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客家祭祖習俗

石壁客家祭祖習俗,是福建省寧化縣的傳統民俗。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祭祖習俗(石壁客家祭祖習俗)
所屬地區:福建 · 寧化
遺產編號:Ⅹ-90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8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福建省寧化縣
級別:國家

習俗簡介

寧化石壁客家祖地,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東麓。“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搖籃、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活動,是建立在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和尋根求源的基礎上的,傳承古老傳統的祭祀禮儀。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而來,石壁祭祖儀式沿襲中原古禮:出主、燃燭、設案、上香、跪叩、薦食、儲食、初獻、讀祝、再獻、三獻、焚祭文、納主、撤、餒等十五項程式。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要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由禮生送至焚帛處,將酒酹在上面,以示祭者獻上錢帛之虔誠。在祭祀過程的中,幾次鳴鑼擊鼓或弦樂伴奏,為祭禮增添熱烈氣氛。祭禮結束後,將豬肉、羊肉等祭品分給參祭代表。也有將祭品用於宴請參祭人員,只給少數的行祭人員與鄉紳、長老等發點祭品。寧化石壁客家祭祖習俗,於2008年6月入選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是當地最隆重的祭祖儀式。來自海內外客家鄉親身穿黃馬褂的在古裝儀仗隊的引導下,沿著“客家之路”,依次來到客家公祠前。三通鼓響後,客家鄉親虔誠地拈香頂禮膜拜,表達對祖先的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

相關資料

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客家祖地寧化石壁,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東麓,福建寧化縣城西22公里處的石壁鎮內。“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搖籃、客家人的祖地。
古之石壁人原本中原漢人,據史學家考證,從東晉開始,受中國歷史上戰亂、饑荒、兵災以及政府的獎掖安排,外地經濟的引滲等,使大批中原漢人舉家南遷。在唐宋期間,南遷的中原漢人一度匯聚在石壁。古之石壁是一個群山環抱的開闊盆地,這裡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從高處望去,像一堵綠色的屏障,故古石壁素有“玉屏”之稱。南遷中的漢人在此"避風港"里墾荒拓殖,生息繁衍,不斷與當地土著居民交往、融合,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創造了堅韌不拔、刻苦耐勞、開拓進取的客家精神。此後,這批客家人及其子孫把這裡作為新的起點,邁出堅實的步伐,走遍南國,及至中原,而後又飄洋過海,奔向五洲四大洋。如今1.2億客家後裔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世界客家人多稱其一世祖來自寧化石壁,石壁便成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發祥地。
始祖李火德,名炳鳳,字閩海,號伯莊,生於宋丙寅歲十一月初八日子時,卒於壬辰年八月初六日寅時,享年87歲,是宋朝舉人、進士。任過教諭、知縣、通判、太守、節度使、關內侯。據傳:公先妣鍾氏,生二子,在戰亂中死去;次妣王氏,生二子;文瓏、文鳳在戰亂中失散,今繁衍廣西等地。遷上杭勝運里後,原配伍氏賢淑無育,63歲續娶陳氏,九年生三男二女,長子三一郎(朝文)、次子三二郎(朝宗)、三子三三郎(朝美);二女桂英、淑英。其神奇婚配後人傳為美談。
李火德後裔名人輩出,各領風騷,其後裔遍布閩、粵、贛、浙、湘、蘇、豫、川、桂、黔、港、澳、台地區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各國和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有千萬之眾。古時明清二朝有丞相、將軍、忠臣、孝子,現代有世界著名政要李光耀、李顯龍父子,香港財團巨子李嘉誠,美國太空航署科學家李凱元等等。李火德仙逝數百載,為眾多李姓宗親所供奉,由於李火德風範長存,裔孫眾多,影響頗大!世稱“入閩始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