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第一中學

石家莊第一中學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是一所各界矚目的學校,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1947年11月24日,黨和政府在剛解放的石門建立的第一所中學——“石門聯中”,即石家莊市第一中學的前身。1948年3月,石門聯中更名為“市立中學”,並分出部分師生組建師範學校和女中。九月“市立中學”更名為“石家莊市第一中學”並分出部分師生組建石家莊市第二中學,195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重點中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石家莊第一中學石家莊第一中學

河北省重點中學——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文字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是一所各界矚目的學校,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1947年11月24日,黨和政府在剛解放的石門建立的第一所中學——“石門聯中”,即石家莊市第一中學的前身,翌年三月,石門聯中更名為“市立中學”並分出部分師生組建師範學校和女中。九月,“市立中學”更名為“石家莊市第一中學”並分出部分師生組建石家莊二中。

歷程

建校伊始,一中就迅以優秀的教育質量名冠華北,被社會各界譽為人才培養的“小寶塔”。195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重點中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石家莊一中共培養了四萬多名優秀畢業生,在歷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僅1985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年以來就有15人獲河北省文理科高考狀元,創造了河北省高考的奇蹟。有1000餘名優秀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彰顯出一中“文理並重,突出特長”的教育傳統和輝煌業績,一中畢業生已遍布祖國各地和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校現有61個高中教學班,3200名學生。教職工300餘人,他們中有特級教師11人,高級教師78人,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全國模範教師7人,3人獲全國“人民教師獎章”,一大批高學歷中青年教師湧現出來並成為省、市高中教育中的學術骨幹和帶頭人。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先進事業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

我校是河北省第一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中學成員學校,是94年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的省內唯一一所準聘外籍教師的中學。我校先後被命名為: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頒發單位:中央文明委  時間:2002.11)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 (頒發單位:中央文明委  時間:1999.09)

“ 全國教育科學重點課題研究優秀實驗學校 ” (頒發單位:中央教科所  時間:1999)

“ 全國素質教育實驗研究先進集體 ” (頒發單位:中央教科所  時間:1999)

“ 全國青少年海洋教育基地 ”(頒發單位:團中央、國家海洋局  時間:1999.04)

“ 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頒發單位:教育部  時間:1999.03)

“ 全國中國小影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頒發單位:教育部、文化部、廣電總局  時間:1999.03)

“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 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九九年度先進實驗校 ”

(頒發單位: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  時間:1999.10)

“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系統實驗研究”優秀實驗學校 ”(頒發單位: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  時間:1999.10)

“ 98 國際海洋年大型宣傳活動優秀組織獎 ” (頒發單位:98國際海洋年大型宣傳活動組委會 時間:1999.2)

“ 97年全國第八屆運動會上獲"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

(頒發單位:國家教委、國家體委  時間:1997.10)

“ 全國中小學生視力檢測先進學校 ” (頒發單位:國家教委  時間:1996.04)

“ 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優秀學校 ” (頒發單位:國家教委、國家體委  時間:1995.08)

“ 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單位 ” (頒發單位:國家教委、國家體委  時間:1994)

“ 全國中學生聯想杯作文大賽優秀組織獎 ”(頒發單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時間:1994.10)

“ 全國100所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校 ”   (頒發單位:國家教委、團中央  時間:1994.11)

等多項全國榮譽稱號。

石家莊一中先後與新加坡、英國、法國、德國、烏克蘭、台灣、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互派留學生的教育合作交流關係,每年都選派一定數量的學生出國留學,是河北省對外開放的視窗學校。

校園文化

教育文化

一中教育“以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為主旨,以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導向,張揚個性,豐富人的“生命內涵”,培養“一中學生”的特質,使之既具有傳統道德的底蘊,又具有現代觀念和能力,從而成為擁有健全的知識和文化結構的國家棟樑之材。

教學文化

創造“和諧互動,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真正落實新課標規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教學目標。以“合作學習”為基本組織形式,用學生“群體平行激勵”推動班級的學習管理,形成教學特色。

教師文化

樹立“教學服務”觀念,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服務,對學生全程負責,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長足的進步。整合教師群體智慧,形成優厚的教育資源,加速趨近“優質教育”的理想境界。組織“研究型、學者型教師”培養工程,開展“教師專項課題研究”活動,提升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文化修養,培養出一批教育研究的學者,教學實踐的專家。

學生文化

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自主創新的空間,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學校工作的基本定位。堅持“知識與文化並重”的教育理念,在系統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學生博大的人文精神,使其關注社會,關注自然,富有正義與良知,具有濃厚的“國家意識”,成為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一中的社團活動十分豐富:夏蟲學術,動漫社,星水文學社,綠林環保社,話劇社,英語沙龍,心理社,話劇社等二十多個學生經校方批准組織的社團完全由學生組織活動,絕不是空架子擺設。當然另一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展台就是學生會啦!學校平時的大小事務,還有重大事件的場合都少不了學生會成員的身影。

管理文化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教師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和寬鬆的人際環境,使每個教師都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謀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學質量的最最佳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管理實踐中培養學生自律、自立、自強的能力,使學生不僅是管理的對象,更是管理的主體。

校史沿革

石家莊一中校門

一中現在的校址在1938年以前是石門的“趙家墳地”。1938年侵華日軍在這裡建立了“日本第一國民學校、日本女子職業學校”。1945年日本投降,該校停辦。

1946年石門市立女子家事職業學校(1943年建立,原址在新開路)遷到這裡,並改名為“石門市立第一初級女子中學”。1947年該校又更名為“石門市立女子中學”。1947年11月12日,石家莊解放。18日軍管會接管了當時的七所中等學校:河北省石門初級商業學校、河北省私立石門初級中等學校、河北省私立建國初級中學、石門市立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中學、正定聯合中學、河北省中學進修班和石門市立女子中學,並委派晉察冀邊區教育廳秘書長劉星華同志,在上述七所學校的基礎上籌辦和組建“石門聯合中學”。“聯中”分三個部:商職部(校址在今天的石家莊十七中)、男中部(校址在今天的長征街以東原教育學院)和女中部(也是聯中總部,校址在“石門市立女子中學”)。11月24日市政府宣布中等學校複課,並以“石門聯中”的名義,通告原七所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到“石門聯中”進行報名登記。據統計,共有學生1304人,教師有

32人。後來又從華北聯合大學學生處和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調來20多名教師,從事中學教育工作。

1947年12月26日,市政府發出通知,決定從1948年1月1日起,石門市改為“石家莊市”,故聯中更名為“石家莊市立聯合中學”。1948年3月,為適應石家莊市教育發展的需要,市政府決定從聯中分出部分師生組建了“石家莊市女子中學”和“石家莊市師範學校”,聯中同時更名為“石家莊市立中學”。1948年暑假前,晉察冀邊區聯中改建為“華北育才中學”,學生中縣團級以上的幹部直系子女留校(北京101中學的前身),其餘不符合條件的170餘名學生,編入石家莊市立中學。

1948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聯中教導處主任張訊如的帶領下,這些學生入編市立中學。由於學校規模的擴大,學生分布全市和我市教育發展的需要,市政府決定將市立中學更名為“石家莊市第一中學”。同時,從一中分出鐵路以西的本市學生,建立了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劉星華同志從1947年建校到1949年10月一直任一中校長,1949年調任市教育局局長。

學校成績

自建校以來,石家莊一中以嚴格的校風校紀,優異的教學質量和厚重的文化氛圍享譽社會。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石家莊一中共培養了40000多名優秀畢業生,在歷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僅1985年以來就有15人獲河北省文理科高考狀元,創造了河北省高考的奇蹟。有1000餘名優秀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彰顯出一中“文理並重,突出特長”的教育傳統和輝煌業績,一中畢業生已遍布祖國各地和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中有我國首批南極考察隊的學者,有我國衛星、飛彈發射的專家,有參與“神舟五號飛船”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有各級政府領導;有國際科技領域卓有建樹的專家,有國際知名大學的教授,還有我國的駐外使節。據不完全統計,在一中的畢業生中已有700餘人獲得博士學位。

2013高考再創輝煌,全市文理科前十名,我校占6人;本一上線846人,本一率突破80%,列河北省各校第一名。我校有6個班本一率100%,有12個班本一率超90%。

歷屆領導

劉星華1947.11—1949.10校長

呂濤1949.11—1952.10校長

王宏1951.7—1956.9副校長

1957.9—1959.12校長

蕭邦傑1952.—1954.副校長

林濃1955.—1956.10校長

廉子衡1955.7—1959.5副校長

1959.12—1962.12校長

1963.12—1965.12副校長

1966.1—1967.8校長

1973.3—1975.8革委會副主任

姬誠1959.2—1962.12副校長

劉令1960.—1962.12副校長

袁毓英1963.1—1965.12校長

王毅修1962.8—1965.7副校長

金振江1964.11—1968.7副校長

肖遠淑1965.8—1970.8副校長

劉銀山1967.3—1971.12革委會主任

張俊同1969.11—1975.12革委會副主任

董介人1972.1—1973.11革委會主任

候增榮1972.12—1975.12革委會副主任

李群生1973.4—1973.12革委會副主任

趙振明1974.4—1979.1革委會主任

候國明1976.1—1980.2革委會副主任

冠萬春1976.3—1978.12革委會副主任

馮慶一1977.1—1978.12革委會副主任

齊書平1977.1—1980.10革委會副主任

申竹箴1979.1—1982.10革委會主任

1982.10—1995.9校長

王貴海1978.10—1982.10革委會副主任

1982.10—1984.4副校長

1984.4—1991.2調研員(副校級)

艾印林1980.—1992.革委會副主任

王元進1981.8—1982.10革委會副主任

1982.10—1983.4副校長

崔治濱1982.2—1984.4副校長

徐必成1984.4—1987.6副校長

杜金髮1984.4—1988.8副校長

康呈魁1984.4—1990.8副校長

袁崇賢1987.6—1993.1副校長

張玉衡1989.11—1993.12調研員(正校級)

孫銓1990.8—2004.3副校長

羅齊1990.8—1995.8副校長

1995.8—2004.3校長

王建國1993.1—2005.11副校長

2005.11—調研員(正校級)

田運隆1995.4—1999副校長

李同仁1996.2—1997.7調研員(副校級)

王斌敏1997.1—2000調研員(副校級)

田運隆2004.3—校長

陳錦華2005.11—常務副校長

高春增2005.11—副校長

李占功2005.11—副校長

賀君巧2011.01—副校長

現任領導

校長婁延果

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師教育、課堂教學行為、教學評價等方向研究。曾在欒城師範學校、欒城中學、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任團委書記、教師、教學主任、教研員、副所長等職。現為石家莊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兼任石家莊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河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河北省化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河北省高中化學競賽委員會核心組成員,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研究與培訓專家團成員。先後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和省級“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出版《化學方法與探究》、《國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等多部專著,多篇論文在CSSCI核心期刊發表。

前任校長田運隆

河北省特級教師,專業拔尖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中學科研聯合體副理事長,中國科協教育專家委員會理事。長期從事學校管理和教學研究,並且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基礎,對新時期學校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具有獨特的觀點和視野,尤其對新課程改革有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這個觀點鮮明的教學理念。

離任常務副校長陳錦華

1982年畢業於貴州工業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工程師。曾從事工程勘探設計、城市建設及規劃管理、組織、紀檢等工作。曾任貴州省興義地區建委辦公室副主任,石家莊市委科教紀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直屬單位黨委副書記。曾獲河北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連續多年被評為石家莊市紀檢監察先進工作者。1989年被收錄《中國專家人名辭典》。

副校長李占功

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82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後一直在本校工作。1990年至1992年由國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名古屋大學和愛知教育大學研修。1995年以來,先後主持學校科研、教學和教導部門工作,具有務實的工作作風,較為全面的工作經歷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先後組織或主持多項國家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和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多項成果獲得有關部門或主研學術團體的獎勵。參與多部學習輔導書籍的編寫並出版,發表有教育、教學、科研、學校改革和發展方面的論文數十篇。近年來多次受到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記功或嘉獎獎勵。2005年被有關部門評為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個人。

副校長賀君巧

中共黨員,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化學系。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河北省化學會理事。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歷任班主任、備課組長、年級主任、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多年主抓高三年級畢業班工作,具有較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主編多部教學輔導書籍,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曾獲石家莊市優秀德育工作者、石家莊市高中教學管理先進個人、石家莊市三八紅旗手、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親職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德育副校長翟麗光

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90年6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生物系。1990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石家莊一中先後擔任生物教師、班主任、年級助理、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職。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擔任石家莊二中德育副校長,黨委委員職務。先後承擔國家教育部“八五”計畫及“十一五”規劃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任務。榮獲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員、河北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石家莊市跨世紀青年拔尖人才”、“石家莊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政府嘉獎、三等功等榮譽稱號和獎勵。

獲得榮譽

多年來,一中以全新的辦學理念,優越的辦學條件、優秀的教師隊伍,優質的管理服務、優良的校風校紀、優異的教育成績享譽省內外。先後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先進事業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目前,石家莊一中根據新時期學校教育的發展和當代學生的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為基本理念,對學校的辦學理念進行了全新的提煉和表述。明確了“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教育哲學,“一切為了學生未來的生涯與幸福”的教育精神,把一中辦成“重點大學之基,高中教育之旗”的教育目標。並全面啟動了以“教育文化、教學文化、學生文化、管理文化、環境文化”為內容的文化建設工程,提出了“依託學校寶貴的歷史文化積累和豐厚的教育資源,依靠教育特點和學生特質展示學校的功力和底蘊,全面提升學校品牌內涵”的校園文化建設新觀點。與時俱進,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構建濃郁的校園文化,鍛造優質高中教育的旗艦,以穩健的腳步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榮譽展示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中國小影視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校

全國青少年海洋教育基地

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單位

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學優秀學校

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素質教育實驗研究先進集體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科研課題重點實驗校

"21世紀學校優質教育研究"實驗項目校

河北省文明單位

河北省創建文明單位工作先進單位

河北省先進企事業單位

河北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河北省教育系統優秀單位

河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河北省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河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單位

河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

河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河北省科研先導型示範學校

河北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河北省心理教育示範學校

河北省模範教工之家

河北省軍訓工作優秀試點學校

河北省教學實驗示範學校

河北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河北省中國小德育示範學校

知名校友

在駕校以來的六十多個春秋里,石家莊一中為大學、為社會培育了一屆又一屆

知名校友(5張)、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畢業生,其中有中科院的院士,國際知名的學者,點兵沙場的將軍,全國知名的名人……作為她的一名學子,我請願約略介紹幾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我的學長,以印證那句我們和母校共勉的誓言——“今天,我以一中為驕傲;明天,一中以我為自豪!”

馬國超,馬本齋之子,海軍航空兵副政委。該校1956級學生。

劉建宏,中央電視台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該校1982級學生。

竇文濤,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該校1983級學生。

王卓,中央電視台著名記者。該校1985級學生。

尉遲琳嘉,中央電視台《挑戰主持人》第九期擂主。該校1997級學生。

乘車路線

公交1路,5路,6路,7路,12路,30路,31路,34路,43路,85路等在平安中山路口站下車,北行200米路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