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石志本(1907--1975)
籍貫:湖北大悟人
簡歷
1928年參加赤衛隊。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四方面軍連、營、團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團長、太行軍區分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旅長、華北軍區縱隊副司令員。參加了百團大戰和上黨、邯鄲、安新等戰役。建國後,歷任察哈爾軍區司令員、北京衛戌區副司令員。是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赤衛隊分隊長,鄂豫皖紅軍游擊隊隊長,1931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紅4軍12師36團通訊班長,在一次激戰中團長徐海東重傷,石志本連斃數敵,救徐出險。歷任紅4軍12師36團連長、副營長、營長、副團長,紅31軍93師274團團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129師獨立支隊副支隊長,385旅獨立團副團長,冀豫支隊1團團長,385旅13團團長,太行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6縱17旅旅長、華北軍區14縱副司令員,70軍副軍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上黨、邯鄲、安新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察哈爾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司令員、河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編外人員事務管理部部長、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5年8月24日逝世,終年68歲。
生平簡介
1931年任團通訊班長
1931年,石志本任紅12師36團通訊班長。在一次敵我短兵拼殺中,團長徐海東負傷。石志本個子大,連斃數敵,把團長背出戰場。爾後先後任連長、副營長、營長。在川北反敵六路圍攻的連續作戰中,他總是率領全營官兵衝鋒在前,退卻在後。一次,敵人一顆子彈從他後頸入,左眼出,他當即失去知覺,暈死過去。師團首長來看望他,見他不行,為他準備了一口棺木,並商量選誰繼任營長。他正巧甦醒過來,直叫:“我沒死!我還能打仗,不能停我的職!”傷愈後,升任75團副團長。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在西進途中,1營副營長率先遣連用絆桶渡涪江,江水湍急,損失半個連,未過去一人。軍情緊急,石志本親自帶八個人乘夜分坐兩隻絆桶,偷渡成功,摸掉兩個敵哨,搞到一條船。剛渡過兩個連,敵兩個團撲來,他奮勇當先,率兩個連沖潰敵軍,保證了後續部隊過江。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石志本隨129師開赴華北敵後抗日戰場。他先後任冀魯豫獨立支隊副支隊長、385旅獨立團副團長、14團副團長、冀豫支隊1團團長、385旅13團團長,仍像當紅軍一樣驍勇,與日寇浴血奮戰,多次負傷。
1941年任分區司令員
1941年1月,他任太行山第四軍分區司令員。該分區轄長治、壺關、潞城、黎城、平順五縣。其時,長治、壺關、微子鎮、老頂山等地已被日寇占領。分區一面接敵,兩面鄰頑,鬥爭異常尖銳複雜。當時分區的軍事力量只有一個二百多人的基幹隊和各縣的地方武裝。面對複雜的局面,他以艱苦頑強的工作作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很快地提高了駕馭新工作的能力。他特別重視武工隊的建設和鬥爭,使之成為打擊日寇的匕首。分區地瘠民貧,1942年又來了個大饑荒,糧食成為軍隊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他不顧自己的傷殘,帶頭參加部隊的生產自救,動員民眾踴躍參軍,分區的武裝力量在反掃蕩、反摩擦的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1944年成立支隊,石任支隊長,轄三個團和一個直屬隊。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長治的日寇拒不向我投降,石率支隊圍困長治。閻錫山趁我主力向太原日寇運動之機,悍然出動13個師的兵力搶占我以長治為中心的上黨地區。主力回師反擊,打響了上黨戰役。石率支隊擔負攻打壺關、長治和小南關的任務。敵主力19軍、61軍棄長治逃竄,石率支隊擔任追擊任務。他率主力團在後面日夜兼程猛追,命令部隊,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追。當聽到沁水佛廟嶺方向槍炮聲激烈時,他即拋開當面之敵,從敵側跑步前進,衝上佛廟嶺。這時,正是在這裡擔任堵截任務的長子獨立團支持不住的時候,他當即率部狠撲上去,使敵軍不得逃脫。敵19軍軍長史澤波率部來犯時,石志本在長子石哲鎮,以身邊僅有的一個通訊班“迎接”他;在佛廟嶺,又是他最終關死大門,不讓他逃出。人們據此把上黨戰役風趣地說成是“由石志本開始,由石志本結束。”是役,支隊配合兄弟部隊聚殲19軍,斃俘敵四千餘人,生俘軍長史澤波,還繳獲大量裝備,支隊兵員擴充到七千餘人,從此成為一支勁旅。
1945年任旅長職位
1945年12月,支隊改編為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17旅,石任旅長。次年春,他不顧已患糖尿病的身體,率部參加了平漢戰役。戰後,病情惡化,不得不留在北方局治療。
兩年後,他任華北軍區第14縱隊副司令員。14縱隊是抽調各縣地方武裝新組成的部隊,戰鬥力差。攻打新鄉的獲嘉縣城,部隊發起衝鋒,他就拿一把“二十響”跟著上。敵人反衝鋒,前線部隊垮了下來。他要了挺輕機槍,就向前沖。警衛員阻攔,他一掌把警衛員推出老遠;政委勸阻,他說:“沒關係,出了事我自己負責!”他衝進潰眾中,大吼一聲“上!我掩護!”羔羊眨眼變成猛虎,戰士們高呼:“石司令來了!沖呀!”部隊一鼓作氣,拿下了縣城。
1949年任軍區副司令員
1949年,石志本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70軍副軍長。解放後,任察哈爾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華北軍區編外人員事務部長。1955年授少將軍銜後,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
石志本成為我軍傑出的領導,是與他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密不可分的,也是與他自己善於學習、勇於自省分不開的。
在張國燾鬧分裂期間,劉伯承隨274團行動了一段時間。劉失右眼,石失左眼,共同的戰爭創傷,使他們很快親熱起來。石志本很尊重處在逆境中的總參謀長。他虛心聽取劉伯承關於共產黨員要顧全大局、堅持團結的教誨,經常請劉伯承給全團連以上幹部做形勢報告。數年後在抗日前線,劉伯承得到兩個假眼球,立刻想到石志本,把備用的一個送給他。發現不適合,又托人在上海定做兩個。石志本接到新的假眼球,感動得熱淚直流。
石志本在紅軍時期出生入死奮鬥九年,對革命的理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戰初期,他住抗大和黨校各八個月,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前途和戰略、策略才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1943年北方局黨校開展整風學習,鄧小平在動員報告中講整風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整垮,而是要把自己整好。號召大家為了革命事業的需要,勇於與自己的錯誤思想決裂。石志本自覺地把自己的農民落後意識及其具體表現,都毫無保留地擺出來,運用整風文獻的武器進行嚴格解剖,又虛心接受同志和組織的幫助。他在筆記本上寫了一萬多字的“整風學習思想小結”,把過去內心世界的污點一一擺出來,把今後改造主觀世界的自我要求一一列出來。他把這個筆記本當作一面鏡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對照自省。石志本素來性情急躁,有時愛罵人,甚至打人。抗戰初期還是如此。整風之後,有時脾氣來了,氣得直跺腳,或來回急步走,再也不打人罵人了。整風學習,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此,他由一個農民革命英雄變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石志本一貫保持謙虛謹慎和禮賢下士的作風,不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始終不居功,不圖享受,時時處處為他人、為集體、為革命著想。
在太行山後期,石志本深為人們所稱道。在太行山榮軍療養院裡,有一位石志本的老班長。一次老班長來找他,他用自己的零用費招待老班長,堅決不讓公家招待。老班長稱他司令員,他直說:“別這樣叫我,你是我的老班長,為革命殘廢了,我永遠是你的兵。”迎進送出,他都正正規規地向老班長敬禮。
他是二等甲級殘廢,每次領到殘廢金,就把一些患病的同志找來會餐。警衛員李繼真患眼病,用西藥治不好,用中藥又不好報銷。石志本說不好報銷,就用我的零用費和殘廢金。李繼真的眼病終於用中藥治好了,石志本高興得什麼似的。還有一次,他頭部負傷的地方痛得厲害,假眼也發炎了,兩餐沒吃。當時部隊吃的都是土豆,管理科長特地找了點面,為他做了一碗麵湯。他把管理科長狠狠訓了一頓,把麵湯送給了病號,管理科長再也不敢特別照顧他了。
1965年病休
1965年,石志本患了食道癌。他是行政七級,一病休就堅決退掉專車,不讓家屬使用。大兒子從部隊復員,有人勸他向組織提要求,給安排個好工作,他堅決不乾。大兒子當了一名普通工人,抱怨他。他說:“我要是沒參加革命,你們就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你現在當了首都的工人,不是很光榮嗎?在個人待遇問題上,我們都要知足。”他為革命負傷11次,每次用新藥,總要問藥價多少,太貴了,他就不願意用,怕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他病危前夕,鄭重地向兒子們講述了家史,要他們不忘歷史,不忘人民,永遠忠誠黨的革命事業。
1975年病逝
1975年8月24日,石志本將軍走完了波瀾壯闊的一生,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