的80後,於是名為《社交網路》的電影也就應運而生了。

影片評價

外媒評價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光芒四射而高度集中的故事和奔放的步伐讓人難以抗拒,是一部憤世嫉俗又有兼具娛樂性的小製作電影。(《紐約》評)
紐約電影節多年來最好看的開幕影片。(《紐約郵報》評)
影片繼續了芬奇從世態風情畫導演大師向當代傑出編年史家的轉變。(《綜藝》雜誌評)
就像人們每天總是不止一次瀏覽Facebook一樣,觀眾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受到《社交網路》的吸引,影片輕而易舉地成為本年度最佳之一。(《美聯社》評)
一部富含所有文藝種類和電影餘韻的影片。(《時代》評)
影片在拍攝手法的方面,簡直帶給人以荒誕的享受。(《波士頓環球報》評)
可能是本年度最好的影片。(《多倫多明星報》評)
導演芬奇把觀眾帶進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生機世界。(MTV評)
一部幾乎稱得上偉大的電影,不幸的是,影片的文化意義超出了感情元素。(《好萊塢新聞》評)
這個時代的社會標誌,就像《驚天大陰謀》、《畢業生》在它們那個時代的地位。(《票房》評)

國內評價

社交網路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是一部屬於年輕人的電影,它記錄了這個時代最大的一次變革:交往方式的變革。臉書、推特等社交網路的非凡意義在於改變了網際網路的生態,將自發、無序狀態的網際網路代入到一個有組織、有階層、實名制的社交網路之中。《社交網路》選擇了一個熱門的題材,大衛·芬奇的電影把握了當代年輕人心裡的潛流,把友誼、野心、背叛這些主題放進影片裡,讓這個故事具有了普世性。(出自解放網)
《社交網路》的形式和內容都不缺,算是一部形式與內容兼備的佳作。電影加入了許多新穎的表現手法和敘事結構,還把特效、攝影和剪輯都技術流的東西全囊括進去。還是世界第一部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的電影,片中雙胞胎兄弟同人扮演更牽涉到後期天衣無縫的特效處理。在剪輯和敘事結構等形式運用上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有相似之處,兩者都為交叉敘事。這樣一來《社交網路》已成了敘事表現手法、剪輯運用、高科技拍攝和特效處理上的形式集大成者。(出自網易娛樂)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10年11月18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10年10月28日
日本 Japan 2011年1月15日 法國 France 2010年10月13日
巴西 Brazil 2010年12月3日 俄羅斯 Russia 2010年10月28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10年10月28日 德國 Germany 2010年10月7日
英國 UK 2010年10月15日 義大利 Italy 2010年11月11日

票房信息

《社交網路》於2010年10月1日在美國上映後,共在全美的2771家戲院開畫,上映首周的票房成績為2300萬美元。這個數字低於《戰慄空間》的3006萬和《班傑明巴頓奇事》的2685萬,位列大衛·芬奇個人作品開畫數字的第三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