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破斧
——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東征,四國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
周公東征,四國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東征,四國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音槍,斧
亦孔之將:死裡逃生,也算大幸
:音奇,矛屬
:音俄,動,化
:音求,穿刺的兵器
遒:音優,固,斂
注釋,注音
⑴斨(qiāng):方孔的斧子,斧孔橢圓,斨孔方。
⑵皇:同“惶”,恐懼。毛傳釋為“匡”,《爾雅·釋言》:“匡,正也。”
⑶斯:語氣詞,相當於“啊”。
⑷孔:很、甚、極,程度副詞。將:大。
⑸錡(qí):鑿子,一說是古代的一種鋸。
⑹吪(é):教化。
⑺嘉:善,美。
⑻銶(qiú):鑿子,一說是獨頭斧。
⑼遒(qiú):毛傳:“固也。”鄭箋:“斂也。”一說是臣服。
⑽休:美好。
譯文
一
我的圓孔斧戰破,我的方孔斧缺損。周公率師去東征,四國叛亂被匡正。
可憐我們從軍者,能夠生還是幸運。我的圓孔斧戰破,我的鑿已經殘缺。
周公率師去東征,四國臣民被感化。可憐我們從軍者,能夠生還是喜事。
我的圓孔斧戰破,我的鑿已經殘缺。周公率師去東征,四國局勢已安定。
可憐我們從軍者,能夠生還是美事。
二
那些老爺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斨缺殘。 周公率軍東征,四國君主無不心驚膽戰。
周公哀憐我們這些平民,這是多么的仁賢。那些老爺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錡缺殘。
周公率軍東征,四國百姓深受教化感染。 周公哀憐我們這些平民,這是多么的良善。
那些老爺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銶缺殘。 周公率軍東征,四國家人重聚生活平安。
周公哀憐我們這些平民,這是莫大的恩典。
詩詞鑑賞
周公東征平叛,對統治者來說是英明之舉,正義之舉,受到 大肆讚頌。對打仗的普通士兵來說,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命安 危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因而有幸死裡逃生,自然是要大肆慶賀的。
對於戰爭,平民百姓的苦惱肯定與肉食者們的苦惱不一樣。肉 食 者們擔心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特權會喪失,關心的是保持和 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的穩固。用平民百姓的痛苦和死亡來換取他 們所看重的一切,完全可以在所不惜,並且還會想出種種冠冕堂 皇的理由來裝點自己。平民百姓關心的是豐衣足食,平安和睦,充 軍打仗是迫不得已,殺人飲血是迫不得已,眼看同鄉同伴戰死,武 器殘破,白骨遍野,得以不死,能不慶幸嗎?
肉食者的利益與老百姓的利益大概從來都難以取得一致,這 很自然。但是,是不是可以多多設身處地為老百姓想想,想想他 們那些最基本、最沒有非份之想的生存願望?老百姓如水,導向 哪裡就流向哪裡;水可以載舟,也可以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