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來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帶的居民從福建、惠安、泉州等地遷入,將當時在閩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習俗也帶到了這一地區。因該地區相對封閉的地理位置,這一習俗至今仍被民眾完好保留。
七夕最初為曝衣、曝書的歲時性節日,西漢時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滲透其中,逐漸形成為以穿針乞巧、守夜祈願為主要內容的民俗節日。北宋期間佛教中摩喉羅六歲出家成佛的故事亦融入其中,七夕節供奉摩喉羅偶像逐漸流行開來。南宋建都臨安後,該習俗在南方得到擴布。後,摩喉羅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環逐漸退去,變成純粹的玩偶,並被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節彩亭中的玩偶即從此發展而來。閩南地區民間稱織女為七娘媽,認為是小孩的保護神。七夕為七娘媽生日,家家戶戶需祭拜她。石塘、箬山先民從閩南遷入之時,把這一習俗帶入石塘一帶。現石塘小人節設彩亭、彩轎、祭七娘媽、祈願兒童成長,表現了七夕節日內容的延續性。
節日程式
人節前,石塘的居民們都要為自家未滿16歲的孩子去買或自己扎制彩亭、彩轎(男童用彩亭,女童用彩轎),彩亭和彩轎均是由當地民間紙紮藝人用竹條、彩紙、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二層或三層彩亭上(三層是為年滿16歲的孩子用的“滿金亭”)還分層裝飾了不少戲曲故事人物,如《大鬧天宮》、《白蛇傳》、《八仙過海》等,看上去色彩絢麗。
在七月七這天早上,大人們會讓小孩子自己去采七種不同的花,再將供桌擺放在自家門前,在中間放上彩亭或彩轎,把七種花和七種顏色的線放入彩亭里。同時,在彩亭或彩轎前,擺上一壺老酒、七隻酒盅,在托盤上擺上香蕉、梨、桃子、葡萄、桂圓、青橘、紅棗、西瓜等各色瓜果,以及糖龜(音jiu,石塘當地的一種麵食,用模子壓出,一般為磚塊大小)、魚鯗、雞(16歲滿金亭時必須用雞)等供祭品。在上了三炷香,叫小孩許願或代小孩子許願後,再將彩亭在鐵鍋上焚燒,焚燒後的灰收拾起來倒在海里。
節日現狀
近幾年來,小人節對研究傳統節日、閩南文化等方面的學術價值被逐漸認可。2003年七夕節,中日聯合考察團對箬山小人節風俗進行了實地考察後,陳勤建教授在《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發表《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溫嶺石塘箬山與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較》一文。2006年,“石塘小人節”又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影響力日漸擴大。
石塘小人節以石塘、箬山為中心,在當地的發展過程中,既保存了宋代京城開封與臨安流行的七夕風俗,又是這一風俗在該地特有生態環境中的演變結果。現今石塘小人節大體可以分為前期準備與七夕當日祭祀兩個部分。