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硬幣使用歷史悠久,中國商代(前14—前11世紀)即有金屬造的銅貝.至西周后期始鑄空首布,齊桓公(前685—前642)首鑄邦刀.鎛(為當時農具),形似分岔的鏟,布幣取其形,顯系受早期以物易物實物貨幣形式影響所致.布幣流行於三晉及周;流通於齊魯的刀幣也顯示了同樣的情況.傳說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始鑄大錢,此時有圓孔圓錢,又名圜錢,系仿紡輪而製成的.戰國後期出現方孔圓錢,秦以後(除王莽改制短時期)流行全國.至民國通寶(1912年鑄)及洪憲通寶(1916年鑄)止.“孔方兄”之名即由此產生.光緒八年(182)開始機鑄無孔圓錢.西方古希臘在公元前六世紀鑄造金銀幣,公元前6世紀波斯王大流士鑄金幣.公元前336年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鑄金幣,公元前338年鑄銅幣,每枚重約300余克.公元708年日本鑄和銅開珍.公元755年以後法國鑄德涅銀幣為歐洲中世紀鑄幣之始.公元1180年英國始鑄銀便士.公元1794年美國始鑄銀元.硬幣使用年代久遠,鑄幣量極大,如唐高宗時各地鑄幣廠共有熔爐99台,年用銅約200萬斤,年鑄錢32。7萬緡,宋朝鑄幣量也極大,年鑄錢約10萬貫,最多可達15—16萬貫.由於年代久遠金屬幣不耐久藏,久藏可氧化鏽蝕;且朝代更迭時常廢前代錢幣而重熔鑄新錢,所以流存下來的數量並不很多.中國由於歷史悠久,國土廣闊,存留下來的古錢種類相當多.由於過去鑄幣量極大,加之哩有寶藏發現,故存留下的古幣的絕對數字仍為數不少.例如清鹹豐間李佐賢撰《古泉匯》及稍後的《續泉匯》,分別刊行於同治三年(1864)和光緒元年(1875)。書中共收各種硬幣拓本600種.收藏硬幣首先是鑑別,鑑別內容為硬幣的種類、國別、面值、鑄造年代、鑄造地點或造幣廠別.因此要從銘文和圖案上區別國別和中國的硬幣斷代,年代的鑑別上除中國乾支紀年和帝號紀年外,西方多用公曆,而阿拉伯幣多用穆罕默德紀年,日本及舊中國硬幣有專門的年號紀年如昭和、大正、明治、中華民國的紀年系統,還有一些地方農民起義的年號錢及偽政權的紀年錢,如太平天國的天國聖寶,甚至有不明朝代的金龍通寶,偽政權則有康德、蒙疆、冀東政府、聯合準備銀行、新疆阿古柏政權等.為此要有足夠的準備.目前可供參考者有《世界硬幣標準目錄》(StandardCatologofWorldCoins)。它除照片外還附有各種背景材料的說明.其中中國部分已經單獨譯出,名為《中國硬幣標準圖錄》由北京出版社於191年正式出版發行,唯印數較少(500冊),世面上已不易見到.它收藏的範圍自1801(清嘉慶六年)到1988年止.中國古錢可參見丁福保著《古錢大辭典》,該書1936年初版,1982年中華書局再版.唯該書以半文言書寫,楷書石印,且圖文分開,釋文容有錯誤之處.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1年版,孫仲匯等編者的《簡明錢幣辭典》和江蘇古籍出版社190年版,高漢銘編著《簡明古錢辭典》可供參考.前者收錄古幣5207種;後者收錄古幣2214種,並包括近年出土的古幣160種.近期四川大學出版社等也有此類書籍出版,如《中國古錢》、《中國銅元》等.硬幣的品級迄今無統一標準.中國古幣多系鑄幣,由於錢範不同而影響其標準的統一.大抵可分為珍、罕、稀、少、多等幾類,概以其傳世數量為定品級的標準.每類又可分為上、中、下三品共五類十五品.對於機鑄硬幣可以有量化標準,率以其圖案保存清晰程度為據.(1)未使用過的硬幣:全部細微紋理清晰,在30倍放大鏡下亦無法觀察到磨損或流通過的痕跡,只可能有運輸保存過程中裝載物的痕跡;(2)幾乎未使用過的硬幣:全部細微紋飾清晰,僅最突出點上有被磨擦的痕跡,在一半或一半以上面積具原始光澤;(3)極美品:細微紋理的95%清晰可見,內部細紋未被磨蝕,在小面積上可出現較大量的極細微紋理;(4)優美品:細微紋理的75%可見,內部細紋未被磨損,文字和數字拐彎轉角處可能不夠清晰,在一個小面積上原有細微紋理的66%清晰可見;(5)美品:細微紋理的50%可見,整個硬幣已被磨損,文字數字邊緣已磨損,但內部細紋理未被磨損,在一個小面積內只有50%的細微紋理可見;(6)佳上品:整個硬幣已嚴重磨損,原有細緻紋理僅25%可見;(7)佳品:圖案輪廓可見,但已嚴重磨損,僅大紋理尚清晰,邊齒亦有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