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球

碧玉球

福建省泉南多勝景,球石最神奇。步出鯉城東郊半里許,荷花盛開的東湖美景,立即撲入眼帘。循著湖畔稍折向東北溫行,不到半小時工夫,便到達東湖盡頭的靈山腳下。仰首凝望,在那桃林茂密的山麓,有一蒼黝稍圓的巨石兀然迎風擺動,似向遊人點頭招迎。天然得處,神機入錄。巨石上鐫刻“碧玉球”三個填滿朱紅的大字,耀眼奪目。這便是泉州的一勝景──風動石。此風動石被命名為“碧玉球”。據《泉州府志》記載:靈山頭似猛獅,巨石狀如碧球倚立山前,如球戲獅,故明朝嘉靖年間泉州知府周道光“以此石類球而其色蒼然,沉碧似玉,故名之‘碧玉球’。

碧玉球碧玉球

“碧玉球”坐落於靈山聖墓的前方西側。石四周,山林凝綠,草木蒼鬱,花果 掩映,景色醉人。球石下端,北渠如練,盤繞縈迴,碧水粼粼,流光閃閃。 球石底座,乃一平展大石盤,可供遊人憩息品茶,圍棋賦詩。球石仿若從盤上 鏇卷突起,“其形肖丸,而下不屬,勢重萬均”。清風吹拂,或遊人用手搖撼,巨石則“兀兀然動搖”,而絕不挪移滾落,令人驚嘆不已。遊人佇立石盤上,極目遠眺西南,則“靈源寶蓋山隱約橫亘,蚶江、法石村周遭環抱,晉(江)泉(州) 風光一覽無餘”。 觀賞了“碧玉球”,稍向西北移步,即是我國伊斯蘭教的重要遺址之一──“ 聖墓”。“聖墓”坐北朝南,依山而築。據明代史學家何喬遠的記載,聖墓建於唐代。唐高祖武德年間,穆罕默德的門徒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士來泉州傳教,他們死後就安葬在這裡,據傳,自從三賢四賢埋在此山後,墓有靈異,當地人稱此墓為聖墓,此山也因而得名靈山。 墓的正中有石亭,亭的正中並列著兩座用花崗岩雕琢的長方形墓蓋,它們就是 三賢四賢長眠之處。在墓席的正中有一方立於1323年(回曆727年)的元代 泉州聖墓重修碑,碑中記載了關於三賢、四賢的事略。碑文稱:“二人在法厄福爾 時代來到這個國度,據傳有大德行者,因而死後由法世抵達永世。人們因其膜拜而 信之.一旦迂遭艱難彷徨無策,即前來主瞻禮祈求來世光明,並有奉獻,俱獲益平 安回還。”此碑寫於回曆722年齋月。 聖墓的迴廊中還立著一方鄭和行香碑,它是我國著名航海家鄭和第五次下西洋 ,路過泉州時特意到聖墓行香禱告,地方官為他勒石記事的。 在聖墓附近還有各代的伊斯蘭穆斯林墓群。這些古色蒼然的石棺,苔蘚斑斕, 青草蔓生,散置於蒼松翠柏之下。有的石棺刻有片斷的《古蘭經》,有的墓碑上刻 著“雲月”圖案。面對這些穆斯林墓群,不禁令人緬懷我國人民與阿拉伯人民的千年友誼。 靈山聖墓被列為人國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