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遺址[辛巴威石頭城遺址]

石頭城遺址[辛巴威石頭城遺址]

辛巴威石頭城建於8-10世紀,古城遺蹟發現於1868年。在非洲班圖語系肖納語中,辛巴威意為“石頭城”,另有解釋為“酋長住宅”、“酋長之墓”、“富饒的礦山”之意。13世紀,大辛巴威又被大規模擴建,到14世紀,為一個非洲強大的部族占在,成為當時部族的統治中心。後來,由於戰爭動亂和其他尚未查明的原因,大辛巴威逐漸衰敗,以致湮沒無聞了。

基本信息

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200多公里處,矗立著一座舉世聞名的“石頭城”,辛巴威人習慣稱之為“大辛巴威”,意思就是“大石屋”。在非洲班圖語系肖納語中,辛巴威意為“石頭城”,另有解釋為“酋長住宅”、“酋長之墓”、“富饒的礦山”之意。石建築群大約建立於8—10世紀,為這一時期東非文化的代表。13世紀,大辛巴威又被大規模擴建,到14世紀,為一個非洲強大的部族占在,成為當時部族的統治中心。這座“石頭城”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遺址,同時也因為辛巴威的國名由它而來。

辛巴威人以石頭城為榮,不論從國名、國旗、國徽和硬幣上,石頭城都被當作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歷史上的辛巴威曾是英國殖民地,當時的國名叫“羅得西亞”。1980年,該國正式宣告獨立,並以石頭城的名字———“辛巴威”來命名自己的祖國,該國國徽下部就繪有石頭城的圖案。此外,在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鴿頭鷹身的“辛巴威鳥”,如今也成為國家象徵,被印在國旗和硬幣上。

遺址結構

石頭城遺蹟是一個大面積的複合體,共有3組建築:山頂圍城、山谷圍城和大圍城。各部分自成風格,又渾然一體,其高質量的砌石工藝令人嘆為觀止。沿著陡峭崎嶇的古老石道拾級而上,眼前出現一條由兩塊巨石相間而形成的一人寬的窄道,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到達山頂時,一道用長方體花崗石砌成的高牆橫在眼前,下面是僅能走過一人的小石門。通過石門就進入山頂圍城。

圍城的城牆如堡壘一般,有人推測當年的國王曾居住在這裡。圍城的西牆頭上矗立著4個圓錐體實心角塔———烽火台。要建築這樣的圍城,需要石匠花大力氣將花崗岩修鑿成形,然後按很規則的組合堆砌起來才行。

北牆下面有一個小石門,通過它便可到達高出地面百餘米的瞭望台。從瞭望台俯瞰,整個石頭城的風光盡收眼底,可見當初設計者的別具匠心。令人稱奇的是,石頭城的圍牆石塊之間未用任何粘結物但砌縫嚴密,雖歷經數世紀的風雨侵蝕仍挺拔牢固;而目睹當年占地1萬畝的石頭建築群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失去了昔日風采,又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東牆腳下是隸屬於山頂圍城的建築群,其中有一個奇特的石洞,具有擴音作用,朝它大聲喊話,遠處建築群里的人皆能聽到。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運用聲學原理了。

東南方向是由42個小圍城組成的山谷圍城。遺址中最珍貴的文物———“辛巴威鳥”就是在此發現的。具有圖騰崇拜色彩的“辛巴威鳥”,是一隻40厘米高的鴿頭鷹身石鳥,用非洲特產的石頭雕刻而成,脖子高仰,翅膀緊貼身體,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頂端。

人們還在圍城內發現了一系列古代文物,其中有阿拉伯的玻璃器皿和中國的青瓷和陶器。這些瓷器碎片是14世紀至15世紀的中國瓷器,其中兩塊是青瓷大花瓶的底部,底圈中央用青釉繪製著“大明成化年制”6個字,這說明中津兩國在那時就已經開始直接或間接的貿易往來。而至於這些瓷器碎片的具體來歷,恐怕只能留給後人破譯了。

歷史來源

石建築群大約建立於8—10世紀,為這一時期東非文化的代表。13世紀,大辛巴威又被大規模擴建,到14世紀,為一個非洲強大的部族占在,成為當時部族的統治中心。

1890年,英殖民者羅得斯(1853—1902)創辦的英國南非公司侵占此地,1895年殖民主義者羅得斯的名字加以轉化,把贊比西河以南的這一地區稱為南羅得西亞。1923年成為英國“自治領地”。1953年9月3日,英殖民者將南羅得西亞、北羅得西亞(即尚比亞)和尼亞薩蘭(即馬拉威)聯合組成“中非聯邦”,1963年底在三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聯邦被迫解散。1964年10月南羅得西亞白人政權把南羅得西亞改名為羅得西亞。1970年稱羅得西亞共和國。1979年5月,國名改為津巴布羅得西亞,同年8月,為清除殖民主義痕跡,宣布去掉羅得西亞。1980年4月18日獨立,定名為辛巴威共和國。

由於戰爭動亂和其他尚未查明的原因,大辛巴威逐漸衰敗,石頭城也因此湮沒無聞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